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口吃」該怎麼辦,家長首先要弄清楚原因,糾正更有效

2020-08-23 跟著Yummy學營養


口吃俗稱結巴,表現為講話時態度猶豫、吞吞吐吐、字詞重複、字音拉長或者語速太快、字音省略等,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有口吃發生

造成口吃的原因大致有三種:

1.發育現象

在幼兒期,由於寶寶掌握的詞彙量有限,大腦皮層和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語言能力的發展慢於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出現一些想法時常常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寶寶就可能偶爾出現口吃,這是寶寶語言發育中的常見現象。

2.精神緊張

在寶寶學說話的階段,如果家長要求過高,當寶寶出現發音不準、語法錯誤等正常現象時,總是急於糾正或者態度嚴厲,就會使寶寶感到緊張,並伴隨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從而引起口吃。

3.模仿

如果周圍有口吃的人,而且這個人說話時大家總是加以關注(如取笑、重複等),寶寶就會認為這樣可以得到人們的關注,從而進行模仿。爸爸媽媽一定要教育寶寶不能學口吃的人說話,告訴他那樣說話並不好

口吃現象在兒童中比較常見,約佔兒童總數的5%,口吃主要有如下類型:

1.連髮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說話時經常連續重複某個字音,比如:你、你…你幹什麼?

2.伸髮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經常把某個字音拖長,比如:老師,學校。

3.階髮型,這種類型的口吃表現為反覆說一句轉接口語詞但是無法說連貫的話。比如:這個這個

口吃不僅讓別人聽起來感到吃力,就是自己說起來也費勁,而且口吃對寶寶的精神發育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的寶寶就是因為口吃,而拒絕與人交往,不願意說話,導致自閉症的發生的。也有的寶寶因為口吃,產生了自卑心理,對自己缺乏信心,不願意在他人面前出現,慢慢養成了孤僻怪異的性格

1.切記大聲訓斥

當寶寶說話結巴時,千萬不要大聲訓斥他,應當循循善誘,不要操之過急,要有信心和耐心

2.放慢說話速度

對寶寶進行語言訓練時,注意一定要在寶寶肌肉放鬆的情況下練習發音,讓寶寶放慢說話速度,延長說話時間,反覆進行訓練

3.避免相互影響

應暫時與其他患有口吃的寶寶分開,以免相互影響。夫妻間的吵架,摔東西,相互對罵,高聲粗氣等,也對兒童學語階段的環境產生不利因素,所以家長應儘量避免和克制

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1.教寶寶學習語言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等他開口而不是催他開口;同時要注意在寶寶情緒好時,願意開口的時候教他

2.不要將家長的急躁情緒傳給寶寶,或者給他施加壓力,而是應讓他感到很放鬆,把學語言當做是在做遊戲

3.經常給予鼓勵,尤其是寶寶說得好的時候。而當寶寶說出一些不合語法的錯誤時,不要急於糾正,頻繁的糾正,會使寶寶產生恐懼心理,害怕說錯話,遭到家長的批評而導致口吃

4.儘量減少讓有口吃的人教寶寶說話

5.擴大寶寶的詞彙量,這樣寶寶就不會因不知說什麼而「卡殼兒」了

6.寶寶的飲食不要過於精細,應適當加些粗顆粒食物及烤饅頭片等稍硬的食物,這對寶寶的舌的靈活性和發音都有好處

矯正寶寶口吃」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態度,對寶寶裝作漠不關心就是正確的治療的方法。爸爸媽媽如果特別在意寶寶的「口吃」問題,寶寶就會緊張,「口吃」問題反而會加重,爸爸媽媽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寶寶,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語速要慢,要引導寶寶把話說完。這樣寶寶心理就不會產生負擔,在不知不覺中改掉「口吃」這個不好的習慣

1.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口吃這件事,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由於孩子口吃而產生的緊張和煩惱。淡化口吃這個問題,不必讓孩子感到他的語言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減少孩子學習語言的壓力

2.對孩子要更加有耐心和愛心。當孩子說話口吃時,不要說看你,又結巴了」或「不能這麼說,應該…」而應充滿愛心地、面對面地看著孩子,讓他跟著你再說一遍,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輕鬆、自由的說話環境,不能給寶寶壓力,跟寶寶說話時不能急躁

3.當寶寶模仿口吃的人說話時,一定要及時糾正。告訴寶寶那是不好的行為,那樣說話不受爸爸媽媽和其他小朋友的歡迎,要讓寶寶模仿正常的發音和說話習慣。如果寶寶隨便模仿,時間久了,一旦形成口吃,糾正就比較困難了,所以一定要在寶寶剛開始模仿時進行糾正

4.培養寶寶健康的性格,開朗、大膽、自信的寶寶,即便發生了口吃,也一般都能較快地得到改善。反之,敏感、懦弱、急躁的寶寶,可能會演變為繼發性口吃

參考書籍:

1.馬飛主編,科學育兒寶典,青島出版社,2009.01.

