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榮大師命保定帝出家為僧,一個是為了退敵,一個卻是在權衡利弊

2020-12-25 聖斌氣泡水哈

天龍原著中不是枯榮大師命令段正明出家,而是段正明的叔父本因大師讓段正明改裝易服,換種裝束,以便六人各練一路六脈神劍,這只是一種面對危急情況的權宜之計。枯榮大師是出手替段正明剃度。提問還是有問題的。

枯榮大師

鳩摩智上門挑釁,天龍寺上下如臨大敵,段正明作為段家中人,出力是理所當然

鳩摩智作為吐蕃大輪寺的主持,又是吐蕃的國師,地位崇高,武功也是十分的高明。因為慕容博的原因,鳩摩智打上了天龍寺六脈神劍的主意。但鳩摩智也知道天龍寺作為大理的護國武寺,寺內誰知道會不會有隱藏的高人存在?而六脈神劍自大理創始人段思平後再沒出現在江湖的消息,想來練成的不多,所以鳩摩智耍了個小心眼,直接下帖指明了挑戰天龍寺的六脈神劍。

天龍寺在江湖也是素有聲望,在對方指明挑戰項目的情況下,如果以別的武功應戰,也有損于天龍寺的威望。但六脈神劍需要的內力極其深厚,作為天龍寺的主持,枯榮大師也沒有練成。為了不損天龍寺的面子,無奈之下只能使出權宜之計,採用六人各練一路劍法,六人組成劍陣的方式來進行挑戰。

枯榮大師

但天龍寺內力高深,一陽指也練到了極高境界的人除枯榮大師、本因、本相等五人外,再無其他合適人選,尚差一人才能湊夠人數。段正明作為段家子弟,是除天龍寺高僧外內力最為深厚,一陽指造詣最深的。作為段家子弟,天龍寺又是大理的護國寺廟,段正明自然有義務,也有責任也應對此次危機。

本因道:「正明,你是大理國一國之主,改裝易服,雖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若給對方瞧出了破綻,頗損大理國威名。利害相參,盼你自決。」保定帝雙手合十,說道:「護法護寺,義無反顧。」本因道:「很好。只是這六脈神劍經不傳俗家子弟,你須得剃度了,我才傳你。待退了強敵,你再還俗。」保定帝站起身來,雙膝跪地,道:「請大師慈悲。」枯榮大師道:「你過來,我給你剃度。」金庸《天龍八部》第10章 劍氣碧煙橫

段正明只是暫時出家,畢竟此時雖然段正淳已經被冊封為皇太弟,但並不是傳位的最好時機。

段正明

大理皇帝最後出家為僧是傳統,段正明也不例外

大理作為西南邊陲小國,佛教一直十分受重視,在國內享有極高的地位。天龍寺就是大理的護國武寺,歷代的大理皇帝當一段時間皇帝後,一般都會選擇退位為僧,進入天龍寺出家。段正明作為大理的皇帝,自然也有這個覺悟。

大理在權臣楊義貞權勢正如日中天時,曾經發生過一起宮廷內亂,楊義貞帶人殺進了皇宮,殺死了上德帝段廉義,太子段延慶也被重傷下落不明。後來楊主貞被殺,皇位落到了上德帝侄子段壽輝手中。但段壽輝對皇位並不熱衷,只當了一年皇帝後就退位為僧,將皇位傳給了弟弟段正明。

段正明和段譽

段正明並無子嗣,對皇位也不是非常在意。他立了自己的弟弟段正淳為皇太弟。只是段正淳心思未定,暫時沒有將皇位讓出來。

可以說段正明早已經做好了退位後進入天龍寺修行的打算。天龍寺危機時也只是一個引子。在被枯榮大師剃度,並則法號為本塵。枯榮大師是段正明的伯父,輩份是段家現存於世人中最高的,也是年齡最大的,對枯榮大師的話,段正明自然不會心存疑義。由枯榮大師剃度後,段正明就成為其弟子,成為本因大師的師弟。

只是因為段正淳常年江湖奔波,心思並未沉澱下來,段正明在天龍寺危機解除後,仍然著俗裝履行皇帝的義務。畢竟段正明是一位有責任心的,也十分重視百姓疾苦的好皇帝。

在天龍結局時,段正淳死於慕容復之手,皇位就落到了段譽手中。儘管段譽將自己不是段正淳親生兒子,而是段延慶兒子的事實告訴了段正明,但段正明並不介意,畢竟段譽不管怎麼說也是段家血脈,皇位輾轉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段廉義一脈手中,只能說是天意使然。

