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言法語》第25期:法院拒絕「和稀泥」依法駁回

2020-12-11 澎湃新聞

《吉言法語》第25期:法院拒絕「和稀泥」依法駁回

2020-12-08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8日

第25期《吉言法語》:

法院拒絕「和稀泥」依法駁回

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在公共場所不慎跌倒,摔成了傷殘,那麼傷者找公共場所管理者索賠,是否順理成章且天經地義?在大家的觀念中,是不是覺得既好像是,又好像有點不對勁?

亭湖法院日前審結的一起案件就很能說明問題。

陳河(化名)是案件的原告。一天晚上,他和幾個朋友在市區一家飯店聚會。酒足飯飽後,他們前往附近足療店做足療。中途,陳河獨自一人到足療店附近的公廁方便,但許久也未見返回,直至派出所民警到足療店走訪,他的朋友才得知陳河在公廁裡出事了。

陳河被路過群眾發現時,人已經摔倒在公廁內,頭部大量出血,大家立即撥打了110、120,不久陳河被急救車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陳河頭部多處嚴重受傷,因治療產生醫療費用近20萬元。自己在公廁裡摔倒受傷,難道公廁的管理方不應給自己一個說法嗎?「這也符合當下很多人的認知:『誰傷誰有理』成了一部分人處理日常糾紛的準則,無論對錯在誰,只要是『傷』的一方,就該被無底線保護。」12月3日,在和記者談到這起案子的時候,亭湖法院民一庭員額法官孫志傑不無感慨。

亭湖法院員額法官孫志傑接受採訪

陳河將市城管局和市環衛處一併告上了法院,要求對方賠償自己的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等相關費用。陳河認為,由於被告管理的公廁內燈不亮、地滑,導致原告滑倒致重型顱腦損傷,「我認為此次的傷害是由於被告管理的廁所存在著安全隱患,使我經濟上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身體遭受到極大的傷害。

應訴的市城管局辯稱不是事故廁所的產權人和管理人,所以不應承擔責任。市環衛處承認自己是公共廁所產權所有者,「這個普通公共廁所是由我單位進行正常保潔。」但是對於陳河的陳述,市環衛處堅稱,燈不亮地滑的現象不存在,廁所不存在安全隱患,「該廁所使用十多年,我單位是收到訴狀後才知道此事,此前並不知道發生人員受傷的事情。」庭審中,市環衛處出具材料,證明對事發公廁的保潔及安全保障上已盡到應盡義務,而陳河未能提供充足證據證明其摔傷是因為公廁存在安全隱患造成的。公安機關出具的載有「廁所裡有燈」的接警證明也佐證了這一點。

「本案中,原告酒後在公廁摔倒受傷花掉巨額醫療費,其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不能僅因在公廁受傷這一事實上的關聯,在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其摔傷是因案涉公廁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而要求兩被告承擔賠償責任。」孫志傑說,案涉公共廁所是公益設施,供社會公眾無償使用。「被告提供的證據,證實其已盡到正常保潔及安全保障義務。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自身錯誤導致損害事實發生,後果應由行為人自行負擔。」法院認為,陳河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酒後去廁所不小心摔倒致傷,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由此造成的損失應由原告自己承擔。

最終法院駁回了陳河的訴訟請求。

吉言法語

這個案子判得好!

曾幾何時,我們的身邊有這麼一股歪風:傷者為大,花錢消災!哪怕沒有過錯也要給予人道主義賠償!公家有錢就可以多少賠一點給傷者!

這些不考慮傷者是否有過錯,只要有損害結果就要承擔責任的結果主義導向,逐漸把公共場所管理者的安全保障義務變成一個口袋,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本案中,原告酒後在公廁摔倒受傷,花掉巨額醫療費,遭遇的確令人同情。但是同情歸同情,人民法院不能以情感或者結果責任主義作為判決導向,不能讓無辜的人替一場意外買單。司法審判不能違背人之常情,但也不能有「傷者為大」的慣性思維,不能僅因在公廁受傷這一事實上的關聯,而將受害後果歸咎於法律上沒有過錯的兩被告。兩被告在合理限度範圍內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在此前提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自身錯誤導致損害事實發生,後果應由行為人自行負擔。這才是法律上的公平正義,況且,守法者為什麼要為他人的過錯買單呢!

