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流產?如何能再孕?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支招解決,收藏

2020-08-30 北大醫學博士


導讀: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0期

很抱歉,在昨天如此溫暖的一天,我分享妊娠小腹痛的問題,確實不合時宜。

但是,疾病是不分節日的,懷孕也是,如果懷孕期間的小腹疼痛沒有照顧好,一旦出現下陰出血等其他情況,就極易引起小產。

小產了,會怎麼樣?對懷孕有影響嗎?

什麼是小產,小產之後該如何調養?...

這些問題,基本屬於婦科病-流產領域。

今天,在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0期內容裡,我們就深度解讀下中醫婦科專家、北中醫教授郭志強對於小產、流產的中醫病因病機、治法治則和以後的備孕等中醫認知。

中醫上的小產分先兆性流產和習慣性流產兩種。

中西醫說流產的基本常識

腹中胎兒如果在妊娠28周之前,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自然的、病理的還是人為的),離開孕育的母體,而且不具備獨立生存能力(注意,這裡指的是在不需要自我尋求營養和安全條件之下尚不能獨立生存),我們稱之為「流產」。

這,在中醫上稱為「墮胎」或「小產」。

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和醫學技術的進步,胎兒和新生兒的監控水平迅速發展,已經可以做到在妊娠20周以後,體重大於一斤重的流產胎兒依然能生存下來。

基於以上的發展,部分發達國家把流產的期限界定為妊娠20周且胎兒體重超過500g之下的方為流產。

可以,鑑於流產的方式,人們(包括臨床)一般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兩種形式。

人工流產,還可分為因病治療流產和非治病流產之分。

而自然流產,中醫學根據其流產或妊娠終止的時間,又分為暗產、墜胎、小產或半產。

聽著有點複雜啦哈。

暗產,說的是在孕早期(4~5周)流產。具體哪本古籍和哪個傑出古中醫學家的定義就省去不說了哈。但其核心意思是,因為孕早期懷孕時間不長,人皆不知,但謂不孕,不知道其已經受孕而墜胎,遂稱之為暗產。

妊娠在3個月內流產的稱之為墜胎。

而懷孕3~7個月內流產的稱之為小產、半產。

對於上述中醫的說法,現代醫學相對應的是,暗產為妊娠產物,墜胎為早期流產,稱小產為晚期流產。

但是,我們不得不指出的是,流產是一個動態流程,根據流產過程中不同的臨床表現,中醫學上把流產還分為胎漏、胎動不安、胎墜難留、墜胎、小產、墜胎後下血不止、胎死不下和滑胎等。

而和中醫相對應的,現代醫學分別謂之為先兆流產、難免流產、完全流產、不全流產、過期流產、習慣性流產。除此之外還有感染流產。

根據上述描述,對於他們的治療原則是,先兆流產經治療後可轉為正常妊娠,其治療原則當保胎;難免流產,已無保胎之必要,所以應當去胎,排空宮腔;完全流產,說明胚胎或胎兒及胎盤、胎膜已完全排出,無需特殊處理,所以只需要按正常產後調理即可;不全流產,因胎盤、胎膜有殘留,容易引起出血不止,甚或雪崩,所以應當排空宮腔;過期流產的治療原則為死胎;習慣性流產的治療原則是未孕須陪本,已孕當保胎。

先兆流產的中醫病因和治療

我們把難題——習慣性流產放到明天來講。

今天的最後,先重點分析先兆性流產的中醫病因病機、治法治則郭志強教授學術思想。

先兆流產指的是懷孕28周之前,下陰不時少量出血,腰酸下墜,小腹疼痛,胎動過頻,子宮大小與月份相符,宮口未開,妊娠有可能繼續的那部分妊娠期女性而說的。

先兆流產,根據症狀發生的時間還可以分為早期先兆流產(孕12周之內),以及晚期先兆流產(孕12周之後)。

現在根據統計學我們還知道,早期先兆流產的更多,而晚期先兆流產的較少。

但是,按照各期流產之間並沒有清晰的界限,如果先兆流產進一步惡化或發展,就有可能成為難免流產或流產。

在中醫上,先兆流產包括胎漏、胎動不安、胎動下血。這三個概念,我們在本篇文章就不再深入了。

中醫認為先兆流產的發病機制,主要為衝任不固,胎元不安,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之氣固,則能載胎、護胎;衝任之血旺,則能養胎蔭胎,其胎無不安之理。反之,衝任不固,不能載胎、護胎、養胎,則導致下血,胎元不安。導致衝任不固的原因較多,基本為氣虛、血虛、腎虛、血熱、外傷。

