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2021-01-15 娛樂小秀廠

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家長都擔心寶寶吃不飽,於是動不動就會寶寶吃東西,很多時候,寶寶還沒來得及將胃裡的食物消化掉,媽媽又繼續給寶寶餵食,寶寶的年紀小,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用躲避的方式拒絕進食。

不只是媽媽,甚至是家裡的一些長輩也是如此,總是端著飯碗跟在寶寶屁股後頭,逼著寶寶吃飯。

其實,家長完全沒必要這麼多,寶寶如果餓了,雖然無法用語言準備表達,但是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告訴媽媽,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寶寶短時間內吃太多的東西,很容易造成積食,積食是我國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積食通常表現為:

寶寶在某一段時間裡,突然暴飲暴食,一旦脾胃的承受能力不足,就會降低寶寶的食慾,從而使胃口變差,拒絕進食。

長期出現嚴重的積食,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父母平時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知道寶寶積食都會出現哪一些症狀,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寶寶消食化積。

一、寶寶若是出現這8個症狀,說明積食了

1、食慾不佳

如果寶寶之前的食慾一直很好,但是某天胃口突然那變差,而且食量變小,吃一頓飯耗時長,家長就要注意寶寶是否積食了。

2、大便酸臭

家長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每天都能正常排便,若是寶寶三五天不排便,或者是排時,酸臭無比,甚至可見沒來得及消化的食物殘渣,很有可能是寶寶出現積食。

3、臉色發青

積食的寶寶臉色看起來會很憔悴,尤其是鼻翼兩側顏色會呈現青紫色,家長要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積食。

4、口腔發出異味

寶寶吃了東西以後,腸胃無法及時地將吃下去的食物消化掉,堆積的食物殘渣在胃裡生成生酸,產生異味,孩子口氣有股酸臭的味道,多半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積食。

5、手腳發燙

家長摸寶寶的手心腳心,有一點微微發燙,多半是出現了積食,長期積食會導致寶寶無法很好的吸收營養,從而免疫力下降,引發了內熱。

6、舌苔加厚

積食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舌苔變厚,主要集中在舌頭中間的部位,一塊類似硬幣大小的白色舌苔,看起來十分厚重,這也是積食的症狀之一。

7、睡眠不佳

積食的寶寶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夜裡睡眠質量差,睡覺不踏實,偶爾會發出哭腔或是出現嘔吐的症狀。

8、腹痛腹瀉

寶寶出現積食後,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的症狀,這是因為,積食令寶寶的消化功能變弱,食物在胃裡無法充分消化,就會造成腹痛和腹瀉。

二、改善積食的5個按摩手法

寶寶積食主要原因在於脾胃功能失調,無法很好的進行食物消化,小兒推拿是通過刺激寶寶身上的穴位,常見的按摩手法主要為:清補脾、揉板門、捏脊等。

這些推拿手法都能為寶寶消食化積起到很好的健脾胃的效果,這5個按摩手法,家長在家中就可以操作了。

1、清脾經

清脾經又叫做清補脾經,這個按摩手法可以很有效的幫助寶寶健胃消脾、和胃降逆的功效。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一隻手的無名指和手指夾著寶寶的小手,另一隻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寶寶的拇指,從上到下,從下到上來回的揉搓,一般重複個50次即可。

2、揉板門

板門又叫做「脾胃之門」,揉板門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緩解積食。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右手抓著寶寶的手,左手塗抹一些滑石油,在寶寶的板門穴位上輕輕按壓。

3、捏脊

這個按摩手法主要是在寶寶的背部操作,捏脊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調暢氣血。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捏寶寶骶尾骨的皮膚,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至上推到寶寶的頸部,捏三下就提一下,一般操作個5-10遍即可。

4、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簡稱摩腹,主要操作穴位是寶寶的腹部,這個按摩手法可以幫助寶寶很好的改善積食。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將手掌放置於寶寶的腹部,順時針進行按摩,按摩的力道要輕一點,操作10遍即可。

其次是揉腹,家長雙手塗上寶寶按摩油,先行搓熱之後,再把手掌放在寶寶腹部的上方,輕輕按揉。最後是推腹,家長雙手放在寶寶的劍突位置,由上至下輕推。

5、清大腸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握著寶寶的手,找到虎口的位置,從虎口到食指的位置輕輕推置,這樣做可以將寶寶體內的體積往下壓,一般推100次左右,清大腸可以幫助寶寶排便通暢,消除體內積氣。

三、如何預防寶寶積食呢?

