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魯文散文集》出版

2021-02-19 海東文化

  

張麗軍

       散文是自由的文體。散文之美,在於汪洋恣肆的揮灑,在於它無拘束而真實的表達。正如宋朝蘇軾在《答謝民師書》中的形容,作文「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而散文的自由,又使得作家的素質在其中表露無遺,作家的語言、思想、情感與創造力,無一不激發著作品藝術靈性的張揚。散文是一種詩意地記錄生命的文體,作家的自我生命體驗與靈魂深處的激蕩從筆尖汩汩流出,以一顆真心去擁抱社會百態、現實人生,在紙上書寫歲月悠悠,餘韻綿長。山東女作家魯文的散文集就具有這種自由、性靈和詩性的精神特質,讓我讀到了一個質樸、純潔和美的心靈。
      柯靈在《散文的多維欣賞空間》中曾經談到:「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門庭,散文一支,似乎門楣偏低,矜貴不如新詩,顯赫不如小說,風光不如戲劇影視,卻也自樹一幟,別有一番清華氣象。散文領域,時空無限;散文觸角,巨細不捐。高樓燈火,尋常巷陌,滾滾紅塵,奔來腕底;亂花迷眼,群鷗親人,大千世界,盡在懷抱。天之涯,地之角,泰山鴻毛,靈魂深處,神經末梢,無所不在。」《魯文散文集》收錄的文章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敘述模式多樣、自由靈活。魯文的詩化散文格式特別,語言平實而意境深長;敘事散文採用了小說的書寫模式,情節完整而不乏哲思;她的生活散文,或徜徉於山水之間,熱烈地歌唱著攀登過的高山,浮渡過的河流,用紙筆回憶著一路上的奇山異水、民俗風光;或在情感天地駐足凝眸,將珍貴的親情、友情與愛情一一做成標本珍藏,這種不假雕飾的生命情思,在已然泛黃的歲月中,仍舊帶給我們新鮮如初的感動。
       從內容上看,魯文的散文集收錄了五十餘篇文章,分「紅土高原」、「親情散文」、「友情散文」、「多彩生活」和「旅遊散文」五大部分,分別記錄著她對雲南的追憶,對親情、友情、人生、行旅的理解與思索,歌唱著人生途中的一路風景,雖世事變遷,依舊歲月如歌。魯文的文字質樸而簡約,在低吟淺唱與千曲百回的生命呢喃之中,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是一種原汁原味的樸素真摯,一股屬於民間寫作的韌勁兒,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語句,細細品味之下,也蘊含著醇厚鮮活的生活之味。特別是關於雲南「紅土高原」部分的吟唱,魯文優美自然的語言文字、親切輕鬆的敘述語調、自由流淌的生命情感,很好地融匯在一起,表達出作者對「紅土高原」那些自由的生命歌者的由衷讚美。古老的茶園、爽朗的老人、美麗的少女與氤氳的普洱氣息,譜寫這天地人的自由、和諧與愛之歌。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親情始終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永恆主題。在這本散文集中,我們可以讀到諸多記述親情的文字。在《追憶天堂的母親》一文中,魯文執筆追憶已經故去的母親,以母親一生的經歷為主線,中間穿插著母親省吃儉用支持四叔讀書、給孫輩們做棉衣等諸多生活細節,塑造出一個勤儉淳樸、善良偉大的母親形象;《思念媽媽的糯米粽》回憶了母親在世時,每個端午節都為「我」包純糯米粽子的往事,寄託了對母親無私、細緻的關愛的深切懷戀;《永恆的母愛》書寫了罹患癌症的母親,拖著病體還在掛念千裡之外的女兒的生日,情感微小而動人。正如魯文所說:「世上唯一沒被汙染的愛,那便是母愛。當孩兒離家的時候,是媽媽『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當孩兒歸家時,又是媽媽『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的疼惜;而孩兒出門遠行的時候,帶給媽媽的是『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的惦念和牽掛。女兒生日,母親的一個荷包蛋,一碗麵,裡面都醞釀著母女情深的香濃,這也是母親最本能的愛子之情。」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在《往事知多少》一文中,魯文一一細數與父親之間度過的漫長歲月中的斑駁光影,通過父親在寒風中騎車接送我上下學、力排眾議帶我回娘家坐月子等種種往事,塑造出一位樸實而偉岸挺拔的慈父形象,帶給讀者一份永遠凝聚心中的、雋永的溫暖。愛與親情的傳遞生生不息,在《寶貝我也愛你》一文中,魯文以充滿童心趣味的筆觸,記敘著孩童心靈的純淨,深情書寫著自己對小外孫的愛。一個個閃光的細節,都飽含著魯文對親情的獨特理解。
