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6種狀況的時候,有可能是積食了,家長要當心!

2020-12-20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很多的老人總是過度的擔心寶寶,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孩子下幼兒園早,一回家,就趕緊的讓孩子吃東西。到了晚上大家吃飯的時候,又跟著大人再吃飯,這樣真的有可能讓寶寶吃多了。無意間你可能聞到一股臭味,這有可能是寶寶發出來的哦,家長就要注意了,寶寶有可能積食了。

一、寶寶積食的症狀

積食是因寶寶飲食不當,影響到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滯胃腸,所形成的的一種胃腸道疾患。

寶寶積食不僅會引起便秘,還會引起上火、喉嚨痛、肚子疼等。

長期的積食還有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那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呢?看下這六個症狀:

1、食欲不振、厭食、嘔吐

2、肚子脹、口臭、打嗝有酸臭味

3、睡覺不停翻身、磨牙、哭鬧

4、手腳心發熱

5、大便乾燥酸臭味、頻繁放臭屁

6、舌苔白且厚或者略微黃膩

如果有這些症狀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二、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為了避免孩子積食,家長這幾點要注意,寶寶有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摒棄。

1、睡前吃太多,零食不斷

想孩子不吃零食,家長把零食藏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如果給孩子的時候,拿出一部分,不要全部都給了孩子。也不要養成睡前吃零食的習慣,不僅容易積食,還容易長胖。

2、幼兒園吃完回家又吃

這個倒是要提醒老人們,可以少吃點水果,避免寶寶吃得過多。

3、吃肉多,吃菜少

很多的家長遇到這種問題,寶寶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菜,可以把肉和菜剁碎了弄成丸子吃。

4、遇到愛吃的沒節制

一定要控制,不能吃個沒完。

5、吃太多涼的食物

吃涼的東西對孩子的腸胃肯定有影響,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吃冰激凌等,你吃孩子肯定也想吃。

三、那寶寶積食了,該怎麼處理呢?可以採用推拿+食療的方法:

1、推拿法:捏脊

①讓寶寶趴在床上,露出後背

②在寶寶脊椎兩邊兩隻手指的寬度

③左右手同時,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提起,雙手交替捻動向前,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

④這種手法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到第三次的時候,要提一下。

每晚都要堅持,最好捏3-5遍。

2、對於一些脾胃比較虛弱的寶寶,可以煮點山藥小米粥

準備好以下食材,將山藥片50-100g、陳皮6g碾碎、小米50-100g,熬成粥就好。

3、除了以上還要適當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增加腸胃的蠕動,運動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好的,運動更健康。

標本兼治避免寶寶長期積食帶來的危害。

四、再次提醒,想要寶寶不積食,一定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1、多吃水果,高蛋白適量

