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種症狀說明寶寶積食,寶寶發育緩慢,家長別再幫倒忙

2020-12-02 暖心萌童

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一直是大人們關注的焦點,從飲食,穿衣,睡覺等等都牽動著父母的心。但是不管怎樣的細心,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很可能就是積食導致的,積食主要症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寶寶吃飯越來越少,肚子脹的鼓鼓的。

2.睡覺不踏實,來回的翻滾,磨牙。

3.很長時間沒有排便並且伴隨放臭屁。

4.舌苔發白且厚,嘴裡伴隨著酸臭味。

5.精神狀態低迷,噁心,手腳心發熱。

積食了怎麼辦

寶寶的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把握好飲食和休息的時間,保證正常的生活規律性。睡覺前不能吃的太飽,特別是晚飯不能吃太多。

寶寶吃東西不能太過單一,積食後要適當減少食物的攝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哺乳期的媽媽飲食要清淡,不當的飲食也會讓寶寶奶積,衝奶粉的寶寶要適當的調整奶粉和水的比例,水的比例要大一些。

常見的三種餵養誤區

1.米湯營養論,其實米湯的營養相對於米飯來說要少很多,孩子看著吃了一大碗,其實空佔肚子,營養卻少得可憐

2.寶寶吃的越軟越爛越好,其實寶寶從添加輔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練習咀嚼了,這樣更有利於乳牙的發育,對寶寶的語言發育也有幫助。

3.有兒童食品標籤的東西就是給兒童吃的,比如兒童鹽,兒童醬油,但是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完全不要鹽和醬油

4.喝果汁就等同於吃水果,其實不然,水果榨成果汁以後,膳食纖維基本上就沒有了。果汁喝多了還會導致寶寶肥胖,而且寶寶可能不再喜歡喝水了。

5.寶寶吃得越多越好,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餓,寶寶已經可以獨立吃飯了,非要一勺一勺的喂,不僅不能培養寶寶的獨立性,而且容易吃得過飽,導致積食。

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找到符合自己寶寶的一套飲食方法,照顧好自家的小寶貝,讓寶貝健康茁壯的成長!#積食#