2.完美孕育編委會編,完美育兒0-3歲全圖典,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2.

3.金海豚嬰幼兒早教課題組編著,細節決定成功育兒,中國婦女出版社,2008.01.

4.童笑梅編著,專家推薦的0-3歲寶寶同步養護計劃,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06.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口吃"怎麼辦?弄清楚原因是關鍵,家長別著急罵他
    "口吃"怎麼辦?家長弄清楚原因是關鍵:①說話速度跟不上思維弄清楚原因後,才能更好地鍛鍊孩子語言能力:①多和孩子說話如果孩子有口吃的情況,父母聽他們說話的時候不要著急,要放慢節奏,認真傾聽。
  •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
    寶寶說話口吃怎麼辦?找到原因,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寶寶語言交流是人們使用最廣泛的交流方式,口齒清晰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導他人想表達的意思。影響口齒清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口吃,寶寶口吃,家長該怎麼辦?李女士的寶寶今年三歲了,在教孩子講話的時候,李女士總是會發現寶寶會反覆說幾句話,李女士擔心寶寶從小就會口吃,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李女士這是正常現象,在寶寶2到3歲期間,口吃不是真正的口吃,是學習語言期間的正常現象。這個年齡的嬰兒會出現口吃的現象。例如,重複聽得多的詞彙、音調,例如說話前長期思考,說幾個詞後再想一會兒等。
  • 孩子突然口吃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很多孩子都會在2-5歲左右出現口吃,不過多數情況下僅僅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自愈。但家長們通常都很擔心孩子的口吃會延續終生。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首先,認真分析孩子口吃的原因,搞清楚孩子口吃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的,並設法消除。譬如,如果兒童口吃與其內向、怯懦的性格有關,就要從優化孩子的性格入手;必須要注意當孩子表現出言語不清時,不要顯得太在意,更不要挖苦、諷刺。
  • 怎樣糾正寶寶的口吃?
    有些寶寶剛開始說話,會出現發音含糊不清的情況。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還出現了說話口吃的情況。那麼嶽帥口吃怎樣糾正寶寶的口吃? 有些寶寶由於病理上的原因,會出現口吃的現象。這時候寶媽們也不要太過著急,及時需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也可以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糾正過來。平時寶媽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寶寶多說話,培養寶寶的自信心。 其次,有些寶寶會出現口吃的問題,有可能是剛學會說話。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原來寶寶成長到3~4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了邏輯思維的能力,他們想要用更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但是寶寶腦子中的語言儲備卻跟不上思維發展的速度。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出現了脫節,這正是寶寶會口吃的根本原因。寶寶出現口吃,就表明他們進入了語言表達能力順暢的初期。
  • 寶寶口吃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當寶媽發現寶寶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寶媽的心情是非常興奮的,因為寶寶的說話代表了寶寶的聽力和語言器官的正常。所以寶寶的牙牙學語給寶媽帶來的是欣慰。但是有些寶媽在細心的觀察後,卻發現寶寶剛剛開始學講話,由於詞彙量不足,講話時會不斷重複一個詞或者字,讓媽媽十分懊惱:寶寶口吃了!該怎麼辦啊?今天。我們就和寶媽來一塊了解寶寶口吃是什麼原因?寶寶說話結巴怎麼辦?如何幫助寶寶克服口吃呢?
  • 孩子說話結巴該怎麼辦?家長該如何糾正?
    一發覺孩子說話結巴,很多的家長都是很擔心,擔心孩子長大後怎麼辦?不用急,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糾正孩子說話結巴的方法1、唱歌朗讀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讀課文時並不口吃,這是因為這種語言活動中的節奏感所致,所以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唱唱歌,背課文等等,說一些有節奏感的話語,可以先以這樣的節奏說話,然後慢慢的過度到正常的說話。
  •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家長首先要弄明白是什麼原因
    小孩不愛吃飯,家長首先要弄明白是什麼原因,若孩子不存在健康問題,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安排家庭成員一起專心、開心地吃飯,或在食物上做一些有趣的造型、鮮豔的顏色,讓小朋友對食物更感興趣。黃太太最近很傷腦筋,她家小孩都5歲了,吃飯一直是個大問題,一天到晚不愛吃,零食也很少吃,黃太太想了很多辦法都不管用,心裡焦急著該怎麼辦。
  • 孩子說話有口吃毛病怎麼辦?怎樣糾正?
    一般幼兒在學說話中出現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糾正,幾個月就可以改過來,這稱為短暫性口吃;3至6歲兒童發生的口吃,半年到六年就可以消失,這稱為良性口吃;7歲以後的孩子,說話時第一個字重複,有時輕,有時重,字音拖得很長又不清楚,往往還藉助面部和肢體動作來幫助說話,稱為永久性口吃。1、發生口吃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 小孩口吃,家長可以這樣做