2、吃飯七分飽

3、三餐定時定量

4、睡醒1小時後再餵食

5、適度的運動

相關焦點

  • 家長鬚知:脾虛、積食孩子易出現的6種表現,這3種食物少給寶寶吃
    記得我家寶寶在2歲多的時候也出現了積食的情況,那時候她總說自己不舒服,然後一整天也沒吃什麼東西,等後面調整過後,她的胃口才慢慢得恢復過來。一,脾虛、積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2、舌苔變厚孩子是否脾虛、積食,其實家長還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舌苔來進行判斷。通常寶寶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苔,可如果寶寶積食越嚴重,那他舌體的中間部位就會變得越厚,甚至呈現黃厚的狀況。
  • 寶寶出現這5種現象,可能是積食了,家長別忽視
    現在家長對寶寶的成長十分重視,特別是在飲食營養均衡這一方面,想要把所有好的食物都讓寶寶吃了。然而,寶寶對於饑飽是沒有概念的,加上他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積食。寶寶消化不良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影響寶寶的健康。那麼,寶寶積食的這些症狀家長是否了解呢?
  • 當孩子身上出現這6種變化,很可能是積食了,第五種寶媽需注意
    如果積食的時間比較長,很可能導致嬰幼兒出現腸胃疾病、營養不良、影響發育等狀況,所以說這對嬰幼兒的身體來說是個非常大的問題,必須引起家長重視。但由於嬰幼兒本身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強,有時候積食了可又不會說,所以這時候寶媽就要多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從中判斷孩子身體是否出現了積食的情況。
  • 寶寶身體有以下幾種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早發現寶寶少受罪
    「小兒積食」這個詞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尤其是三歲之前的孩子,特別的容易生病,小兒積食就是常見的一種。對於孩子生病,家長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家長掌握一些疾病苗頭的辨別能力,甚至有可能將疾病扼殺在最初的搖籃裡。
  • 孩子出現這6個信號,說明已經積食了,家長要注意了
    如果您的寶寶出現以下信號說明已經積食了,媽媽要注意了,給大家列舉以下供大家作一個參考1 不愛吃飯,或者拒絕吃飯,每次吃飯總是追著喂,沒有胃口>寶寶有口氣一種原因是上火,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食物殘留在寶寶的腸道中太久沒有及時的消化掉導致的,而食物會殘留在寶寶的腸道中表示寶寶可能脾胃功能比較弱,長期積累了大量的熱量沒辦法排出,從而導致寶寶口臭的出現。
  • 寶寶身體有這6種表現,很大可能是積食了,第5種很常見
    如果孩子身體出現以下幾種表現,那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積食了1、舌苔變得厚重通常每個人舌苔都是薄而乾淨,而如果孩子出現了積食的情況,舌苔就會發生很明顯的改變。寶媽可以拿自己的舌苔跟孩子的作比較,如果感覺舌苔厚而又發黃,那麼就要留心了。
  • 出現這些狀況的寶寶語言發育已經滯後了!家長一定要當心
    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僅是寶寶成長中必經階段,也是家長需要學習、了解的重要課題。但是,很多家長不清楚的是,寶寶在不同年齡段的語言能力發展特點也是不同的,要想正確陪伴和引導寶寶的語言能力成長,就一定要了解寶寶不同年齡階段的語言發育特點。特別是當以下幾種情況出現時,家長就更要注意了,因為這代表寶寶的語言發育很有可能已經滯後了!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孩子出現積食的常見表現1、腹部出現腫脹家長如果在平時生活中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的時候,能夠很明顯的看到寶寶的肚子凸出來,則很可能是腹部出現腫脹。並且將手掌放到寶寶的肚子上只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悶響聲,這種情況很有可能代表著孩子出現了積食。2、嘴裡有異味家長在靠近寶寶時,發現寶寶明顯口中帶有酸臭味,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極有可能是寶寶腹中出現了積食症狀。
  • 寶寶身上有幾種「臭味」,可能是身體不適發出的信號,家長要當心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一般情況下,寶寶如果生病了,或是有不舒服的症狀,往往會大哭大鬧,但有些時候,寶寶可能並未察覺到任何不適,如此一來,身為家長,就需要格外注意,仔細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比如寶寶身上若是有這幾種氣味,那父母可要當心了。
  • 寶寶脾胃很重要,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寶寶出現了積食
    如果不及時調理,那麼對寶寶的脾胃是傷害很大的,從而影響孩子的發育不說,並且還容易引起積食內火,最後導致感冒發燒。寶寶積食的症狀:第一、會出現厭食,飯入口之後一直含著不呑,吃一頓飯是需要很長時間。第二、消化功能不好,就會容易腹脹、以及大便硬結或者是腹瀉。第三、寶寶免疫力低,並且經常會反覆感冒、咳嗽,甚至肺炎等等。
  • 寶寶有舌苔,就是積食?專家提醒:這幾種舌苔,家長得格外留意
