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精講】
因素分析法(財務管理)
含義:因素分析法是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係,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1)連環替代法
設R=A×B×C
在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R的影響程度時可按順序進行:
基期指標值:R0=A0×B0×C0(1)
第一次替代:A1×B0×C0(2)
第二次替代:A1×B1×C0(3)
第三次替代:本期指標值R1=A1×B1×C1(4)
(2)-(1)→A變動對R的影響
(3)-(2)→B變動對R的影響
(4)-(3)→C變動對R的影響
把各因素變動綜合起來,總影響:△R=R1-R0
注意:如果將各因素替代的順序改變,則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在考試中一般會給出各因素的分析順序。
(2)差額分析法
R=A×B×C
A因素變動的影響=(A1-A0)×B0×C0
B因素變動的影響=A1×(B1-B0)×C0
C因素變動的影響=A1×B1×(C1-C0)
提示:差額分析法公式的記憶:計算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時,必須把公式中的該因素替換為本期與基期之差。在括號前的因素為本期值(新),在括號後的因素為基期值(舊)。
注意:
1.因素分解的關聯性。(指標與因素存在因果關係)
2.因素替代的順序性。確定替代因素時,必須按照各因素的依存關係,遵循一定的順序並依次替代,不可隨意加以顛倒,否則就會得出不同的計算結果。
3.順序替代的連環性。(每次替代是在上一次的基礎上進行的)
4.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分析時應力求使這種假定合乎邏輯,具有實際經濟意義。這樣,計算結果的假定性,才不至於妨礙分析的有效性。
【疑難問題解答】
關於「報告年度」和「本年度」以及「日後事項」、「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如何區分?(中級會計實務)
解答:(1)「報告年度」和「本年度」
報告年度是指財務報告所反映的年度或期間,本年度則是指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所在的年度或期間,也即報告年度的次年,比如,對於2007年度報表,2007年為報告年度,2008年為本年度。
(2)「日後事項」、「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
日後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發生的各種事項(包括有利的或不利的,重大的或非重大的)。
日後事項可分為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對於調整事項,應當調整報告年度的財務報表,即要通過帳務處理,將其反映在報告年度的財務報表中;非調整事項則不需要調整報告年度的報表。
判斷日後事項是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主要看該事項表明的情況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或資產負債表日以前已經存在或發生的,還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後才發生的。如果該事項表明的情況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或資產負債表日以前已經存在或發生的,則屬於調整事項,否則為非調整事項。
比如,假設企業在報告年度的12月,被告上法庭,在資產負債日尚未判決,企業確認了預計負債,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法院作出判決,則這一事項屬於調整事項;假設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後期間,發生訴訟被告上法庭,則這一事項,屬於非調整事項。
(3)非調整事項,又可細分為重要的非調整事項和不重要的非調整事項,重要的非調整事項需要在報告年度的財務報表中適當披露。
判斷「重要」與「非重要」的主要依據是:如果不對某事項進行披露說明,將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估計和決策,則該非調整事項是重要的非調整事項。
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時候「非調整事項」專指重要的、需要披露的非調整事項,學員應靈活把握。
【易錯易混辨析】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是否必須按照實際繳納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和優先認繳出資?(經濟法)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並不是必須按照實際繳納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和優先認繳出資。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可以看出,公司如何向股東分配利潤或者認購新增資本,決定權在股東,由股東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決定。
2.如何理解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為什麼是屬於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的職權?(經濟法)
經營方針是指公司進行經營活動的方向和最終達到的目標。投資計劃是指公司為了期望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收益而將現有收入變換為某種資產並持有的投資計劃。由於投資對公司以後的發展一般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是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定的。
3.股東會的職權中「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如何理解?(經濟法)
根據《公司法》規定,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該有職工代表;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中也應該有職工代表;其他的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職工代表,也可以沒有。股東會只能選舉和更換「非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並決定其報酬;對於「職工代表」出任的董事,根據規定,應該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的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另外,所有的監事會均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職工代表組成,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的職工民主選舉產生,更換也是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更換的。所以股東會只能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而非全部監事。
【歷年考題剖析】
下列各項中,母公司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應納入合併範圍的有( )。(中級會計實務-多選題-2010年)
A.經營規模較小的子公司
B.已宣告破產的原子公司
C.資金調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D.經營業務性質有顯著差別的子公司
答案:ACD
解析:所有子公司都應納入母公司的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以下被投資單位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應納入合併範圍:一是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子公司;二是已宣告破產的子公司;三是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資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