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日本為了制裁韓國,開始限制氟化氫、氟聚醯亞胺等原材料的出口,這些都是韓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如果沒有這些原材料,韓國半導體產品和電子產品的生產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韓國實現氟化氫量產
不過,韓國面對這樣的制裁,並沒有服軟,而是很快採取了應對措施。首先,韓國轉而從中國進口這些原材料,所有生產線完全替換,乾脆擺脫了對日本的依賴;其次,投入大量資金開展研發工作,力求實現原材料和相關設備的國產化,以後就能自行維持所需了。對於韓國的做法,很多人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認為韓國沒那個本事,怎麼可能說實現國產化就能實現國產化?
不過,事實勝於雄辯,韓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不僅做到了,速度還很快。據悉,韓國半導體企業SK Materials於6月17日發表聲明,宣稱已經實現了氟化氫氣體的量產,工廠設在韓國東部城市榮州市。隨後,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也發布消息,表示SK生產的氟化氫氣體純度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證實了其說法。
日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日本去年7月發動制裁,韓國今年6月就實現了氟化氫氣體的量產,這中間還不到1年時間,速度之快,絕對是日本始料未及的。不難推測,氟化氫實現量產後,其他半導體原材料的量產也將提上日程,要不了多久,韓國就可以完全獨立地支撐本國半導體行業發展了。雖然韓國目前生產的氟化氫氣體純度還比不上日本,但是韓國能在1年內就達到這樣的成果,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純度未來肯定也會越來越高,趕上日本只是時間問題。
韓國之所以能發揮出這樣的實力,其實還要感謝日本的制裁。過去,韓國負責的是半導體的生產和製造,日本負責提供原材料,產業格局已經形成,韓國根本不會想著獨立研發原材料生產技術。可是,日本制裁以後就不一樣了,韓國不得不自己試著研究,結果還真的研究出來了,日本的制裁不到一年就成了虛設,心中也不知作何感想?
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的制裁,與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是非常相似的,對華為來說,美國的制裁只會讓自己前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況且全球範圍內的優質資源那麼多,並不是一定要靠美國。中國正在用實力證明,自己是無懼任何制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