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先天不足,後天不養」?孩子常積食,用3種方法就搞定

2020-12-22 張凱醫生說健康

小蘭的女兒天生脾胃比別人弱,吃東西特別的講究,一不小心就會積食。小蘭是換著花樣做好吃的給女兒,就希望她能有更好的營養,然後讓她的脾胃多好一點。

但事與願違,孩子非但沒有好轉,體質還越來越差了,小蘭明白孩子三歲了,不能再這樣過下去。於是她各種找醫生,功夫不負有心人,人家介紹位70多歲研究積食幾十年的老中醫給她。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脾胃要虛弱一些,有句話是說"脾胃虛弱,百病生起"。所以這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重要。做家長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比平常孩子更多一些。

小孩積食,會發出"10暗號"

1.鼻梁和鼻根容易長青筋

2.不愛吃東西

3.口有酸臭味,舌苔厚膩發白

4.下眼皮腫脹,有黑眼圈

5.睡不踏實,容易半夜驚醒

6.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7.腹脹,腹痛,肚子鼓且硬

8.反覆感冒發燒

9.手心、腳心、額頭、臉容易發熱

10.便秘或腹瀉

小兒積食怎麼辦,3件事情要做到

1、 孩子積食喝些消食水

小蘭在老院士那裡得知一種化解積食的消食水。這種消食水是有科學依據的,它繼承《千金方》中化解小兒積食良方的優點,結合現代新資源食材,蛻變成柳果刺鋅消食水。作用於積食,效果更明顯的,性質更溫和的,作用更全面。

它的成分是由十幾種藥食同源的食藥材組成,有安全、無添加劑、易吸收的特點。家長們可以備上一些,輕微消化不良柳果刺鋅就能排上;要是比較嚴重建議吃一周來消化積食,再吃一周來固本扶正,強健脾胃。平時也可以用來健脾、預防積食。

裡面含有沙棘、金銀花、猴頭菇、麥冬、山藥、橘皮、柳果等材料精華,可以消積導滯、調理脾胃的運化、強健脾胃、恢復腸胃功能、促進生長發育等作用。

2、 學會按摩

當孩子吃的有點超量的時候,給孩子按摩按摩,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大人把雙手弄暖和了,然後放在孩子的腹部,輕輕慢慢的隨順時針畫圈式走動5-10分鐘即可。

常常給孩子有序捏脊、摩腹10分鐘左右,能起到預防積食的作用,在孩子消化不好時,就可以堅持摩腹一段時間。

3、 做好飲食結構

給孩子吃的食物,最好是日常的飯菜,弄得清淡一點,以素食為主,葷菜為輔,少油少鹽,適量吃些新鮮水果。一日吃飯三餐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吃早餐,不要想賴床覺得早餐做起來麻煩,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頓好早餐,可以幫助他有一天的滿足感。

難消化食品儘量不給孩子吃,脾胃先天虛弱的要拒絕吃

有的東西就是很受孩子的喜愛,比如漢堡炸雞、可樂飲料、奶茶、堅果等不好消化的食品。這種食品要是小孩還沒有到三歲,最好不要給他吃。滿三歲以上也要限制吃的次數。吃多這種食會使幼嫩的腸胃受到傷害,降低脾胃工作效率,從而引起積食問題。

