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突然變成小結巴,經歷「口吃階段」,這樣引導讓娃流暢表達

2020-12-10 騰訊網

電梯裡遇到雪兒媽媽帶著3歲的雪兒出門,我向他們打招呼:「嗨,早上好雪兒!和媽媽去哪兒玩?雪兒回答道:「我和媽媽去嗯........就是去那個科技館,嗯.......還還有那個宇.....。」

還沒等她說完,媽媽就補充道:「還有太空人是不是?」

接著又對我說:「哎,我家閨女也不知道怎麼了,本來說話挺好的,最近開始結巴了,該不會是口吃吧?」

很多爸爸媽媽或許和雪兒媽媽一樣,在寶寶3歲左右會突然發現:本來說話流利的娃,一夜之間開始結結巴巴。於是回去糾正孩子,或者感到深深焦慮,覺得娃會不會是「口吃」了。正好鏘寶也進入這個階段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寶寶突然結巴是口吃麼?

5歲之前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語言表達不流暢的狀況,3歲的孩子處於一個語言過渡期尤其容易磕磕巴巴的說話。在兒童語言發展中,這種情況就叫作「發育性不流利」

據權威機構統計,80%的孩子都會自己通過這個階段,只有大約20%的孩子在5歲之後,依然說話結巴。

如果寶寶出現下列情況,就要懷疑是不是真的「口吃」。爸爸媽媽的需帶孩子及早矯正:

1、結巴的情況超過6個月

2、在結巴伴有一些動作,比如拍手眨眼跺腳等

3、有家族口吃史

4、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單字增加,如:「我想要那個小小小小小汽車!

孩子為啥說話結巴

爸爸媽媽可能會很好奇,既然不是口吃,為什麼孩子會突然開始結巴?第一個反應可能和雪兒媽媽一樣:「這是和誰學的?」

其實,「結巴」的現象,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正常階段,也是寶寶們對語言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主要原因有下面三點。

首先,突然結巴是嘴巴跟不上大腦

3歲開始,寶寶開始學著將單獨的詞,組成完整的句子。比如鏘寶之前叫我給他拿水都是這樣的表達:「媽媽,水水。」而從2歲半開始,他會說:「媽媽我要喝水。」這個過程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容易,在組織句子時,他們的嘴巴會跟不上自己的思維,出現停頓,卡殼等狀況。

其次,孩子性格比較急躁

和性格比較淡定的孩子相比,像鏘寶一樣脾氣急躁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結巴」的情況。他和爸爸出門去玩,回家後想給我講剛剛發生的有趣事情,就常常會磕巴,或用上大量的「嗯」「吶」「哦」。越是著急,他越是磕巴,最後可能都無法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最後,孩子的情緒激動導致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3歲多孩子這種磕巴的情況,大多發生在他們情緒激烈爆發時,比如描述一件興奮的事情,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是感受到威脅和憤怒。強烈的情緒,讓寶寶的大腦更加無法有效地組織本不熟悉的句子,他們當然會結巴啦!

孩子「結巴」爸媽這樣引導

面對「卡帶」的寶寶,一些父母相當焦慮。甚至有媽媽在群裡說,她為此帶娃去看過兒科醫生,擔心是不是發燒後遺症。但如果寶寶只是3歲時單純的說話卡殼,大可不必過度幹預,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導,當他們熟練掌握後自然會表達流暢的。

第一:和孩子說話請放慢語速

學習語言是接收和模仿的過程,在這點上,父母永遠是寶寶最好的老師。因此,如果發現孩子說話卡殼,建議照顧者儘量多的創造和孩子面對面對話的機會,並且嘗試放慢語速。

由於我們一家人語速都非常快,鏘寶也接受了這樣的語速,但對於他而言,保持這種語速,還要找到合適的詞彙組成句子是非常困難的。無論你說了多少:「別著急,慢慢說。」都不如創造一個慢慢說話的環境,對磕巴寶寶有更多地幫助。

第二:別替孩子說話搶話,糾正孩子的口吃

《嬰幼兒說話百科》中指出:情緒激動、緊張會導致寶寶口吃。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關注寶寶的發音,就會強化寶寶的緊張情緒

在和雪兒聊天時我注意到,當她結結巴巴說話,媽媽總會忍不住幫她說完。這種做法對於孩子語言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回顧我們學英語口語的過程,或許更容易理解孩子處境:當她無法馬上找到合適詞彙,或者組成句子時,內心是很緊張的,家長的接話或者糾正都會加劇這種緊張情緒。於是越緊張越磕巴,孩子一說話就緊張,長此以往或許會演化成真的「口吃」。

第三:不要刻意強調「孩子磕巴

3歲左右的孩子,或許表達能力還不能和大人相比,但是理解能力已經發展到足夠理解你對她的評價。一些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或朋友討論「我的孩子怎麼說話結結巴巴。」這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語言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讓他們開口時更緊張。

父母需要明白,這只是孩子在學習語言時的一個過程,無須太過緊張,也無須太過焦慮。緩慢的和孩子說話,持續觀察就可以。要知道在自然交流中發展永遠是語言學習最好的方法。

Cici有話說:

最後再向大家提一個小建議,如果寶寶說話磕巴你覺得很可愛,也千萬不要去學他們說話。一來很容易被帶跑偏,二來孩子不然覺得你在嘲笑他,更加緊張,不然覺得這樣說話沒什麼錯誤。

相關焦點

  • 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口吃?不,只是娃思維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
    很多家長曾反映過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在學會說話後的不久出現了口吃現象,原本說話很順溜的孩子突然會反覆吐字,表達不流暢。既然是很多家長都反映的狀況,那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這是眾多寶寶可能在成長中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表示十分的焦慮,害怕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表達上。
  • 寶寶說話突然結巴,離不開三大因素,重點在父母,別讓寶寶變口吃
    父母不用過於擔心,隨著寶寶年齡的不斷增長,其語言運用能力也會提高,大多數寶寶也可以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仍有一些寶寶結巴的現象更為嚴重,演變成「口吃」患兒,在走向社會時,與他人交流也成為障礙。若受到他人的嘲諷,寶寶因為口吃問題會更加不自信。父母需要了解寶寶說話結巴的根源,提前做好防治。
  • 孩子說話突然「結巴」,要幹預麼?語言專家:這四種情況需注意
    接著又對我說:「哎,我家閨女也不知道怎麼了,本來說話挺好的,最近開始結巴了,該不會是口吃吧?」很多爸爸媽媽或許和雪兒媽媽一樣,在寶寶3歲左右會突然發現:本來說話流利的娃,一夜之間開始結結巴巴。於是回去糾正孩子,或者感到深深焦慮,覺得娃會不會是「口吃」了。正好鏘寶也進入這個階段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寶寶突然結巴是口吃麼?5歲之前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語言表達不流暢的狀況,3歲的孩子處於一個語言過渡期尤其容易磕磕巴巴的說話。
  • 孩子說話結巴怎麼辦? 媽媽別擔心,教你訓練孩子流暢表達的方法...
    怎麼孩子最近說話經常卡卡的不流暢?有時提醒他先想好再慢慢講,反而造成他緊張,容易支支吾吾……其實父母要以耐心和正向的態度引導孩子表達,便能有效改善口吃症狀,培養出說話流利的孩子。」孩子口吃常發生在什麼時候任何年紀都可能出現口吃,但幼兒發生年紀主要在早期約30~36個月和6歲之前,發生率為1~7%。
  • 寶寶突然發育性口吃,媽媽最好「視而不見」
    一、一夜之間,兒子成了小結巴兒子君君三歲那年,幾乎是毫無徵兆地,一覺醒來,原本伶牙俐齒的他變成了一個小結巴,就連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要費很大力氣用半天時間才能說出來。第一天的時候,我和老公都沒有太在意,只是在心裡嘀咕:這孩子是怎麼了?前兩天還用流利的「川普」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咋突然就舌頭不利索了?
  • 3歲的孩子突然口吃了怎麼辦?你需要了解這些
    前幾天接到閨蜜電話,言語中明顯帶著焦慮的情緒,「我兒子最近突然說話結巴,總是我……我……我……半天說不出來一句話。我好著急,就想糾正,可是越糾正越嚴重,怎麼辦啊?」閨蜜兒子快三歲了,之前說話一直流暢,最近突然口吃,全家很擔心很著急。
  • 3歲的孩子突然口吃了怎麼辦?你需要了解這些
    閨蜜兒子快三歲了,之前說話一直流暢,最近突然口吃,全家很擔心很著急。批評或者矯枉過正,不然可能會變成真正的口吃。相信80%的可能孩子會自愈,自己需要做的是接納事實,接納孩子語言發育會經歷這個階段,我會喊媽媽,媽媽這樣,嗯。」
  • 孩子結巴口吃,需要幹預嗎?
    大部分學說話的孩子都要經歷結結巴巴這一階段,因為腦子裡組織語言的速度趕不上說話的速度,尤其一著急,結巴的更加厲害。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主要看孩子學說話的速度了。有的孩子在學會說話之後,會突然出現開始結巴的的現象,這種現象不算少見,我見過的例子裡大概有一小半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巴階段,一般會出現在比較愛著急或者愛表現的孩子身上。
  • 孩子口吃結巴不用怕,這個階段是正常現象,家長應當這麼做
    不少家長最近給小編留言都多是關於孩子結巴、口吃的問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不是孩子生病,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突然口吃結巴是正常的現象。,有些口吃的現象,這是正常的。最近就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自己不夠細心:「最近,寶寶正好處於這個時期,每次要什麼東西都是支支吾吾半天才說出來,我又性急,有時真的不耐煩,對寶說話聲音會不耐煩,寶又敏感,一下子就被我嚇到了。」
  • 孩子怎麼突然「口吃」(結巴)了?
    「結巴」在醫學上被稱為「口吃」,多見於2~5歲,語言處於快速發育期的寶寶。口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醫學問題,屬於言語流暢性障礙的範疇。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或心切,將使寶寶長期處於恐懼、焦慮、緊張的情緒中,大大增加口吃的風險。寶寶處在說話能力的發展階段時,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嚴厲懲罰或責備,就會不敢說話,或說話時戰戰兢兢,造成精神性口吃。精神性口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孩子說話會結巴,是口吃嗎?家長該如何做?
