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鹽城說法 ,作者吉德龍 羅真
鹽城說法
《鹽城說法》是鹽阜大眾報政法宣傳窗口。面向鹽城生活,定期為廣大市民宣傳法治事跡,講述法制故事,剖析法治案例。通過鮮活案例、故事、人物,普及應知,應會,應用的法律知識……
7月28日
第7期《吉言法語》:
飛機即將起飛,但你登不了機!
「你們是亭湖法院的吧!」7月20日,在南洋機場候機大廳裡,面對前來攔截他的執行法官孫偉,鄭新生(化名)顯得十分平靜,「我知道,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
鄭新生是亭湖法院一起民事糾紛案件的被執行人。2013年1月,因購置房產需求,鄭新生向亭湖區一家銀行申請個人住房貸款。在審核並籤訂貸款合同後,銀行向鄭新生發放了55萬元的住房貸款,期限為20年。在陸續還款至2016年5月後,鄭新生便開始出現還款逾期的現象。在多次催還無果的情況下,銀行向亭湖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鄭新生立即償還全部本金及其利息。經過審理,亭湖法院判決鄭新生於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銀行償還本息50多萬元。
「然而,在法院判決書送達近一年的時間裡,鄭新生都沒有依法履行判決義務。」負責該案件的亭湖法院執行局法官孫偉介紹道。2017年5月,銀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執行過程中,執行員曾多次通知鄭新生到法院接受執行談話,但鄭新生一直拒不露面,也不接電話,和執行法官玩起了「躲貓貓」。由於鄭新生貸款購置的房產在本案中並無抵押也非首封,且被執行人一直怠於辦理產權證書,無法通過處置房產來歸還借款,因此執行法官只能將工作目標指向鄭新生。「鑑於鄭新生一直拒絕履行判決義務,我們將他錄入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但一直沒有得到他的相關信息,致使案件一直得不到突破。」孫偉向記者介紹道。
執行僵局在7月20日終於被打破。當天中午,準備下班的孫偉突然接到舉報,鄭新生即將從南洋機場搭乘飛機離開鹽城。警情就是命令!「立即出發,絕不能讓他從我們眼皮子底下跑了!」孫偉立即帶上兩名法警,火速前往機場。然而,趕到機場的孫偉一行,起初並沒有發現鄭新生的身影。
難道「情報有誤」?孫偉稍作研判後,決定在機場繼續蹲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離關閉安檢還剩一分鐘了,就在大家都以為要無功而返時,一個神情慌張、左顧右盼的身影出現在了機場安檢口。「快,就是那個戴口罩穿綠衣服的人!」確認來人正是鄭新生後,孫偉立即指揮大家兵分三路,對鄭新生實行包抄圍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鄭新生沒有任何反抗,更多表現出擺脫夢魘後的解脫和放鬆。
核實被執行人身份並將其帶至法院談話
孫偉一行將鄭新生從機場帶至亭湖法院執行談話室後,再次向鄭新生釋明了相關法律規定,講明拒不履行判決義務的法律後果。最終,懾於法律威嚴,鄭新生主動聯繫家人,立即籌集了5萬元交給申請執行人,與申請執行人協商並籤訂了還款計劃。「現在,我再也不用東躲西藏,可以光明正大出去打工掙錢,相信很快就能歸還所欠貸款了!」在與銀行達成協議後,鄭新生也一臉釋然。
籤訂還款計劃
吉言法語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和法官躲貓貓的被執行人,日子其實過得很難受。本案中的鄭新生,一直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雖然早早就到了機場,但不敢按照規定提前進行安檢,只能踩著時間點進入候機廳,一看到穿制服的人員,或者有人靠近,他都顯得局促不安。被控制後反而顯得很平靜:告別了東躲西藏的日子,他的確鬆了一口氣。
面對法律判決,全面及時履行義務才是正道。拖或逃都不是解決事情的辦法。為了鞏固深化「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向「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奮力邁進,近年來,人民法院的執行措施頻頻,包括查封凍結資產、限制高消費等在內的多項舉措讓失信者舉步維艱。其中,法院聯合公安機關、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單位建成的執行聯動機制,更是撒下了一張讓「老賴」無處遁形的大網,使得他們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
與其整天躲躲藏藏,還不如坦誠面對自己的債務。正如本案中的鄭新生,在和申請執行人達成協議後,他就可以在陽光下正常生活和工作,以「自由之身」參加生產勞動,用自己的勞動所得早日還清債務,做一個誠信的守法公民,這難道不香嗎?
END
原標題:《《吉言法語》第7期:飛機即將起飛,但你登不了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