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業困境中求生存 高負債壓倒多家報媒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作為美國科羅拉多州歷史最悠久的報紙,1859年4月創辦於丹佛的《落基山新聞報》沒能等來一個多月後的創刊150周年紀念日。2月27日,該報出版了最後一期,並用頭版紀念文章《再見了,科羅拉多》向讀者告別。據美聯社消息,在過去的近三個月時間裡,共經營著33份日報的4家報業巨頭已相繼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報業面臨生存考驗。

  困局

  借貸併購形成泡沫 高負債壓倒多家報媒

  2008年12月,美國資本市場信用評估機構——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在一份評估報告中稱,經濟衰退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2010年,媒體特別是報紙、雜誌2009年的光景尤其不容樂觀,甚至「在一些城市,日報將有可能消失」。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報紙和報業集團由於拖欠債務等問題,已經面臨著停刊或破產的困境。

  今年2月25日,美國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網站根據報紙發行量數據的變化,列出了面臨倒閉的10家報紙,包括《落基山新聞報》、《紐約每日新聞》、《洛杉磯時報》、《聖保羅先鋒報》、《芝加哥太陽報》、《底特律新聞報》、《舊金山紀事報》、《邁阿密信使報》、《費城每日新聞》和《西雅圖郵訊報》。僅過了兩天,《落基山新聞報》便出版了最後一期「終結篇」,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據美聯社報導,《落基山新聞報》的母公司斯克裡普斯媒體集團2月26日表示,《落基山新聞報》2008年共虧損1600萬美元。集團執行長裡奇·貝尼說:「《落基山新聞報》一直代表著丹佛的主流聲音,而現在面對巨大的經濟環境變化和報業變局,淪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此外,從去年12月開始,論壇報業公司、明尼阿波利斯明星報公司、新聞紀事報公司和費城報業公司4家美國報業巨頭相繼申請破產保護,以期通過債務重組獲得一線生機。申請破產保護後,公司可以繼續運營,而不必像申請破產那樣立即清算資產、解決員工失業問題,可以說暫時緩了一口氣。

  美國報業之所以陷入困境,與併購風潮造成的行業泡沫不無關係。與其他行業類似,絕大多數報業併購是通過借貸融資完成的,因而導致報業公司負債率過高。金融危機襲來時,價格泡沫破滅,所需償還的利息使公司不堪重負。

  或晚間免費贈閱促銷,或整合壓縮現有版面,或大幅度裁員,或要求員工削減日常辦公開支,或將版面「批發」給谷歌刊登客戶的廣告……儘管為了謀生使出渾身解數,然而,越來越多的美國報紙仍舉步維艱。

  應對

  報人積極尋找出路 改變就能走出泥潭

  「如何才能拯救報紙?」這是當下美國報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討論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第一,當今社會是否真的需要專業新聞媒體?第二,專業新聞媒體如何在新的媒介環境中求生存?

  據英國《衛報》報導,曾任英國《每日快報》編輯的理察·阿迪斯認為,外界環境越是紛亂,人們越是需要做出明智的判斷,而這也正是專業新聞媒體特別是嚴肅大報的機遇所在。當然,心存希望的同時,報紙必須面對當前的困境,找到一條能夠適應新媒體發展的出路。

  出路1:移動終端找回讀者

  亞馬遜推出的第二代Kindle閱讀器、英國塑料邏輯公司(Plastic Logic)將於2010年推出的可彎曲屏幕閱讀器,以及赫斯特報業集團即將研製的報紙雜誌專用大屏幕閱讀器等一系列可移動、可隨時下載更新內容的終端設備,都為吸引讀者重拾報紙閱讀帶來了希望。但這一出路的問題在於,那些更為年長的讀者似乎對此類數位化的報紙並不感興趣,他們認為已經有了能隨時下載更新內容的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沒必要再添置一個電子報紙閱讀器。

  出路2:政府補貼雪中送炭

  長期以來,報紙會從收入中抽取一部分資金,補貼那些無法贏利的調查性報導和深度新聞分析等。而今,廣告收益分流導致補貼資金來源短缺,對此,各州政府出臺了系列政策予以扶持。例如,《西雅圖時報》報導,其所在的華盛頓州通過立法形式降低了報紙的營業稅,而明尼蘇達州則專門拿出24萬美元培訓基金,幫助《杜勒斯新聞報》和《聖保羅先鋒報》的採編人員適應網際網路傳媒的運作方式。

  出路3:提供在線付費內容

  人們普遍認為,勸說讀者為免費內容付費是不可能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網站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為讀者提供願意為此付費的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此外,人們在網上瀏覽新聞和評論時,通常會訪問多家網站,對此,《時代周刊》前總編沃爾特·艾薩克森提出了一個與蘋果音樂商店iTunes點擊付費下載類似的模式。他說:「讀者只需為其感興趣的文章付錢,而不需要支付整張報紙的訂閱費。」