1、飲食調理

寶寶積食以後,日常進食以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飯菜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麵湯等,把控好寶寶的進食量,不給寶寶吃零食,晚餐飯量要減少一半,飯後要帶寶寶散步幫助其消化。

2、增加運動

寶寶容易積食,除了飲食不當之外,還有身體素質弱的原因,所以,天氣好的時候,家長不妨帶著寶寶到戶外進行身體鍛鍊,適當運動可幫助寶寶增強體質,預防積食。

總結: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完善,無法與成年人相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重視寶寶積食的情況。

積食會給寶寶帶來極大的危害,積食會令寶寶無法消化胃裡的食物,食物消化不掉,寶寶就無法吸收營養,抵抗力就會下降,各種小兒疾病就會接踵而來。寶寶進食最好是少食多餐,禁食生冷、油炸的食物,這樣可幫助寶寶有效預防積食。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5種現象,可能是積食了,家長別忽視
    現在家長對寶寶的成長十分重視,特別是在飲食營養均衡這一方面,想要把所有好的食物都讓寶寶吃了。然而,寶寶對於饑飽是沒有概念的,加上他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積食。寶寶消化不良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影響寶寶的健康。那麼,寶寶積食的這些症狀家長是否了解呢?
  • 孩子積食消化弱?醫生教你按摩4個穴位,在家輕鬆調養孩子脾胃
    疫情期宅家,孩子們多吃少動,難免會出現一些消化問題:比如積食、口臭、便秘、腹脹、腹瀉等等......脾胃一傷,孩子的各種健康問題都會隨之而來。各位家長們,不妨跟著胡慶餘堂陳佳莉醫生,一起學習在家用小兒推拿給孩子調養脾胃,不出門解決小病小痛吧~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3個動作教你辨別!
  • 孩子出現這幾種特徵,是積食的表現,兩個方法,讓孩子快速消化
    那寶寶又不會說,大人們怎麼判斷寶寶還要不要吃,寶寶是不是吃得過多了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大人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寶寶們吃得怎麼樣啦!01寶寶出現這幾種症狀,說明產生了積食一、嘴巴裡有異味02如果寶寶積食,家長該幫助寶寶解決一、注意飲食寶寶積食,就是因為胃消化不良
  • 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
    導讀: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出現「積食」現象怎麼辦?教你三招,輕鬆搞定積食現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清理積食,健脾益胃,常做三件事,孩子積食沒了,脾胃越來越健康
    6歲女孩,身體出現這4種表現,家長要留心,孩子就要停止發育了!醫生診斷後大吃一驚,發現彤彤的積食已經很嚴重了,因為彤彤平時過多的食用零食,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微量鋅元素的缺乏,就造成了彤彤眼袋發紅,出現口臭,食欲不振的現象,還好發現得及時,再晚一些孩子就停止發育了!脾胃虛,積食的小孩,通常會出現4種身體表現,若佔其中1種,家長們都要留心了!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 如何分辨寶寶積食?家長記住觀察這6個地方
    傳統說,90%的孩子生病都跟積食有關,或輕或重,或淺或深。由積食引發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免疫力受損,動不動就生病,甚至引發過敏性疾病等等。基本上調理好孩子積滯,很多病痛就會無藥而愈,孩子越養越壯。所以,要想孩子長好,調理好孩子的體質,家長一定要認真解決小兒積滯問題。
  • 家長鬚知:脾虛、積食孩子易出現的6種表現,這3種食物少給寶寶吃
    1、睡眠不安(輾轉反側,甚至磨牙)脾虛、積食的孩子大多睡眠質量都比較差,他們常常睡不踏實,總是翻來覆去,甚至有的寶寶還會出現磨牙的情況。此外,積食的寶寶還可能會出現咬牙、或者睡前不明原因的哭鬧現象。2、舌苔變厚孩子是否脾虛、積食,其實家長還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舌苔來進行判斷。通常寶寶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苔,可如果寶寶積食越嚴重,那他舌體的中間部位就會變得越厚,甚至呈現黃厚的狀況。
  • 舌苔照分析:如何從舌苔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寶寶積食現象已經是目前最常見的症狀了,這一次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從舌苔觀察寶寶是否有積食吧~1、正常的舌頭是什麼樣?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舌質是淡紅色,舌苔像薄薄的一層霜。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寶寶總吃手,吃點兒奶就噁心,是不是積食了?兒科主治醫師李偉華: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聞口氣。寶寶積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有口氣。如果媽媽聞到寶寶的口腔有異味,就可能是孩子吃得過多,出現了消化不良。除了聞口氣,家長還要留意孩子打嗝時的味道。有的孩子雖然平時沒有口氣,但是打嗝時會有酸臭味。看舌苔。
