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韓貿易戰持續升級,我國氟化氫已開始取代日本產品。
9月5日,據外媒報導,在日本政府限制向韓國出口氟化氫、光刻膠、含氟聚醯亞胺等尖端半導體材料一個半月後,三星電子開始使用替代產品。
報導稱,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尋找日產氟化氫替代材料的工作比預期進展順利,預計到年底前後,可以完全替代日本產品。SK海力士計劃儘快對韓國國內企業生產的氟化氫進行試用。
據了解,SK海力士設在中國無錫的半導體工廠已經完全使用中國生產的氟化氫取代了日本產品。
今日盤面上,氟化工概念漲幅為1.1%,截至收盤,中欣氟材、多氟多漲超3%,三美股份、濱化股份漲超2%。
7月以來,日韓貿易戰持續升級。8月28日,日本政府正式將韓國移出貿易便利「白名單」。同日,韓國政府公布了旨在應對日本限貿的「原材料、零部件、裝備領域研發扶持自強計劃」。
9月3日,韓國再度打出「反擊牌」。據中新網援引韓媒報導,韓國政府將日本移出貿易優惠「白名單」的《戰略物資進出口告示》修訂案民意調查意見徵集截止日期為9月3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在結束民調和審查後,最早將於下周確定修訂案的內容並付諸實行。
進口替代趨勢明顯,我國哪些A股上市公司有機會?
中泰證券指出,日本對韓限制高純電子化學品的出口,有望推動國內高等級電子級氫氟酸發展,幫助國內企業進入全球半導體化學供應鏈。
該機構表示,目前國內電子級氫氟酸產能24萬噸左右,主要在中低端領域,高等級的電子級氫氟酸生產技術門檻高,主要在於如何將金屬離子的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通常半導體用電子級氫氟酸需要達到G4及以上水平,目前國內具有G4(UP-SS)及以上等級的裝置僅三家,包括已經投產的多氟多和濱化股份以及在建的湖北興力,目前多氟多產品已經進入美、韓供應鏈,年供應3000噸。
聯訊證券研報指出,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中,多氟多在2014年投資1.35億建設年產1萬噸的氫佛酸項目,率先打破了我國在高等級電子氫佛酸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此後,天賜材料、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晶瑞股份等新建產能也陸續達產。在不斷與日本縮小技術差距的同時,進口替代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