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的消化功能處於成長階段,因為飲食的多樣性,經常會出現積食、上火等症狀,家長帶孩子去看大夫的時候,觀察舌苔是個很重要也是比較直觀反映孩子身體狀況的方式。廣東三甲醫院兒科李主任就憑藉多年臨床經驗,整理出幾種常見的舌苔表象和其對應的病因,搞清楚孩子生病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寶貴經驗,建議家長收藏!
舌苔是中醫看病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脾胃之氣蒸發食濁產生的表現,大夫會通過舌苔顏色、質地等來診斷身體情況。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正常的舌苔是什麼樣的。
李主任說,正常人的舌苔呈現薄白,整體潤澤。不同年齡段和不同人群,舌苔表徵都不一樣,如果進食少,咀嚼的動作發生的少,舌苔舌質會稍微厚一些,但正常健康的舌苔顏色等應該相差不大。
第一種情況,寶寶的舌苔發白,像是舌頭上有一層白色的物質,李主任稱,如果孩子舌苔發白或者發黃,但不厚重,看上去像是薄薄敷在舌頭上的一層物質,暫時沒有其他不適症狀,那就是有些輕微的消化不良,這時要給孩子多喝水,適當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調理幾日即可改善。
第二種情況,孩子的舌苔發白,部分發黃,而且感覺像是厚厚的一層物質,舌頭髮粘,舌苔上的物質不易刮去,伴隨的酸臭的口氣。與此同時出現厭食、入睡難、腹脹的不適,那就很有可能是進食太多,腸胃功能差,引起消化不良,造成積食上火的症狀。
李主任告誡家長,積食不是一天兩天積攢下的,不要貪圖快速的消滯,而是要調節孩子日常飲食,調理腸胃消化功能,從根源杜絕積食的反覆發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大夫建議,每一到兩個月之中,可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堅持給孩子服用調理腸胃,健脾和胃的中成藥物。孩子體內的積食,就像是水管裡長年累月的「垢」,也是需要清理。古代醫書《本草新編》中記載,體內有積食,可以猴頭菇、沙棘、橘皮、茯苓、雞內金、金銀花等食藥搭配服用,這個小食方沿用至今,發展成為消除積食的經典方猴菇鋅棘,它調理腸胃的常備藥物,猴菇鋅棘中不僅有古書裡記載的猴頭菇、沙棘、橘皮、茯苓、雞內金、金銀花,還加有山楂用來消除積滯,山藥健脾和胃,麥芽運脾開胃,同時含有添加牡蠣濃縮粉補充碳酸鈣,葡萄糖酸鋅與牛磺酸為營養強化劑,調理的同時補充鈣鋅,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養成2個好習慣,娃不積食,脾胃好,長大個
1、調節飲食習慣
不要整天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和過於油膩的東西,可以將白面精米偶爾換成粗糧,例如玉米紫薯地瓜等,全麥對孩子身體也非常有益處。多吃應季水果,但要避免過於涼性的水果,不要吃冷凍冰鎮的食品飲料。一日三餐搭配合理,參照1+2原則,1份葷菜搭配2個素菜,營養均衡。
2、睡覺前少喝水,不加餐
等孩子過了以奶為主要食物的階段,奶製品就儘量不要在晚上服用,不僅是奶,睡覺前儘量避免過多的喝水,也不要再吃些小零食小加餐,睡前進食也容易造成孩子夜晚消化不良,引發積食、齲齒等問題。
結語: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家長多學習,孩子少生病。孩子的健康也是家長生活習慣的一種反映,如果你的孩子經常積食上火,那就多多反思一下自己的餵養方式是否出現了問題吧,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