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撒謊,你的拆穿和粗暴制止,反而讓孩子學會更好地撒謊

2020-08-26 香遇成長

為人父母者,都期待孩子養成良好品格,成為優秀的人。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遇到很多難題。

其中,關於孩子撒謊,是不少家長感覺特別頭疼的問題。

孩子的撒謊行為,為何總是屢禁不止?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撒謊,會非常震驚和生氣,我的孩子還這麼小,怎麼就學會了撒謊?

比如,媽媽買了孩子愛吃的零食,可是規定每天只能吃一份。這一天,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吃了兩份。媽媽發現了,非常生氣,批評孩子。孩子不承認,堅持說「我只吃了一份」。媽媽氣急敗壞:你吃了就吃了,你還不承認,你怎麼就學會了撒謊?以後不許撒謊!


比如,孩子在小區裡玩得很開心,等回到家,媽媽發現孩子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帶回了家,就問他怎麼回事?孩子不承認,還說那玩具就是他的。 媽媽既震驚又著急的說:撒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媽媽著急地想要制止孩子撒謊,可是過不了幾天,卻發現孩子又一次撒謊。


為什麼孩子總愛撒謊?為什麼媽媽嚴厲批評,卻無法制止孩子撒謊?

很多父母不知道,拆穿孩子的謊言,會給孩子一生的成長留下難以消除的陰影,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破壞親子間的信任。

同時,拆穿孩子的謊言,從來都無法逼停孩子的撒謊行為,只會幫助孩子下次把謊言編得更加圓滑。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理解撒謊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那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撒謊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孩子撒謊,基本上都是「情有可原」的。家長發現孩子撒謊,第一反應往往都是氣急敗壞、批評,甚至打罵。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反應,難以幫助孩子意識到錯誤,更無法阻止孩子再次撒謊。

想要真正幫助到孩子,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撒謊的具體緣由。

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在哪些場景下會撒謊?

1.孩子將事實和想像混淆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大腦還未發育完全,思維有很多局限性。一些孩子常常搞不清楚事實和想像,會把想像當成已經發生的事實其描述。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3-6歲的孩子身上。隨著孩子認知的發展,見識的事物越來越豐富,語言能力逐步增強,想像力也會豐富起來。他們經常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想像,並且用想像來代替現實。這個時期的孩子生活經驗很少,缺乏常識,記憶力也不是很準確,孩子容易把自己的想像當作現實說出來。

孩子的這種謊言和孩子的品行無關,不需要特別糾正,只需要家長配合孩子的想像,滿足孩子想像的需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媽媽下班回到家,孩子跑過去抱住媽媽,迫不及待跟媽媽說:媽媽,媽媽,今天我和哥哥玩紙飛機,可好玩啦,我們坐著紙飛機飛上天了!

媽媽面對孩子這樣的「謊言」,肯定不會大驚失色,更多的是鼓勵孩子,滿足孩子想像的欲望。媽媽可以說:哇,你們太厲害啦,你們做的紙飛機居然能帶你們飛上天啦,你在天上看到了什麼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慢慢明白,想像和現實並不一樣。

2.孩子害怕受到批評,選擇撒謊

這種情況,不是孩子自己想要撒謊,而是保護自己的本能讓他們撒謊。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已經有了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當孩子做了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孩子會本能地害怕受到批評,知道說出真相會面臨懲罰,所以選擇撒謊。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在分析兒童說謊原因時,也說過: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避難所。


撒謊是因為兒童害怕說實話會被批評不懲罰,本能選擇撒謊,迴避批評。

尤其是孩子曾因為犯錯,經歷過嚴厲的責備和懲罰,更害怕說實話。

例如,孩子在家裡跑著玩兒,不小心把媽媽的花瓶摔碎了。媽媽看到花瓶摔碎後,滿臉怒氣地質問孩子:花瓶是怎麼摔碎的?孩子嚇得趕緊否認:不是我!媽媽不依不饒:那是花瓶自己跳下來摔碎的嗎?孩子怯生生的回答:是小貓咪從桌子跑過去,碰倒花瓶,摔碎的。媽媽看孩子把花瓶摔碎了,不僅不承認錯誤,還故意撒謊,氣得就把孩子拽過來,對著小屁股一頓胖揍,邊揍邊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撒謊了!以後不許撒謊!