氣虛:

如果一個女性脾胃虛寒,中氣不足,或孕後罹疾,元氣受損,氣虛不能制約經脈,衝任不固,胎失所系,從而導致先兆流產。

對於氣虛導致先兆流產,治以益氣固衝、養血安胎之法,方劑可選《景嶽全書》之舉元煎加阿膠、艾葉。方劑組成為妊娠、黃芪、甘草、升麻和白朮。

血虛:

如果一個孕婦素體血虛,或孕後惡阻篤重,脾胃受損,化源不濟。血少而衝任不足,胎失所養,從而大致不安。

對於血虛導致的先兆流產,治以養血安胎、益氣補腎之法,方劑可選《證治準繩》之安胎飲去川芎。方劑組成為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黃芪、阿膠、艾葉、甘草。

腎虛:

如果孕婦先天稟賦虛弱,或孕後不節房事,損傷腎氣,腎虛而衝任不固,從而導致胎失其蔭,子失所系而不安。

對於腎虛導致的先兆流產,治以補腎固衝、止血安胎之法,方劑可選《醫學衷中參西錄》之壽胎丸加黨參、杜仲炭。方劑組成為菟絲子、桑寄生、阿膠。

血熱:

大凡妊娠女性,素體陽盛,孕後陰血養胎,陰愈加虛弱而陽更為愈亢,或過服溫燥助陽之品,或孕後疾患溫熱之疾,熱擾血海,傷及胎元,也可以導致胎元不安。

對於血熱導致的先兆流產,治以清熱涼血、養血安胎之法,方劑可選《景嶽全書》之保陰煎。方劑組成為生地黃、熟地黃、芍藥、山藥、續斷、黃芩、黃柏、生甘草。

外傷:

如果孕婦持重涉遠,跌扑閃挫,觸碰墜落,損傷衝任,擾亂氣血,胎失所養,從而導致不安。

對於外傷導致的先兆流產,治以扶氣、養血、安胎之法,方劑可選《東桓十書》之聖愈湯加菟絲子、阿膠。方劑組成為川續斷、妊娠、黃芪、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

需要注意的是,先兆流產是流產動態變化過程中最早出現的病例階段,進過保胎治療,大多數會轉為正常妊娠,不然就會發展為其他類流產,這就比較麻煩一點。

本文參考(侵刪):2011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郭志強《郭志強婦科精華》。

內容預告,明天將介紹現代女性婦科常見病—流產之習慣性流產,中醫認為啥原因咋治療?


