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寶寶積食的元兇,竟然是家長的這幾種習慣造成的,你知道嗎?

2020-10-23 老李說遷就

不是一個孩子吃得好,就能健康成長的,許多我們不經意的生活習慣,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飲食「傷害」。

比如天氣炎熱的時候,孩子要吃冰糕、冷飲。我們會經不住孩子的哭鬧而滿足寶寶的願望,然而,食用後有時卻會出現腹瀉,肚子痛甚至發燒的現象。再比如孩子小,貪玩,不愛吃飯,我們唯恐孩子吃不飽,影響發育而追著孩子餵飯,正是我們對於孩子的過於關注,卻使孩子的脾胃受到的了侵害,出現了積食,當食物堆積嚴重時,孩子的抵抗力會減弱,導致發燒和感冒現象。

當你發現孩子舌苔較厚、口臭、大便黏膩、睡覺流口水時,說明孩子有可能積食了。這時,你就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3個習慣,它們正是造成寶寶積食的「罪魁禍首」 !

1、過度飲食

寶寶積食,最大的原因是吃的太多了。可是由於很多家長擔心寶寶的營養跟不上,影響孩子的發育,認為吃的多,肯定是長的快,所以除了每天一日三餐,還會給孩子補充各種不同的營養品,卻不知道這樣做,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導致積食,最終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2、飲食不均衡

許多家長因為孩子喜吃肉,不喜蔬菜,就給孩子多吃各種肉類,減少了蔬菜和水果的食用。造成了孩子的飲食不均衡,降低了孩子腸胃道蠕動的能力,慢慢的就會導致出現積食。

3、進食方式不正確

許多孩子們吃東西的時候,通常一邊玩一邊吃,很難集中注意力。

由於家長的放縱,有的孩子吃一頓飯需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這些錯誤的進食方式,經常會影響到孩子的腸胃,誘發積食的出現。

積食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積食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導致免疫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

要解決積食,首先要健脾。 脾胃健康,只吃不長,發育緩慢等問題將迎刃而解!

家長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純天然的,藥食兩用的,健脾養胃的食物,像山楂,雞內金,炒麥芽,茯苓,淮山藥,大棗等都是消積食、助消化的好幫手。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主食吃太多,脾虛導致的積食。

調理孩子的積食,需要我們注意哪些呢?

首先是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不要強迫孩子吃飯,一定要飲食均衡,不要為孩子準備太多的零食,增加腸胃的負擔。

其次,看護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懶惰,可以領著中國孩子多走走,運動一下。

當孩子有消化不良時,家長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也可以喝白棘苓來調理脾胃,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孩子的積食就會快速消散。

你還在為孩子不愛吃飯而苦惱嗎?