殊不知,一再跟孩子強調不許撒謊、不許犯錯誤的家長,往往更容易培養出愛撒謊的孩子。

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家長的我們,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想起自己學生時代的一篇老課文《誠實的孩子》,很多朋友應該還有印象。

列寧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玩兒,他們在房間裡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孩子們正玩兒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在互相追趕。

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裡,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這個故事裡,姑媽並沒有一味地追究是誰打破了花瓶,只用一句玩笑化解了孩子們的不安。而列寧卻因此把事情放在了心上,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勇敢承認了錯誤,也得到了姑媽的肯定。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引導教育方式。

首先,父母要做到不盤問。

家長為了讓孩子說出真相話,一直盤問結果,追究責任,只會讓孩子的撒謊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圓滑。

其次,營造孩子可以說真話的環境。

家庭中,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敢於說真話、可以說真話的寬鬆環境,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要勇於承認錯誤,下次改正就可以了。

最後,學會肯定、讚美孩子。

可能父母會疑惑,犯錯不批評就損了,為什麼還要肯定和讚美?

孩子說出真相後,先去肯定、讚美孩子的誠實,再去解決孩子撒謊的問題。這樣孩子下次就敢說出真相了。

面對孩子摔碎花瓶的情況,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如果花瓶是貓咪摔碎的,媽媽需要你的幫助,你和媽媽一起來想一想,下次花瓶放哪裡會比較安全呢?這樣貓咪就不會再摔碎了。如果是你摔碎了也沒關係,媽媽希望你勇敢承認錯誤,媽媽也願意和你一起在錯誤中成長。媽媽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犯錯,勇敢承認就是誠實的孩子。

即使孩子這次不敢承認,可是孩子看到了媽媽的真實和接納,孩子會選擇相信你,下次他會願意講實話的。

3.缺乏關愛的孩子,會為了求關注而撒謊

希望得到關注,是每一個人的情感需求,孩子尤其如此。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一個不被關愛的環境,他可能就會通過撒謊來引起你的關注,獲得你的讚賞。

《家有兒女》中,有一集講到劉星考試,考了80分,這對他來說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考那麼高分。他滿心歡喜,期待著媽媽會表揚他、給他獎勵。可是,媽媽沒有表揚他,更沒有給他獎勵,而是把獎勵給了小雪。因為小雪白天打破了花瓶,勇敢承認錯誤,把事情經過寫在紙上,貼在冰箱門上告訴媽媽。媽媽覺得小雪能勇敢、主動承認錯誤的精神特別值得鼓勵,就給小雪買了一個MP3。劉星特別不理解,又特別想得到獎勵,於是故意打破花瓶,並效仿小雪把經過寫下貼在冰箱門上,以期獲得媽媽的表揚和獎勵。


劉星就是那個長期得不到正面關注的孩子,是媽媽眼中經常惹禍的孩子,媽媽很少給予他肯定。好不容易考試成績有突破,他特別期待得到媽媽的表揚。而媽媽沒有看到這一點,最後,劉星採取錯誤的方式想要獲取表揚和獎勵。

父母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碰到類似的情境。

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喜歡用小紅花來獎勵孩子,孩子們特別希望得到小紅花。

你家的孩子很少得到小紅花,他很期待獲得小紅花。有一天,孩子獲得了一朵小紅花,孩子回家告訴你,老師給他獎勵了5朵小紅花。媽媽特別高興,給他大大的擁抱和誇獎。這個時候,孩子特別開心,他終於得到了老師的小紅花,也得到了你的誇獎。

孩子為了獲得你的誇獎而撒謊,往往是因為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孩子表現好時,就誇獎;孩子表現不理想,就訓斥。

這樣的教養方式,父母愛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好表現。這種愛,是有條件的。這會導致孩子為了取悅父母而撒謊。如果這種撒謊行為沒被發現,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誇獎,孩子從中嘗到了撒謊的甜頭,會強化孩子的撒謊行為。

對於孩子求關注而撒謊的行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再撒謊?

