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女孩偷東西、撒謊成性?孩子犯這幾種錯,家長無需留情面!

2020-12-22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老一輩的思想裡,總是棒打才能出孝子,所以,我們這一輩的孩子,有不少都是挨著棍子長大的。但是現在的理念和以往已經大不相同,孩子不但不能打,還不能罵太多、吼太多,否則,孩子容易自卑、叛逆等。但是,在這樣的思想下,很多家長對著孩子,已經不能說是在好好的教育,而是在縱容了。

爺爺奶奶一味庇護,5歲小女孩偷東西、撒謊成性

劉瀟生完孩子,休完產假後,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而孩子就是由爺爺奶奶帶。因為劉瀟和老公都在外地工作,所以每次只有過節才會回家。她只覺得,自己的女兒被爺爺奶奶帶得有一點嬌氣,但是整體上還是可以的。

在女兒5歲那年,劉瀟帶著女兒去逛超市,發現女兒總愛吃裡面的水果,劉瀟立馬制止女兒繼續吃,另外將女兒吃的果殼等一併裝進袋子,給女兒買了回去。後來結帳完回家,她看到女兒從口袋裡拿出一個棒棒糖,這是結帳區域賣的,但是自己明明沒有買啊。問女兒,女兒只說,不是從超市拿的,而後問孩子奶奶,她振振有詞:「每次都拿,但總不能當著別人的面,讓孩子把東西拿出來吧,孩子臉皮薄,得哭的。」

而在超市吃水果,也是常事,女兒對媽媽撒謊,奶奶也覺得沒什麼。在奶奶眼裡,一切都沒有孩子面子和開心重要,所以一切都依著她吧。劉瀟沒想到,只是為了孩子的面子,卻最終讓孩子愛佔小便宜、偷東西、撒謊成性。

在平時,很多家長都會比較寵愛孩子,覺得現在孩子都是要面子的,要給足了他尊重。只是,若是面子給過頭,那就是沒臉沒皮了,若是不抓緊糾正,對孩子一生都會有影響。

孩子犯這幾種錯,家長無需留情面,當下指責才正確!

1、撒謊

撒謊也分兩種,一種是如上述事件中,孩子不和家長說實話,還有一種,就是說大話。

在孩子撒謊的時候,其實很多家長自己都很清楚,孩子到底有沒有在撒謊。這時候,必須得糾正孩子,若是有外人在,可以立刻制止孩子繼續撒謊或者說大話,這時候面子不能給;若是沒有外人,那麼家長就需要潛心進行教育,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讓他知道,若是以後再撒謊,那麼父母不會給他留面子,那麼以後,自然就會逐漸少說謊話或者大話了。

孩子總會有這個撒謊的過程,很多家長會不以為意,覺得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但其實,這個時間段,若是家長一開始稍微不顧孩子的面子,孩子以後就不會謊話連篇,若是家長太照顧孩子面子,那麼就會撒謊、吹牛成性。

2、偷東西

孩子若是偷東西這個習慣從小養到大,那麼長大後,可就不只是偷東西那麼簡單了。對於上述事件中,劉瀟後續是這麼處理的:她帶著女兒,去超市把糖付錢買下了,並告訴收銀員,「孩子看到糖果沒了抵抗力,害怕我不給她買,所以便偷偷帶回家才和我說,讓我過來幫她付錢。」一句話,即讓孩子羞愧於自己偷東西,又羞愧於自己撒謊,但是在外人面前,也是半給面子,半不給面子。

不同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是對於偷東西,第一次發現的時候,就不能夠給面子,讓他永遠記住這個不能有的行為,否則,後面將會有無數次,那樣會害了孩子一生。

3、愛佔小便宜

很多人會發現,生活中,那些愛佔小便宜的人,也都會偏小家子氣。佔小便宜,看似是小事兒,但是卻是每一件小事積累起來的性格。所以這時候,家長無需給面子,處理幾次後,孩子也便不想著佔這麼點小便宜了。

就像劉瀟,在女兒佔便宜後,沒有為了面子立馬帶女兒離開,而是把她吃的全部買了下來,用行動不給孩子面子,也用行動教育孩子該怎麼做。

教育孩子的瑣事那麼多,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該給面子,什麼時候無需給面子呢?其實,有個略微簡單的分割線,就是厲害性。若是一些當時鬧得厲害,但其實無傷大雅的事情,那麼可以給面子,好好教育;但若是行為嚴重影響其他人,或者是讓孩子賴上很差的品行,那麼,立即改正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比給面子更為重要。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劉瀟的處理方式對嗎?除了這些,還有哪些事情,是你們覺得不能夠給孩子留面子的呢?