段正明將皇位傳於段譽

所以說天龍中不是枯榮大師命令段正明出家,而是段正明的叔父本因大師為了應對鳩摩智的挑戰,讓段正明參與練習六脈神劍,組成劍陣。而六脈神劍只傳段家出家的弟子,讓段正明出家只是權宜之計。段正明正好也有出家的心思,自然沒有異議。本因大師和枯榮大師都是段正明的長輩,他們的話段正明還是要聽的。最後段正明也真的將皇位傳給了段譽,自己到天龍寺修行去了。

相關焦點

  • 枯榮大師為什麼寧願燒了六脈神劍也不跟鳩摩智換少林七十二絕技?
    在天龍八部中,有著這麼一個情節,吐蕃國師鳩摩智攜帶少林七十二絕技前往大理天龍寺,意圖以少林七十二絕技,換取天龍寺大理段氏最高武學六脈神劍。因為六脈神劍修煉需要極高的內力,天龍寺中實際沒有人能夠修煉成功,所以最終以六脈神劍的劍陣對抗鳩摩智而不敵,最終枯榮大師燒掉了六脈神劍也沒有與鳩摩智交換,枯榮大師為什麼這麼選擇呢?
  • 惠帝朱允炆下落之謎,出家為僧還是歸隱於山水
    朱允炆最後的真正命運仍然是一個謎。  《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削髮為僧說。清代名人呂安世和近人蔡東藩等則認為燕軍破城後,建文帝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
  • 「第一神童」寧鉑出家為僧是悲劇嗎?
    2003年,當年家喻戶曉的「少年班第一神童」寧鉑出家為僧了。焦點問題1:出家是一種悲劇嗎?觀點紛呈: 神童出家本非悲劇,而是一個社會現象而已。是悲是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本站特約評論員李向平教授)寧鉑出家為僧,是否悲劇,實在不好說。一是,這事還在過程中,還不好做結論。二是,出家為僧的選擇,是寧鉑的選擇,冷暖自知,他人只憑出家這一現象,且不甚了解實情的話,也難以做出恰當的評價。再者,人生的選擇或者人生的完善本即是多途的。有人演了一回茄子,就只鍾情於紫色的角色,有人則想嘗試別色的角色。而人類精神方面的需求,則更要豐富得多。
  • 一家3代,6人出家為僧!他們前世竟也是出家人……
    偶然間,他看到一個《釋迦摩尼佛傳》,從佛陀出生到涅槃,他看完之後,整整哭了一夜,決定一定要出家!於是他選擇出家為僧!他的妹妹本來不信佛,沒想到在生活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哥哥的指引下,竟然有了很大的改變!沒料到,妹妹竟然開始深信佛法,選擇出家!而父母從最初的堅決反對,到如今也開始學佛,並讚嘆:「兒子、女兒,走的是正路,太偉大了!
  • 北大才子柳智宇:寧願放棄麻省理工錄取,也要出家為僧,如今怎樣
    它們為每一個有夢想的學子搭好了梯子,所以每一年有多少學子為了能夠考進這兩所大學,日夜苦讀,從不敢懈怠,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希望讓它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一點星光,最終可以照亮自己未來的路。特別是在他們當中的有些人還可以逃開高考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方式,直接被保送進這兩所學校,能獲得這樣的殊榮,不僅令人羨慕,也更加讓人嫉妒。
  • 新中國時期出現了一個天才神童,沒想到最後拋妻棄子出家為僧
    原標題:新中國時期出現了一個天才神童,沒想到最後拋妻棄子出家為僧 寧鉑 中國30年前曾經出現第一位神童,名叫寧鉑,年僅13歲獲準破格進入大學就讀,是全中國第一個被公認的天才神童,但是寧鉑最後卻選擇了出家修行
  • 北大畢業後,放棄麻省理工出家為僧,天才出走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2018年數學最高獎項、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由年輕的數學大師彼得·舒爾茨摘得桂冠。但認為對這位獲獎者的興趣並不大,反而將目光投向了位於北京的龍泉寺。因為這位獲獎者曾經多次敗給了龍泉寺的賢宇法師。
  • 他是北大保送生,卻放棄麻省理工,選擇出家為僧,氣病母親
    我們也總是會聽說別人會做出大眾意料之外的選擇,例如現在筆者為讀者介紹的一位傳奇人物——柳智宇。但是,他做出了他是北大保送生,卻放棄麻省理工,選擇出家為僧,母親因此大病令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放棄麻省理工,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修行。
  • 他十歲出家為僧,曾在芭蕉葉上練字,李白說他的草書獨步天下!