首先,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在發現孩子撒謊之後,家長不要馬上訓斥孩子,而是細細分析原因。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尊重,讓孩子明白,即使他犯了錯,父母也一樣是愛他的。

其次,不提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少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很多時候,這種比較會成為一種不良競爭,讓孩子產生嫉妒扭曲的心理,孩子也有可能會為此撒謊。

對於上面小紅花的事件,父母如何說才能避免孩子再次撒謊?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特別希望得到小紅花,對嗎?因為你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可以得到老師獎勵的很多小紅花,對嗎?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哦!不管你是否得到小紅花,得到多少朵小紅花,媽媽永遠愛你。

孩子得到媽媽充分的信任,沒有任何比較的、無條件的愛,孩子就會變得更加願意積極向上,積極努力得到老師的小紅花。

4.因為家長撒謊,孩子也學會了撒謊。

有些時候,孩子撒謊的行為,其實來自家長。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你無意的一句話,可能會被孩子記住,並模仿。

有一天晚上,樂樂聽到爸爸跟李叔叔講電話,李叔叔約爸爸出去喝酒,爸爸說自己在加班,沒時間出去。樂樂很奇怪,爸爸明明在玩遊戲,沒加班呀!樂樂就嚷嚷著說:爸爸,你哪裡在加班?你不是在玩遊戲嗎?爸爸趕緊捂住樂樂的嘴,不讓樂樂說話。不久後的一天,爸爸喊樂樂幫忙倒垃圾,樂樂說:我在忙著做作業呢,沒時間。爸爸一看,這小兔崽子,明明在玩兒呢!爸爸很生氣,說你做的什麼作業,你告訴我,作業在哪兒?居然敢撒謊!樂樂不高興了,嘟著嘴說:爸爸上次不也是這樣和李叔叔說的嘛!

看到了嗎?你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你的原形。

面對這樣的情形,父母應該怎麼做?

父母做到一下幾點,保證孩子以後不再撒類似的謊言。

首先,父母要反思。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謊言,如果有,就一定要及時改正。有些父母心存僥倖,以為孩子小,沒關係,就隨口撒謊。有些父母還振振有詞:我這不是撒謊,只是不想傷害別人,沒讓孩子學啊。孩子不會聽你怎麼說,只會看你怎麼做,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你這樣的謊言。

其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直陪伴著的老師。因此父母要給孩子做好示範,再教育孩子。否則無論你怎麼說,孩子依然不會改,因為你就是這樣做的。

最後,父母要說到做到。

如果你給了孩子一個承諾,卻沒有兌現,孩子會一直記在心裡,同時會認為這是你在撒謊。孩子心裡就覺得,自己以後也可以這樣撒謊。所以父母要注意,承諾給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兌現。如果實在無法做到,要及時和孩子解釋清楚,爭取得到孩子的諒解,或者給予另外的補償。

面對孩子撒謊,家長不宜操之過急,更不要期待通過一次粗暴的拆穿和制止,就能讓孩子停止撒謊行為。父母要靜下心來分析,孩子撒謊,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場景?

如果是孩子想像的撒謊,就不用擔心。

如果是害怕批評,或者為了獲得他人的關注、讚美而撒謊,就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視。父母要耐心和孩子溝通,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如果是模仿家長,家長就要先改變自己,做到身正了,再教育孩子。

溫暖又有約束力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教育。對待孩子撒謊,同樣如此。僅僅通過冷漠的拆穿和嚴厲的制止,無法幫助孩子意識到錯誤。只有給予充足的關愛、安全的環境、充分的理解和鼓勵,才能幫助孩子擺脫撒謊行為。

