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狂人,歷史上恃才放曠的人不少,比如詩仙李白好容易到了政治中心長安,卻有著文人固有的清高,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終因為不把唐玄宗的貼身宦官高力士放在眼裡而被放逐。恃才傲物古已有之,但是你見過高考狂人嗎?以前的高考時間定在7月份,考生們把7月稱為「黑色七月」足見他們對高考的恐懼。常人參加一次高考就會感覺脫了一層皮,然而張非卻總共參加了4次高考,一次被復旦大學錄取,一次被北京大學錄取,兩次被清華大學錄取。
張非為何要四次參加高考?莫非有他自己的苦衷?正常人被這樣的名校錄取,做夢也會笑醒吧?他為何一次又一次選擇了放棄?原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2002年,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總分613分,雖然無緣清華北大,但是遠遠超出一本線,除了清華北大其它重點大學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就看他怎麼選擇了,最終他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在親友們為他感到無比高興的時候,張非卻明確表示復旦大學不是他的菜,他要復讀,衝擊清北。看兒子這麼信心滿滿幹勁兒沖天,父母只好選擇了支持。
志向遠大的張非在復讀的過程中十分刻苦 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復讀一年後,2003年張非第二次參加高考,考出了606分的好成績,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順利成為一名北京大學的學生,那時候的張非可謂志得意滿。
常規來說,考上了心儀的大學,聰明過人的張非應該在北大如魚得水,取得更大的成績才是,可現實讓人跌破眼鏡。也許是高中生活太苦了,高壓後需要一個釋放,也許是認為考上了名牌大學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了,張非在北大不是繼續刻苦鑽研科學知識,反爾把功課丟下經常翹課一門心思玩遊戲,結果考試中連掛七科,北大忍無可忍把他開除了。那時候的張非依然豪情滿懷,他認為自己有能力重返名校,所以再一次走上了復讀之路。
這次復讀對張非來說,依然很輕鬆,那些學過的知識他早已牢記於心,一些疑難問題他也能輕鬆化解,2005年的高考,他以703分的高分,勇奪南充市理科狀元,並被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錄取。張非的人生又一次達到了巔峰,按照常人的思路,他應該吸取過去的教訓,在清華大學努力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優異成績才是。然而事與願違,悲劇又一次重演,考上清華大學的張非又一次犯了前面的毛病,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2006年再次因為沒修滿學分而被退學。普通人受此打擊估計會一蹶不振,然而張非就是張非,「高考狂人」自有他的獨特之處,張非再一次選擇了復讀,有人戲稱這是「打不死的小強」。
2007年,張非改名張空谷,在南充十中經過三個月的復讀,第四次參加了高考,最終以677分的成績奪得南充市理科第二名,這次被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錄取。吃一塹長一智,二進清華園的張非終於不再放浪形骸,加強了自我管理,儘管學習沒有像高中那樣刻苦努力,但這次總算順利畢業了,拿到了本科畢業證。由於深知他的經歷,他想考研但沒有導師願意錄用他,他只好踏上求職之路。
大學畢業的張非再也「狂」不起來了,生活不是考試,他每次都能取勝。找到工作後張非一如故我,改不掉喜歡玩遊戲的本性,加上不熟悉職場的勾心鬥角,很快就辭職回家,堂堂一個清華大學的畢業生成了失業青年,任誰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張非由狂人變成了失意之人,頹廢消極,每天除了睡覺就是玩遊戲,幾乎成了一個「廢人」。
他的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舉家搬到成都,就為了讓他徹底戒除網癮。走過很多彎路之後,張非終於幡然悔悟,他最終考取了一個事業單位,人生開始步入正規。
了解了「高考狂人」張非的故事,你是不是深有感慨呢?一名曾經的高考狀元,在進入大學以後卻不能堅持刻苦學習,相反完全不會自我管理放任自流,結果一次又一次走彎路,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大學不是鐵飯碗,一進門就可以高枕無憂,相反,大學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努力才能夠掌握應有的科學知識,鍛鍊基本技能。一個人如果不會自我管理放浪形骸,無論他有多麼過人的天資,最終也會一事無成。張非雖然有過一段荒唐的經歷,幸運的是,最終他能夠懸崖勒馬走上正道,願在高考中書寫過傳奇的張非在今後的人生中越活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