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阜陽市經濟開發區瑞豐源鞋業公司王瑞民總經理告訴省依法行政採訪團,公司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大型的出口加工企業,產品銷往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這主要得益於當地政府堅持依法行政,提供優質服務,依法指導和規範企業的經營行為。
杜發茂是合肥一家音響公司的負責人,前不久他對市質監局查扣他價值十幾萬元的貨不服,向省質監局提出行政複議,很快就得到了立即返還貨物的滿意結果。
這樣的事情只是近年來我省推進依法行政的一個縮影。我省推進依法行政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引起了在我省採訪的中央新聞單位依法行政採訪團的極大關注。
從依法治「民」到依法治「官」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範和制約行政權力。嚴格依法行政,首先就是要轉變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從依法治「民」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權」。
一個時期以來,一些行政機關通過制發「紅頭文件」自行設定收費、許可、強制等權力,隨意增加群眾義務的現象較為普遍,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的傾向明顯。為遏制這一現象,我省發布了政府令《安徽省行政機關規範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首先從規範行政決策行為入手,加強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在全國省級政府首創了規範性文件前置審查制度,要求部門制發規範性文件時,必須送同級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的規範性文件,部門不得印發。擅自印發或不按審查意見進行修改的,由政府法制機構提請政府予以撤銷。
這項制度自去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省政府法制辦共受理省政府部門報送審查的規範性文件110件,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的約佔60%。全省各市級政府法制機構受理前置審查的規範性文件近千件。如有部門在草擬的規範性文件中提出非經認定企業不得宣傳自己的誠信表現,否則按虛假廣告查處的規定。省政府法制辦經審查認為,這一規定缺乏上位法依據,應予以修改。
對「紅頭文件」表現出的種種越位、錯位和不到位問題,各級政府決不姑息,堅決糾正,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機關依法決策的水平。中央新聞媒體的報導稱,這是推進依法行政的破冰之舉。
從「民不與官爭」到依法維權
10月21日,亳州市譙城區居民董玉民終於鬆了一口氣。原來,4月份鄰居隨井龍一紙訴狀把他告上法庭,說他房子蓋在了隨家的地上,理由是隨家1995年從市政府買下了這塊地,而且辦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這可把他急上火。明明1999年街道拓寬時,經有關部門協調,雙方的土地作了調整,而且自己辦了合法的房屋所有權證,怎麼自家房子上的地變成了鄰居家的呢?這證有效嗎?合法嗎?帶著這個疑問,經人指點,他來到了省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要求撤銷亳州市政府1995年發給隨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為自己討個說法。省政府法制辦經全面調查、審理,確認原土地證的土地實際使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省政府於10月
21日作出決定,要求亳州市政府立即通知隨井龍限期申請變更土地登記,如隨井龍不按規定期限申請變更登記,則由亳州市政府依法註銷其持有的土地證。拿到這張行政複議決定,董玉民笑得嘴也合不攏了。
行政複議是政府對所屬部門和下級政府具體行政行為進行監督的重要法律制度,是處理行政機關與人民群眾爭議的法定渠道,是政府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手段。
「像這樣行政複議的案件,省政府每4天就收到一起。」省政府法制辦有關處室負責人說,自1999年10月行政複議法正式施行至今,4年多的時間,省政府收到群眾申請的行政複議案件378餘件。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共收到行政複議申請18000多件。
這些行政複議案件集中地反映了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行政複議法施行以來,各級行政機關通過行政複議,決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責令履行職責的約佔30%,經協調使申請人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後當事人主動撤回申請的約佔20%。維持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約佔50%。
「這些行政複議案件的依法、公正、及時處理,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省政府法制辦主任張武揚說。有的行政複議案件涉及的當事人多達上千人,通過依法、公正地處理,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避免了多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維護了社會穩定,密切了各級行政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聯繫,促進了各級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從循規守矩到制度創新
貫徹執行《綱要》、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涉及政府基礎性、全局性工作的系統工程,是各級政府面臨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以往,由於制度的不完備,法規的不健全,一些政府部門在處理相關矛盾和問題時,束手無策,有缺位、越位等現象,最後的受害者總是老百姓。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省政府提出,各級政府機關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學會並善於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以創新的精神,通過制度建設和工作機制的創新,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去年元月,由於徵用土地上的青苗補償費問題,巢湖市含山縣農民刁永豐與縣有關部門發生了爭議。可有關法律對如何解決這一爭議沒有明確的規定。那如何妥善解決爭議,保障被徵用土地的農民的權利呢?省政府一方面立即責令有關部門會同地方政府協調解決,使刁永豐很快拿到了10萬元補償費。另一方面,為從法律制度上建立長效機制,解決被徵用土地農民與行政機關的爭議,省政府法制辦認真研究提出建議後報省政府決定,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土地補償標準的裁決工作,並且要求制定統一規範的土地補償標準裁決管理辦法,明確土地裁決的主管部門、辦理程序等規章制度。目前,省有關部門已經起草了具體辦法。
為保障行政機關落實依法行政的要求,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我省在依法行政的有關規章制度上大膽創新:建立立法諮詢員、立法信息員、立法聽證會、立法草案公開徵集意見、政府規章實施效果測評等制度,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與政府決定的立法決策機制,大力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提高了立法決策的質量;建立行政複議人員資格制度,對從事行政複議工作的人員實行統一資格考試或者考核,提高行政複議人員素質;開發行政複議網上申請系統,方便人民群眾更加便捷地申請行政複議;建立行政複議聽證和案卷公開查閱制度,增強行政複議工作的透明度,擴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度。近年來,我省在政府法制建設方面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創新達36項之多。本報記者金勇本報通訊員黃顯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