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鬍子和尚王知亮暴打太極雷雷127拳,賽後狂炫紅腫手臂

2020-12-24 格鬥天地

在剛結束不久的首屆《峨眉論劍》傳武大賽上,作為此次比賽的焦點戰之一,《武林風》百姓英雄擂2007年冠軍「大鬍子和尚」王知亮對決雷公太極創始人雷雷,這場賽前就被拳迷津津樂道的「巔峰之戰」,讓拳迷絕對沒想到會以「大鬍子和尚」王知亮全程暴打太極大師雷雷而結束,讓人替太極大師雷雷惋惜不已,要知道這是其自去年10秒被「格鬥狂人」徐曉冬KO顏面掃地之後的又一次潰敗,在「暗自療傷」期間雷雷還大秀過搏擊訓練照,看出了這位大師要潛心鑽研搏擊的實戰性,伺機重出江湖證明自己,結果又載了個大跟頭。

當然了,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52歲還堅持要復出的「大鬍子和尚」王知亮,說實在這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雖然十年前其憑藉《武林風》百姓英雄擂一炮而紅,名噪一時,與當時的「中華英雄」王洪祥,後來的「武僧一龍」並駕齊驅,都是拳迷心中的草根英雄勵志的典範,但與王洪祥、武僧一龍不同的就是「大鬍子和尚」王知亮因年齡問題,後期在擂臺上完全就是一個「常敗將軍」,不得已才尷尬的退役。雖然退居二線,王知亮卻一直在這個圈兒內混,一直名氣很旺,可心中還是有遺憾,就是特別的想證明自己,撕掉「常敗將軍」的標籤。

這不,《峨眉論劍》首屆傳武大賽來了,一個傳武人士的盛會,時機再好不過,於是就高調的復出了,當自己得知對手是太極界的泰鬥雷雷之後,其沒有掉以輕心,而是刻苦訓練其招牌動作「王氏大擺拳」,看似想是複製「格鬥狂人」徐曉冬10秒KO雷雷的奇蹟。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太極大師雷雷經過一年多的刻苦訓練,搏擊實戰水平沒有增長多少,抗擊打能力卻十分驚人,整場比賽下來,「大鬍子和尚」王知亮硬生生的用「王氏大擺拳」暴打了雷雷127次,雖然雷雷中途也有倒地,但最終還是扛了下來,愣是將比賽拖到最後一刻才分出勝負,讓拳迷不得不為雷雷暗自點讚,而王知亮復出首秀大為成功,高興的像個大男孩。

比賽後王知亮當著眾多拳迷的面完成一個高難度的劈叉,拳迷紛紛感慨52歲的「黑旋風李逵」依舊寶刀不老啊。這個「大鬍子和尚」也為自己舉行了一個別樣的慶功儀式,與以往其他拳手慶功不同的是,王知亮選擇用自己的「紅腫」的雙拳慶功,通過圖片拳迷不難看到,其雙手都有不同程度的紅腫,尤其是右手最為嚴重,直接鼓了起來,而看到這些,拳迷也紛紛打趣道:「太極大師雷雷用頭部重挫王知亮,」這種黑色幽默其實是對王知亮的一種褒獎,當然王知亮怎麼能會讓拳迷失望呢,隨後其就公開挑戰了「格鬥狂人」徐曉冬,邀其參戰《峨眉論劍》第二屆傳武大賽,一較高低。