一個對中醫感興趣的醫學博士,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 收藏,轉發。歡迎關注北大醫學博士話女性營養系列文章,或@北大醫學博士,我會每天給大家帶來原創女性營養健康資訊,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習慣性流產咋預防?北中醫郭志強教授深度解讀6大原因,後附治方
    協和醫院、廣安門醫院、東直門醫院、北大第三醫院...中醫西醫檢查了一個遍,包括陳瑞雪等著名專家都看了,夫妻雙方都沒有問題。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一起,學習下他的習慣性流產中醫上的病因病機、治法治則等學術思想。這,就是我們解讀過先兆流產以後的內容——習慣性流產的中醫認知和治療原則。
  • 孕檢胎兒生長遲緩怎麼辦?深度解讀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治療方法
    導讀: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5期上個星期,在中關村的新中關負一層做指甲的時候,遇到同樣和我在做指甲的年輕孕期準媽媽璐璐,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問他有什麼心思,璐璐就道出了她上次孕檢時醫生說她胎寶寶有點偏小
  • 中醫咋調理?分享婦科教授郭志強治療經驗,收藏
    如何面對產後奶水不足的問題,就是今天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44期所要解決的內容,讓我們來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學習如何科學面對產後缺乳。如果一個哺乳期女性,乳汁特別少或乾脆就是沒有,中醫上就叫做「缺乳」,又稱之為「產後乳汁不行」,「無乳」。產後缺乳,主要以產後2~3天內,甚至產後到半個月內發生的比較多。這要及時調理或治療。
  • 北中醫婦科教授郭志強支三招,遠離孕期水腫
    今天,在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2期文章中國,我們就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深度了解妊娠腫脹的中醫病因病機、治法治則等學術思想。如果一個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手和腳、面目包括全身出現了腫脹,中醫上就稱之為「妊娠腫脹」,或叫子腫,這就是俗稱的「琉璃胎」。琉璃胎在古代中醫的古本典籍中,會因為腫脹發生在妊娠的月份、部位和程度不同,出現名稱各異。譬如,在《產乳集》中稱作「子氣」。
  • 孕期胎位不正中醫有招嗎?看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用三個經方治療
    那中醫上對於胎位不正是怎麼看,需要治療嗎?這就是今天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6期文中的內容——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認識胎位不正及治法。除上述情況的胎位,都屬於胎位不正,這在孕後期常易造成胎位不正之難產。常見的異常胎位,即胎位不正,有臀位、橫位、枕後位等等。
  • 北中醫婦科教授郭志強告訴你以下四種情況怎辦?
    今天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去深度解讀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在這方面的學術思想。如果在懷孕期間,小肚子疼痛為主要症狀,沒有其他的不適之情況,中醫上就叫做「妊娠腹痛」。懷孕期間小腹疼痛,是妊娠期間最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我們看看古中醫古籍中是如何給妊娠腹痛命名的。
  • 北中醫婦科專家深度解讀三大原因支三招解決
    三個月前,孕檢總說血壓偏高,一開始蘇蘇懷疑是」白大褂效應「,蘇蘇按照孕檢醫生指導的,控制了下來;可這個月孕檢結果,醫生給蘇蘇說,可能她不純是孕期血壓高的問題了,應該是孕期高血壓。蘇蘇知道,西藥療法,肯定對孕胎兒有著潛在的風險,所以蘇蘇想尋求中醫的療法。今天,在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34期文章中,我們就跟隨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的學術思想,深度了解下中醫對於孕期高血壓的病因病機和治法治則。
  • 產後便秘西藥不敢吃,中醫咋辦?看北中醫婦科教授郭志強三個療方
    那產後便秘中醫怎麼看,什麼原因,又該怎麼去治療呢?這就是今天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40期內容,深度解讀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對於產後便秘的病因病機和治法治則解讀。說到產後便秘的發生原因,中醫認為多是營血驟虛,津液耗傷,腸道失於濡潤;或脾肺氣虛,傳導無力,或飲食太過,積滯化熱,復傷陰津,從而導致腸道痞澀,而大便艱難解出。
  • 深度解讀北中醫婦科教授郭志強治療經驗
    這就是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43期的內容,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學習寶媽產後身痛的病因病機治法治則和經方介紹。如果一個孕期婦女在產褥期間,肢體、關節痛楚、疼痛,比較嚴重的會出現麻木,這在中醫上就叫做「產後身痛」,又叫做「產後痺症」。產後身痛的臨床表現與內科痺症類似,都同屬於風寒溼邪侵襲肌膚、經絡、關節,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發生為產後身痛。可是在產後發生此類疾病,無不與產後氣血大虛有關,這與內科痺症是不相同的。
  • 中醫咋治療?深度解讀婦科專家郭志強經驗