是「誰受傷誰有理」,還是「誰有錯誰擔責」?亭湖法院拒絕「和稀泥」的做法,是一種責任擔當,向全社會傳遞了正確的價值導向,是對公正司法的致敬!

END

原標題:《《吉言法語》第25期:法院拒絕「和稀泥」依法駁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吉言法語》第7期:飛機即將起飛,但你登不了機!
    《吉言法語》第7期:飛機即將起飛,但你登不了機!通過鮮活案例、故事、人物,普及應知,應會,應用的法律知識……7月28日第7期《吉言法語》:飛機即將起飛,但你登不了機!「你們是亭湖法院的吧!」7月20日,在南洋機場候機大廳裡,面對前來攔截他的執行法官孫偉,鄭新生(化名)顯得十分平靜,「我知道,這一天終究會到來的。」
  • 遷墳訴請被駁回,法院:違背公序良俗
    1999年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原來埋葬劉某B祖父的土地被劉某A承包耕種。2002年劉某B祖母、2008年劉某B父親去世後入葬劉某B祖父墓地時,劉某A均未阻撓,亦未與劉某B之間發生糾紛。2016年9月劉某A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劉某B排除妨害,遷出埋葬在其承包地內的親屬墳墓。
  • 東營一重複起訴案件 法院依法駁回起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志遠 通訊員 劉洋 東營報導  近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受理一起原告起訴兩保證人為被告的保證合同糾紛案
  •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該藥店認為,1月25日進貨10包,留了一部分自用,1月25日和26日因顧客有需求,所以分了6包出去,最後卻被處罰10萬元,表示不服該行政處罰決定。10月19日該藥店向鼓樓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依法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書。
  • 大姚法院真實案例告訴你,調解不是「和稀泥」
    調解幹什麼,我來法院就是要你們判案子的……調解就是和稀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定,民事案件應當進行調解,部分符合條件的應當組織訴前調解。可見,法官有組織調解的義務和責任。Q2接受調解當事人會吃虧嗎?
  • 蘭西法院:執行案件生枝杈 法院依法駁回案外人異議申請
    近日,在一起借貸糾紛案件中依法扣押的被執行人車輛,出現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蘭西法院迅速展開異議審查,最終裁定駁回異議申請。案情回顧 2019年1月,哈爾濱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宋某處借款38萬元,用於經營辦公,後還款期限屆滿,原告多次索要未果,訴至法院。
  • Johnny Depp 上訴被駁回,法院拒絕受理
    因為法院不僅認定《太陽報》誹謗罪名不成立,還表示相信Johnny Depp存在家暴行為,這對他下一回合的離婚官司有很大影響。但對於法官這樣的判決Johnny Depp,他當時就宣布要上訴,要求倫敦法院重新受理此案,重新調查,重新判決。
  • 當事人拒絕配合強制傳喚致自己骨折受傷,起訴民警被法院駁回
    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一審法院查明一審查明,張某與謝某均系離異,2017年初經人介紹戀愛並同居,後謝某提出與張某分手。2017年9月25日晚上約22時,張某酒後購買水果到榮縣旭陽鎮西街551號附13號1棟2單元6樓2號謝某家敲門,謝某拒絕開門,張某在門外長時間大力敲門,並影響到鄰居,謝某不堪其擾開門後倆人發生爭吵打鬥,互打了對方耳光。
  • 離婚判決財產分割申請執行被同一法院「駁回」鹽亭法院:「可能是行...
    綿陽市鹽亭縣的王女士與前夫共同生活31年,因家庭矛盾王女士搬離家庭獨立生活,並向鹽亭縣法院申請財產分割。就在法院判決生效進入執行程序時,該院執行局駁回財產分割執行申請,重新下發一份執行裁定。執行局為何會重新作出執行裁定呢?這一行為是否合法?11月18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 群眾身邊的民法典 公平責任不再是「和稀泥」
    ,但偶爾會出現反差的情況,這種小概率事件往往超出了人們的合理期待,拉低了社會道德的底線,挫傷了公民依法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性。   段某的家屬田某遂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楊某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40多萬元。
  • 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
    已經受理的應裁定駁回起訴。對雖經勞動仲裁但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如,用人單位對職工進行勞動行政管理而與勞動者發生的爭議和因職工下崗引發的爭議等,不是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範圍,如果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應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  12、二審程序審理中認為依法不應由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
