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水果零售第一股」鮮豐和百果園的生意經

2020-12-18 浙報融媒體

慢跑中的水果零售賽道,進入了加速衝刺期。最近,鮮豐水果完成了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而百果園則在6月初遞交了IPO材料。

「水果零售第一股」的角逐拉開序幕。

據公開數據,百果園在全國的門店總數超過4000家,2019年的銷售總額達到100多億;鮮豐水果則有接近2000家門店,年銷售總額50多億。

以便利店作為參照,中國全家2019年的銷售額為100.3億,羅森中國為59.6億。可以說百果園與鮮豐水果的你追我趕,如同便利店界的全家和羅森。

在中國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百果園和鮮豐水果雙雙入圍,年銷售額增速超過30%。

不過,水果零售是一個過於分散的賽道。沃爾瑪、大潤發等商超,盒馬、7FRESH等新零售物種,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傳統菜場、夫妻老婆水果店,都在共同分食著水果零售市場。

「市場佔有1%的企業都沒有,這個市場仍然需要不斷地去深耕。」鮮豐水果副總裁馮得心告訴電商在線。

挑戰來自多方面,但只做水果零售的玩家卻不多,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水果只是一個品類,而非一門單獨的生意。

鮮豐水果始創於1997年,百果園創辦於2001年,這兩家和BAT年齡相仿的公司,總是不急不緩。即便是近幾年生鮮電商前赴後繼,水果連鎖領域也依舊在慢跑,時至今日,「水果零售第一股」的名號之下,催促他們的是彼此還是行業的水到渠成?

城市中發展最快的物種

在很多城市,水果店是長得最快、開得最多的物種之一。

數據顯示,在杭州、瀋陽、太原等城市,水果生鮮店的開店增速僅次於小吃快餐店。

電商在線以「水果店」為關鍵詞,以上海為坐標,在大眾點評上搜索出2.3萬個相關商戶。其中包括百果園、鮮豐水果等連鎖品牌,也有生鮮超市、菜市場,以及一切與水果相關的商家。

這還是僅僅是線下部分。

在線上,無論是淘寶、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還是生鮮電商,甚至微商,都在分流水果生意。在這樣一個遍地開花的狀態下,為什麼水果店還是前赴後繼,層出不窮?

開一間水果店,在很多人看來,遠比開餐廳要容易得多,沒有廚師、不用配菜,連碗都不用洗。聽上去是一門性價比很高的生意。

程剛念大學的時候,就規劃好回老家開一間水果店。這屬於子承父業。父母靠著經營水果店養家,他也堅信,水果是一門好生意。

「不過,水果店嬌貴的很,花不花心思,直接反映在業績上。要是有段時間稍微懶一點,對生意影響就很大。」程剛總結。

每周,程剛的門店都會更換「引流款」水果,放在門店最顯眼的地方,以成本價或者稍微倒貼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通過流量進店,來拉動店內其他高利潤水果的銷售。

然而,線下門店流量的先決條件還是選址。一個選址失敗的水果店,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對於一家水果店來說,勤快經營意味著什麼——程剛認為是「捨得」,捨得處理掉不新鮮的水果,不管是打折、做成果切處理,哪怕是扔掉,一定不能繼續在店裡賣,這關係到整個店的狀態。

「做的都是周圍街坊的生意,一旦大家覺得這家店的水果不新鮮,就會慢慢流失掉,是不可修復性的損失。」程剛說。

程剛的店開在一個三線城市的小區,作為一家個體水果店的老闆,還必須往上遊多跑市場。在他所在的這個城市,能搜到近5000家水果店,多數是夫妻老婆店,他們必須和程剛一樣統籌著方方面面,在一次次損耗中摸出經驗。

這樣的痛點和市場空白點,也是百果園、鮮豐水果等連鎖品牌的新市場。

「我們預估在國內整體來講,目標是開出1萬家。未來應該是可以開到3萬家。」百果園大生鮮事業部總經理孫鵬告訴電商在線。

線上的水果生意

疫情加速了網際網路買菜,居家隔離的人們發現,動動手指,蔬菜就能送上門。順帶買一個水果,將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來看,絕對的購買習慣,還未成型。因為相對的平衡,可以通過「低價」來打破。

一位水果零售行業人士曾經告訴電商在線,在2015年的時候,人人網的陳一舟曾經投資了一個水果電商項目,運營邏輯是從一個地方直接把水果發往全國各地消費者。但巨大的物流成本和產品損耗,項目最終消亡。

