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糾結「人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又有什麼用」這種問題嗎?

2020-12-13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這個問題我本來不是很想討論的,因為「人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這不是一個類似於「什麼是愛?」這樣的永恆話題,也 不是什麼多麼要命的問題。

已經有那麼多大人物、小人物寫過的各種各樣的觀點都無法讓自己明白讀書意義的話,我也不認為我的分析就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然後痛定思痛的去用功讀書……

而且我真的也不覺得這事兒對我而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因為我孩子對他自己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情早就搞清楚了,儘管他現在還是小學生,儘管他這兩年關於讀書、好好讀書的原因也不斷的在變化,但是總的來說都是在往更加具體、更有目標性的方向去變化。

我覺得挺好,因為這些事情一定會隨著自己年齡、閱歷的變化而不斷地去完善、修正的。

我只在乎我的孩子怎麼想,題主以及題主這些成年人怎麼想其實並不是我所在乎的——腹黑的說: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有人還在糾結為什麼要「上路」,那麼對我們這些已經在路上撒丫子快跑的人來說,這種糾結人的越多,那麼我才會更加輕鬆不是嗎?

不過,既然決定還是回答這個問題了,那麼我就說幾點吧——我只挑選幾個不太常說的來說吧,省的有人總是拿什麼「我或者我的XXX沒讀過書現在怎樣怎樣」來說事兒,儘管大家都知道這些話沒人在乎,只會當笑話看看。

做個有頭腦的人,需要讀書

怎麼說呢,讀書也許不會讓你變得物質上多麼的富有,但是卻有可能讓你的精神變得「富有」。在思考問題上也學你就會更加的理性、深刻,能用「腦子」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會選擇用嗓門或者拳頭來解決,這樣看來對自己、對他人甚至是對社會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再生活一下我們可以說:讀書可以讓你在哪怕是「吵架」的過程中,也可以吵得更有水準一些……

讀書可以「彌補」自身的一些不足

例如——「醜」!

其實在我看來人們對於相貌的醜陋容忍度是遠遠高於對於品行醜陋的。

換句話說,人們可以接受一個容貌不佳的人成為朋友、夥伴甚至是愛人,但是他們絕難接受一個品行醜陋的人。

儘管我們現在是種也看到了一些即便有高學歷但是依舊醜陋的人,例如之前引起公憤的「霸座男」,殘忍殺害同學的大學生等等。

教育的確不是萬能的,不是說經歷過教育的人就一定會成為不醜陋的人,但是多讀書、讀好書的確是有很大的概率讓人成為不醜陋的人——最起碼儘管他們自己做不到讓自己不再醜陋,可是他們會知道什麼是醜陋。

讀書可以讓你更加「自由」

這個「自由」包括很多,精神自由、生活自由、擇業自由……

我們都知道,除非自己家裡有「礦」,否則,我們每個人終究都逃離不到各種「責任」的束縛——從走出校園的那一刻開始,工作、戀愛、結婚、買房買車、育兒、子女教育、贍養父母等等吃穿住用行以及生老病死等等所有問題如何能夠做到「自由」?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通過「讀書」的方式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因為它幾乎可以忽略你的出身!

說實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可能是自己人生中為數不多的能夠由自己來主宰的命運走向機會……

多讀書可能會讓你未來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更有都底氣

在輔導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父母的能力對與孩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我們說個現實點的問題:孩子是在不斷進步的,縱然你有輔導、關注孩子的想法和行為,那麼孩子小時候你的知識結構、知識儲備可能「夠用」,那麼未來呢?孩子大了之後能?

人們都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陪伴」有多麼的重要

可是有人考慮過「參與度」的問題嗎?

如果自己出了掏錢、接送之外別的事情上跟孩子幾乎沒有什麼「話題」可聊,那我還真的認為這個「陪伴」還是挺有遺憾的。

當然, 我說這個的時候就很容易一起一部分人的不滿,比如他們可以拿出來一些父母文化水平很低的但是孩子學習依舊很好的例子來試圖推翻我說的……

唉!

何必呢,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難道「面對現實」就這麼的這麼需要勇氣嗎?

「概率」問題怎麼破?

今年清華錄取了將近3800多人,其中錄取內地學生3400餘人,國際學生約300人,港澳臺學生60餘人,而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19.3%,兩成不到!

你信不信如果沒有政策的傾斜,未來這個數據會進一步的「惡化」?