相關焦點

  • 面對愛撒謊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說,最近我家孩子有撒謊的現象,氣死我了,我要把他狠狠的批評一頓,讓他牢牢記住不準再撒謊。然而拆穿孩子的謊言,從來都不會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幫助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加周全。與其拆穿,還不如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撒謊行為。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孩子撒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1、 證實孩子是否在說謊。
  • 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孩子愛說謊其實並不嚴重,及時要求孩子改正就好了,但是這方法可是卻至關重要。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時真的是一點都沒有察覺嗎?察覺到了該怎麼引導孩子不再說謊呢?孩子撒謊成性家長怎麼辦?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 三歲男孩撒謊被媽媽打死。面對孩子撒謊,你是怎麼做的?
    當孩子學會說話以後你一定會感覺他就是一個小話嘮,但是當孩子學會說話以後,頭疼的事情就來了,「媽媽,我在床上放了一個玩具汽車」,「爸爸,我們周末一起飛去公園吧」看到這裡是不是一臉懵逼?什麼鬼,孩子說出這些莫名其妙的話時你是不是「目瞪狗呆」,小時候孩子「撒謊」我們還能認為他們表達不清,但是兩三歲了還是這樣?是不是有點生氣了呢?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 心理學:孩子撒謊就是品質差嗎?面對孩子撒謊究竟該怎麼做?
    對2—4的孩子而言,他們活躍的想像力,讓他們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在說謊。3歲的多多跟爸爸媽媽旅遊歸來,跟奶奶興奮地講自己的見聞:"我見了好多動物,我還跟熊貓抱抱了。"這驚壞了旁邊的媽媽,"多多什麼時候學會說謊了?"
  • Jasper撒謊,陳小春踢碗:孩子撒謊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Jasper見狀被嚇得不輕,忍著眼淚,陳小春又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撒謊是不可以的,你現在都會撒謊了,那以後怎麼辦?」最後兒子也答應爸爸再也不撒謊,父子擁抱和好。比如說,父母有時候問孩子,你都在家玩什麼了啊,孩子說:我在家打怪獸了!
  • 孩子撒謊時,這句話父母一次都不能說!否則孩子越來越愛撒謊
    昨天晚上,朋友浩浩媽在朋友圈抱怨她家3歲的小崽子:說實話,看到這條朋友圈時,我就一個想法:你是不是對孩子撒謊有什麼誤解?圖源:寶寶呵護製作團隊來來來,且聽我詳細解讀如何把這個在危險邊緣可勁兒試探的小崽子扯回正道吧!1.孩子撒謊是學壞了嗎?
  • 沒有不撒謊的孩子,只有不會「拆謊」的父母
    ,並不能有效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加周全。爸爸大聲吼著,逼著孩子拿出試卷:「怎麼,現在還學會撒謊了?」可賈靜雯卻沒有一句責怪,反而順著孩子的「謊言」,將錯就錯道:「你再一次要抱妹妹怎麼抱?」
  • 孩子撒謊怎麼辦?家長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樂樂媽談育兒撒謊是一個貶義詞,家長們談謊色變,認為孩子品質有問題,或促膝長談,或暴跳如雷。每一個家長都躲不過這樣的場景,逃不過拆穿孩子撒謊時的震驚。所以,撒謊也是孩子意識成長的一個標誌。因為撒謊更有利於一個人的社會功能,有利於和他人的交往,有利於他的存在,不撒謊的孩子是長不大的。會撒謊的孩子,在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執行能力方面都比不會撒謊的孩子分數要高。孩子是怎麼學會撒謊的呢?
  •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
    拆穿孩子的謊言,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下一次把謊撒得更周全。 父母的解釋是郝強從小就有愛撒謊的毛病,郝強卻告訴我另外一些事情: 5歲的時候,郝強在外面玩,不小心丟了父親剛買的小玩具,回家後主動向媽媽承認錯誤。郝強的媽媽一聽說剛買的玩具丟了,劈頭蓋臉就打郝強,打得他暈頭轉向,傷心地哭了。 不久,郝強在家裡玩不小心碰壞了一個玻璃杯,當時嚇壞了。母親回來看到了,厲聲問這是誰弄的。
  • 孩子突然變成撒謊精?孩子"撒謊敏感期"到來,父母別只會責罵
    有的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撒謊以後,總是急忙拆穿孩子的謊言,然後劈頭蓋臉對孩子一頓嚴厲的責罵。父母的初衷也許是想著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以免他們養成愛撒謊的壞習慣。那不知道父母有沒有想過,你直接拆穿孩子的謊言,並且責罵他們的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愛撒謊呢?
  • 面對撒謊的孩子,父母怎麼教育效果更好?要注意太嚴厲的後遺症