    相信對於眾多爸媽而言,關注孩子開口說話、語言表達是育兒上的重點,如果孩子說話吐字不清、表達斷斷續續、語言表達不流暢,這都會讓做父母的心頭一緊,甚至開始懷疑自家的孩子會口吃。在一般情況下,孩子在成長階段2-3周歲時,會有一段時間出現說話結巴的現象,尤其是當說短語過渡到說句子的這個期間,結巴是因為孩子的大腦搜索並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功能在同步運行,在不懂得言語主謂賓的情況下,出現結巴、詞語次序顛倒都是很正常的情況,畢竟孩子說話都是先模仿大人的。
  • 這樣做孩子竟成了真「結巴」?簡單4招,讓孩子流利說話
    其實他小時候並不口吃,有個親戚覺得好玩就教他結巴的說話方式,他也覺得很有趣,就經常模仿,哪知後來竟成了習慣,改不過來成了真結巴,對性格和生活各方面都造成很大影響。口吃的孩子會經常遭受到周圍夥伴的嘲笑,可以發現大部分這樣的孩子性格比較孤僻、內向,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說話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更容易被排斥,形成惡性循環。為什麼孩子說話會結巴?
  • 孩子說話突然結巴,父母先別著急打罵,搞清楚這點很重要
    雖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在不斷發展,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只是處於流暢表達的初期。有很多想說的話,孩子並不能很容易的表達出來,因為孩子不能很快就找到與他所表達相匹配的詞彙。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孩子也想要用更好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的語言儲備又跟不上他們思想的發展速度,也就是說孩子的「嘴巴跟不上腦子」,然後說話就會結巴。
  • 為什麼孩子學結巴的人說話,以後變成了真結巴?碰到了儘量遠離吧
    記得看一個綜藝臺的表演,一位魔術師表演的魔術行雲流水,水平非常高超,可是主持人採訪他的時候,他卻不會說話了,一句話說了老半天,臉都被憋紅了,後來才知道他說話有點結巴,也就是俗稱的口吃,因為這個毛病讓他非常自卑,也讓他的父母非常氣憤,原來,他從小說話並沒有口吃的毛病,說話很流暢,可是他有個叔叔覺得好玩
  • 一緊張就結巴,孩子為什麼會「口吃」?正確糾正的5個有效辦法
    強強5歲了,身體一直都很健康,但強強媽最近發現孩子似乎有點口吃,特別是做錯事教育他的時候,為了給自己辯解,有時候一個字就要憋好幾次。家裡也沒有人有口吃的毛病,而且小孩子是最近才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一緊張就結巴呢?
  • 結巴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
    結巴是一種無法正常說話的障礙表現,結巴孩子在說話時會重複語音、音節和短語,無法將語言連貫起來,正常孩子表達流暢,有節奏,並且附帶一定感情,但結巴孩子說話費力,連貫性差,那結巴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呢?
  • 口吃結巴怎麼矯正?口吃結巴到哪裡矯正?
    說話口吃是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溝通和溝通的,這也讓人們愈加的重視口吃的糾正和醫治,當然現在說話口吃是有著很多醫治辦法的,那麼說話口吃結巴怎樣糾正呢?下面讓咱們跟隨筆者一同詳細了解下吧。口吃結巴怎麼矯正口吃結巴怎樣糾正說話口吃結巴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說話口吃結巴怎樣糾正呢?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豆豆今年3歲了,之前說話是相當的流利,可是最近這個巧嘴的小男孩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變成了結巴。一天,豆豆媽和豆豆到公園裡去玩,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滑滑梯,豆豆拉著媽媽走過去,指著滑滑梯說:「玩——玩——玩這個。」
  • 寶寶原先說話流利,突然變「小結巴」怎麼辦?父母端正態度是關鍵
    一開始我們以為孩子是緊張所致,後來發現持續的一段時間她都是這麼說話的,我們十分擔心本來好好的一個孩子突然結巴了。之後我們帶孩子去看了兒童醫生,想選取一些治療方案。可是醫生檢查過後卻告訴我們不用治療,他說這是正常現象,觀察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口吃會痊癒。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回家後,不久孩子的口吃真的逐漸好了起來。
  • 2歲孩子突然患「口吃」,說話結結巴巴,看看醫生檢查後怎麼說
    可最近這段時間,圓圓突然發現女兒莫名結巴起來,張嘴說話的第一個字總需要重複幾遍。今天早上,女兒拿了顆蘋果想讓爸爸削,結果張口說:「我我我……」就是說不出後面的字,圓圓的暴脾氣一點就著,拉過女兒就是爆吼一聲:「我什麼我,趕緊好好說話,再這樣就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