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5歲了,身體一直都很健康,但強強媽最近發現孩子似乎有點口吃,特別是做錯事教育他的時候,為了給自己辯解,有時候一個字就要憋好幾次。家裡也沒有人有口吃的毛病,而且小孩子是最近才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一緊張就結巴呢?
關於孩子的一切,家長們都十分關注。如果小孩子突然出現「口吃」的問題,相信沒有哪位家長能泰然處之。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糾正,我們首先要了解造成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1、遺傳方面
「口吃」的家族發病率可達50%左右,所以,有專家認為說話「結巴」跟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係。而孩子口吃,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語言學習環境較差,如家庭成員方言複雜、父母口吃或語速太快、說話含混不清導致孩子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難以模仿。另外,有數據統計發現,大多數口吃患者多為左撇子,所以,口吃可能跟大腦的優勢側有關。
2、精神因素
除遺傳因素之外,精神方面的影響是導致小孩口吃的另一主要原因。有的孩子因為受到家長、老師或周圍人的嚴厲呵斥責罰,精神上突然受到強烈刺激,由於這種恐懼情緒或驚嚇很容易導致孩子後天「口吃」。
3、先天發育
資料顯示,「口吃」的兒童還可能跟先天發育有關。如果媽媽在妊娠期患上了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傳染性疾病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繼而累及孩子的言語功能。
4、其他因素
孩子口吃除了遺傳和疾病因素之外,有研究發現,大多都是由於心理問題。如強行糾正孩子的左撇子可能會導致口吃;家庭成員的方言太複雜或孩子學語期間語言太過混亂、說法不一可致口吃,另外,有的孩子思維轉速很快,但口齒表達能力卻跟不上,因此就容易出現「口吃」。
小孩說話結巴應如何糾正?
① 切勿嘲笑
孩子有「口吃」的問題,經常有大人甚至是家長會以學孩子說話來取樂,這對孩子的語言功能是特別不利的。父母應正視孩子的不足、切勿嘲笑、耐心引導。孩子被「哽住」的時候可幫助孩子儘快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來表達,說得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鼓勵。
② 朗讀唱歌
有的孩子口吃,但唱歌或朗讀課文卻順溜得很。這是因為說話和朗讀唱歌的語言節奏有很大差異。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陪孩子一起唱歌、背誦課文、講故事,讓孩子自己掌握語言的節奏,通過孩子的優勢樹立的自信再來更正日常對話中的不足,每天進步一點就好!
③ 緩慢對話
孩子口吃,父母應提醒孩子慢慢講,儘量把語速放慢,特別是第一句話或開頭的第一個字,一定讓孩子足夠滿,想好了再說。家長跟孩子對話的時候不要隨意插話,應耐心傾聽,等孩子說完了再回應。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儘量用孩子剛剛使用過的詞語,讓孩子逐漸熟悉詞語的使用和組織。
④ 節拍訓練
孩子說話口吃,爸爸媽媽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可以試試給孩子打拍子,打一拍說一個字,也可以配合節奏感強烈的音樂來給孩子伴奏。節拍訓練對口吃的孩子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些經常「卡殼」的詞語,通過節拍訓練孩子下次說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⑤ 角色扮演
有的孩子日常對話不順暢,但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對話或自言自語卻很好,說明孩子在不留意自己講話的時候能流暢表達。家長可以試試讓孩子扮演自己熟悉的「角色」說話再逐漸轉換為日常會話,「口吃」也就得到矯正了。
本文小結:
如果孩子有「口吃」的問題,爸爸媽媽擔心在所難免,但一定要及時引起重視,通過適合孩子的訓練方法,相信一定能擺脫「口吃」的困擾。如果「口吃」是由於疾病方面的影響應儘早帶孩子就醫。
---------
關於孩子「口吃」,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