多讀書還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你看,你再提問這個問題,而我在回答這個問題,我為什麼能夠回答呢?我想來想去原因有二:

1、我讀過書,而且讀得還說的過去,所以面對這個問題我有話說,甚至我還可以不按套路去說我的看法——當然,如果你想聽「套路話」我能說,但是如果我那麼說的話估計你也就不會看到我寫到這裡的文字了。

2、我回答這個問題可以掙錢……

其實只要你願意,你就能夠找到很多讀書有好處的理由來,同樣的,如果你自己就不想讀,那麼你也能夠找出來一堆證明讀書並不是必須的例子來。

我這裡只提醒你一句:你能夠舉出多少例子來其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未來是否能夠成為別人嘴裡的「例子」!讀書這條路不容易複製,那些不讀書一樣能夠取得成功的路又何嘗容易複製呢?

大家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嗎?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比較新鮮的觀點分享一下呢?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要讀書
    人為什麼要讀書 今天9.1號,法定正式開學的日子,朋友圈萬千神獸歸籠,舉國一片歡慶。今天黃先生來說說——人為什麼要讀書。 這幾天,網上點擊很高的一個視頻是一個中年婦女淚泣斥責一名補習學校校長:「我孩子在你這裡花了二十多萬的補習費,中考成績才200多分,物理更是只考了2分。
  • 「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學富五車的人,未必是道貌岸然的君子。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獸的大學教授也不在少數。哪種才是你見過的最好的答案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總有一些答案,有人聲稱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去界定哪種答案最好。相比解釋「人為什麼要吃飯」這種極其簡單的命題,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
  • 人為什麼要讀書?
    比如因為讀書我才來到了北京,才看到這不一樣的世界。可是我又否決了自己,沒讀書的人也可以來北京,沒讀書的人過得逍遙自在的多的是,並且沒有我這麼顧慮和憂心。比如因為讀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懂得了很多事情。可是不懂這些事情又會怎麼樣?對於物質生活,這些道理其實是然並卵,有沒有都一樣。
  • 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
    1—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我讀過不少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我讀書就是為了不遇見我不想遇到的人。""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
  •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用?
    特別是最近幾年,這種思想越來越影響很多人。那麼是哪些人在提起過讀書無用論呢?一、一些人云亦云的那些人;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一切以金錢為主,鄉情,信任,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在金錢的衝擊下變得支離破碎。鼓吹讀書無用論是一種對知識的不屑,用金錢衡量著世間的一切,價值觀的不同,另外由於投資和回報率很難的問題。
  •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人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為了自己的前程、父母的壽命、老師的健康、老婆的質量、朋友的層次、兒孫的富貴、祖國的強大。教書廿多年,從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人為什麼需要認真讀書,或者說認真讀書究竟有這麼多的好處。靜下心來想想,努力讀書,真的是好處多多。要想把書讀好,就得努力。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讀書是有方法,但沒有捷徑技巧。
  • 辛珊-《與瑪格麗特的午後》讀書筆記:人為什麼要讀書
    人為什麼要讀書?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語道破了讀書的重要性和蘊含的人性古時有科舉考試,只要能高中,就會被欽點為達官貴人,雞犬升天,「範敬中舉」的故事雖然帶著諷刺意味,同時也反饋出讀書的重要性。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往今來,所有的智者都是通過讀書和閱讀來提升自己。那我們來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它又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或許,現在會有人說,讀書?讀什麼書!讀書能當飯吃嗎?
  • 為什麼要讀書?有讀書習慣和沒讀書習慣的人,通常會有5種差距
    「更多知識」只不過是我們讀書的某個程度或者層次的體現,它並不是我們讀書的「需求」。所以,要回答「讀書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用到一個腦筋急轉彎。02 「客觀自主」和「人云亦云」:有讀書習慣的人,因為有了更多的知識儲備,所以在遇到一些問題時通常會有較為客觀自主的分析判斷。而沒讀書習慣的人,因為缺乏充分的知識儲備,所以時常很難客觀地有主見性地去思考問題,只能「人云亦云」。其實這在生活中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到,那些喜歡被帶節奏、總愛聽信謠言的人,一般都沒有讀書的習慣。
  • 讀書有用嗎?你為誰而讀書?
