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寶寶如何避開積食高發期?以下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2020-10-29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家長們的心也逐漸懸了起來。沒辦法,換季期又名多災多病季,對於敏感的寶寶來說,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入冬後,不少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因此,專家又稱之為積食高發期。

對此我深感認同,樂樂從出生起便是如此,無論是春夏交接還是夏秋過度,樂樂都能平安度過,只有秋冬換季期不同,我和老公嚴防死守都擋不住樂樂出現積食,恨不得在樂樂衣服兜裡揣上一包小兒健胃消食片才好。

後來,還是婆婆提醒我,是否跟飲食方式相關,我這才帶著樂樂去醫院檢查,也由此得知了入冬後的寶寶飲食規矩,今天就來跟大家系統講一下積食,各位家長要牢記。

什麼是小兒積食?

在醫學上,小兒積食的說法來自中醫,目標對象為嬰幼兒,大多是指乳食過量,造成腸胃不調,消化不良等情況。此病症可大可小,若家長注意消解,對寶寶自然影響不大,但若是不及時調節,小兒積食的後果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以我家樂樂為例,入冬後就開始頻繁出現積食的現象,本身以為是吃多了消化掉就好,誰知後期出現了大便乾燥和肚腹脹熱等情況。那麼小的一個人兒,卻因為便秘而哇哇大哭,看得我很是心疼。送醫後得知,小兒積食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不利,若是長期如此,寶寶腸胃就會不吸收,造成小兒營養不良

我那時候才知道,小兒積食並非是普通病症,嚴重了一樣會造成不可消弭的後果。尤其在入冬後,若是寶寶因為積食出現手足發燒、乾嘔噁心等症狀,那病情就很容易擴大化,今年情況特殊,我想哪位家長都不會想寶寶進醫院的。

因此,我們接下來就說一下,如果避免小兒積食?入冬後很關鍵,一起來看下吧。

如何避開積食高發期?

①晚餐少吃肉

根據醫生的說法,肉蛋奶不同於新鮮果蔬,它們由蛋白質和脂肪組成,很少含有纖維。這對於寶寶來說,消化的時間就要延長。尤其是肉類,消化時間是所有食物中最長的。舉例來說,新鮮果蔬的消化時間大多在30分鐘左右,但肉類至少4個小時才能消化完。

對於寶寶來說,肉類吃太多就意味著腸胃消化慢,在腸胃中堆積的時間長。

家長們想一下,同樣是食物,果蔬到達腸胃後不久就消化完畢,營養吸收掉,殘餘排洩掉,萬事大吉。但若是肉類,則要在腸胃中待上四個小時,若是肥肉過多,甚至要六個小時才能消化完畢,堆積在腸道中只會產生吲哚、糞臭素、硫醇、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到時候不僅影響寶寶的睡眠,還會造成菌群異常消化紊亂。

我家樂樂就是如此,醫生為他查驗了排洩物後,就勒令以後飲食要清淡,起碼要減少肉類的食用。於是我就禁了三天肉,過後樂樂果然不便秘了,排出的糞便也不再臭氣燻天。

如果你家寶寶也喜歡晚餐多吃肉,家長就要注意把握量,以免睡前消化不完。若寶寶入睡後腸胃還在運動,就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和生長激素的分泌了,畢竟消化系統不休息,身體各機能自然得不到充分恢復,可想而知,寶寶的生長發育就受影響了。

②睡後斷夜奶(睡前不喝奶)

最近很多寶媽反映斷夜奶太難,寶寶不吃就鬧,可吃夜奶會影響寶寶發育,尤其在入冬後,吃夜奶不僅僅會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會增加感冒著涼的概率,於身體發育而言,得不償失。

這裡要提醒下各位寶媽,斷夜奶不僅是為了自己舒服,也是為了寶寶。有些寶寶晚上吃夜奶,白天就容易食欲不振,少餐多食也是要講究規矩的,若是影響到夜晚的睡眠,寶媽身體健康受影響不說,寶寶出現積食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當然,如果你家寶寶已經過了母乳餵養的階段,那飲食上的規矩就要改一下。

