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食,百病蜂起,這種「飲料」常給娃喝,脾胃強健,積食好轉

2021-01-09 健康新經

孩子出現積食的問題,逐漸普遍起來。

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飲食更加注重,食物多樣化讓孩子的飲食也跟著豐富起來。

很多家庭中孩子經常出現反覆性扁桃體發炎,感冒發燒,流鼻涕,咳痰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覺得孩子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營養不良,其實都是飲食不當導致的,孩子脾胃虛寒,若餵養不當導致積食,便會出現以上的問題。

靜靜的孩子,現在已經11個月大了,但是體重卻僅僅13斤,相比於同齡的孩子,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而鄰居家的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已經13斤了,這讓靜靜羨慕不已。

但靜靜的孩子不願意吃飯,喝奶的時候也總是三心二意,稍微吃多一點,就會出現口氣,好幾天都不再想吃輔食,靜靜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且孩子在四個月的時候開始鼻梁上出現青筋,六個月的時候逐漸加入輔食,從這之後,孩子的大便也變得不正常了,便秘密越來越嚴重,有時還需要用開塞露來解決,每次孩子大便的時候都非常苦惱,逐漸的對排便產生了排斥反應。靜靜也沒有辦法,也不知道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

從網上瀏覽信息之後了解到,通過看孩子的舌苔,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靜靜看了自己孩子的舌苔,已經變得又厚又黃,舌頭胖,大大顏色非常紅,不是正常的粉嫩顏色,再結合孩子日常的這些表現,就更加確定孩子出現了積食。

根據孩子的一系列表現,靜靜用了柳果刺鋅,每天給孩子喝,沒想到喝了一次孩子第二天就沒口氣了,又繼續喝了兩天胃口也變好了,夜裡睡覺也安穩多了,靜靜便每天抽出時間來學習孩子養護的一些知識,沒過2個月,靜靜的孩子長得越來越好,體重和身高也比之前長得快了,靜靜開心極了。

通過舌苔辨積食

寶寶的身體如果健康的話,舌苔應該是白色的,並且只有薄薄的一層,如果孩子出現了積食,舌苔就會發黃變厚,而且嘴巴裡還有口氣,非常嚴重。所以再查看孩子是否出現積食時,通過舌苔這一方面可以非常明確的了解,一般可以從舌苔的這三個方面著手:

1、舌苔的薄厚

如果突然發現孩子的舌苔增厚了,就說明孩子是出現了積食,如果舌苔只是增厚,沒有變黃,說明是積食的初期。

2、舌苔的顏色

舌頭的顏色正常是粉紅色的,舌苔薄薄的一層覆蓋在舌頭上,如果舌苔變厚而且顏色變黃,並且有滑膩感,說明你孩子的積食已經非常嚴重了。孩子出現積食之後還會出現地圖舌,蓮花舌的情況。

3、舌苔的潤燥

如果舌苔發乾,說明身體的津液少,孩子比較缺水,如果舌苔溼潤,並且胖乎乎的說明溼氣重,脾胃虛,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調理身體了。

孩子積食,百病蜂起,這種「飲料」常給娃喝,脾胃強健,積食好轉

積食就是因為孩子吃飯吃的多,影響了脾胃的正常運作功能,所以提高胃動力和幫助消化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市面上有些助消化的藥品,大多數以洩為主,比較寒涼,這樣不僅幫不到脾胃,反而會不斷刺激孩子的腸胃,讓脾虛更嚴重。

在中醫上治積食用得比較多的是柳果刺鋅,在孩子積食的時候喝,能夠消除積食,調理脾胃,扶正固本,一般來講,連續用三四天,大部分的積食都能得到緩解,如果配合給孩子吃素食、好消化的食物,效果會更好。

除此之外,大夫會建議日常養成給孩子喝柳果刺鋅的習慣,這是因為它有預防積食的作用,小孩的脾胃通常比較嬌嫩,如果遇到積食難以調節過來,若是每周喝一兩次柳果刺鋅的話,就能很好的避免這個問題,減少孩子積食的次數,提升免疫力。

每個好父母餵養孩子的方式不同,但是不管哪種方法,都是落腳到對孩子好的目的上。平時帶孩子多出去鍛鍊身體,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要讓孩子一直躲在屋裡,變成溫室裡的花朵,這樣孩子非常容易生病。孩子既需要精心的呵護,但是也需要出去走走。

