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過好幾起,家長們對學校產生了很大的疑問與不信任。每當孩子放學回家後,發現身上有傷時,家長們難免會非常生氣。但是,你有沒有反思過,孩子受傷就一定是被老師虐待了嗎?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則新聞:
一名3歲的女孩,回家後背媽媽發現後背上有紅印。媽媽詢問孩子是怎麼回事,女孩說是被同學打的,這下可激怒了這位媽媽。媽媽馬上到幼兒園討要說法,並且向幼兒園進行索賠。在各方壓力之下,有人要園長給了這位媽媽2000元,算是私人賠償。
賠償過後,幼兒園對這名3歲的女孩進行勸退,也就是開除了這名女孩。為此,有記者就去調查了這件事,而幼兒園老師跟記者解釋,實際情況並不是女孩說的那樣。女孩後背上的紅印,是因為天氣太熱,女孩自己抓撓留下的傷痕,並不是幼兒園其他孩子所為。
而女孩並沒有將事情真相告訴媽媽,而是扭曲了事實,說是別的小朋友打的。儘管幼兒園老師幾次三番的跟家長解釋,但是女孩的媽媽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會撒謊。實在沒有辦法,幼兒園只能把這名3歲女孩勸退,不願意跟這樣的家長打交道了。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我們成年人幾乎每天都會說謊,而且說謊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如果有人敢說自己從來沒說過謊話,那可能是一個真實的謊言。
兩歲左右的孩子,差不多有30%會撒謊;三歲左右的孩子,有50%的孩子會撒謊;5歲的孩子基本上都具備撒謊的能力。比如自己不想上幼兒園,就撒謊說肚子疼,但是在家裡玩耍的時候,卻生龍活虎。吃飯的時候,只吃了一點就說自己吃飽了、撐死了,但是看到零食後,卻能繼續吃很多。
確實有一些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了「滿嘴跑火車」,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
孩子在建立是非觀的時候,會有撒謊的現象,這並不是孩子品質有問題,而是成長過程中必經階段。但是,家長需要謹慎對待,並且要正確引導,因為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跟他人相處的基本模式建立階段。孩子會撒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得到了讚揚、鼓勵,讓孩子錯誤以為撒謊能得到好處。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在聽故事、看繪本的時候,分不清楚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幻的,可能會說一些不切實際的話,這並不算撒謊。而有時候因為自己打碎了水杯,因為害怕而說不是自己幹的,這才是真正的撒謊。
如果你發現孩子經常撒謊,可以這樣做
首先,嘗試著去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相信孩子並非是惡意,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同時,要和孩子聊天討論這件事,讓孩子參與到這個討論中,幫助孩子理解自己撒謊的原因。
其次,千萬不要嚴厲斥責、怒氣衝冠的指責孩子。3~5歲的孩子,道德感剛剛萌芽,撒謊本身就會讓他們有愧疚感,如果家長在去指責和懲罰,或者說去羞辱孩子,就會導致以下這幾種情況:
讓孩子形成嚴酷無情的道德感。
讓孩子越來越叛逆,失去道德感。
不僅改不掉,反而會讓撒謊成癮。
最後,告訴孩子做錯事情,只需要承擔責任,並且努力改正即可,因為撒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這樣一個案例: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不小心把飯菜倒在了衣服上。老師把孩子帶到衛生巾,讓孩子脫掉衣服,然後用吹風機吹乾,繼續給孩子穿上,但是衣服上面還有油漬。回到家後,媽媽問孩子衣服上的油漬是怎麼回事?孩子卻說:是小朋友給自己弄到身上的,老師還讓自己去衛生間罰站。
究其原因,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因為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媽媽要求非常嚴格,如果把飯菜弄到衣服上,媽媽會大發雷霆,把自己教訓一頓。而自己如果撒謊,不僅媽媽不會教訓自己,反而會同情自己,為自己伸張正義。
所以,當孩子反覆出現撒謊行為時,父母要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方法:是否對愛護自己太苛刻了,是否高看了孩子的能力。
在一期綜藝節目《四大名助》中,有一位「問題少女」。這個女孩不僅在家裡和父母吵架,而且撒謊成癮,女孩的爸爸說:她說的十句話裡面,有十句都是謊話。謊言已經完全影響了她和父母的關係,父母已經完全不信任她了,所以只能求助節目。
應對孩子撒謊,或者說避免孩子撒謊,有幾點建議:
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火。
理解謊言背後的冬季,解決真正的問題。
嚴禁孩子撒謊,並非是最好的方法。
和孩子一起討論最佳解決方法。
有些孩子撒謊,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有些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有些孩子撒謊,是為了被父母拒絕,你只有了解了事實真相,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因為撒謊只是一個表象,背後可能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原因誘發。
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要給孩子這樣的感覺:就算你撒謊了,爸爸媽媽依然會愛你,但是我們會感覺很失望,因為你犯錯了。但是這個錯誤並非不可饒恕,只要你願意相信爸爸媽媽,我們可以一起去解決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說一句謊言,就需要100句謊言去圓它,會非常非常累。而且,謊言終究有一天會被發現,無論對誰都沒有好處,不如一開始我們就把真相說出來,這樣才是一個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