相關焦點

  • 武林中有句話「一力降十巧」心意拳不是吃素的(能打300斤巨漢)
    武林中,強調進攻性的拳法不多,內家拳基本以中庸為主,進攻與防守並重。太極拳,當然也一樣,不過全國能打出進攻型太極拳的師傅很少了。被套路太極拳和公園大媽健身太極拳所取代。就連最現代化的拳種「詠春」來說,也是內外兼修。
  • 王知亮的大擺拳威力如何?雖說不比泰森,但也能將壯漢打出幾米遠
    搏擊江湖文章——近日,大鬍子王知亮火得一塌糊塗,除了暴打雷雷和廚師張三排,還出演網絡搞笑劇,而且和少林寺打得火熱。王知亮籤約河南某知名文化公司,身價飆升。我們可以這樣思考,任何一位成名的人都不是偶然的,看似偶然其實也有必然。
  • 格鬥粉絲炮轟太極雷雷專業挨打,搏擊名嘴兩字回應引猜測
    近日,太極大師雷雷與搏擊解說張太海之間的隔空罵戰愈演愈烈,兩人已於5月2日在成都會面,對於這場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跨界大戰,大部分格鬥愛好者卻清一色地站在了張太海的一邊,其中一名格鬥愛好者該髮長文怒斥雷雷,還直言要看他怎麼打人,對此張太海只用兩個字「靠譜」做出了回應,致使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 當雷公太極變雷人太極,傳統武術自我宗教化,坑苦的何止是雷雷?
    《當雷公太極變雷人太極,傳統武術自我宗教化,坑苦的何止是雷雷?》首先,替這位攪動武林一池渾水的雷公太極大師,作一下更正:大師在微博中說了,他的名字就叫「雷雷」,而非記者一直報導中誤作的「魏雷」。當然,雷雷,雷一雷,其實也很好。可以雷人而娛人,也可以雷人而醒神!其實,我們真應該感謝雷雷!
  • 太極雷雷:李景亮與西熱鬥腕精髓為術高莫用,拳迷批他恬不知恥
    太極雷雷的絕技是術高莫用,雷雷給這個詞語的解釋是:比如你打我一拳我會鼻青臉腫,而我打你一拳會傷及你的臟腑與骨髓,師父曾教導我術高莫用,若我用這樣的絕技打你,那我就會被抓,這種武術只能生不能殺。這就是雷雷口中的「術高莫用」,他的意思是自己有無與倫比的招數都為了不傷害對手所以不使用。
  • 雷雷發聲:吃瓜群眾被當傻子忽悠了
    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在「演武堂之江湖十六」的擂臺上,短短40秒內竟被業餘選手王慶民擊倒3次,國內擂臺首秀最終以慘遭KO收場。賽後,馬保國也只是告訴拳迷自己並無大礙,暈倒的第二天就返回了上海,對本場比賽的情況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社交媒體也一個月未更新了,仿佛銷聲匿跡了一樣。
  • 如何從太極操走向真正的太極拳?
    1992年《武當》雙月刊,連續三期刊登了美國太極基金會會長周宗樺先生的文章,周先生寫道: 「我在臺灣學練太極拳垂10年,來美國後免費授拳15年,直至最近才悟出我自己練的的都是有太極拳之名,而無太極拳之實的『太極拳』。為了寬廣視野,我曾 多次專程前往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尋師訪友。
  • 『太極道』楊澄甫(楊露蟬之孫)解王宗嶽太極拳論
    人剛我柔為之走我順人背為之黏:比如二人對敵,人力剛直,我用柔軟之手搭上敵之剛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實實搭在他勁上,他相摔開甚難,他交就是膠皮帶纏住他能放能長,如他用大力,我隨粘他手脆往後坐身,手同時不離往懷收轉半個圈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敵身側不得力,我為順,人為背,黏他不能走脫矣,昔有一軼事,有不法和尚頭者,與一人較,
  • 古代太極絕非健身操,技擊與練氣另有蹊徑
    四十年前(指1990年之前四十年),道觀師長授我太極拳術,蔣維喬先生授我「六妙法門」、「藏密」、「東密」、「唐密」等佛門功夫,此後我一直拳拳於此。時光飛逝,歲月磋砣,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亦不曾間斷拳術,今已四十餘年了。自覺於「太極拳術意運」頗有領悟,已撰「太極拳正宗」、「佛功」等文見世,今再贅述,願與同道共同咀嚼其中甘苦。
  • 王宗嶽《太極拳論》全文
    編者按: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為王宗嶽所創,武禹襄得到後,經李亦畲抄錄流傳,一直以來被奉為太極拳理論圭臬。先賢王宗嶽以「太極」立論,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及修煉方法、準則、規矩、規律和攻防功夫藝境升華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所論述的傳統拳學之宗旨適用於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不獨為太極拳門派的專著 。