孩子積食是一種常見現象,幾乎所有的孩子發生過積食事件,家長們不僅要在飲食上把控好,也要鼓勵孩子多運動,作息規律,不熬夜。先天脾胃不好的孩子,父母更要多留意孩子的狀態,早發現積食,早解決,降低孩子患胃病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孩子積食後,這3種食物要忌口,若不注意,脾胃會「水洩不通」
    小兒容易生病,也正是因為脾胃虛弱,除了脾胃先天虛寒之外,還因為後天餵養不當、護理不周等原因導致積食,在6歲以下的孩子中,超過百分之80的孩子生病都是源於積食,因此在中醫上,非常重視孩子的積食問題。一般來講,孩子在積食初期胃口會變得不好,對於很多食物都不想吃,但父母會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所以就想多給他們吃,中醫兒科主任提醒,容易積食的孩子,父母要格外注意飲食的調節。
  • 1歲內娃,2種輔食易消化、益脾胃,孩子吃好不積食,養出好體質
    常言道:「脾是後天之本」,要想孩子有個好體質,就要先避免積食、脾虛的出現。孩子為什麼這麼愛生病呢,其實1歲前可是個關鍵階段。第一階段:先天不足,《育嬰秘訣》中說孩子「脾常不足」,也就是自打出生,脾胃就先天不足。第二階段:2-3月齡時,由於家長們的餵養觀念不成熟,由此造成第一次積食、脾虛出現。
  • 毀掉孩子脾胃的就是這些「兇手」,常犯積食長不高
    下面這些都是會傷害孩子脾胃的「兇手」!經常犯的話孩子會積食,影響生長發育。兇手一:過度餵養孩子先天脾胃功能比較弱,若是家長經常過度餵養的話,超出脾胃運化的限度,就容易導致脾胃「罷工」,出現積食,過度餵養普遍存在於現代的家庭中,父母總覺得多讓孩子吃一些,就能夠補充足夠的營養,否則擔心孩子營養不夠
  • 忠告:3種飯不要餵孩子吃了,容易積食還傷脾胃,家長別粗心
    閨蜜家的女兒今年6歲了,婆婆一直催著要二胎,她和老公還在猶豫,這兩天跟我抱怨:「也不是養不起,是孩子太難帶了」!從出生到現在,專職伺候女兒一個,吃喝拉撒無微不至,孩子還是「很嬌氣」,挑食、厭食,身高、體重長得也慢,還動不動就生病,這是愁死個人。
  • 94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1種「水」,脾慢慢變強
    這裡描述了水谷精微的重要性,而水谷精微是需要脾胃來運化的,因此《脾胃論》中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孩子容易生病,就與他們脾常不足、經常積食有關,脾胃是元氣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百病生。94歲的兒科肖哲教授,研究小兒積食幾十年,在他看來,積食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養」出來的,家長不顧孩子的消化能力,一味地給予,導致孩子積食脾虛,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
  • 孩子再積食,用對這個方法,根本解決積食脾虛,用一個好一個
    愛積食的孩子容易脾虛、發育遲緩、出現各種病症。"脾乃後天之本",如果想保證孩子們身體健康,不管要吃好穿好,更要顧護好孩子脾胃,保證不積食。如果孩子從小脾胃差勁,對孩子身體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嚴重甚至影響一生。
  • 秋分之後,常給孩子吃3種食物,娃脾胃好,半年不生病
    天氣轉涼之後,很多父母由於個人疏忽,沒有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以至於孩子的身體狀況直線下降,甚至三天兩頭的被積食所困擾,深究其原因還是家長的餵養方法出現了問題。 由於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酶功能差,這才導致寶寶消化能力差,容易受到影響,只要餵養稍有不當,就會引起消化不良。
  • 積食的「剋星」不是雞內金,常喝一種「水」,醒脾健胃,嚇退積食
    很多養過幾個孩子的老人,都遇到過小孩積食的情況,而對一些年輕的父母來說可能是一頭霧水,不管是孩子不願意吃飯,還是感冒發燒,咳嗽,肺炎,便秘,家裡的老人都說孩子可能是出現了積食的問題。張曉芳主任聽到加凱媽媽的描述,心驚肉跳,孩子本就不該吃太多甜食,還又吃了這麼多食物,再加上當天孩子情緒過於激動,諸多原因導致脾胃失調,積食鬱熱,就發燒了。張主任先給退了燒,又給開了柳果刺鋅,讓回去連喝3天,注意清淡飲食。加凱的積食果然慢慢好了,經過這次之後,媽媽再也不敢給加凱吃這麼多蛋糕了。
  • 消食「王者」被發現,不是山楂和雞內金,堅持吃,娃不積食脾胃好
    中醫上講,四時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但願人皆依此法,自然諸疾不相干。養育小孩,主要就是三分飢與寒,而飢與寒的目的,其實就是預防積食和化解積食後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反思我們平時養小孩,怕的就是飢與寒,尤其是家裡的爺爺奶奶,因為自己曾經挨餓受凍,所以再不願讓孩子受「這份苦」,儘可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殊不知這些飽暖所產生的危害也隨之而來了。消食「王者」被發現,不是山楂和雞內金,堅持吃,娃不積食脾胃好,此文就這兩方面向各位家長介紹。
  • 孩子3歲前,3種食物別再餵了,香蕉配「它」,孩子脾胃好不積食
    孩子3歲前,3種食物別再餵了,傷脾胃,孩子太容易積食生病1、湯泡飯「湯泡飯」始終有家長在給孩子吃,做飯喜歡放一些調味品,讓飯菜的味道香,可是給孩子吃了這樣的飯菜,會傷害脾胃,讓孩子積食生病,甚至不發育。