直到2016年,拼多多靠著拉人頭「砍水果」的方式,用低價打開了市場。

伴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改善,運輸水果的難度降低。一鍵發全國的供應鏈相對完善,這也是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直播的助農計劃分分鐘賣出千萬成交額的前提。

這種物流改變帶來的機會是平等的,羅素就是其中一個。

每年五六月份,是大連櫻桃最好的季節。羅素幹起了承包櫻桃園,往全國發貨的生意。她繞開大的批發商,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沒有其他中間環節。

5月初,商超裡特級櫻桃的單價在150元左右,羅素能把價格控制在了100元以內,刨去人工和物流成本,能掙到比普通上班族更多的收入。

不過對於個人承包者來說,其中最大的難點和變數在於,水果不是一個標準品,需要承擔大量的損耗。

「例如雞蛋一般大的櫻桃,肯定是最頭部的產品,這樣的櫻桃絕對稀缺,能賣出2倍以上的價格。但中間哪怕有一點裂縫和斑點,就會變得一分錢不值。」羅素告訴電商在線。

在這套標準下,選剩下的櫻桃損耗怎麼辦?這就是水果分流的開始。

羅素介紹,有專門面向菜市場、電商的批發商,被精品店選剩下的水果被他們以很低的價格,拉到批發市場,或者在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低價賣掉。

整個鏈路中,損耗和物流構成最大的成本項。一份3斤裝的櫻桃,羅素定價在200多元,從大連發往江浙滬,光是快遞費就得40元每份。但相對於超市、水果店,個人承包者的價格依然有優勢。僅僅是在朋友圈銷售,羅素每周的訂單達到3000斤。

在線上,水果的價格區間被拉得更大,相對應的是參差不齊的品質。有優質商品被商家補貼,也有低質商品奔著薄利多銷。不僅是在傳統電商平臺,抖音、快手的小店中也大量充斥著這樣的商家。

從產地直接發到消費者手上,變得越來越普遍,水果的流通正在加速。

水果連鎖品牌的上遊集約

中國有著最大的水果消費市場,也有著最豐富的水果銷售形態。在這樣複雜的零售結構之下,專業、連鎖的水果店進入了潛水區。

2001年,餘惠勇創立了百果園,隨之而來的,是國人對於水果消費的進化。水果零售從小攤、水果雜貨店、農貿市場、超市等地方,慢慢走出來,有了精品水果店、水果連鎖店。

但是相較於奶茶、便利店等連鎖店,水果連鎖店這個看起來簡單的賽道,卻難以跑出速度。餘惠勇用了7年時間,門店數量才拓展到100家,又過了7年,開出1000家店。

孫鵬從三個方面解釋了百果園對於門店數量的規劃:

第一,門店目標是測算過的,通過全國的社區數量,進行整體評估的結果;

第二,目前百果園的門店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同時也在很多三四線城市開店,他們對於優質水果的稀缺性比較高,所以未來在一些下沉城市,都還有很大的開店空間;

第三,從開店密度上來講,不同城市不一樣。作為一個社區店業態,百果園需要有一定密度,便利性很重要,保證不同路徑的顧客,能夠便捷地買到水果。

但是密集鋪店的前提,是連鎖店有著對水果供應鏈的深度耕耘。水果行業在做的事情,是一個把非標產品做成標準化產品的過程。

「水果一定是分三六九等的。即便是同一片果園,同一棵果樹,都有不同的具體劃分。」羅素說。

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水果連鎖品牌,需要去做嚴格的品控、選品,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工業和人工成本。

「沒有商品標準,沒有服務標準是很難成為連鎖的。所以這麼多年來都在搭建核心的標準體系,針對每一款商品,每一個產地、每一個品類,都有非常詳細的分級。」孫鵬強調。

物流體系的搭建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針對不同的水果,匹配不同的物流溫度、倉儲溫度,這是水果連鎖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力。

水果的賽道並不像網際網路買菜那般熱鬧,還未形成眾多玩家爭搶風口的局面,而水果也只是生鮮玩家順帶售賣的一個品類,並未形成一個單獨的事業。

如果說供應鏈是中後臺,關於零售場景、加盟店則是水果連鎖品牌的前臺,如何去組建遍布全國的前臺,是另一重考驗。

新零售2.0的準備

隨著水果連鎖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與基數龐大的加盟商更好地協同。

在業內人士看來,加盟商和品牌本質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水果的銷售周期很短,而加盟店是出貨的主力。水果生命周期短的特性,不像便利店和商超,經得起一兩個月的周轉等待。對於上遊的水果集約,決定了整體上是定產定銷的邏輯。

