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孩子吃得好,就能健康成長的,許多我們不經意的生活習慣,會給孩子造成傷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飲食「傷害」。
比如天氣炎熱的時候,孩子要吃冰糕、冷飲。我們會經不住孩子的哭鬧而滿足寶寶的願望,然而,食用後有時卻會出現腹瀉,肚子痛甚至發燒的現象。再比如孩子小,貪玩,不愛吃飯,我們唯恐孩子吃不飽,影響發育而追著孩子餵飯,正是我們對於孩子的過於關注,卻使孩子的脾胃受到的了侵害,出現了積食,當食物堆積嚴重時,孩子的抵抗力會減弱,導致發燒和感冒現象。
當你發現孩子舌苔較厚、口臭、大便黏膩、睡覺流口水時,說明孩子有可能積食了。這時,你就要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3個習慣,它們正是造成寶寶積食的「罪魁禍首」 !
1、過度飲食
寶寶積食,最大的原因是吃的太多了。可是由於很多家長擔心寶寶的營養跟不上,影響孩子的發育,認為吃的多,肯定是長的快,所以除了每天一日三餐,還會給孩子補充各種不同的營養品,卻不知道這樣做,不僅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導致積食,最終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2、飲食不均衡
許多家長因為孩子喜吃肉,不喜蔬菜,就給孩子多吃各種肉類,減少了蔬菜和水果的食用。造成了孩子的飲食不均衡,降低了孩子腸胃道蠕動的能力,慢慢的就會導致出現積食。
3、進食方式不正確
許多孩子們吃東西的時候,通常一邊玩一邊吃,很難集中注意力。
由於家長的放縱,有的孩子吃一頓飯需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這些錯誤的進食方式,經常會影響到孩子的腸胃,誘發積食的出現。
積食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積食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導致免疫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
要解決積食,首先要健脾。 脾胃健康,只吃不長,發育緩慢等問題將迎刃而解!
家長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純天然的,藥食兩用的,健脾養胃的食物,像山楂,雞內金,炒麥芽,茯苓,淮山藥,大棗等都是消積食、助消化的好幫手。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主食吃太多,脾虛導致的積食。
調理孩子的積食,需要我們注意哪些呢?
首先是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不要強迫孩子吃飯,一定要飲食均衡,不要為孩子準備太多的零食,增加腸胃的負擔。
其次,看護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懶惰,可以領著中國孩子多走走,運動一下。
當孩子有消化不良時,家長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也可以喝白棘苓來調理脾胃,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孩子的積食就會快速消散。
你還在為孩子不愛吃飯而苦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