相關焦點

  • 小兒積食的「清理工」被找到,經常吃,趕跑積食,或能強健脾胃
    扁鵲心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凡憂思太過,心血耗散,生冷硬物損傷脾胃,致陰陽不得升降,結於中焦,小兒百病皆至。積食鬱熱,而熱有向上燻蒸的特點,熱氣衝到喉嚨部位,便會出現扁桃體發炎腫大,很多家長反映小孩一發燒就會扁桃體腫大,其實就該考慮一下孩子是否存在積食的問題。睡眠不安。中醫上講,食不和則臥不安,內有積食,睡眠質量會降低,因為原本是應該休息的時間,而脾胃還需要繼續工作,所以孩子會表現得翻來覆去,反覆翻身,手舞足蹈,還經常說夢話,磨牙等。
  • 脾胃「先天不足,後天不養」?孩子常積食,用3種方法就搞定
    但事與願違,孩子非但沒有好轉,體質還越來越差了,小蘭明白孩子三歲了,不能再這樣過下去。於是她各種找醫生,功夫不負有心人,人家介紹位70多歲研究積食幾十年的老中醫給她。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脾胃要虛弱一些,有句話是說"脾胃虛弱,百病生起"。所以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 積食就像「石頭」,壓垮娃脾胃,學會1招,強健脾胃清積食
    從業多年的醫生透露,孩子身體在寒冷的冬天身體頻繁生病,大多數都是因為脾虛積食導致的,俗話說,積食是百病之源,身體積食時間長了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孩子攝入到體內的食物不能被及時的消化吸收,滯留在腸胃中,引起積食,而且身體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成分,影響身體發育的同時,降低身體免疫力,孩子容易生病。
  • 它是脾胃「第一殺手」,讓娃積食不長個,很多家長卻常給孩子吃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條件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長在孩子的飲食方面更是捨得付出,經常給孩子補充各種各樣的營養,孩子的零食也從不間斷,但是身體積食卻變得越來越頻繁,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飲食的篩選,讓孩子少吃一些垃圾食品,保護好孩子的脾胃,預防積食的出現。
  • 孩子積食「禍根」找到了,若娃貪吃,脾胃越「痛苦」,難長高個
    孩子積食「禍根」找到了,若娃貪吃,脾胃越「痛苦」,難長高個1、大補的「湯藥」萱萱的奶奶就是覺得孩子營養不夠,就給娃喝一些大骨頭湯,孩子脾胃嬌嫩,大骨湯裡面都是一些油脂,營養成分大多數都已經流失掉了,還會拖垮孩子的脾胃,導致食物消化不完,滯留在腸道裡面,影響到孩子的長高個。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娃少生病!
    在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可以先用溫水擦拭身體,同時多讓他喝溫水,加快尿液排出,促進代謝。有的時候家長會讓孩子多睡覺,其實讓孩子適當的運動,排出汗液也是加快代謝排出廢物的方法。
  • 94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1種「水」,脾慢慢變強
    這裡描述了水谷精微的重要性,而水谷精微是需要脾胃來運化的,因此《脾胃論》中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孩子容易生病,就與他們脾常不足、經常積食有關,脾胃是元氣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百病生。兒科教授:6歲以下的娃,3種食物要拉進「黑名單」,儘量少吃,會積食脾虛1、骨頭湯總有些家長喜歡「以毒攻毒」,比如孩子明明已經發燒了,卻還希望給孩子「捂熱退燒」,孩子明明已經積食了,卻還是給孩子喝「骨頭湯」通脾胃,毫無科學依據,最終只是害了孩子。
  • 這是脾胃「清掃機」,每天給孩子喝一點,清理積食長高個
    聽我哥哥說,最近兒科人都是滿滿當當,全是家長抱著孩子來看病的,不但孩子很受罪,家長也是非常的糟心。其實這次並不是什麼感染或者是流感,就是因為孩子飲食不當導致的。再加上最近氣溫變化很大,孩子很容易受到這些影響。最常聽到醫生講的一句話就是:哪有什麼大毛病,都是因為吃出現了問題。
  • 孩子積食後,這3種食物要忌口,若不注意,脾胃會「水洩不通」
    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在中醫上有「脾胃虛弱,百病蜂起」的說法,尤其是脾,它主管將我們所食運化成水谷精微被身體所使用,因此當脾胃功能出現障礙時,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小兒容易生病,也正是因為脾胃虛弱,除了脾胃先天虛寒之外,還因為後天餵養不當、護理不周等原因導致積食,在6歲以下的孩子中,超過百分之80的孩子生病都是源於積食,因此在中醫上,非常重視孩子的積食問題。
  • 小孩得多喝1飲料,不是山楂汁,常喝,不積食、脾胃好、胃口也好
    而且經常半夜發燒,給孩子吃了退燒藥之後,好轉之後過不了幾天就會再次發燒,擔心孩子身體出現問題,急忙到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醫生全面的檢查之後,告訴我說我兒子這是身體積食了。"孩子腸胃中滯留著大量未消化的食物,發酵之後產生積熱,這才導致孩子反覆發燒,還告訴我孩子舌苔發白,扁桃體紅腫,這是典型的積食症狀。