    我們在教師節的今天,在醫學女博士美麗說原創美文第45期文章中,就繼續跟著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教授學習他對於寶媽乳汁自溢的中醫認知和治療經驗。如果一個哺乳期寶媽,不經嬰兒吸吮,乳汁就偶爾或時時不能自止的溢出,中醫上就稱之為「乳汁自出」。一個年輕體壯精力充沛營養豐富的哺乳期媽媽,乳汁豐富,如果乳房在脹滿時有少量乳汁溢出,或正值哺乳期間,寶媽想著授乳而乳汁自出的,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不當做疾病來看。還有,斷乳之初,乳汁一時難以斷絕而自動溢出,一般也不用治療。
  • ...婦科疾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婦科二區科室及專家介紹
    科室注重中醫傳承,建有郭志強名老中醫工作室,同時兼顧中西醫結合學科發展。學科組成人員既包括聞名全國的名老中醫,也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婦科領域的知名教授和年輕的學科後備人員。出診醫師有主任醫師、教授3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10名,其中博士(後)學歷3人,碩士9人,本科3人。 婦科門診
  • 北中醫婦科教授郭志強f分型出五招輕鬆解決
    這通常會在自身調節在懷孕後約三個月左右,大多數都能自然消失。而我們本期文章所論及的孕婦,比較嚴重的多發生於6~12周,經過治療後,大多也會在懷孕三個月後逐漸消失。只有少數的孕婦,嘔吐可維持到分娩之後方才罷休。這包括更為極少數的孕婦,因為持續的劇烈嘔吐,不能控制,甚至可以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嚴重的可危及孕婦生命。
  • 北京中醫藥大學郭志強教授追思會在京舉行
    後來,經過郭志強教授中醫治療之後,她的母親才懷上了楊蘊然。楊蘊然7歲那年,就移民加拿大;今年,她又考上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系了。而60年來,郭志強教授用中醫治癒來自全球的不孕不育的婦女共有4000多名,為她們圓了做母親的夢想,被世人美譽為「送子觀音」。郭志強教授是中醫婦科學專家、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名老中醫。
  • 北京中醫界緬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郭志強
    據了解,郭志強教授是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國醫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著名中醫婦科學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2020年4月24日,郭志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北京中醫藥大學郭志強教授生前留影供圖/北京博愛堂中醫藥研究所因當時北京正處疫情期間,郭志強教授的親友沒有舉行任何悼念活動,一直延至9月20日才由北京博愛堂中醫藥研究所發起承辦了這次悼念活動,200餘人到場共同緬懷追思郭志強教授。
  • 北京中醫醫院婦科舉辦「燕京中醫婦科學術傳承代表人物」學術菁華...
    本次研討班由北京地區「燕京婦科學術傳承代表人物」繼承人,宣講燕京地區名醫劉奉五、柴嵩巖、許潤三、王子瑜、李光榮、蔡連香、郭志強、劉琨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北京婦產學會京津冀中醫婦科分會會員,各名醫傳承工作室站建設單位人員、名醫繼承人,各級醫院婦科專業從業人員,廣大中醫藥愛好者近八千人同時在線觀看。首先,北京中醫醫院婦科主任滕秀香介紹燕京醫學流派,並致開幕詞。
  • 省婦幼保健院專家談婦科疾病
    目前每周三全天由知名婦科內分泌專家李繼俊教授坐診,醫院還將於近期成立專門的內分泌專科門診,更好地實現專病專治。  門診溝通提升防病意識  「對婦科內分泌問題來說,保健大於治療。」郝寶珍介紹說,目前婦科內分泌門診日接診量為40人左右,其中就有不少患者延誤就醫。
  • 習慣性流產如何保胎?專家:孕前準備很關鍵
    習慣性流產患者也能要健康寶寶    李美生說,流產就是胎兒不到28周而終止妊娠的情況。流產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自然流產兩次以上就屬於習慣性流產,中醫也稱之為滑胎。妊娠28周前,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繼而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痛就要警惕了,這些症狀可能是先兆流產的信號。    西醫和中醫對於先兆流產的看法不太一樣。
  • 多次懷孕,卻總是意外流產!生娃路上她遇到的宮腔粘連不簡單
    有次像往常一樣去運動,卻突然小腹劇痛,去醫院後,醫生告訴她懷孕了,但是孩子不幸流產。 近日,來自湖南常德的彭女士(化名)來到長沙江灣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婦科門診就診。 那時候兩夫妻年輕不是很在意,後來第二次懷孕4周後又意外流產了;第三次也同樣如此;更糟糕的是,接下來兩次懷孕都遇到胎停。
  • 中醫如何調理身體,加速好孕?
    「婦科首重孕育,孕育先在調經」「求嗣者,宜實其精」「腎主藏精耳,而生精之原,固本於五臟六腑」中醫對人類懷孕的研究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中醫認為男精壯、女經調是孕育的先決條件。月經調順是婦女能正常孕育最重要的前提,月經失調也就預示著正常的生理過程發生了故障。補精不只局限於補腎精,要五臟並補,同時調和六腑之氣。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備孕男士,不分虛實寒熱,盲目補腎壯陽,這是備孕的嚴重誤區。
  • 陳建明教授:關注流產病因,從源頭解決「保胎難」問題
    為了不斷提高遠東學術水平和診療水平,2020年12月4日,遠東婦產醫院大婦科王玉潔主任特邀復發性流產"保胎名家"陳建明教授來院,聚焦復發性流產保胎熱點,就復發性流產保胎用藥等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對症施治兩手齊抓、齊發力,從根本上解決復發性流產患者的恐懼心理,同時準確發力為復發性流產患者提供更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個性化、精細化的診斷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