  • 孩子有幾種異常,可能是積食了,有個常在夜裡出現,爸媽容易忽視
    可孩子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消化能力較差,如果飲食出現偏差,就很可能會造成積食,而早期出現的一些異常反應又容易被家長所忽視。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出現這幾種異常反應,很可能是積食 1、食慾減退
  • 孩子積食有哪些危害?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
    兒童的各項器官都發育不完整,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起積食或腸胃不舒服。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孩吃太多東西,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積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小孩積食都有哪些表現?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孩子積食有啥危害?孩子積食如何治療?
  • 孩子積食胃口差?送你四個消食方法,健脾開胃,家長必看
    如何有效解決孩子的積食問題?孩子為什麼容易積食不消化呢?孩子年紀小,脾胃功能還不健全,有時候也不懂饑飽,就很容易在吃飯的時候控制不好攝入量,而父母有時候又會高估孩子的消化能力,就十分容易導致孩子吃得過多積食。還有就是一些孩子脾胃相對較弱,雖然吃得不多,但是消化功能弱,也十分容易積食。如何有效的解決孩子的積食問題呢?
  • 孩子積食越來越嚴重?出現4種現象莫忽視?預防積食,堅持3事
    當媽真是不容易,又要擔心孩子感冒發燒,又要怕孩子吃多了積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也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們從小就吃好喝好,家長們更是想方設法給寶寶們補身體,生怕孩子的發育比別的孩子慢。而小孩子也沒有什麼自制力,看到什麼好吃的都是使命吃,從而出現積食,影響發育,還會給寶寶的身體帶來危害。
  • 四步判斷孩子是否積食
    孩子是否積食看這四點「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胃口差就擔心是不是積食了,有些厭食不一定是積食,脾虛的孩子也會表現出不想吃東西,但沒有食物積滯。」潘明沃介紹,積食是傷食停乳,首先表現為孩子的胃口變差、不想吃東西。
  • 今日分享:小兒積食的判斷與如何解決
    小兒積食信號家長注意觀察第1:大便聞起來酸臭,有粘液第2:吃奶吃輔食不好,睡覺不安寧>第3:聞口中臭,感腹中痛第4:舌苔發白厚膩,腹中有積食第5:手足心熱,常有病禍第6:口鼻幹又紅,肺胃熱相逢以上幾點結合,可以簡單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的情況
  • 出現以下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已經積食,家長別再亂餵孩子了
    分辨孩子是否積食,可以看看他是否有這些表現孩子食慾驟降,吃飯速度慢如果符合以上幾種表現,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了。積食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積食跟腸胃虛弱有非常大的關係。如果腸胃的消化功能降低,吃進去的食物消化的不多,大多都滯留在腸道中。
  • 孩子積食怎麼辦?注意這4個情況,教你分辨寶寶不消化
    寶寶積食首先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吃飯沒有胃口,閨蜜小魚的兒子平時胃口教好,每次吃飯都是狼吞虎咽。這兩天孩子似乎對食物喪失了興趣。面對父母的美食吸引,孩子匆匆幾口便聲稱自己以及吃飽。更讓閨蜜疑惑的是,孩子每日飯量大減,竟然會頻繁打嗝。之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知道他產生了積食。
  • 孩子積食的3種典型表現,勸誡家長別忽視
    現如今孩子積食的頻率越來越高,而這件事在許多父母的看來,孩子積食一般都是吃太多了,所以覺得只需要控制一下飲食就可以。可是就算如此,長期下去孩子還是會出現積食,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第一時間需要注意的是調整一下孩子飲食的食材,才能夠高效的使孩子減少積食的發生,也能使孩子的營養吸收變得更加的完善,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營養過剩或者是浪費的情況,還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怎樣判斷小孩子積食?出現這3種反應,說明脾胃在「怠工」
    孩子的消化能力受到阻礙,腹中的食物無法快速消化,反覆如此,會引起食物堆積。沒有完全被消化的食物「相聚一堂」,脾胃會出現「漏洞」。年幼的孩子,詞彙量和語言表達的欠缺,使他們無法將積食的感受告訴父母,只能用各種行為表現。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看看這5個表現有沒有!3個習慣要戒掉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頭痛的就是積食,因為孩子畢竟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孩子就像是剛剛長出來的幼苗,非常脆弱,身體的各個器官還在發育的狀態,脾胃也是非常虛弱。如果家長的護理出現稍微的不對,就容易導致孩子積食。重要的是積食並不是小事情,因為長期積食會降低孩子的免疫能力,甚至使孩子因為長期營養不足出現不發育不長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