「不論是多情的詩順,漂亮的文章,還是閒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情。」普希金如是說。魯文創作的「友情散文」部分,記載著多年來在與朋友的相處中收穫的點滴情愫。《柿子熟了》以小說化的書寫,為讀者呈現了春妮、春生、大鵬以及妻子嚴冰之間超脫世俗的純潔感情,無論是春妮幾十年如一日對記憶中愛情的堅守,還是大鵬無論身處何方都重情重義,抑或是嚴冰的寬容周到,都讓我們體會到人類本真情感的美麗與純粹。運用相似書寫方式的還有《永不凋謝的玫瑰》,講述了美麗的姑娘「雪蓮」所遭遇的坎坷與不幸,雖然命運不公,但她從未向生活屈服,始終像一朵傲人不凋的紅玫瑰,與世界分享自己的芬芳與色彩。《來自靈魂的高貴》記述了魯文與恩師的深情厚誼,歐老師的生活雖然平凡而簡樸,卻有著一顆尊重他人、愛護他人的高貴的心,時刻提醒我們「永葆謙遜和恭敬的姿態」。《落葉歸根》則以懷念的口吻,書寫了嫂子在世時的平常瑣事,寄託著魯文對親人的濃濃思戀。此外,在《歌痴》《濃濃的高鐵情》《晴兒姐》《紅顏薄命》《站崗執勤》《偶遇冰鑑》等文章中,通過對「他人故事」質樸而平實的講述,魯文將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一一展現,將人心微小、複雜、動人的情感發掘出來,帶我們領略平凡人所經歷的種種不平凡。
       魯文有一雙善於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執筆書寫著生活中的點滴趣味。《濟南的夏天》書寫著泉城之夏的炎熱與變幻莫測,也讚美著曲水亭街和大明湖獨特怡人的曼妙風景;《春天裡的白玉蘭》寫出了玉蘭花的超凡脫俗與至真至純,「寒凝大地發春華」,玉蘭花的錚錚傲骨也帶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聽秋雨》則充滿哲思,在秋雨中,魯文或聽出「到黃昏、點點滴滴」的離愁別緒,或聽出「秋風落雨是情歡」的灑脫意味;在《田園生活的快樂》中,魯文體會到了豐收的喜悅,亦得到了陶淵明皈依自然、樂天知命的精神快慰;她亦有她的《夢想和快樂》,對文學的熱愛,對寫作的堅持,讓魯文有機會將流逝的時光細細收藏,在文字構建起的城堡中用心撫摸生命,洗淨塵埃,撫慰心靈;而《愛恨交加的微信群》《換位思考做好自己》《信任》《請尊重生活》等文章,則讓我們看到魯文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對善與寬容的堅守,以及她生命中「從容不迫的坦蕩與灑脫」,她將對生活的熱忱內在地轉化為對文字的熱愛,將一個樸素而純淨的靈魂呈現在紙上,帶給我們欣喜與感動。
      紙上餘韻歲月長。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文學越千年而光輝不滅,從古至今,無數的作家筆耕不輟,創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文學作品。這些文字宛如築起了一座座燈塔,照亮了我們在精神世界中前行的道路。希臘詩人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寫作和閱讀都是在敲響回憶之門,都能夠讓我們短暫的生命得以無限延長。魯文和我們一樣,熱愛文學,因為文學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豐滿與博大,在個人生活的小小天地之外,在日常的、庸碌的瑣碎事物之外,我們還能夠在文學世界中擁有一個安穩美好的「精神烏託邦」,讓靈魂得到暫時的休憩。我們通過閱讀與寫作直面生活,走進歷史,觸摸命運,在文學世界上演的悲歡離合中,領悟生命的傷痛與喜悅,在真正面對自己的時候,便多了些寬容與擔待。文學最大的功用是幫助人類找到自我,是文學賦予了生命更高的價值。正如蔣勳先生所言:文學是照進單調貧乏的現實生活的一束陽光,一種嚮往。從這個意義而言,能與文學結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魯文是幸運的,她能夠感受和觸碰到這種幸福。魯文懷揣敬畏和憧憬走進了文學殿堂,也許她還在門口張望,也許前路漫漫,還有無數種可能等待她去探索;路上有荊棘,有泥濘,但這條路終究是開放著帶露水的鮮花。每一朵花,都鼓舞著、指引著她向著精神上的「奶與蜜之地」前行。
      讓我們祝福魯文,祝福她永遠能夠以自己生命的微光與熱情,走近文學,觸摸文學;以一顆虔誠之心,堅守文學這片淨土,獲得心靈的安寧和慰藉;祝福她永懷一顆赤誠之心,與文學、詩意和愛相伴而行。
       是為序。