根據醫生的要求,尚在母乳餵養時期的,出現積食後應取消夜奶的習慣。但若寶寶已經滿周歲,那家長要做的就是取消睡前喝奶的習慣。很多家長誤以為睡前一杯奶能讓寶寶更快入睡,其實不然,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很脆弱,睡前1~2小時不宜攝入任何食物,希望家長牢記。

最後,你家寶寶出現過積食嗎?注意調整飲食才好哦。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入冬後,寶寶如何避開積食高發期?以下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文|秘籍君隨著氣溫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換季期,家長們的心也逐漸懸了起來。沒辦法,換季期又名多災多病季,對於敏感的寶寶來說,氣候變化很容易引發身體上的變化,入冬後,不少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因此,專家又稱之為積食高發期。
  • 為何入冬以後,成了孩子積食的高發期?這些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天氣一天天冷下來,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又來了,那就是換季,一到換季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總是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因為其後的變化有不少的寶寶在換季的時候都會出現積食的情況,並且換季還是積食問題的高發期。
  • 入冬孩子容易積食?這些飲食規矩家長要牢記
    親貝網小編最近有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入冬以後,就非常容易積食,很多家長就不是很在意,其實換季的時候,寶寶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下面的這些飲食規矩一定要注意,可以防止寶寶積食,家長們小筆記記起來。第一:睡前不給斷奶的寶寶喝奶寶寶晚上吃奶是非常不好戒掉的,很多家長會為了讓孩子睡的好,早點睡,晚上不哭鬧,就會給孩子餵夜奶,其實不建議給孩子晚上餵奶,尤其是已經斷奶的寶寶。
  • 入冬後,你家寶寶曬太陽了嗎?以下時間段效果最好,家長要牢記
    沒想正碰上她說要帶寶寶出門曬太陽,抬眼一看已近黃昏,畢竟冬天日落早,我無奈表示「這個時間段,您怕不是要準備曬月亮了?」阿姨有點無措,我只好跟她細細說起寶寶曬太陽的注意事項。其實不怪阿姨,大多數家長也對此不了解,曬太陽本身就屬於細節問題,我也是小時候養寵物時被上了一課,記到現在。說來有趣,當時是因為家裡多了幾隻新生小狗,冬日出生,不能出門,於是就被我父母拿到太陽底下曬。
  • 冬天是寶寶積食的高發期,這幾類輔食最好別碰,既沒營養還不長個
    不少寶媽表示,入冬後自家的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 其實,冬季向來都是0~3歲寶寶積食的高發期。為此醫生建議,積食這種大多是從吃上引發的問題,解決方法最好也是從吃上入手。
  • 又到了冬天寶寶積食高發期,這幾種輔食別多喂,影響吸收難長個
    」的寶寶,積食現象也變得嚴重,對於這一點,還需要媽媽們在寶寶的飲食上多費心。聞氣味所謂的「積食」,其實就是寶寶吃下去過多食物,一時無法消化,這些食物貯藏在寶寶腸胃中時間過久,自然會給寶寶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積食造成的腸胃不適很好辨別,寶寶會變得經常打嗝或排氣,氣味濃烈有「臭雞蛋」味,口腔中也會有明顯腐敗味道。
  • 入冬後,寶寶睡覺有講究,家長牢記「三不睡」,避免感冒找上門
    文|秘籍君早上聽到天氣預報,說是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寒冬已至,要大家注意出行添衣,以免感冒。對此我很是心有戚戚,自從立冬後,街上的病號就多了起來,平日裡上班都要戴著口罩,唯恐一個不小心傳染了感冒,萬一回家「帶」給寶寶問題就大了。
  • 這些症狀說明寶寶積食了,家長千萬別弄錯!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會變著法地讓寶寶吃各種有營養的食物,生怕他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殊不知,常吃高營養的食物反而有可能造成寶寶積食哦!那麼,寶寶積食究竟有那些症狀呢?一起來了解下吧。出現這些症狀,寶寶可能是積食了!
  • 入冬後,給娃洗澡,家長應避開這個時間,避免寶寶免疫力下降