    不過,面對一個撒謊的孩子,只是打罵的話,你很快會發現,打罵越多,效果越差,孩子的撒謊就是改不掉,這也往往讓我們洩氣,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撒謊真的難以改變嗎?小時候撒謊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是壞人嗎?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怎麼看孩子的撒謊,又該怎麼來處理,效果會更好。
  • 孩子撒謊時,父母最不該說的一句話,我猜你應該也聽過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撒了謊,先不要慌。因為撒謊是成長典型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很多孩子在2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撒謊。,一直到四五歲,而在這個敏感期內,孩子容易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驅動而撒謊。」給予肯定;再有策略地告訴他們,爭強好勝不能誇大其詞;最後恰當地引導孩子的爭勝心和自信心。
  • 孩子撒謊和你想的原因都沒關係,會說謊證明孩子這個能力更強
    在成人的世界裡,撒謊總被認為是品行敗壞,謊言被識破後也會逐漸失去別人的信任。於是,從小時候起,大人便會教孩子不要撒謊,還費盡心思恐嚇孩子說撒謊鼻子會變長。雖然現實中大人們也總是在撒謊,比如:過年時,媽媽們總會對孩子說「壓歲錢我先替你保管著。」女朋友對男朋友說:「你說實話吧,我保證不生氣。」
  •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撒謊一定是壞事嗎?
    當孩子正確猜出兩個玩具之時,第三個玩具聲音並不匹配,除非偷看才能猜對玩具。這時實驗人員假裝出去拿書,過一陣子回來一一問道:「當我出去拿書時,你轉過身來偷看玩具了嗎?」。偷看並承認的孩子歸為「誠實者」,偷看而未承認孩子歸為「說謊者」。接著,再問孩子們玩具是什麼時,如果孩子們正確地說出玩具名稱,他們就被歸為「猜對者」。如果孩子假裝他們不知道玩具是什麼,或者說出另一種玩具,則將他們分類為「掩飾者」。
  • Jasper撒謊惹怒陳小春:當孩子撒謊,家長這樣處理勝過所有打罵
    在節目中,陳小春對兒子說:"你五歲就說謊了,十歲怎麼辦?我問了你這麼多次,還是回答吃早飯,吃早飯!"其實很多家長都是像陳小春一樣的做法,當然在看電視的時候,家長們就不覺得自己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反而會批評起陳小春來,認為這麼小的事情,至於發這麼大的脾氣嗎?
  • 「孩子因為玩手機撒謊,我該拆穿嗎?」|你問我答第一期
    傾訴# 問:孩子因為玩手機撒謊,我該拆穿嗎? 我的孩子是一個13歲初二女孩。 同樣的事已經發生兩次了,我們並沒有批評她,只是詢問原因,但每次她都會撒謊。 我要拆穿孩子嗎?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傷害她自尊的情況下,讓她知道做錯了呢?
  • 越撒謊的孩子越聰明?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如何正確引導?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們的無奈和焦慮,我也有小時候撒謊被家長拆穿的經歷,也有過大亨向我撒謊手足無措的瞬間。但我想跟你們說的是——先別急著焦慮,你要知道,說謊越早說謊越好的孩子,情商越高!所以你看,撒謊就是這麼平常,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真的不必那麼驚慌。
  • 孩子撒謊是高情商?四招幫家長找到孩子撒謊原因,糾正撒謊行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學會了「撒謊」。比如,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不想去上課;忘記寫作業,卻說是老師沒有留;偷偷改了考試成績,好像考了高分,想要矇混過關等等。對於有撒謊行為的孩子,你是怎麼對待的?想要糾正孩子「愛撒謊」的壞毛病,家長切忌一味地用暴力打罵的方式來逼孩子承認錯誤!
  • 面對撒謊的孩子,不打不罵有效解決,機智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會伴隨著出現讓父母意想不到的問題,其中最讓父母頭痛的就是,孩子越長大反而越會撒謊。媽媽已經心軟了,但是寶寶撒謊怎麼辦?如果縱容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如果嚴厲制止又擔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到底該怎麼辦?孩子撒謊父母需要了解這幾件事01 無意識「撒謊」什麼叫做無意識「撒謊」呢?
  • 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
    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各種各樣關於孩子撒謊的問題:「我兒子才2歲半,怎麼撒起謊來那麼鎮定自若?這麼下去可如何是好……」「幼兒園老師布置了作業,我家孩子卻說沒有,我該怎麼教育她不要說謊呢?」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們的無奈和焦慮,我也有小時候撒謊被家長拆穿的經歷,也有過大亨向我撒謊手足無措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