相關焦點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就在走出房間的時候,朋友看到小雎神色慌張地把那條手鍊從口袋裡掏出來放回原處。 雖然小雎最後沒有偷東西,但是朋友覺得孩子有這樣的苗頭還是應該讓我知道一下。女兒雖然產生了偷東西的念頭,但是卻能關鍵時候還是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讓我驚訝的同時也有欣慰。
  • 「撒謊」「騙人」「偷拿錢」,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小愛非常苦惱,明明在孩子的教育上費盡心思,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相信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大多數的媽媽也都經歷過。撒謊或是犯了錯誤死不承認,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會做的事。 犯錯是難免的,而犯了錯誤之後是撒謊去掩飾,還是主動承認錯誤?
  • 5歲孩子撒謊偷媽媽錢,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最近有家長給我打來電話,說家裡孩子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簡直是氣到爆炸。結果發現兒子幼兒園回來手裡拿了一大包零食,媽媽就問他從哪來的,開始兒子支支吾吾的說是小朋友給的,後來又改口說是老師發的,最後在媽媽強勢逼問下,承認了自己是偷拿了媽媽的錢買的,然後還給他幾個要好的同學一人買了一包。這下可給媽媽氣的夠嗆,這麼點小孩竟然學會了說謊!這長大了還有什麼做不出來啊!
  • 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
    導讀: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老師告狀說娃「偷東西」,媽媽「不留情面」的處置毀娃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民日報: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你會這麼做嗎?
    大家都知道,《三字經》開頭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說孩子小的時候,都是本性善良、單純的,為什麼孩子慢慢長大後,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小孩子慢慢變壞,成了熊孩子、壞孩子了呢?這就是教育的問題了。而這段時間的教育,主要還是家庭教育為主。所以孩子教育好不好,主要還是父母的問題了。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呀。
  • 孩子撒謊成性,我們該如何是好?
    類似的事情,相信在很多孩子身上都上演過,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小時候我也沒少跟父母撒謊,比如放牛貪玩,牛吃了別人的莊稼,父母一問死活都不肯承認。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有次偷了爸爸的錢拿給奶奶,後來拼了命地推卸責任,硬是說妹妹偷的……還記得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說廣東的一個孩子偽造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結果孩子的父親信以為真,花了幾萬塊錢宴請親戚朋友來慶祝。
  • ​「小小年紀就撒謊」,孩子變撒謊精,可能是「撒謊敏感期」到了
    同時,父母也會很擔心,孩子這麼小就開始撒謊,是不是品質有問題呢?孩子突然變成&34;,或是因為&34;,要陪孩子度過有個讓爸爸媽媽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每個孩子都可能說謊,這是因為他們到了&34;。李康教授研究孩子撒謊現象已經有20年,對此可謂經驗豐富。實驗結果表明,2歲的孩子有30%的撒謊機率;3歲的孩子有50%的撒謊機率;4歲後,基本所有孩子都會撒謊。如你所見,撒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 9歲女孩派出所「自首」,專家:對待少年兒童欺騙撒謊行為有講究
    事件回放4月28日,湖北十堰市武當路派出所來了一位史上最小自首者,9歲小女孩小雪。派出所監控顯示,小雪怯生生地站在接警臺前說:"我要自首,爸爸讓我來進監獄。實驗和觀察發現,經常被騙的孩子更愛撒謊,認知理論之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孩子都能學會看到的行為。三是故意的行為性說謊。比如小孩子自己想玩電動手槍,就騙家長說是老師要求要買的。這樣的行為性說謊,是因為孩子希望實現自己的願望,併合理化自己的要求。
  • 8歲孩子偷東西被抓,我這樣給孩子上一節道德課
    事發突然今晚突然接到朋友發來的信息,說女兒在便利店偷小麵包被老闆當場抓住,老闆還打通了家長的電話,賠償了14元。我一時驚詫極了!朋友8歲的女孩,乖巧伶俐,在校成績優秀,自己也有零花錢,誰能想到她會去偷東西?這兩天朋友剛好遠在外地,我在她家幫忙照顧孩子,所以託我找孩子談談。
  • 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今日問題:孩子主意正愛說謊,不服管教,甚至撒謊成了習慣,這樣的情況家長該怎麼管?孩子愛說謊其實並不嚴重,及時要求孩子改正就好了,但是這方法可是卻至關重要。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時真的是一點都沒有察覺嗎?察覺到了該怎麼引導孩子不再說謊呢?孩子撒謊成性家長怎麼辦?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 「3歲女孩撒謊,被幼兒園勸退」面對孩子撒謊,家長應該怎麼做?