    孩子有了心結,自然沒辦法愛上學習。而他說自己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這句話更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吧!第二天課堂上,這位老師忍不住向學生們提問:「你們知道,讀書有什麼用嗎?」果然,沒有學生能回答出來。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更是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
  • 「讀書這麼苦,我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孩子的問題,父親身體力行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我為什麼要讀書?」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即使沒有問心理也會疑惑,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讀書意味著什麼,只會覺得讀書這件事情真的是太苦太累了。
  • 讀書有什麼用?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小時候,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讀書有什麼用?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是啊?誰能回答這個問題。老師說能,誰信啊。家長說呢,肯定也是騙人的。我們身邊就沒有憑藉讀書混得好的。現在想想,多狹隘的思想啊,讀書出來的,哪能還回我們這個窮縣城啊,早飛到大城市發展了,哪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做榜樣。事實上,我有些朋友說,求學階段一直到博士,自己也沒有想清楚讀書到底有什麼用處,能換錢花還是能當官。知道工作之後,才發現,能啊,真能當飯吃,當錢花。還是要正面回答一下讀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當然,這裡的讀書是泛指學習的意思,不單指閱讀。
  • 讀書無用論?讀書有用嗎?讀書當然有用!而且有大用!
    讀書無用論?讀書有用嗎?讀書當然有用!而且有大用!讀書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對有些人來說有用,對有些人卻真沒有用!孔乙己也是讀書人,而且他的學問明顯超過普通人一大截,為什麼最後成為了笑話?說白了就是因為他不能把他讀的書轉化為金錢和地位。
  •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我想,這個問題也比較難回答,其實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很模糊,很難界定。有些人將讀書當作一種消遣,譬如讀武俠、言情、修仙等書。而有些人則又帶著功利心去讀書,表現的求知慾過甚,急功近利,而適得其反。
  • 為什麼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 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
    我們覺得吧,讀書上網,都是學習。  「為什麼知乎上極力推崇讀書的人,不把上知乎的時間用來讀書?」最近,看到知乎網上的這個問題,我立即感覺到了提問者隱藏的笑意,並開始追蹤這個好問題如何「被解答」。  對了。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知乎」,這是一個神奇的藍色網站,匯集了可能是中國知識水平最高的一批網民。如果你在知乎上扔出一個問題,立馬就會有感興趣的人來回答你,或理論派,或經驗黨,或調侃圍觀。常常會有精彩的回答受到眾人追捧,獲得點讚無數;甚至被截圖,被複製粘貼,在全網迅速傳播。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想想我們自己,打從記事的時候就在學校與家之間來回奔波,為了「讀書」,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時間與精力。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從小聽別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一天,小孫子好奇的問爺爺,你每天都看這麼多書,記得住嗎?如果看了記不住,那看書還有什麼意義呢?爺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小孫子從家裡取來裝煤用的黑黑的竹籃,然後讓他去小溪裡面用竹籃打水。小孫子雖然很鬱悶,竹籃怎麼可能打的上水?但他還是照做了,打了兩次,都是空空的,小孫子不幹了。
  • 胡適:為什麼要讀書
    我看第二個題目《怎樣讀書》很有興味,第三個題目《讀什麼書》更有興味,第一個題目無法講,《為什麼讀書》,連小孩子都知道,講起來很難為情,而且也講不好。所以我今天講這個題目,不免要侵犯其餘兩個題目的範圍,不過我仍舊要為其餘兩位演講的人留一些餘地。現在我就把這個題目來試一下看。
  • 不讀書和愛讀書的人,差距能有多大?
    開篇問問你,你認為讀書有用嗎?很多人都堅持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當他們看到很多畢業生出來後,工作也非常普通,工資又低,就會覺得讀書無用。真的無用嗎?可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那麼多成功人士有大大的書房,即便每天忙的不可開交也要抽點時間來看書?可能有的人真的是在裝文化人兒,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真的愛看書,養成了閱讀習慣。而背後的原因就是,堅持閱讀帶給他們的幫助非常大!不然為什麼要浪費這些寶貴時間來看書,去掙錢去瀟灑不是更好嗎?
  • 「天下第一讀書人」唐諾:人為什麼要讀書?
    女同事說: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意義又是什麼?這個問題,無數人問,也會有無數個答案。讀書有什麼用,只有讀書的人才知道,不讀書的人是不知道的,因為不讀書,你可能連自己都不認得,因為讀書,你可能認得世上所有人,包括500年前和500年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