  出路4:聯手運作壓縮開支

  從去年開始,美國緬因州、德克薩斯州、俄亥俄州、佛羅裡達州等地的大量報紙開始共享資源。據《編輯與出版家》雜誌報導,最近,紐約州和新澤西州包括《紐約每日新聞》、《水牛城及紐約州新聞》等在內的5家主要報紙亦達成協議,共同組建內容共享聯合體,全部內容的共享將於今年5月實現。

  面臨艱難困境的考驗,上述辦法雖各有優劣,但無論作何選擇,報紙都不會消亡。正如《落基山新聞報》的主編坦普爾所言,儘管面臨困境,新聞對於人們來說仍然重要。「我對新聞業的未來一點不悲觀。」他說。

  □本報見習記者 朱珊

相關焦點

  • 美國報業遭遇危機 併購風潮造成行業泡沫
    中新網12月17日電在席捲全美的金融風暴之中,似乎沒有哪個行業能夠獨善其身。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17日載文稱,繼金融業和房地產業之後,美國報業開始進入風暴眼。文章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黑雲壓城城欲摧  最近,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公司(TribuneCo.)正式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論壇公司旗下包括大名鼎鼎的《洛杉磯時報》(TheLos AngelesTimes),《芝加哥論壇報》(TheChicagoTribune)等知名報紙以及23家廣播電視臺,僱傭員工超過兩萬,旗下報紙總發行量達到200多萬,是名副其實的報業巨頭
  • 英國報業如何積極面對目前的發展困境?
    每日郵報媒體集團發行人馬丁·克拉克(Martin Clarke)說:「當其他報業品牌影響力下降的時候,我們的品牌卻因為可信賴的內容產出而不斷增強。這導致我們超越《太陽報》成為英國第一新聞品牌。我們高黏性的受眾群體將郵報在線(Mail Online)視為每日獲取新聞的首選目標。」《太陽報》則繼續保持移動端和付費訂閱受眾量冠軍的寶座。
  • 美媒:美國人出埃及記持續,38%的人將以生存模式度過2021年,有進展
    這也是BWC中文網獨家分析報導的,美國人上演現實版"出埃及記」後,事情的一個新進展。而美國人上演現實版"出埃及記"的原因除大流行導致工作生產經營模式變遷之外,甩開債務責任也成為另一個深層原因。目前,美國金融體系的總債務已經達到81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而美國越來越多的富人就用現實版"出埃及記"的形式,逃離債務負擔。
  • 這是真實的美國農民:貧瘠中求生存
    據騰訊報導,現代美國農民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中之一便是日新月異的工業和波動不定的天氣所造成的貧窮。攝影師埃利奧特·羅斯(Elliot Ross)拍攝的系列作品《清算日》(The Reckoning Days)則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富饒的地區是如何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變得貧瘠的。
  • 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報業攜手合作促發展
    重慶市報業協會成立於2014年6月,現有會員單位57家,其中包括12家市級報媒、41家區縣媒體、3家高校媒體、1家技術支持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為會長單位。四川省報業協會成立於1988年9月,現有會員單位62家,理事長單位為四川日報報業集團。
  • 美國四大報業集團合資成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
    美國四大報業集團合資成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 2008年02月19日 10:5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將合資組建一個網絡廣告公司,為四家集團的網站銷售網絡廣告位,其廣告網絡也會向四家報業集團以外的報社開放。
  • 美國報業啟示錄
    在這一偉大的歷史轉折中,美國終於在1783年脫離英國的殖民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這一年,距離美國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報紙出版剛剛走過79年。或許這些巧合事件的背後並沒有多少必然的聯繫,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美報刊在獨立戰爭發揮的重大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革命前的反印花稅鬥爭中,報紙就對政府法令堅決抵抗,成為運動主力,而這些因素所不容忽視的就是貫穿始終的獨立自由的宣傳理念。
  • 世界報業發展的七大趨勢
    三、付費發展趨勢 從近幾年美國和歐洲的付費牆的發展狀況看,付費牆是報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儘管在不同的市場進展情況有所差異。報紙過度依賴印刷版收入的局面將逐步改觀,來自讀者付費消費數字內容的收入會逐步增加。媒體分析師肯·多科特密切關注美國的付費牆採用情況。他發現,41%的美國報紙已經實施嚴格的付費訪問,其中多數採用計量模式。
  • 美媒:美國經濟出現不祥跡象,美國人為生存開始偷食物,遮醜布被揭
    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當地時間12月11日以題為「一個不祥的跡象:美國人為了生存開始偷食物」報導稱,在美國,隨著大量失業,食品價格上漲,過去在學校吃早餐和午餐的孩子現在在家吃三餐,許多負擔不起帳單和雜貨的家庭在沒有資格獲得聯邦食品援助的情況下,一些人開始從偷竊食物。
