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語言,或許是還在爭議的命題,而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也是一個爭議的話題。
比如:
思維和語言有各自的發展過程,甚至有人認為語言出現後還幹擾了純正的思維。語言和思維是同時發生的,或先有語言然後才有思維。思維是先於語言發生的。
……
這些爭議的存在,說明語言與思維的本質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仍是一個在科學上未知的命題,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語言與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語言至少對於我們來說是思維的主要工具,我們是用語言進行思維的。而對於兒童的發育來說,語言的發展對思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大腦兩個半球的專業化過程與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較小的偏差也可能引起語言障礙,如功能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等。而在孩子習得語言之後,語言的發展與思維認知發展不一致時,也會造成兒童口吃現象,但大部分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消失。
兒童語言發育自然還包括語音從不清楚到清楚的過程,因為每一個音素就是一個發音動作,一個音素區別於另一個音素就是發音動作的不同,音素再組合成音節,要想表達更豐富的內容,就要有更多的音素,就需要有更多的發音動作,而不同的發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靠舌、顎、咽、齒、唇等發音器官肌肉的非常精細的控制,對肌肉力量與協調性的要求非常高,相對熟練掌握手指抓握等精細動作,熟練掌握髮音動作要難得多了,所以在兒童語言發育過程中,從孩子開始學習模仿發音到完全說清楚話一般需要兩到三年之久。
當然孩子的聽覺系統出生前就完善了,在開口說話之前,聽覺系統不斷接收外界信息傳遞給發育中的大腦,這個過程促進了大腦發育,聽覺接收的信息和大腦的發育同時也為孩子開口說話打下了基礎。而從孩子開始開口說話,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也促進著大腦發育。致力於語言障礙矯正工作多年,我們遇到過很多語言障礙患者往往伴隨著理解能力的缺失,比如聽力障礙引起的語言障礙,智力缺陷引起的語言障礙,而隨著語言訓練,語言進步反過來也會對智力認知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人類發展出了語言,而語言發育的過程與兒童認知發展過程同步,從而使人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被概念化、系統化,提高了思維的效率。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最常用的工作,同時它也是社會性的產物,也許不能說是文明的起因,但也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因為它是思維的工具,同時也是文明得以傳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