    ,這是不是積食了呢?小寶寶由於唾液腺發育尚未成熟,咀嚼功能及舌頭的攪拌功能也還不完善,食物來源為奶,如果在吃奶後又不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則可出現一層稍厚一些的舌苔。對於這種舌苔,家長們需要做的是,每一次餵完奶後,都要注意給寶寶做好口腔的清潔衛生,待6月齡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注意輔食的食物性狀要與寶寶的月齡相吻合,以鍛鍊其咀嚼吞咽功能,並適當喝一點水。
  • 寶寶積食怎麼辦?想讓寶寶少受罪,媽媽要學會這幾招
    常言道「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也就是說不想讓寶寶生病就不要給他吃的太飽,衣服穿得太多。雖然寶寶補充營養和身體保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家長也要懂。就比如寶寶飲食這件事,家長如果給他吃太多很容易讓他積食,不僅阻礙他的身體發育,還會損害他的健康。寶寶積食一般會有口臭、舌苔發白、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症狀,當寶寶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媽媽一定要正確應對。
  • 寶寶一直積食怎麼辦?這些應對積食的小妙招,家長趕緊學起來
    朋友小夏是一位醫生,聽我描述的情況,她說寶寶可能是積食了,並告訴了我一些應對寶寶積食的方法。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現在寶寶已經好多了。如果你家寶寶也有同樣的狀況,下面這些知識一定要了解。一、寶寶積食的表現首先,積食讓寶寶的腸胃很不舒服,自然就會影響進食,寶寶會出現食欲不振,甚至是厭食的情況;其次,積食也影響著寶寶的睡眠,如果寶寶夜裡睡覺時不停翻身,睡不安穩,手腳心發熱,有時還會咬牙,這些也是寶寶積食的表現;最後,寶寶如果積食了,還會出現口臭、舌苔發白變厚、鼻梁兩側發青等情況。
  • 寶寶積食怎麼辦呢?
    你家寶寶出現過這種情況嗎?在長輩心裡,寶寶要多吃點才會長得快,多吃點才會對身體好,所以就出現了 「奶奶覺得你沒吃飽」,「奶奶覺得這個要多吃點才對身體好」,」奶奶覺得......「現在家長們都比較寵孩子,總覺得娃沒吃飽,總會給孩子吃許多東西,最後導致寶寶積食 ,消化不良。古人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孩子吃得太多不僅不利於腸胃的消化吸收,反而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想要的效。
  • 孩子脾虛積食會發出"暗號",出現"2青2臭",家長莫忽視
    相信大部分的寶媽都知道,在育兒這方面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孩子積食了,畢竟孩子小,脾胃還在發育,稍微吃的不對,就容易出現孩子積食的現象。在中醫的理論裡,脾胃是主運化的,可以說脾胃是後天之本,一旦脾胃的健康出現問題,很多病症都容易找上門。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 如何分辨寶寶積食?家長記住觀察這6個地方
    家長要在孩子積食的時候儘快「下手」,幫孩子消積。那麼怎麼看孩子是不是積食了?其實只要做到6點,就足夠判斷了。1、看孩子舌苔如果舌苔又厚又白,甚至發黃,那多半就是積食了。此外還有一些表現,是孩子久積,引起積滯化熱,脾虛夾滯,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先從積食開始調理。有積食了怎麼辦?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積食症狀,寶媽就可以行動起來,越早發現早調理,效果越好。
  • 家長要關注寶寶這幾方面,才能有效控制寶寶積食
    最近這段時間裡,我好朋友的兒子總是吃得不好,睡得不好。 白天不想吃東西,晚上睡不著,不斷翻動身體。 而且她還發現寶寶的舌頭有一層很厚的舌苔,靠近嘴巴的有一股酸味。 這大概就是寶寶吃的太多了。 平時朋友都很忙,白天工作,所以為了晚上睡得更好,所以把寶寶交給給奶奶照顧。 而孩子不知道飢餓,就會要東西吃,奶奶疼寶寶,所以不斷滿足他的欲望。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長期出現嚴重的積食,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父母平時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知道寶寶積食都會出現哪一些症狀,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寶寶消食化積。一、寶寶若是出現這8個症狀,說明積食了1、食慾不佳如果寶寶之前的食慾一直很好,但是某天胃口突然那變差,而且食量變小,吃一頓飯耗時長,家長就要注意寶寶是否積食了。
  • 寶寶出現5個信號,暗示正在遭遇積食,三個妙招巧消積食
    執筆:季隨編輯:小枝定稿:蘇子後嬰幼兒護理經常遇見的腸胃問題除了脹氣還有積食,這是因為嬰幼兒出現積食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讓孩子感到十分難受,而「痛在娃身,疼在媽心」,家長們往往也會跟著心疼不已,其實積食是有信號的,家長們要牢記。
  • 內有積食,口腔先知,寶寶出現這些「異常」,可能是積食脾虛了
    積食是百病之源,很多父母都是通過孩子的積食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要生病的,雖然育兒方面的知識普及得非常多,但仍然有不少家長是不知道的。青青媽媽帶著她到了中醫小兒科檢查,王大夫還沒有給青青號脈就說,孩子是積食,看面色就能看出來,再一看舌苔,更確定了是積食,因為積食導致的口氣問題,再怎麼刷牙也是解決不了的。兒科專家說孩子出現口臭,不一定是跟口腔有關係,還有可能和消化系統有關係,尤其是像青青那樣,有明顯的酸腐味,就非常有可能和小兒積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