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個維度進行因素分析法

2021-02-19 SPSS學堂

在編制問卷時,研究者往往會先確定好主要維度,再根據主要維度編制相應的題目,我們則可以依據各個維度來進行因素分析,看看問卷設置的是否合理。

例:某公司想要探究顧客購買其保健品的原因,通過專家研究,先確定了三個主要維度,即對外部(皮膚)的改善、對內部(身體機能)的改善、客觀因素,再根據這三個主要維度來制定相應的題目,(q1-q5為對外部的改善、q6-q10為對內部的改善、q11-q15為客觀因素),如下圖所示。

[問題]:請你對這份保健品問卷進行各維度的因素分析,判斷問卷編制是否合理。

step1. 分析——降維——因子

將q1-q5選入【變量】

step2. 【描述】中{統計} 勾選 初始解(spss中默認項,無需更改);{相關性矩陣}勾選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

 

step3. 【抽取】中{方法} 選擇主成分(spss中默認項,無需更改);{分析}選擇相關性矩陣(spss中默認項,無需更改);{輸出}勾選未旋轉的因子解(spss中默認項,無需更改)、碎石圖(需手動勾選);{抽取}勾選基於特徵值(spss中默認項,無需更改)

step4. 【旋轉】中{方法}勾選直接斜交法,也可以用最大方差法(本節選取直接斜交法,讀者也可用最大方差法來嘗試,比較下差異)

 

結果分析:(本例題重點在於如何對各維度進行分析這一方法的操作方式,暫可忽略是否適宜進行因素分析)

1.KMO和Bartlett的檢驗,KMO值為.633,勉強可以進行因素分析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

KMO 取樣適切性量數

.633

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

近似卡方

32.014

自由度

10

顯著性

.000

2.總方差解釋,五道題抽取了兩個因素,兩個共同因素的累計解釋量為63.905%

3.碎石圖,在拐點前有兩個節點且特徵值>1,所以可以提取兩個因素

4.結構矩陣,因素1有三個題目(去斑、去痘、去皺),因素2有兩個題目(使皮膚有光澤、解決皮膚乾燥),由於因素1包含三個題目,則可以只保留因素1

ps:結構矩陣類似於最大差異法的轉軸後的成分矩陣,故關注結構矩陣即可。

結構矩陣


成分

1

2

使皮膚有光澤

-.160

.769

去斑

.817

.156

去痘

.780

-.057

去皺

.642

.582

解決皮膚乾燥

.288

.728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轉方法:凱撒正態化斜交法。

5.成份相關矩陣,兩個共同因素的相關性為.133,相關性很低

成分相關性矩陣

成分

1

2

1

1.000

.133

2

.133

1.000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轉方法:凱撒正態化斜交法。

 綜合以上分析,在第一個維度保留3個題目

將q5-q10選入【變量】,其它操作步驟與上述形同,不再贅述。

結果分析:

1.KMO和Bartlett的檢驗,KMO值為.581,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但在此例研究者認為可以做因素分析,則可忽略此值。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

KMO 取樣適切性量數

.581

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

近似卡方

39.740

自由度

10

顯著性

.000

2.總方差解釋,五道題抽取了兩個因素,兩個共同因素的累計解釋量為65.288%

3.碎石圖,在拐點前有兩個節點且特徵值>1,所以可以提取兩個因素

 4.結構矩陣,因素1有三個題目(提高睡眠質量、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因素2有兩個題目(調節內分泌、通便潤腸),由於因素1包含三個題目,則可以只保留因素1

結構矩陣


成分

1

2

調節內分泌

.541

.673

提高睡眠質量

.618

.213

通便潤腸

.000

.916

抗衰老

.794

.152

提高免疫力

.827

-.078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轉方法:凱撒正態化斜交法。

5.成份相關矩陣,兩個共同因素的相關性為.163,相關性很低 

成分相關性矩陣

成分

1

2

1

1.000

.163

2

.163

1.000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轉方法:凱撒正態化斜交法。

綜合以上分析,在第二個維度保留3個題目

將q11-q15選入【變量】,其它操作步驟與上述形同,不再贅述。

結果分析:

1.KMO和Bartlett的檢驗,KMO值為.706,可以進行因素分析

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

KMO 取樣適切性量數

.706

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

近似卡方

40.277

自由度

10

顯著性

.000

2.總方差解釋,五道題抽取了一個因素,一個共同因素的累計解釋量為45.096% 

 3.碎石圖,在拐點前有一個節點且特徵值 >1,所以可以提取一個因素

成分矩陣a


成分

1

應該對自己好點

.527

希望自己像模特一樣

.680

同齡人都在服用

.632

年輕人對我說該服用

.800

女為悅己者容

.688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a. 提取了 1 個成分。

綜合以上分析,在第三個維度保留5個題目

通過對三個維度進行因素分析,十五道題中保留了十一道題。若認為此量表中某個維度的題目想要保留,可以添改某維度的詞句或意義再次進行測試,但是這種方式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建議先將此維度的題目全部保留,只考驗其信度,若信度符合標準,則可以使用此維度的全部題項


相關焦點

  • 因素分析法的Excel應用
    因素分析法的相關知識:   一、 概念: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代法。  三、 前提條件:當有若干因素對分析對象發生影響作用時,假定其他各個因素都無變化,順序確定每一因素單獨變化所產生的影響,是在具有乘積關係的指數體系中進行   四、 一般程序:   1. 要根據經濟指標形成的過程,找出該項經濟指標受哪些因素變動的影響;   2.
  • 猶豫不決,那是你沒有用多維度分析法
    2 多維度分析法的關鍵三步如何做多維度分析法,這裡有三個關鍵詞,拆解、維度和評估,這是關鍵的三步。就是把要選擇的對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拆分,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拆分方法,一般來說,看這個對象有什麼相關因素, 是一個做加法的過程。
  • 競價的單維度和多維度分析法你知道嗎?
    上期我為大家講了講關鍵詞對話的四象限分析法,大家可以嘗試著用這四種關鍵詞的四象限分析法來分析一下自己的帳戶。今天我為講講單維度和多維度的分析法!競價單維度分析法是指對不同維度間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優化方向,其中維度主要分為產品維度、時段維度、設備維度、地區維度、關鍵詞維度。
  • 做好財務分析,你不可不知的因素分析法
    來吧,一起聊聊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一個集技術和管理於一體的美妙財務分析工具。這個方法是管理會計中最實用的方法之一,CPA教材有一章就講這個,大概有一頁紙吧,只是粗粗的講一下,如何使用也沒有實例。 康師傅當年就靠這套體系把成本控制做到極致,當然從康師傅出來的同事都在推行這套方法,因為他們有實戰經驗。
  • 某項目運用因素分析法對所用鋼筋的成本進行分析,影響因素包括鋼
    某項目運用因素分析法對所用鋼筋的成本進行分析,影響因素包括鋼 2019-01-29 18:11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因素分析法和差額計算法的概念與計算,看這一篇就夠了!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其中的"因素分析法"和"差額計算法"尤為重要,在歷年考試中概念題與計算題皆有涉及。/1/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 SPSS有話說:如何得出問卷或量表的結構或維度——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是依據樣本數據,根據變量間相關性的大小對變量進行分組,每組內的變量之間存在較高相關性,意味著這些變量背後有共同的制約因素,用這些公共因子來代替原始的眾多變量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探索問卷的結構或維度。探索性因素分析也是在心理測驗編制過程中用來檢驗測驗結構效度的一種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分析方法,通過檢驗變量(因子)與題項的對應關係。
  • 2020年一建《項目管理》計算題考點九: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 每日一學:因素分析法(財務管理)
    【考點精講】因素分析法(財務管理)含義:因素分析法是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係,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1)連環替代法設R=A×B×C在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R的影響程度時可按順序進行:基期指標值:R0=A0×B0×C0(1)第一次替代:A1×B0×C0(2)第二次替代:A1×B1×C0(3)第三次替代:本期指標值R1=A1×B1×C1(4)(2)-(1)→A變動對R的影響(3
  • 2018年註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點之因素分析法如何理解