  • 又一女裝巨頭倒下,關掉千家門店負債72億,只能靠出售大樓生存!
    又一女裝巨頭倒下,關掉千家門店負債72億,只能靠出售大樓生存!隨著網購的興起,多數的實體店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尤其是服裝行業。近些年來,已經有不少的服裝行業的巨頭相繼倒下,就算是沒有徹底倒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 地方媒體融合:廣電VS報社哪家的老大 當上了融媒集團的「一哥」?
    ,擁有14家直屬直管單位。    「報業+廣電」融媒中的「廣電」和「報社」元素     我們從各地方性融媒體集團後續的工作開展中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原有組織架構人員的工作特色,比如:     1、「廣電」元素     淮北市傳媒中心整合「報、臺、網、微、端」等平臺和媒體資源,在傳媒中心內進行整合和重組,以便更好地實現新聞生產素材共享和合理配置
  • 創業失敗負債幾百萬,怎樣才能走出危機?用這樣方式來擺脫困境!
    一個創業失敗負債幾百萬的人,很迷茫躊躇,沒有方法走出負債的危機,不知道怎麼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這裡我就提幾點建議來探討。首先走出負債漩渦一個創業失敗負債百萬的人,壓力可想而知,但如果一直糾纏沉浸在其中的話會得不償失。那怎麼樣才能不被負債困擾呢?
  • 報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暨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活動啟動
    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報業協會、瀘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報業協會、瀘州市委宣傳部協辦,瀘州日報社承辦的報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暨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活動在南苑會議中心啟動。報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現場中國報業協會秘書長袁永軍、四川省報業協會理事長餘長久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人民日報社四川分社社長林治波,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四川日報社副總編輯方小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雲,副市長馬宗慧出席啟動儀式。
  • 蘇州日報報業集團融媒編委會主任李勇:迎接5G時代,擁抱5G技術
    在11月7日下午舉行的2019紫金網絡傳播創新峰會分論壇——5G風口上的媒體傳播創新分論壇上,蘇州日報報業集團融媒編委會主任、蘇州日報總編輯李勇以《5G時代,地市媒體如何作為》為題,分享了區域主流媒體如何迎接5G時代、擁抱5G技術的思考。
  • 報業新聞網站如何賺錢?
    □本報記者 晉雅芬  當網際網路風靡全球,當門戶網站風生水起並大幅獲利時,中國的報人們卻發現,儘管自己的新聞網站與這些商業網站別無二致,都是靠新聞和資訊吸引網民,都是以廣告為主要贏利模式,但最終的結果卻大為不同——這種贏利模式在報業新聞網站獲得成功的並不多。如今,舉目望去,大多數報業新聞網站依然處在經營不善、影響力低的困境中。
  • 在守正創新中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河北日報報業集團的融合發展實踐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對所辦的6份報紙、4份刊物、1個客戶端、5家網站以及112個新媒體帳號,始終堅持用「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條底線」來要求和管理,確保不出現導向管理上的「法外之地」和「輿論飛地」。
  • 美媒反思:美式民主制度正變得不民主,且給美國帶來危險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將在本月29日登場,大選公正性、最高法院等話題將是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激烈交鋒的主題。隨著大選臨近以及兩黨就最高法院大法官職位展開纏鬥,多家美國媒體日前在反思美國的司法和政治制度。美國《國家》雜誌表示,美國的政治制度已經變得陳舊。
  • 美國大型奢侈品零售商負債43億美元面臨破產
    (原標題:確診突破75萬,國內超2200萬人失業,美國大型奢侈品零售商負債43億美元面臨破產,1.4萬名員工已停薪休假,Gucci、LV也很受傷)
  • 報媒動態級差與靜態級差平衡診斷初探
    因為多幹出錯的概率也多,創新本意就是風險。一旦靜態級差過大,且沒有適度的動態級差制衡,必然會導致崗位僵化,人心求穩,士氣渙散,無意創新。因此,如果靜態級差很大,動態級差過小,就會窒息報媒的活力和競爭力。    動態級差反映的是工作數量的多少和工作質量的高低,其基本功能是引導員工勤奮工作,勇於創新。
  • 網紅書店頻頻有人「打卡」 舊書交易夾縫中求生存
    書攤淘書有收穫 書店相對價格高面積大圖書多,環境更為舒適的新書店成了「觀光」地,街頭不起眼的舊書攤上卻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這一令人大跌眼鏡的走訪結果,可能只有讀者的說法才能解釋清楚原因。家住藍田縣的劉先生,專門來到興善寺西街上的舊書市場裡淘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