  • 孩子有無積食,看看舌苔就知道,醫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李主任告誡家長,積食不是一天兩天積攢下的,不要貪圖快速的消滯,而是要調節孩子日常飲食,調理腸胃消化功能,從根源杜絕積食的反覆發生,常給娃喝1種水,遠離積食。
  • 醫生:1種「飲料」早晚吃,養護孩子脾胃,清除積食,娃長高長肉
    上個月甜甜的扁桃體突然發炎了,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轉。最後去醫院後,醫生說這孩子是積食了,太嚴重了,看他流口水,有口氣,舌苔也厚,是非常明顯的積食表現。2.反覆發燒如果孩子突然發燒,吃藥會消退,不吃藥會立刻復發。如果反覆發燒,體溫會不合理的升高,尤其是手掌和腳,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由於積食引起的。3.睡眠不安孩子入睡後容易出現磨牙、夢話、吮嘴、哭鬧等問題。這是孩子積食身體不適,內熱,導致的。
  • 積食的「剋星」不是雞內金,常喝一種「水」,醒脾健胃,嚇退積食
    為什麼經驗豐富的育兒嫂都這麼重視積食呢?中醫上有句話,積食一來百病生。如果孩子積食時,父母不管不問,那麼積食就會繼續發展,鬱熱導致體溫升高,孩子出現發燒,積食影響脾胃功能,出現脾虛,生痰儲痰,讓孩子呼吸系統變脆弱,容易感冒,鼻炎,扁桃體腫大等,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積食,否則就總是會容易生病。一個蛋糕,讓孩子突然發燒,到底是怎麼回事?
  • 積食生百病,常給孩子喝這種水,趕跑積食,孩子脾好生病少
    ,嘴中沒有異味出現,而是有一股奶香味兒,但是積食的孩子由於食物在腸胃中發酵產生氣體,通過呼吸道反上來,所以會聞到口腔中有很明顯的異味兒,一般是酸腐的氣味。 4、舌苔 積食的孩子舌苔會變得又厚又白,長期積食的孩子舌苔會發厚發黃,形成地圖舌。
  • 積食的「救星」發現了,不是益生菌,若孩子愛喝,脾胃好少生病
    有句老話叫「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積食的情況。由於嬰幼兒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食物的需求量很大,但由於其脾胃虛弱的生理特點,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症狀。(2)孩子腹痛,腹脹,便秘孩子積食後,腸胃功能紊亂,脾胃功能不足,孩子吃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所以,積食會引起腹脹腹痛,消化動力不足,經常便秘,或者腹瀉。
  • 積食善於「偽裝」,醫生:出現8種症狀,別單純以為是孩子不聽話
    積食一來,百病蜂起",希望每位家長都能了解積食、摸透積食,從而減少孩子生病的概率。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愛積食生病?雖說現在的醫療水平是好起來了,但好像孩子們的體質恰恰相反,越來越差。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大致分為兩點:一是,孩子天生脾胃不足;二是,不正確的餵養方式。換句話說,孩子積食愛生病,多源於吃上。
  • 6歲女娃2年沒長個,警示:1種水喝太多,積食脾虛難長高
    除了這種「營養水」會導致積食脾虛外,還有這3物奶油食品除了定製的蛋糕之外,現在的奶油食品一般都是人工奶油,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比較多,對身體有害,而且奶油食品含糖量太高,會影響孩子的食慾,滋膩脾胃,產生溼氣,容易讓脾的負擔加重,出現積食脾虛。
  • 這一物是脾胃的「禍害」,孩子積食不發育,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吃
    冬季是一個適合進補的時節,許多家長在冬天的時候都會給孩子多補充營養,然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可是卻忽略了孩子身體是否能夠消化吸收這些營養物質。這是因為孩子年紀小,脾胃還是比較嬌嫩,在加上冬天腸胃本身就很敏感,所以經常給孩子進補很容易造成孩子脾胃虛弱,腸胃很容易積食。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小孩積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常見並不代表可以被家長忽略。中醫上認為,積食一來百病生,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積食,任其發展,最後很有可能會形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甚至發展成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需要手術切除的地步。
  • 比辣椒還傷脾胃的調料,不少家長喜歡給娃吃,難怪娃積食難長個
    但奇怪的是,咚咚卻只吃不長肉,也不長個,6歲了個子孩子跟4歲的孩子差不多。有段時間,咚咚很喜歡喝骨頭湯,爺爺每天都給他做,還放很多調料一起給熬湯,咚咚喝了一段時間的骨頭湯,竟然腹瀉腹痛,去醫院,醫生說孩子是因為積食了,現在脾胃很虛弱,這也是導致孩子長不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