    本文為廣大考生提供2018年註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點之因素分析法如何理解。【答】一、因素分析法包括連環替代法和差額分析法。這兩個都可以用,只是連環替代法計算比較繁瑣,差額分析法是比較簡化。連環替代法是順次用各因素的比較值替代基準值,然後測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而差額分析法是連環替代法的一種簡化形式,是利用各個因素的比較值與基準值之間的差額來計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
  • 數據指標體系如何從構思到落地|分析法|維度|生命周期_網易訂閱
    一個指標通常需要從多維度來分析指標構成,這就要求指標與多維度關聯支持多維度分析,如DNU就可以按照不同渠道查看各渠道流量大小,也可以按作業系統查看不同作業系統的人數,這裡的渠道、作業系統就是維度。  2. 好的指標體系該是什麼樣的?  指標體系就是將各個指標按照特定的框架組織起來,從不同維度梳理指標,梳理的過程也是對業務本質進行思考的過程。
  • 詞彙語義的語料庫量化研究: 行為特徵分析法
    譬如,貝蕾茲和格瑞斯(Berez& Gries)(2009)運用BP分析法探討了 「get」 的26個語義,並運用層次聚類分析法展現了其各個語義的相似性或差異性;雅思格斯(Jansegers)(2015)等用BP分析法對西班牙語中的感知動詞 「sentir」 進行了分析;格爾西雷(Golshaie)(2016)對波斯語中輕動詞 「xordan」 的多義性進行了研究。
  • 一級建造師考試計算題專題《管理》: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
    在這裡我們需要分析影響水費的兩個因素:用水量和水的單價。這種分析方法,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是:因素分析法。對應《管理》教材104頁的內容(由於2020年教材未更新,這裡使用的是2019版教材)。因素分析法是成本分析的一種方法,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連環置換法」。
  • 波特提出的企業戰略「五力分析法」,如今過時了嗎?
    編者按:1979年,美國著名教授米歇爾·波特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企業戰略「五力分析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變化,在這個基礎上,許多人開始質疑五力分析法的完整性,並為這個理論提出更多的補充分析維度。本文來自Medium,作者Paul Myers MBA,原文標題「Is It Time to Reconstruct Porter’s Five Forces?」.
  • 解決「維度災難」,主成分分析法教你降維打擊!
    某種意義上來說,特徵或維度越多,越會降低模型的準確性,因為需要對更多的數據進行泛化——這就是所謂的「維度災難」。降維是一種降低模型複雜性和避免過度擬合的方法。特徵選擇和特徵抽取是兩種主要的降維方式。特徵選擇是從原有特徵集中選出一部分子集,而特徵抽取是從原有特徵集收集一部分信息來構建新的特徵子空間。
  • 怎麼做父母,怎麼教育孩子:系列7- 七度分析法
    it針對以上問題,總結了七個方面,對於這七個維度,考慮事情時使用的越多則越全面、深入和穩健,簡稱為「七度分析法」。 重要度,是要看對象的;同一個物,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和不同的重要度;同一個事情,對不通的人有不同的重要度;同一個物,對另外一個物有有不同的重要度;同一個因素,對另外一個因素有有不同的重要度和影響或者關聯。
  • 白話AHP層次分析法
    人們在進行社會的、經濟的以及科學管理領域問題的系統分析中,面臨的常常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眾多因素構成的複雜而往往缺少定量數據的系統。層次分析法為這類問題的決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種新的、簡潔而實用的建模方法。
  •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叫態勢分析法,是80年代美國教授韋裡克提出,經常用於企業(產品)戰略決策、競爭對手分析。優勢、劣勢為企業(產品)內部因素,受產品品質、材料、人員、機器、渠道、服務等因素影響,機會、威脅為企業(產品)外部因素,受市場、經濟、社會、政策影響。通過SWOT的分析,以找出產品的發展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對手、了解環境才能處變不驚、泰然處之。  先來看下SWOT分析法的分析示意圖:
  • 結構思考力:如何使用SWOT分析法進行態勢分析?
    對於創業或者個人成長來說,除了掌握宏觀層面的問題還要掌握自身特點和對手的情況進行中觀層面的剖析。而今天要介紹的SWOT分析法就能很好地幫助我們進行中觀層面的分析。SWOT分析法SWOT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4個詞的英文首字母簡寫。
  • 基於Matlab GUI層次分析法的實現和應用
    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的主要流程分為四步:一是建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二是構造成對比矩陣並計算權向量,三是做一致性檢驗,四是計算組合權向量(作組合一致性檢驗)。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複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在最底層次通過兩兩對比得出各因素權重,通過由低到高的層層分析計算,最後計算出各方案對總目標的權數,權數最大的方案即為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