(張麗軍 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山東省首屆、第二屆籤約文藝評論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

目錄

序 張麗軍  /  1

紅土高原

布朗山的茶樹情  /  3
五彩瑰麗的撫仙湖  /  9
麗江的魂  /  17
走進維西傈僳族  /  23
心中的明月——香格裡拉  /  30
神奇的女兒國  /  37
感動太陽神的人  /  40
給孤兒一片藍天  /  44
老章家的殺豬飯  /  48

親情散文

奶奶那些年的陳年往事  /  55
追憶天堂的母親  /  62
思念媽媽的糯米粽  /  70
永恆的母愛  /  73
老爸的鄉愁  /  76
往事知多少  /  78
寶貝我也愛你  /  85
女兒陪我一起看草原  /  91
家和萬事興  /  94
癌症不可怕  /  98

友情散文

重 生  /  105
柿子熟了  /  112
來自靈魂的高貴  /  134
落葉歸根  /  138
永不凋謝的玫瑰  /  141
歌 痴  /  152
濃濃的高鐵情  /  156
紅顏薄命  /  162
陳大娘  /  167
晴兒姐  /  173
偶遇冰鑑  /  179
站崗執勤  /  186

多彩生活

百年粥鋪  /  193
濟南的夏天  /  197
春天裡的白玉蘭  /  200
聽秋雨  /  202
田園生活的快樂  /  205
那年我們十八歲  /  208
夢想和快樂  /  214
趕早的人是幸福的  /  217
春 運  /  219
愛恨交加的微信群  /  224
換位思考做好自己  /  228
請尊重生活  /  231
聖母顏徵在  /  234
信 任  /  237
通往大海的鐵路  /  240