但是,經過20年的水果供應鏈耕耘之後,水果連鎖品牌需要更寬廣的銷路。

正如盒馬總裁侯毅最近提到的新零售2.0概念,未來的新零售,將不再區分線上還是線下,因為新零售2.0會真正實現兩者的一體化,讓用戶的需求隨時隨地被滿足。

在侯毅看來,把供應鏈做到極致以後,才能贏得極大降低運營成本。供應鏈只有自己開建,做出好的產品,做出有性價比競爭的商品,「這個是今天零售業所必須要走的路,如果你沒有人家有,你沒法競爭。」

從水果連鎖領域來看,不管是鮮豐水果,還是百果園,都花了近20年的時間深耕供應鏈。可以說是在新零售2.0到來之前就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就需要多維度打通銷售鏈路。

在外賣、小程序、自有App、社群營銷之外,百果園早已在天貓開設旗艦店,今年618之間,百果園多次通過直播間帶貨。薇婭、劉濤的直播間都成了集中性的水果銷路,而線上運營能力的提升,帶來了銷量的爆發,還有預售等環節,可以讓水果在被摘下之前就有了更好的安排。

對加盟店來說,連鎖品牌會定製做個小程序,提供配送到家、到店自提、社區運營等數位化能力。

「我們基本上線上的銷售佔比達到30%左右,相當於100塊錢的水果,30塊錢都是通過線上賣出去的,而這些貨的出口不是品牌方,是從每個門店通過從線下去。」馮得心告訴電商在線。

這些能力是普通的夫妻老婆水果店很難具備的。

在線下,數千家加盟店無疑是最好的前置倉,他們佔據著最貼近消費者的核心點,不管是提貨還是外賣配送點。當產品和物流都有了充分的保障,對於同一水果品牌來說,接下來核心解決問題則是撫平消費者心中對價格的落差認知。

線上線下的打通之外,把水果供應的能力提供給B端也是一種解題思路。

馮得心透露,「很多鮮豐的水果雖然不是在我們店裡賣,實際上背後的供應鏈是我們在做,比如很多城市海底撈的水果是我們在供應。很多知名的電商品牌,背後的水果也是我們供應的。我們的供應鏈已經佔據各個大型品牌端、連鎖餐飲企業、大型超市。」

實際上,開一家水果店可以說沒有太多門檻,表象是把遠處的水果批發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消費地。但在生鮮物流的完善下,這樣簡單的運營邏輯將會走入凋零中。

另一面,對於用供應鏈構建壁壘的水果連鎖玩家,下一步的想像力是什麼?

賣菜,會不會成為水果店的未來

在生鮮圈,一個很容易被討論的問題是,菜場裡面有人賣水果,但是水果店裡為什麼不賣菜?

圈內的解釋一般是買菜是個高頻動作,而買水果是低頻動作,菜場裡面賣水果是高頻帶低頻,而水果這個低頻物種,根本帶不動買菜。

這個邏輯隨著零售行業的變化,也在重構中。

去年4月起,百果園開始切入了大生鮮領域,一群原本蹲在果園裡的人,開始去蹲菜園,去蹲高山蔬菜,包括雞蛋等品類,一款雞蛋,硬生生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才有了結果。

然而,百果園卻並未把菜直接運到水果店去賣。

「我們強調『線下做專,線上做寬』的邏輯。」孫鵬提到。

線下做專,指的是線下聚焦在以水果品類為主的經營,不會在線下去賣菜,不會去賣其他的生鮮產品;但線上是一個生鮮全品類的商城。而百果園自建的APP和小程序成為蔬菜等商品的銷售的主要渠道。

對於水果連鎖品牌來說,做的還是一個供應鏈的生意,並不是平臺型、場景型生意。

「最早百果園從超市的生鮮果蔬(最早生鮮果蔬不分家),把水果品類分離出來,去做垂直和專業深度,形成了現在的百果園。所以我們更在乎品類的運營以及商品的運營。」孫鵬說。

截至2019年12月,百果園擁有4000多家加盟門店,25個配送中心,超5000萬一體化會員。如何利用這些已有的資源和體系去給消費者和會員提供更多價值?

所以在做水果的基礎上再去增加蔬菜等品類,在孫鵬看來,「一定是保證加法,不是普遍撒網。」

相反地,鮮豐水果則暫時不考慮賣菜。

馮得心告訴電商在線,因為整個大生鮮的操作還是有一定門檻的,水果市場仍然需要去深耕,而不是把它做得更加泛。

有人說,水果連鎖是水果零售的終極業態。但當生鮮電商對於水果零售造成分流之際,垂直的水果領域該同樣去進攻大生鮮,還是繼續埋頭做垂直?