    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後來成為書壇的草書大家,他的草書被後人稱為範本,經過1200多年的傳承,鮮有出其右者,但是你知道懷素練習書法有多用功嗎?懷素在十歲的時候,忽然產生了出家之意,家人苦勸不住,出家之後,懷素痴迷於書法,由於自己買不起紙張,他發明了漆盤練字,因為這樣既節省紙張,又可以達到練字的效果,他也是樂此不疲。
  • 歷史上順治出家之說,不盡然是無稍之談,不過是出家未遂而已
    品歷史之文化,學歷史之精華,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談史說史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創作品!順治出家之說,不盡然是無稍之談,不過是出家未遂而已,木陳忞於順治十六年(1659)九月晉京,十七年(1660)五月出京。曾有《北遊錄》將留京時的所見所聞及與皇帝奏對情形記載甚詳。由他的門人樸真彙編刊印。
  • 僧贊僧佛法興 福智真如上師領僧團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
    真如上師以琉璃觀音、藏文《菩提道次第廣論》長函、花梨木七層寶塔,以及真如上師所創作的佛教讚頌專輯供養大師,祈願大師法輪常轉、法體康泰。大師也回贈《百年佛緣》、《雲水三千》等重要著作。會談進行了約1小時,星雲大師談到自己已高齡90,出家77年,長期與各界大德往來切磋,主持過許多重要的佛教組織聯合會議。對於此次福智團體大的來訪,大師表示歡迎。
  • 太虛大師僧教育的宏圖與實踐
    一九一一年敬安法師因反對「廟產興學」而氣憤圓寂,太虛為了繼承敬老的遺志,進行整頓佛教,創刊《覺社叢書》,發表了《整理僧伽制度論》,創辦佛學院,將一生主要精力放在創辦僧學之上,為現代佛教培養出一大批弘法人才。下面特就其僧教育思想作些介紹。虛大師創辦僧學虛大師創辦佛學院,他的宗旨:一仿照叢林制度,普及僧俗修習佛法,二仿照社會學校課程,造就適應現代弘法人才。
  • 什麼樣的八字有出家跡象
    什麼樣的八字有出家跡象 1、財官難為命主所用者,有出家跡象 (1)財為養命之源 命局財星不為命主所用,意味著命主在塵世中因缺少養命之源而出家。
  • 清宮懸案:順治帝出家為僧,還是真的病逝了?他最後時光在幹嘛?
    關於順治皇帝之死,自清初以來一直一種像傳奇小說一般的說法:大概意思是順治皇帝因為寵妃董鄂氏突然病逝,憂傷過度,因此決定放棄九五之尊的地位到五臺山出家為僧。順治皇帝之死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順治皇帝的寵臣兼替順治皇帝撰寫遺詔的學士王熙,順治皇帝死後在宮中守靈二十七天的內閣中書舍人張宸,和為順治皇帝設道場說法的佛家國師玉林琇,分別記錄了順治皇帝從患病到病逝的整過程。
  • 《窈窕如她》這是一個出家將軍,被強行拽出紅塵的故事!
    這一年,天存戰無不勝的楚王殿下突然看破紅塵,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殺lu太多,一心要出家,誰也攔不住!這可急壞了國主和一眾朝臣:你要是出家了,那國家危亡怎麼辦?大家思來想去,覺得是楚王殿下沒有經歷過女人的問題,於是就想到了膳善國,於是乎,女主為了國家存亡,民族大義,來和親了!
  • 禁慾男主文《嫁給一個和尚》我欲度你成佛,不想卻為你入了魔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禁慾男主文《嫁給一個和尚》我欲度你成佛,不想卻為你入了魔《嫁給一個和尚》作者:羅青梅簡介:【漢家公主 X 西域高僧】文案不正經梟雄的屬下大驚失色:公主不要信口雌黃,我們王是出家人,是血統高貴的佛子!瑤英一臉幽怨:本公主不嫌棄你是個和尚,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和尚:……從此,草原上開始流傳佛子和漢人公主的各種故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和尚:……後來,和尚為瑤英脫下僧服,此生再未重新穿上宮廷侯爵 情有獨鍾 女配 穿書一句話簡介:漢家公主X西域高僧立意:正確對待仇恨作品簡評:穿進一本書中,成為原書男主的仇人之女,瑤英戰戰兢兢。
  • 金庸筆下的名師——一燈大師(1)
    而其中的「南帝」大概是四人中相對人氣較低的一個。在書中他出場最少也最晚,只有在第三十回中才正式出場,而全書總共也就四十回。如果說黃藥師秉承的是道家的法則,那麼南帝段智興則推崇的是佛法。一燈大師的痴,留給我的印象頗為深刻,他為人性格執著,無論是為帝的時候,還是為僧的時候,都執著到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