  • 心意拳大師怒了:太極拳可以實戰
    6月5日,心意拳大師、泰戈武道掌門馬勝利就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前不久,馬勝利已經公開向李連杰發出宣戰,並告誡相關人士不要瞧不起馬保國,他認為馬保國只是當今傳武的一個縮影,誰上去打基本都是一個下場,而那些功夫明星頂多是身手動作更漂亮,真到了比賽場上沒什麼實戰價值,和體操差不多罷了。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那麼意從何來,不是憑空的胡思亂想,對於初學者,已有前輩現成的拳理拳法。第二階段就是在第一階段按規守矩能夠基本流暢把拳架打下來的基礎上,把拳理拳法融進你的拳架裡。 那麼楊式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循呢。我認為初學不要貪多,更不能盲從。一定要把握那些經典的經過實踐和歷史考驗的東西。一是張公三豐的《太極拳論》。
  • 頗得太極雷雷被揍後哭訴之神韻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都沒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國人不是被嚇大的!」「任何威脅都沒有用,某些人應該清楚,只有拋棄冷戰思維,收起抹黑攻擊那一套,重歸於國際社會開放合作的正軌,才能挽救更多美國人的富貴生命!」
  • 永年曲陌楊班侯太極拳研修院招生簡章
    永年曲陌楊班侯太極拳研修院招生簡章  為了弘揚與發展正宗楊氏太極拳與永年曲陌秘傳楊班侯太極拳,防止楊氏太極拳楊班侯太極拳在傳授中以訛傳訛,讓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儘快步入太極之門,不走彎路,現由永年曲陌楊班侯太極拳研修院院長兼總教練李佔英先生,親自傳授楊氏太極拳、楊班侯太極拳和各種推手。
  • 太極大師雷雷暗諷郭德綱:你有錢不求人,兒子有病趕緊求醫問藥
    搏擊江湖文章——熟悉搏擊關注武林的朋友都知道,楊氏太極第八代傳人太極雷雷不僅僅是傳武太極大師,還是一位醫術高超的按摩技師。雷雷之前學過散打,擅長按摩和健美,是個全能型人才。目前雷雷的按摩保健技術依然沒丟掉,前些時還特意幫助太極實戰第一人韓飛龍進行了針灸推拿按摩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後來韓飛龍一舉擊敗殺玉狼。這和雷雷的功勞密不可分。近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的長子郭麒麟在做客一檔綜藝節目時公開表示自己的身體不是很好,年紀輕輕就一身疾病,桌上擺滿藥,患有痛風也不戒酒。
  • 鄭州80後姑娘為何要做太極拳App?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愛太極供圖)提到太極拳,你的腦海首先浮現的畫面是什麼?或許除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恢弘的太極拳表演、央視春晚的唯美太極節目之外,不少人會聯想到公園裡身著寬鬆大褂打太極的白髮老人。打太極拳是老年人養生專屬嗎?太極拳的「慢」是否能適應當下生活節奏的「快」?
  •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打手歌》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 非遺「新丁」太極拳正在新疆「圈粉」
    31年後,已經50歲的陳全勝,以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自治區太極拳協會副主席的身份回憶當初在烏魯木齊推廣太極拳的情形依然滿懷熱情。  「起初,學拳的人寥寥無幾。」陳全勝說,當時,太極拳在市民眼中更像是一種老年健身活動,對年輕人強身健體的功效和自衛防守的技擊性知之甚少。
  • 武術專家點評雷雷和陳小旺:雷雷為賺錢無底線,陳大師正能量較多
    【文/搏擊江湖】要說楊氏太極傳人太極雷雷和傳武大師陳小旺,到底有沒有真功夫?該如何評價他們的功夫,還有對武術做出的貢獻呢?這是個很專業的話題,一般人還真回答不出來。因此套路的演練他們倆都有真功夫,只是雷雷是一個雜牌軍,是一個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喜歡研究格鬥的人,可惜他成不了專業的運動員,也沒有機會系統地訓練,只能打擦邊球,萬能的膏藥貼,只要能拿到榮譽的頭銜,有利於以後的生活,能賺錢,他就努力爭取,沒有所謂的正直,沒有所謂的道德,一切都為了能賺更多的利益。
  • 太極拳論解析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們☀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