從新零售2.0的邏輯來理解,做好產品才是最終的壁壘,如何在多渠道鋪上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的生活場景中去刷出存在感,把連鎖水果的產品鋪進便利店、商超也是一種路徑。至於這個產品是水果還是蔬菜,並不是關鍵點。

但另一個問題是,消費者對水果的要求越來越高,並且具備辨識的能力,那麼水果品質的深耕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短期內能夠最快得到答案的是,「水果零售第一股」將會花落誰家,同時,中國的水果店也慢慢地長成精品的模樣。不管是2B,還是2C,這個和生鮮電商齊頭並進的賽道,經過近20年的醞釀,悶聲憋出了大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程剛、羅素、王侃為化名)

(原標題《搶灘「水果零售第一股」鮮豐和百果園的生意經》。編輯 高唯)

相關焦點

  • 爭奪行業第一股 百果園肉搏鮮豐水果
    來源:時代周報誰能成為「水果零售第一股」,百果園和鮮豐水果正在你追我趕。6月1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百果園」)啟動在境外的上市工作,其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
  • 百果園啟動境外上市 同鮮豐水果爭奪「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
    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賣滷鴨能賣上市,賣零食能賣上市,賣水果離賣上市也不遠了。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水果零售品牌百果園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這意味著百果園正式啟動上市工作,並將目的地選在了境外,至於具體上市地,百果園方面暫未透露。
  • 劍指「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鮮豐水果必將面臨兩大難
    產業作者|任倩編輯|譚松來源|一鳴網作為國內最大的水果零售企業之一,鮮豐水果似乎有意角逐「中國水果零售第一股」。如今,鮮豐水果已然成為一家集新零售、智慧冷鏈物流和供應鏈B2B平臺的公司,旗下擁有鮮豐水果、阿K果園子、水果碼頭、鮮果碼頭、楊果鋪五大品牌,目前在浙江、安徽、上海、江蘇、重慶等省市建立超過1850家門店,並設有總計18個冷鏈倉儲中心,全球合作種植基地達370個。
  • 鮮豐水果啟動上市進程,百果園是最大競爭對手!
    這標誌著鮮豐水果已正式啟動上市進程。2019年12月30日,中信證券與鮮豐水果籤訂輔導協議,並於2020年1月10日對外公示,輔導時間擬定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鮮豐水果有望成為中國水果零售連鎖第一股!
  • 百果園、鮮豐水果即將上市,水果專賣店迎來高光時刻?
    這就決定了「水果零售第一股」將花落誰家,激烈角逐由此在百果園與鮮豐水果兩者之間展開。 公開數據顯示,百果園全國門店總數超4300家,2019年銷售總額達100多億元;鮮豐水果則有接近2000家門店,年銷售總額50多億。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近公布的《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百果園和鮮豐水果雙雙入圍,年銷售增速超過30%。
  • 鮮豐水果與百果園相愛相殺 水果零售行業第一股最終花落誰家?
    鮮豐水果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的同時,百果園也啟動上市進程,並把目的地選在境外。據證監會網站披露,6月1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果園」)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已被接收。
  • 水果零售巨頭百果園正式衝刺IPO,或迎水果零售企業上市潮
    百果園成立於2001年12月3日,註冊資本1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餘惠勇,是一家集水果採購、種植支持、採後保鮮、物流倉儲、標準分級、營銷拓展、品牌運營、門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資本、科研教育於一體的大型連鎖企業。此次IPO消息意味著其正式衝刺「水果連鎖第一股」。
  • 鮮豐水果或先於百果園完成上市,紅杉資本為最大機構股東
    據IPO早知道消息,浙江證監會官網近日披露,水果零售連鎖企業鮮豐水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鮮豐水果」)已完成A股上市第一期輔導工作,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 換言之,鮮豐水果已正式啟動上市進程。2019年12月30日,中信證券與鮮豐水果籤訂輔導協議,並於2020年1月10日對外公示,輔導時間擬定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
  • 百果園啟動A股上市:全球最大水果連鎖企業,水果零售上市潮將至
    這意味著,這家早在2001年就已成立的國內水果零售巨頭正式衝刺「水果連鎖第一股」。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1日,百果園就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遞交材料,擬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並在後續已獲證監會批准;而就目前情況來看,百果園更傾向於境內上市。
  • 「水果大王」百果園欲衝刺「水果連鎖第一股」?