  • 新蔡法院:變更子女撫養關係缺乏依據訴求被依法駁回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鄒國寶)近日,新蔡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變更子女撫養關係糾紛案件,因原告的訴求缺乏相應的事實依據,被依法駁回。據悉,原、被告於2012年登記結婚。審理中,法院依法調取原、被告長女的筆錄,其陳述願隨原告生活。另查明,原告和他人有一兩歲孩子,現由原告撫養。法院審理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否則將承擔可能不利的法律後果。原告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係,應提供由被告撫養子女不利於子女成長的證據。
  • 最高法院:除非原告惡意濫訴,否則法院不得以被告不正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
    被告不存在是否「適格」或「正確」的問題,除非原告有惡意濫訴的目的,否則法院不得以被告不正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本案中一審原告李梅訴稱侵權行為的直接實施人為清算事務所和煒衡律所,兩被告是否應當對原告訴稱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已經涉及到案件實體問題的判斷,應當經過案件審理程序,聽取雙方訴辯意見和舉證質證後由法院做出裁判,不應以駁回起訴的程序性裁定來否定被告的責任承擔。
  • 【民事·經濟】母親離家出走被兒子起訴 法院依法駁回撫養費訴求
    因母親在其14歲時離家出走,兒子認為母親沒有對其履行撫養義務,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母親支付撫養費。日前,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阿龍和阿珍建立戀愛關係後,於2003年5月生育兒子小捷。2005年4月,兩人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兩人婚後感情一般。
  • 法院新聞|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在先 訴訟請求依法被駁回
    近日,利川市法院審理一起返還原物糾紛案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訴稱 原告劉某與李某訴稱與被告陳某系親戚關係。
  • 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的競合及適用
    駁回起訴,是指人民法院依據程序法的規定,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起訴予以拒絕的司法行為。駁回起訴所要解決的是立案受理後具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起訴,以裁定方式作出。  駁回訴訟請求,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經審理後,發現原告請求法院保護的實體權利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請求不予保護的司法行為。駁回訴訟請求所要解決的是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實體請求,以判決的方式作出。
  • 罕見的裁判:喪失上訴權和沒有上訴權,二審裁定駁回上訴
    在一審法院作出前述判決及裁定之後,該一審第三人對一審的判決提起上訴,但是其實質上是對一審裁定不服。二審經審查認為,其對一審裁定的上訴已超過了上訴期而喪失了上訴權,而其對一審判決的上訴又不具有上訴的權利,故而裁定駁回其上訴。
  • 叔侄房屋買賣引糾紛:叔叔賣房後悔起訴,法院審理依法駁回
    近日,平川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叔侄間房屋買賣引發的糾紛,作為出賣人的叔叔在將房屋出賣給侄子後,因為棚戶區改造徵地補償款,起訴至法院要求確認所售房屋所有權及所屬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為自己所有,法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原、被告系叔侄關係。1996年,原告曾系某國有企業職工,因辭職去外地發展的原因,欲將其自有的位於白銀市平川區向陽路的住宅出售。
  • 再審申請依法駁回 一面錦旗點讚公正
    2018年大連溫泉公司因朝陽某食品公司尚未給付的157萬元鑽井費用以及打井過程中為其墊付的25萬元其他費用,多次協商未果而訴至朝陽縣人民法院。一審審理過程中,朝陽某食品公司因大連溫泉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標準施工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為由,不同意大連溫泉公司的訴訟請求,之後又向朝陽縣人民法院提出反訴請求。
  • 買房25年沒過戶,法院怎麼判?
    買房後一般都會儘快辦房產轉移手續,但現實生活千奇百怪,下面這個案例中,已買並居住25年的房子,既沒籤買賣協議,也沒有辦理產權過戶手續,結果被賣房人告上法院,法院會怎麼判?該房屋產權證的確記載該房屋產權為兩原告,近年來被告經濟好轉,兩原告多次要求兩被告騰讓房屋,兩被告均予以拒絕,故訴至法院。被告辯稱,本案訴爭房屋是兩被告大約在25年前用18000元向兩原告購買的,當時原告王某某和被告王某某的父親王某1在場,也是他具體經辦的,後來兩原告還將房產證交付給了兩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