新網師 今天
作者 | 張翠琴
審核 | 楊茜
編輯 | 李力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這片桃花源,或寧靜,或澎湃,或痛苦,或張揚,只要心神往之,便是最美的桃花源。晚上,讓人期待已久的新網師2020秋季班課程改革及選課解讀會在釘釘群如期拉開帷幕。恰巧今晚有事,不能在家裡聆聽,但只要有網絡就行,習慣了做筆記,但沒帶筆記本,老公就把自己的手機貢獻出來,沒帶耳機,朋友專門驅車回家,捎來了自己的耳機讓我使用。他們暖心的舉動,讓我感動至極。
課程伊始,郝曉東老師為大家解讀了今年秋季班選課的一些重要事宜。他強調,新網師有著自己獨特的尺碼,並不適合任何人。對新網師的三個真正熱愛----真正熱愛學習,真正熱愛教育,真正熱愛生命做了詳細解讀。通過郝院長的解讀,讓我對新網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今天,我們需要沉下心來,能耐得住寂寞,啃讀書籍,堅持書寫,知行合一,將實踐與學習結合起來,躬耕課堂,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雖然我們處於平凡的工作崗位,但不能虛度光陰,應該渴求生命的內在成長,從平凡能夠抵達優秀,從優秀抵達卓越,通過專業學習,獲得職業尊嚴,探尋生命的價值,努力書寫自己的生命傳奇。
有時候,其實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為什麼我們接受了那麼多的培訓,購買了那麼多的課程,專業能力依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為什麼聽專家講座時熱血沸騰,過後不久就偃旗息鼓了?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大腦中,一是一定要有一個框架,比如讀一本書《靜悄悄的革命》,如果在讀的過程中,不能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很有可能讀著讀著就會讀不懂。其次,對核心概念要有深度的領會。今天的學習,很容易被帶向製造概念的誤區,一線老師常犯兩種錯誤,一種是頭痛醫頭的功利主義學習,這種貌似有用,但不解決根本問題。一種是大道理連篇的理論學習,改變不了教育教學。要避免淺學習和假學習。新網師倡導深度學習。學習出於內在動機,還要有切身的體驗,不是紙上談兵,要在教室裡開出一朵花來。三是高階思維。回憶、理解、運用是低階思維,分析、評價、創造才屬於高階思維。四是深度理解。五是實踐創新。
作為老師,為什麼要學習?將會深刻影響學習的方式和效率?沒有深度就沒有效率。如果把學習當成是目的,會怎樣?將會保持終身學習,成就是「額外的獎賞」。當然,我想要的是這種「額外的獎賞」。網師是登珠穆朗瑪峰,不是逛公園。越是複雜的、創造性的任務,內部動機的作用就越大。
如何突破成長的瓶頸?在《人是如何學習的》這本書中,提出了以下觀點:一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二是以知識為中心,三是以評價為中心,四是以共同體為中心。新網師是針對教師的一種長期共同體,重視讀和寫,課程聯繫。讀和寫的功夫起來了,聽講座就有效果了。
網師的關鍵詞:長期沉浸、深度學習(專業讀寫)、構建知識合宜的大腦、啃讀根本書籍等。對於每學期的選課,有的學員會存在選課的茫然,包括自己也是。今年的選課,發生了變化。包含五大類:教師專業閱讀與專業寫作、教育學、心理學、課堂教學、新教育核心理論。每周都會有授課的時間,看到這些課程,不禁滿心歡喜。這一學期,沒有像上一學期那樣的選修課,基本都是通識課。其實,個人認為,這一學期學習這些通識課程,為下學期的選修課才能打好基礎。每周六晚上兩個小時(7——9點),作業沒有上學期那樣的難度,會有預習題,課程結束後,也會有大作業。課程改變,自己就要做好調整,利用好每周末的時間,將周末和晚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避免浪費,多好。
新教育實驗網絡師範學院就像茫茫網海中的世外桃源。在這片桃花源裡,或許很累,但累有所值。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請標明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
寒暑假髮布招生簡章
新網師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