    近幾年,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過好幾起,家長們對學校產生了很大的疑問與不信任。每當孩子放學回家後,發現身上有傷時,家長們難免會非常生氣。但是,你有沒有反思過,孩子受傷就一定是被老師虐待了嗎?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則新聞:一名3歲的女孩,回家後背媽媽發現後背上有紅印。媽媽詢問孩子是怎麼回事,女孩說是被同學打的,這下可激怒了這位媽媽。
  • 孩子撒謊成性?問題大多數出在父母身上
    我在文章裡面有講到:孩子一旦養成撒謊的習慣,對他們的人生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早幫他們改正。想要改正,就要找到撒謊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會事半功倍。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但不同的是,孩子已經長大了,能夠分清想像和現實之間的區別。繼續採用「誇大式撒謊」,主要是為了吸引家長或者老師的注意力,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關心、誇獎等,他們會在真實的事件裡面「添油加醋」。比如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根細細的樹枝砸了一下,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孩子會「添油加醋」成,被好幾根很粗的樹枝砸到,現在有點頭暈、想吐。
  • 孩子撒謊成性,背後的這些心酸,又有多少家長懂得?
    據統計,每個人一生中至少要撒幾十萬個謊言,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們也都是會在謊言中度過的,但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去撒謊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很多家長向我吐槽自己孩子明明才幾歲卻有撒謊的習慣。另一方面,孩子撒謊成性,其實是因為孩子想滿足自己的某種願望。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會撒無數個謊言,孩子也不例外,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有一些想要得到的東西,那麼他們就會採取任何辦法,所以說有的時候也會撒謊去實現。
  • 當孩子偷東西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詢問一番才明白,原來是女兒之前偷拿了商場玩具店的扭蛋,這次再次經過玩具店時被店員認了出來。店員攔下小女孩,便通知了女孩的媽媽。媽媽聽後立馬趕往商場,詢問女兒是不是真的偷了別人店裡的扭蛋。無論媽媽怎麼逼問,小女孩死活就是不承認。媽媽一氣之下,報了警。在警察的審訊下,小女孩才終於承認了偷拿扭蛋的事實。
  • 13歲女孩拿媽媽5千買iphone 當聖誕禮物送自己
    這次是一名13歲的女孩,買了一部iPhone5。最後銷售商扣除折舊費300元,退掉了這部手機。  但困擾更多家長的是,我們該如何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家長困擾  除了打罵和體罰沒啥好辦法  昨日記者採訪了10名年齡超過40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普遍在8至14歲期間或多或少都「偷」過家裡的錢,其中5位家長對孩子進行過3次以上的體罰,其中一位家長說:「用打才能讓他們記住偷東西的代價。」
  • 小小孩子撒謊成性?還不是大人逼得!面對孩子撒謊,家長需這樣做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調查發現:2歲的孩子中,20%會撒謊;3歲的孩子中,50%會撒謊;4歲的孩子中,撒謊則高達90%。 曉雯的女兒特別喜歡喝可樂,每一次曉雯帶孩子去吃飯都會上一杯可樂,甚至家裡常備的飲料就是可樂。
  • 孩子說話不自然、眼神飄忽、總有小動作?這是孩子在撒謊的表現
    可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不少孩子都有過朝父母撒謊的行為。有的孩子謊言沒有被戳破,於是心安理得地繼續用一個新的謊言去圓前一個謊言,導致養成了愛撒謊的壞毛病。當孩子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往往採用了「撒謊」的方式,將情況轉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長期以往,孩子嘗到了謊言給自己帶來的甜頭,撒謊就成了孩子的習慣了。
  • 8歲遊俠闖江湖!孩子犯了錯,家長用這3招致勝
    但是對於兒童來說,這還是一個困難的事,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的教育和指導。孩子犯了錯,正是父母耐心引導的好機會。事後,海莉母女倆把粉色的文具袋,捐贈給了猶他州一個5歲的小女孩,而普雷斯利以後就用那個塑膠袋裝文具了。
  • 3歲女孩撒謊成性,被幼兒園勸退:孩子為什麼撒謊,你真的知道嗎
    一名3歲的小女孩三番兩次被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欺負,爸爸媽媽十分生氣,於是找到幼兒園老師,結果卻被園方勸退了。01小孩子真的會撒謊嗎?對於孩子來說,學會撒謊並不是一件壞事,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孩子的認知能力正在快速成長。想要編造出一個能騙過家長的謊言,孩子不僅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還要善於觀察父母,對自己的環境進行判斷。
  • 孩子偷東西、撒謊,她用這四個字改變他
    01清晨一走進教室,小文就迫不及待給我告狀:他的練字單被人偷了。偷東西的人是同桌昊昊,他偷改成自己的名字拿去交作業,把他髒兮兮的練字單改成小文名字。我也很氣憤,太不像話了,這麼小年紀就偷別人東西。昊昊來了,我問:「小文的練字單不見了,是你拿的麼?」「沒有。我沒拿他的。」他說得理直氣壯,沒一點猶豫和理虧。同學們開始嚷起來,小文更氣憤:「撒謊,明明有人看見就是你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