相關焦點

  • 這些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千萬別弄錯!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會變著法地讓寶寶吃各種有營養的食物,生怕他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殊不知,常吃高營養的食物反而有可能造成寶寶積食哦!那麼,寶寶積食究竟有那些症狀呢?一起來了解下吧。出現這些症狀,寶寶可能是積食了!
  • 寶寶身體有以下幾種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早發現寶寶少受罪
    其實小兒積食的一切根源來源於消化系統,不少呼吸道疾病都是消化道疾病演變而來的,孩子積食會讓身體產生內熱,毛孔處於張開的狀態,身體有熱出不來,外出一受涼就很容易導致風寒入裡,很容易導致感冒流鼻涕的症狀,即使不受涼,也會引發高燒的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少兒積食前都會有哪些症狀?怎樣來預防少兒積食?
  • 五個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積食」危害大,寶媽一定要留心
    而且由於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且之前也沒完全放開二胎政策,所以很多家庭中只有一個寶寶。由於只有這一個寶寶,所以全家所有人的疼愛都是對這一個寶寶,對寶寶也是關懷備至,總想著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所以就有很多的家長們在寶寶只有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寶寶餵輔食了。家長們認為這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如果過度餵養,會造成寶寶積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 叮囑家長:3種早餐別再餵寶寶了,沒營養又燒錢,積食難長個
    聽南南媽說,最近孩子飯後老是出現嘔吐的症狀,沒有辦法只好給孩子休學一段時間在家好好調理,帶南南去檢查,才知道平時吃的早餐太早率了,導致孩子出現積食、脾虛的問題。從那以後不管每天工作多忙,南南媽都堅持每天給孩子做早飯。
  • 寶寶出現這4大症狀,說明消化不良了,家長別大意
    寶寶因為飲食不當,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消化問題,其中消化不良和積食的比較多,由於寶寶在小的時候腸胃功能發育不是很完善,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尤其是新手寶爸寶媽,對於消化不良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引起的,往往就會忽視。
  • 寶寶積食壞處多,千萬別讓寶寶積食了
    吃得多了反而會造成積食。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的太多另外,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輔食添加不規律,食物搭配不當,過早食用了大量的澱粉以及脂肪類食物,也是導致寶寶積食的原因。2 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完全,各種消化酶量少,活性低,而嬰幼兒需要更多熱量來滿足其生長發育,因此消化系統負擔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
  • 寶寶出現這5種現象,可能是積食了,家長別忽視
    現在家長對寶寶的成長十分重視,特別是在飲食營養均衡這一方面,想要把所有好的食物都讓寶寶吃了。然而,寶寶對於饑飽是沒有概念的,加上他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積食。寶寶消化不良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影響寶寶的健康。那麼,寶寶積食的這些症狀家長是否了解呢?
  • 寶寶脾胃很重要,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寶寶出現了積食
    人們常說十個孩子有九個會積食,那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積食的症狀,那麼為什麼呢?這個其實就是孩子在長身體,這時候脾胃相對比較嬌弱。如果孩子的飲食不注意,就很容易會引起積食,那麼食物滯留在腸胃裡,寶寶身體運化不了就等於「垃圾」。
  • 寶寶出現這4大症狀,說明消化不良了,家長別大意!
    在寶寶的餵養過程中,幾乎每一位家長都面臨過寶寶各種各樣的消化問題,其中又以消化不良居多,這主要是由於1歲以內的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善,因此更需要家長精心護理。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不清楚寶寶消化不良會有哪些症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 寶寶出現這6種狀況的時候,有可能是積食了,家長要當心!
    很多的老人總是過度的擔心寶寶,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孩子下幼兒園早,一回家,就趕緊的讓孩子吃東西。到了晚上大家吃飯的時候,又跟著大人再吃飯,這樣真的有可能讓寶寶吃多了。無意間你可能聞到一股臭味,這有可能是寶寶發出來的哦,家長就要注意了,寶寶有可能積食了。
  • 「0-1歲」五個月寶寶積食的症狀與表現
    寶寶胃腸道尚未發育健全,如果媽媽不注意寶寶的餵養,很容易會出現胃腸道問題,常見的有消化不良、積食、便秘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處理,就會對寶寶身體健康帶來影響,那麼,五個月寶寶積食的症狀與表現有哪些?
  • 孩子出現幾種情況,說明是積食了,家長別大意
    小冬冬最近睡不好,又哭又鬧,媽媽帶孩子來到醫院,看著孩子通紅的嘴唇,再看孩子煩躁的樣子,不用檢查都能推測出,孩子這是積食了。二、食欲不振當我們發現孩子存在口氣的情況時,並存在食欲不振等表現時,這可能說明孩子胃裡充滿了食物,不想再吃東西了,這時候,家長也就別在逼著孩子吃
  • 寶寶有這6種症狀,說明缺鋅了,缺鋅寶寶易生病,爸媽請注意
    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而鋅元素是寶寶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如果寶寶缺鋅會對生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更多的父母只知道給孩子補鈣,卻不知道給孩子補鋅。那麼孩子缺鋅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來了解一下嚴重缺鋅的六種症狀。
  • 引發寶寶積食的元兇,竟然是家長的這幾種習慣造成的,你知道嗎?
    我們會經不住孩子的哭鬧而滿足寶寶的願望,然而,食用後有時卻會出現腹瀉,肚子痛甚至發燒的現象。再比如孩子小,貪玩,不愛吃飯,我們唯恐孩子吃不飽,影響發育而追著孩子餵飯,正是我們對於孩子的過於關注,卻使孩子的脾胃受到的了侵害,出現了積食,當食物堆積嚴重時,孩子的抵抗力會減弱,導致發燒和感冒現象。
  • 寶寶身體有這五個症狀,很可能是積食了,早發現寶寶能少受點罪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再加上很多家庭都是只生一胎而已。所以對孩子是呵護有加,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不少寶媽在寶寶6個月前就開始添加輔食了,一些甚至在寶寶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添加輔食。而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四個月修改為六個月以前應該純母乳(奶粉)餵養,就算是寶寶在6個月後,也應該循序漸進得給寶寶添加各種輔食,而如果過度餵養,是很容易造成寶寶積食的,是反而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小麗是一個90後的新手媽媽,在生了寶寶後,就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寶寶。
  • 寶寶積食的5種表現,爸媽別大意,消除積食胃口好!
    寶寶積食,就是食物堆積在寶寶的胃和腸道,一下子難以消化,長時間會導致消化不良和營養吸收,從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小兒積食是嬰幼兒階段常見的一種現象,只要採取適當的方法應對,很快就能消除。寶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 寶寶有這些症狀出現,說明寶寶已經積食了!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有媽媽跟啟蒙君訴苦說,最近自己家寶寶特別讓她操心,總是不愛吃飯,一到吃飯就滿臉不開心,吃幾口就說飽了,但是肚子又鼓鼓的,就是怕寶寶吃不飽,或是有便秘的情況。其實這位媽媽的寶寶是積食了。
  • 醫生提醒:寶寶身體有這4個信號,不是積食而是缺鋅,家長別糊塗
    育兒群裡有位寶媽諮詢:寶寶馬上滿3歲了,之前一直胃口很好,這段時間突然不愛吃飯了,卻特別愛啃指甲、啃身邊能抓到的一切東西,比如紙張、土塊,這是怎麼回事?很多家長表示:寶寶不愛吃飯,這還不簡單嗎,準是寶寶積食了,快給寶寶養脾胃!
  • 寶寶身體有這4個信號,不是積食是缺鋅,家長別犯糊塗
    育兒群裡有位寶媽諮詢:寶寶馬上滿3歲了,之前一直胃口很好,這段時間突然不愛吃飯了,卻特別愛啃指甲、啃身邊能抓到的一切東西,比如紙張、土塊,這是怎麼回事?很多家長表示:寶寶不愛吃飯,這還不簡單嗎,準是寶寶積食了,快給寶寶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