  • 孩子積食「吃」出來的?這3種食物再不忌口,脾胃或會被「擊倒」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好帶,經常感冒生病,很是著急。有的父母帶著孩子也去醫院檢查了,但是醫生說孩子積食了。所謂"小兒積食,百病為先",所以現在不少父母特別怕孩子消化不了食物,反覆積食生病了。而且兒童脾胃功能不完全發育,需要精心呵護,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給寶寶吃了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最終影響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 積食不是悄無聲息,孩子常出現3個跡象,說明脾胃已「疲憊不堪」
    很多人是不是覺得,兒童積食聽得多,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算的上是積食。實際上,任何一種病症的出現都不會是悄無聲息的,兒童積食也是如此。當孩子出現這3個跡象的時候,說明孩子已經出現積食的狀況,必須要及時調理,以免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 孩子積食愛生病?多半是脾虛,調理孩子的脾胃,這3件事做少了!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孩子積食,腸胃不舒服,不愛吃飯都會讓他們「頭痛腦熱」。然而,大部分孩子在積食後會誘發一系列的疾病,導致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就會動不動就生病,甚至會誘發習慣性生病。此外,積食會傷害脾臟,而脾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在體內主運化。
  • 先天與後天
    即先天真陽元氣與後天水谷精氣,相互滋而,先天真氣與後天水谷精氣合二為一,周流體內,運行不息,成就了人生生不息之性命。這就是已故火神派名家李可老中醫常說的一句話:「陽氣,先天腎氣,後天脾胃之氣結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氣」(《李可醫論專輯》)。學生(又有點糊塗了)問曰:先天與後天怎麼又成了混元一氣呢?究竟是先天還是後天呢?
  • 素食養脾胃也不可亂吃,這3類素食能給孩子脾胃「減負」
    有家長說,跟著很多育兒號、育兒大咖學育兒,掌握了很多養娃要點,卻依然養不好孩子。科學餵養,說起來不過「七分飽、吃少吃軟吃清淡、拒絕寒涼、少食多餐」,真正做起來,才知道執行有多艱難。比起掌握幾條養娃要則、記幾條湯方,更重要的,是把學到的餵養知識,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用對、用得有效。本周話題,我們詳細說說家長最關心的「科學餵養」。今天我們先從吃素聊起。
  • 吃一次等於8次泡麵,這3種「毒早餐」,孩子常吃,易積食長不高
    一、兒科醫生:這3種"毒早餐",孩子經常吃,易積食長不高,早該拉入"黑名單"1.速凍早餐很多家長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為小孩精心準備早餐,但又想孩子吃得健康有營養,所以速凍食品成為他們最好的選擇。3. 路邊的早餐有些家長為了趕時間,可能連給孩子做早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經常在送孩子上學的途中,隨便在路邊小攤販買早餐給孩子吃,他們認為這樣既方便而且有很多人都在買,不擔心有質量問題。但實際上,路邊的小攤販屬於"三無"早餐店,很難保證衛生和質量,成年人脾胃好,吃了沒事,但孩子的脾胃比較脆弱,吃多了容易傷脾胃。
  • 脾胃的「吸塵器」,隔三差五給孩子喝點,消除積食個子長高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看著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飯,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有的家長卻在這方面沒有注意到科學化,吃飯的時候總是想讓孩子吃的更多,其實孩子根本就吃不完,把這些食物吃到肚子裡面,肚子消化不了的話,就會造成脾胃虛弱,形成積食。孩子一旦出現積食,如果家長沒有及時調理,各種小病就會隨之而來了。
  • 清理積食,健脾益胃,常做三件事,孩子積食沒了,脾胃越來越健康
    醫生診斷後大吃一驚,發現彤彤的積食已經很嚴重了,因為彤彤平時過多的食用零食,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微量鋅元素的缺乏,就造成了彤彤眼袋發紅,出現口臭,食欲不振的現象,還好發現得及時,再晚一些孩子就停止發育了!脾胃虛,積食的小孩,通常會出現4種身體表現,若佔其中1種,家長們都要留心了!
  • 積食的「掃蕩機」找到了,常給孩子吃,長個脾胃好
    後來閨蜜找時間去大醫院給孩子做了檢查,才發現孩子脾胃出了一些小問題,醫生表示,這主要是積食問題造成的,要知道積食問題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會讓孩子脾胃變差,但"十孩九積食",到底該怎麼辦呢?閨蜜愁壞了。當孩子出現積食,脾虛的情況時,孩子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吸收能力也會變得很差,自然也會影響長個之類的,其實要想調理孩子脾胃問題,護理才是最為關鍵的。
  •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若要小兒安,常留三分飢與寒,孩子出現積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家長的餵養方式有關係的,所以家長在餵養孩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餵養。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1、堅持小兒推拿 足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