    一般幼兒在學說話中出現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糾正,幾個月就可以改過來,這稱為短暫性口吃。比如聽其他口吃人的話,然後寶寶就學習這些都是引發寶寶口吃的病因。 有了口吃怎麼辦呢?培養孩子有信心,要勇敢、開朗和沉著,這是糾正口吃的一個重要條件。
  • 寶寶總口吃怎麼辦?如果到了3歲以後還沒緩解,一定要及時就醫
    這不,前不久,小編的朋友問我,她家寶寶有口吃,該怎麼辦?,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萬一糾正不過來,孩子長大了也口吃那可怎麼辦?家長強迫或突然打斷寶寶說話會使他精神緊張,從而出現說話結巴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催促或逼迫寶寶,而是給他足夠的耐心和時間,讓他慢慢說,直到他說完。第二步,做表率,不模仿。
  • 寶寶說話口吃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很多父母撫養孩子都會感覺壓力大,身心疲憊是常有的事兒,比如孩子的語言發育問題,有位家長說他家寶寶3歲多,最近發現說話有點口吃,特別是說第一個字說的時候,經常卡殼,急的寶寶面紅耳赤,吱哇亂叫,看著又可愛又可憐,有時候他爸爸還沒心沒肺的爆笑,家裡大人沒有口吃習慣,問過幼兒園,也沒有口吃的孩子
  • 兩歲半孩子有點口吃,咋回事?該怎麼辦?
    問:我的小孩2歲半了,最近發現他說話有點口吃,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該怎麼辦?  解答:孩子口吃和成人的口吃不是一回事,多是由於心理原因所導致的言語障礙,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1. 因模仿而導致口吃。口吃的感染性很強,由於兒童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備,容易受其他口吃人的影響,如孩子之間互相模仿,或經常和口吃的人接觸,均可能導致口吃。 2.
  • 說話結巴不連貫,孩子「口吃」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家長要知道
    1.遺傳因素在所有的口吃病例當中,這一因素佔到絕大部分。一般來說,如果家長存在這樣的情況,或者其他親友之間有類似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他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染上這些疾病。要想糾正這個疾病,可能花費的時間要比較久,因為遺傳因素屬於先天因素,要想根治,不是那麼的容易。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長該怎麼辦?
    「語言發育遲緩」可能出現的症狀:口腔肌肉得不到鍛鍊就會影響寶寶的發音。3.跟孩子說話語速不要太快,寶寶跟不上。有些家長說話語速太快,沒有給寶寶一個充足的時間,讓他「聽到——理解——回答」,這樣寶寶會很難接收到有效信息。當寶寶下意識地追著你說的內容去聽,這時候他的大腦和語言無法同步,就有可能導致口吃或不愛說話。4.家長適當裝傻,讓寶寶多說多解釋。
  • 孩子說話不清楚,是語言能力發育緩慢還是口吃?家長要分清楚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結結巴巴,說話的時候總是口齒不清,說不好一句完整的話,我想大多數的父母看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會不會口吃了?對此,寶媽寶爸們先別著急,這可能是幼兒語言能力發育緩慢,並不一定是口吃,家長要分清楚。
  • 一緊張就結巴,孩子為什麼會「口吃」?正確糾正的5個有效辦法
    關於孩子的一切,家長們都十分關注。如果小孩子突然出現「口吃」的問題,相信沒有哪位家長能泰然處之。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糾正,我們首先要了解造成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另外,有數據統計發現,大多數口吃患者多為左撇子,所以,口吃可能跟大腦的優勢側有關。2、精神因素除遺傳因素之外,精神方面的影響是導致小孩口吃的另一主要原因。有的孩子因為受到家長、老師或周圍人的嚴厲呵斥責罰,精神上突然受到強烈刺激,由於這種恐懼情緒或驚嚇很容易導致孩子後天「口吃」。
  •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原因有哪些
    吐奶指的是寶寶在喝奶之後又吐出來,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了,因為寶寶的胃跟成人有一定差別。不過在寶寶吐奶後,家長不要太過緊張,要沉著應對,那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原因有哪些?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原因有哪些?
  • ...了怎麼辦?分清是「病理性口吃」與「階段性口吃」!潛移默化訓練TA
    寶寶之前說話一直清楚,現在突然有些口吃,是什麼原因呢?是否需要幹預?分清病理性還是階段性口吃!許多父母會發現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會出現"口吃"的情況,甚至會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口吃。其實,首先媽媽要分清寶寶口吃是病理性的還是階段性的。
  • 寶寶吐奶怎麼辦?選擇更易消化吸收的愛他美粉金版奶粉
    寶寶吐奶的情況,在育兒過程中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對於新手寶媽來說,往往會因為沒有經驗而手足無措,擔心寶寶腸胃嬌弱,吸收不好,會影響生長發育。那麼,寶寶吐奶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該怎麼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選擇溫和易吸收的奶粉就能夠呵護寶寶腸胃健康,讓媽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