旅遊散文

九間棚的梨花又開了  /  249
項王故裡春色滿園  /  253
因為我是母親  /  262
走進孔子  /  271
高黎貢山的詩與遠方  /  276

隨 筆

隨筆專輯(十篇)  /  281
雜 感  /  296
隨筆(三篇)  /  300

相關焦點

  • 散文《遇見魯文——風波》
    《遇見魯文——風波》文/五月潤筆多年前收到一本書,一本魯迅文集。一本堂姐貴贈的文學作品,至今偶然復讀風波時,仿佛時光回流到打開《吶喊》第一頁模樣,既溫馨亦淡乏,溫馨在於遇見魯文追憶到初識文筆時美好景象,淡乏緣於立冠之年不解魯文筆意所在。
  • 高鳳香散文集 《棲息地》出版
    本報訊(記者 夏明勤)日前,楊凌示範區文聯副主席、作協副主席高鳳香散文集《棲息地》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發行。散文集《棲息地》收錄了高鳳香十八篇散文。
  • 魯文:聖母顏徵在
    魯文,實名徐萍,網名滄海桑田,山東濟南人。愛好文學,喜歡讀書。
  • 陝西知名散文詩作家晨耕散文詩集《遙遠的歌謠》出版
    (官華、張國強、胡立成)日前,陝西當代知名散文詩作家晨耕先生《遙遠的歌謠》,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繼《晨耕散文詩選》《綠韻》之後的又一本散文詩精品合集,是由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金光大道》《豔陽天》的作者浩然先生生前1995年題名,著名作家程海先生、耿翔先生題字;著名作家楊煥亭先生、周養俊先生做序力薦的一部散文詩集。
  • 10卷400萬字《歸有光全集》出版,其散文被認為歷史第四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的這句話自入選多種中學語文課本後,不知感動了多少人。歸有光的散文之所以如此情辭動人,原因就在於他文風質樸,不飾浮華,寫的都是具體而真實的生活細節,因此時人稱其為「今之歐陽修」,後人更是贊其文為「明文第一」。而以國學大師陳寅恪判斷來看,歷代散文家以歐陽修第一,韓愈第二,王安石第三,而唐宋之後就是歸有光了,後面則是姚鼐和曾國藩。
  • 黑龍江作家王日詩歌作品《冰風集》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黑龍江作家王日的詩歌作品《冰風集》,近日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冰風集,謂之冰的冰清玉潔,風的來去自如。本詩歌集始於名,感於質,忠於言,愛於情。在詩人的筆下,一個詩意的世界徐徐展開,讓囿於現實的我們抬頭追尋自由與遠方。
  • 深圳薈同學校首屆學生中文作品集出版
    深圳薈同學校首屆學生中文作品集出版 時間:2020-11-18 09:20:39 來源:齊魯在線網 在薈同的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最重要的版圖之一。有詩歌,從語調清亮的一年級學童到頻於沉思的中學生,他們通過寫詩發現了語言中潛藏的魔力和晃動的詩意;有散文,大千物象,回憶隨想,散淡的脈絡中是重新發現生活的可能;還有評論,激揚慷慨,放眼風物世界與孩子們相關,讀書還需細細思量;以及不能缺少故事或者小說,虛構是延展生活的一種方式,也是做夢的另外一道大門。
  • 市作協副主席大海新作《歸來——小小說精選評點集(上下冊)》出版
    市作協副主席大海新作《歸來——小小說精選評點集(上下冊)》出版 文藝中山 文藝中山微信號 gh_43aeadf8e2e2 功能介紹 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近日中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海軍(大海)新作《歸來——小小說精選評點集(上下冊)》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精選大海在
  • 「隨筆」《梁實秋散文》第二集讀後感
    《梁實秋散文》第二集讀後感乾州蕞娃最初知道梁實秋,是在上初一那會。他們的作品也開始在國內出版發行了。但是,很多曾經的資產階級文人的文章還是無法進入到中小學生的語文課本中去。更讓人無解的是,在2017年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本已經編入了一篇梁實秋的散文《鳥》,結果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最後印刷的時候讓人給拿下了,結果讓很多教材輔導書商措不及手,硬是沒來得及撤換。
  • 迄今收錄最全的阿來散文作品《阿來散文集》揭幕
    迄今收錄最全的阿來散文作品《阿來散文集》揭幕       本報訊(記者肖姍姍餘如波)11月17日上午,「邊地書散文集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共五本,包括《大地的階梯》《成都物候記》《讓巖石告訴我們》《人是出發點,也是目的地》《一滴水經過麗江》,是迄今為止對阿來散文作品收錄最全的文集。
  • 《肖復興散文》出版,教你如何寫好作文
    日前,著名作家肖復興經典散文《肖復興散文》出版。願時光能緩,故人不散這次出版的散文集由肖復興親自審定、作序推薦、手繪插圖。全書共收錄肖復興不同時期的散文經典作品五十二篇,其中包括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篇目。肖復興先生親自作序推薦,書中特別輯錄了其手繪插圖8張。篇目經典,可讀性強。他在《溫暖的劈柴》中寫道:「那天的晚上,沒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路上,耳邊老響著趙大爺的這句話。心裡很慚愧,懷裡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 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義大利版 創作於1991年
    原標題: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義大利版 創作於1991年  日前,九十二歲的黃永玉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行了義大利文版推介會。說起與義大利的淵源,自1986年黃永玉在羅馬舉辦個人畫展,至今三十年了。
  • 出版總社《阿來散文集》在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首發
    出版總社《阿來散文集》在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首發 2018-11-2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民族大學體育學院一學生出版文學作品集
    家住貴州農村的大學生潘雨龍,是貴州民族大學「90後」在校體育學子,因深愛文學,並不懈努力,創作的12萬字文學作品《向陽花》獲準公開出版發行。6月15日,貴州民族大學為潘雨龍舉行新書發布儀式。  體育學子實現「文學夢」  15日下午,記者現場採訪到,潘雨龍剛出版的這本新書,貴州民族大學全額資助出版,貴州黔策策劃有限公司進行公益製作,為其免去所有編務費用,幫助貧困大學生實現了出書的願望。  據了解,《向陽花》是貴州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在讀大二學生潘雨龍著作的一部散文集。
  • 金培付的《抄鳥蛋》中國散文年會上獲獎
    近日,由《海外文摘》《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等單位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評選出十佳散文獎、散文(集)等級獎、精銳散文獎等4個獎項。我市作家金培付的散文《抄鳥蛋》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上榮獲散文類單篇作品二等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地圖集》出版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電 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中國地球科學一項重大成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地圖集》今天面世。  這部代表國家水平的大型綜合性科學參考地圖集包括序圖、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自然災害、自然利用與保護等五個部分十八個圖組,共五百四十幅地圖,一百一十五個圖表與照片,以及近三十萬字的地圖說明。
  • 省作協會員、安康作家李娟多篇散文入選教輔書籍
    省作協會員、安康作家李娟多篇散文入選教輔書籍時間:2015-12-14 08:40:22來源:安康新聞網作者:編輯:王瑜     陝西省作協會員、《讀者》《格言》《文苑》等報刊籤約作家,安康水電廠知名女作家李娟繼獲得「第五屆冰心散文獎」、「首屆孫犁文學獎」及「中國徐霞客旅遊文學獎」後,最近其多篇散文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散文年度選本,入選中學生讀本及中學生高考、中考語文試卷和教輔書籍中。
  • 張偉︱一個善良的友人:巴金心目中的散文名家繆崇群
    他於1928年開始發表作品,以後在短短的十餘年間,僅在散文方面就奉獻出:《晞露集》(1933年2月北平星雲堂)、《寄健康人》(1933年11月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廢墟集》(1939年9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夏蟲集》(1940年7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 好書推薦丨外研社出版、黃必康教授著《英語散文史略》【互動贈書】
    英國的散文源遠流長,自公元 9 世紀艾爾弗雷德大帝的古英語翻譯散文始,經過漫長的中世紀的中古英語散文的蛻變,到 15 世紀逐漸形成早期現代英語散文。英國的現代散文,借 15 世紀末的印刷術而生,乘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而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