    11月23日消息,近日,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與民生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家早在2001年就已成立的國內水果零售巨頭正式衝刺「水果連鎖第一股」。
  • 改道上市求「破圈」,「水果大王」這次真急了?
    「水果零售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 據IPO早知道消息顯示,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與民生證券籤署輔導協議,上市地點確定為境內交易所。 此次IPO消息意味著其正式衝刺「水果零售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百果園還曾向證監會國際部提交申請,欲在境外交易所上市。
  • 鮮豐水果完成B輪融資 3年內將實現全國「百城萬店」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曉榮)今日(1月22日),鮮豐水果宣布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不過具體金額並未透露。這是繼1月11日生鮮連鎖百果園宣布獲得15億元的B輪融資之後,生鮮新零售又一次獲得資本青睞。
  • 水果連鎖品牌鮮豐水果完成B輪融資,紅杉資本領投
    鮮豐水果創始人韓樹人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深耕供應鏈,推動全球水果基地建設;加快布局冷鏈物流基地;持續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顧客體驗和運營效率等方面。據悉,鮮豐水果成立於1997年,目前已擁有1100+家全國門店,近300個全球合作種植基地,7個共50000方+冷鏈物流基地,線下門店數自2015年起實現每年翻一番的增長。
  • 「鮮豐水果」完成B輪融資 加快「百城萬店」全國布局
    成立以來,「鮮豐水果」始終堅持「效率第一,成本領先」的全產業鏈管理理念,一方面,上遊的合作一直延伸到基地端,與農業合作社直接展開合作。目前「鮮豐水果」在全球擁有近300個合作種植基地,200多位產品專家常年駐紮,全程監控種植和採摘過程,從而實現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產品的類定製化運營。
  • 疫情期間訂單量是平時的2倍,鮮豐水果是怎麼做到的?
    成立於1997年的鮮豐水果股份有限公司(鮮豐水果),是集新零售、智慧冷鏈物流和供應鏈B2B的全渠道數位化平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企業之一。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鮮豐水果心繫國家和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踐行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春節期間,鮮豐水果開展「日送萬家,抗擊發放疫情」的行動,每天免費向群眾發放共逾萬斤的新鮮水果,並從全國物流倉調集儲備的西瓜、香蕉和柑桔類等易食水果供給到武漢抗疫一線。作為水果行業浙商企業代表,鮮豐水果還為浙江馳援武漢醫療隊6批次共計1900餘人定點配送每日水果。
  • 構建數位化「水果生態圈」 鮮豐水果實力演繹「草根」轉型
    中新網杭州4月30日電 「鮮豐水果鮮又甜,不鮮不甜不要錢!」鮮豐水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鮮豐水果」)29日在浙江杭州召開新品牌發布會,推出全新品牌形象。在生鮮行業,提出這樣的口號,需要後端供應鏈能力和前端組織管理能力的強大支撐。
  • 聚焦農業產業數位化未來 鮮豐水果獲評獨角獸企業
    6月29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第四屆萬物生長大會上,發布了《2020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榜單》,鮮豐水果作為杭州市農業產業領域唯一的水果新零售企業實力上榜,同時入圍的還有螞蟻集團、阿里雲、釘釘等31家獨角獸企業。「獨角獸」是一個備受矚目的詞彙,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也被認為是衡量城市創業創新環境和未來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 「水果大王」百果園急上市:資金難找 萬店難開 生鮮難拓
    後者認為,前者在其水果包裝盒、包裝袋、連鎖門店等位置使用「百果園」標識或字樣的行為,涉嫌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並索賠9103萬元。一家是賣水果的、另一家是種水果的,因為百果園三個字,槓上了。
  • 從流動水果攤到年入20億,鮮豐水果如何實現逆襲
    鮮豐水果創始人兼董事長韓樹人親自坐鎮峰會的後勤保障中心,指揮著公司的產品、物流、質檢和營運等部門,確保第一時間向峰會供貨,並保證消費者不會因峰會期間交通管制帶來的果蔬供不應求而受到影響。G20杭州峰會的水果供應任務圓滿完成,韓樹人愈發堅信,鮮豐水果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及服務。
  • 認養一頭牛跨界合作升級,攜手鮮豐水果舉辦A2新品發布會
    本網12月9日訊 隨著消費需求改變和新消費場景的出現,新零售正圍繞用戶不斷更新迭代,數位化、智慧化的生態鏈條取代傳統零售方式,以用戶需求為核心重新整合上下遊資源,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渠道。基於此,數智化乳企認養一頭牛聯合鮮豐水果於2017年正式達成戰略合作,4年間雙方相輔相成,共同為消費者提供逾3000萬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