相關焦點

  • 寶寶身體有以下幾種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早發現寶寶少受罪
    「小兒積食」這個詞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尤其是三歲之前的孩子,特別的容易生病,小兒積食就是常見的一種。對於孩子生病,家長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家長掌握一些疾病苗頭的辨別能力,甚至有可能將疾病扼殺在最初的搖籃裡。
  • 寶寶積食的幾個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寶寶最近便秘,是不是積食了?寶寶有口臭,她積食了?寶寶好能吃,會不會積食?寶寶不愛吃,媽媽很困擾。寶寶太能吃,媽媽也很困擾。都說積食是「萬病之源」,不僅讓寶寶吃不好睡不安,時間久了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有種積食,叫媽媽覺得你「積食」了,對於積食,你們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吧!
  • 過年了,給寶寶防積食是重點,這幾招推拿手法家長收好,很有效
    我就知道樂樂又吃多了,再不管,接下來就該是肚疼加發燒了。將樂樂身上身上幾個穴位一通按揉後,我這才放下心來,明天應該沒什麼事,不耽誤帶他回姥姥家。其實一到過年,孩子就很容易吃多,因為有太多好東西了,他們的控制能力又不強。我媽就常說「孩子跟魚差不多,一碰到吃食就吃多」。但是吃多了的孩子容易積食生病,孩子一積食發燒,家長感覺連個年都過不好。
  • 孩子積食愛生病,家長3大習慣成為「罪魁禍首」,觀3處杜絕積食
    隨著冬天的到來,天氣也開始逐漸降低,很多孩子的身體又開始出現積食的症狀,我家寶寶最近一段時間也是頻繁的感冒發燒,還有咳嗽的症狀,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過後才知道是身體積食導致的。經過和醫生的交談我才知道,造成孩子身體積食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量控制的不好,經常讓孩子吃太飽,吃太快或者其他的一些不合理的餵養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體積食,降低身體免疫力,不僅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還會導致孩子頻繁生病,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身體積食的症狀,及時化解,讓孩子免受積食的困擾。
  • 家長鬚知:脾虛、積食孩子易出現的6種表現,這3種食物少給寶寶吃
    一般來說,年齡越小的寶寶自我控制能力越差,他們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又或者家長老是擔心寶寶吃不飽,於是給他們餵的食物太多太雜,遠遠超過了寶寶自身的消化能力,就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積食的情況。一旦出現了積食,寶寶的食慾就會大大降低,整個人看起來也會特別沒有精神。
  • 寶寶積食不是吃得多這麼簡單,家長必須明白這4大因素
    家長請注意:現在是盛夏時節,天氣悶熱,寶寶的腸胃蠕動也較慢,此時吃得多最容易導致積食了。積食不但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等症,還可能後續引發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那麼家長如何「放倒」貪吃寶寶?寶寶出現積食,哪些措施可以幫助TA快速消積?此文你不可不看哦!【家長必看:這些症狀提示寶寶積食了】積食在年幼的寶寶當中非常常見,且出現時一般有明顯徵兆。
  • 孩子有無積食,看看舌苔就知道,醫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導語:孩子的消化功能處於成長階段,因為飲食的多樣性,經常會出現積食、上火等症狀,家長帶孩子去看大夫的時候,觀察舌苔是個很重要也是比較直觀反映孩子身體狀況的方式。廣東三甲醫院兒科李主任就憑藉多年臨床經驗,整理出幾種常見的舌苔表象和其對應的病因,搞清楚孩子生病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寶貴經驗,建議家長收藏!
  • 寶寶出現這6種狀況的時候,有可能是積食了,家長要當心!
    很多的老人總是過度的擔心寶寶,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孩子下幼兒園早,一回家,就趕緊的讓孩子吃東西。到了晚上大家吃飯的時候,又跟著大人再吃飯,這樣真的有可能讓寶寶吃多了。無意間你可能聞到一股臭味,這有可能是寶寶發出來的哦,家長就要注意了,寶寶有可能積食了。
  • 寶寶出現這5種現象,可能是積食了,家長別忽視
    現在家長對寶寶的成長十分重視,特別是在飲食營養均衡這一方面,想要把所有好的食物都讓寶寶吃了。然而,寶寶對於饑飽是沒有概念的,加上他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積食。寶寶消化不良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影響寶寶的健康。那麼,寶寶積食的這些症狀家長是否了解呢?
  • 入冬後,寶寶如何避開積食高發期?以下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文|秘籍君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家長們的心也逐漸懸了起來。沒辦法,換季期又名多災多病季,對於敏感的寶寶來說,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入冬後,不少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因此,專家又稱之為積食高發期。
  • 入冬後,寶寶如何避開積食高發期?以下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文|秘籍君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家長們的心也逐漸懸了起來。沒辦法,換季期又名多災多病季,對於敏感的寶寶來說,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入冬後,不少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因此,專家又稱之為積食高發期。
  • 怎樣判斷小孩子積食?出現這3種反應,說明脾胃在「怠工」
    幾年未見,她竟然早已結婚生子,看著搖籃車中的寶寶,我隨意誇讚幾句。得知我是寶媽「前輩」後,欣雅便向我請教問題:「我家孩子最近有點奇怪,每次吃飯匆匆幾口結束,稍有不滿便大發脾氣,是不是生病了?」我裝作「老教授」模樣思索道:「你家寶寶應該是積食過多,腸胃暫時出現了「怠工」。
  • 寶寶有這4種表現,很有可能是「積食」了
    現在生活不像以前,只要家裡有條件,父母都會盡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飲食方面更是如此,只要發現什麼東西對寶寶的成長有好處,就要立馬買給孩子吃。但是寶寶正處於發育期,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善,如果吃的東西很雜亂很容易造成積食的現象。家長們知道如何判斷寶寶積食嗎?平時又應該怎麼處理呢?
  • 寶寶積食怎麼辦?這7招超有用!
    粉哥導讀: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可營養需求又較高,基於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由於各種原因引發消化問題,比如積食,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怎樣用簡單的方法改善寶寶積食的症狀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其實,家長完全沒必要這麼多,寶寶如果餓了,雖然無法用語言準備表達,但是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告訴媽媽,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寶寶短時間內吃太多的東西,很容易造成積食,積食是我國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積食通常表現為:寶寶在某一段時間裡,突然暴飲暴食,一旦脾胃的承受能力不足,就會降低寶寶的食慾,從而使胃口變差,拒絕進食。
  • 寶寶有積食預兆,看這5種面相和徵兆,中一種娃都可能積食脾虛了
    家裡有寶寶的人都知道,寶寶吃不下飯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很焦心的事情。一些寶寶吃不下飯是因為挑食或者是偏食,但是家長最怕的就是寶寶不吃飯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當人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體內酶的活性就會很低,這也就導致了沒有食慾。除去這個因素外,一般小孩子不吃飯、挑食的原因是因為積食。
  • 家家母嬰|寶寶「積食」怎麼辦?原來這些都不靠譜!
    要說這世上有哪幾個詞能概括寶寶所有一切的不適症狀,那就是上火、缺鈣、積食。 尤其是快過年了,寶寶難免會被投餵到一些平常不太吃的東西後,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像咳嗽、嗓子痛、發燒、便秘、腹瀉、口臭……家長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積食了。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積食呢?
  • 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3個習慣是積食的"加速器",家長要負責改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脾胃功能是比較差的,如果吃東西沒有節制、或者孩子吃了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就會在腸胃裡面滯留,從而造成了積食,值得重視的是,積食的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有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甚至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發育,因此積食問題不能輕視。
  • 孩子積食怎麼辦?注意這4個情況,教你分辨寶寶不消化
    很多寶寶都有積食的情況,有時家長無法及時發現孩子身體不適,甚至幾個星期後才感到孩子有異常。究其原因就是家長對寶寶積食情況,了解得不夠全面。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甚至四肢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寶寶積食首先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吃飯沒有胃口,閨蜜小魚的兒子平時胃口教好,每次吃飯都是狼吞虎咽。這兩天孩子似乎對食物喪失了興趣。面對父母的美食吸引,孩子匆匆幾口便聲稱自己以及吃飽。更讓閨蜜疑惑的是,孩子每日飯量大減,竟然會頻繁打嗝。之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知道他產生了積食。
  • 孩子出現這幾種特徵,是積食的表現,兩個方法,讓孩子快速消化
    其實,很簡單,只要大人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寶寶們吃得怎麼樣啦!01寶寶出現這幾種症狀,說明產生了積食一、嘴巴裡有異味二、手腳心發熱,甚至引發孩子發高燒當寶寶肚子了有積食時,積食後酸腐的食物有可能產生毒素讓孩子發熱,中醫上俗稱「積食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