    因此,入冬洗澡,要注意!入冬後,給娃洗澡,家長應避開這個時間,避免寶寶免疫力下降入冬後洗澡寶寶潤膚霜:洗澡後可以擦拭潤膚霜,或者給寶寶做一下身體撫觸。
  • 又到冬季積食高發期,4種食物孩子要少吃,不愛消化還耽誤長個
    大家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飲食上也要非常注意,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現積食的情況。孩子入冬開始就積食,在家長要注意飲食上的「減負」今天冬至,早上開始大家就在群裡研究晚上吃什麼餡兒的餃子。結果只有小宇媽媽情緒很低落。
  • 又到冬季積食高發期,4種食物孩子要少吃,不愛消化還耽誤長個
    大家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飲食上也要非常注意,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現積食的情況。,在家長要注意飲食上的「減負」今天冬至,早上開始大家就在群裡研究晚上吃什麼餡兒的餃子。因此家長發現孩子積食一定要及時處理。
  • 冬季孩子積食高發期?兒科醫生:孩子有這3點表現,千萬不能拖!
    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孩子一到冬天就變得非常容易積食,而一旦積食孩子就容易腹瀉感冒,少不了要往醫院跑,時間一長,家長和錢包都經不起折騰。很多孩子入冬後食慾就變得非常好,但是冬天孩子沒有辦法充分活動,吃得多動得少就很容易積食。並且冬天飯菜特別容易涼,孩子吃了冰涼的飯菜,脾胃怎麼能好?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但是孩子年齡偏小,小兒生病後存在餵藥難、打針難的問題。而且兒科門診流量大,看病等待期長,耽誤孩子治療時間;長期依賴藥物,對小兒免疫力存在不可逆的損傷。那預防小兒積食的辦法還有哪些?① 小美醫生推拿療法:顛覆傳統的單一推拿手法,首創三維一體療法,適應症廣,療程短,可以有效解決寶寶因積食引起的病症。② 少吃冷飲與零食:夏季,孩子們喜歡吃冷飲。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冷飲隨便吃隨便喝,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酶分泌不足。
  • 小兒大夫:入冬之後,少給孩子吃3物,比辣條還傷胃,積食又咳嗽
    入冬之後去幼兒園接寶寶放學,發現很多寶寶咳嗽。平時幼兒園老師給家長看監控的時候,也是看到好多寶寶咳嗽,我們家的寶寶也是,立冬之後到現在一直咳嗽不停,每天看著孩子咳嗽也是非常的苦惱,如果常給寶寶吃藥,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還有咳嗽反而會加重,阻礙孩子身體的發育。
  • 「愛優餵智育星球」如何避免寶寶積食
    天氣轉冷,很多家長為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給寶寶頓頓大魚大肉「進補」,可往往適得其反,容易造成寶寶積食。積食在嬰幼兒時期很常見,往往由於進食過多造成消化不良。積食時寶寶睡覺易哭鬧,口腔中有異味,同時還可能出現腹脹、便秘、腹痛等等症狀。那麼,如何避免出現積食呢?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
    諮詢:寶寶不吃奶,怎麼辦?寶寶總吃手,吃點兒奶就噁心,是不是積食了?兒科主治醫師李偉華: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聞口氣。寶寶積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有口氣。如果媽媽聞到寶寶的口腔有異味,就可能是孩子吃得過多,出現了消化不良。除了聞口氣,家長還要留意孩子打嗝時的味道。有的孩子雖然平時沒有口氣,但是打嗝時會有酸臭味。
  • 大多數寶寶逃不過冬季積食,這三種輔食要遠離,難吸收又耽誤長個
    入冬後,寶寶積食不斷,愁壞了寶媽小蓮的寶寶已經2歲多了,是個古靈精怪的小男娃。小蓮對兒子其他方面都不愁,唯獨在吃飯問題上有些煩惱。寶寶因為「苦夏」,一直沒吃好,身材照同齡娃也瘦小了不少。現在來到了冬季,寶媽小蓮就準備給兒子多補一補,把營養都吃回來。
  • 寶寶出現這6種狀況的時候,有可能是積食了,家長要當心!
    一、寶寶積食的症狀積食是因寶寶飲食不當,影響到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滯胃腸,所形成的的一種胃腸道疾患。寶寶積食不僅會引起便秘,還會引起上火、喉嚨痛、肚子疼等。二、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為了避免孩子積食,家長這幾點要注意,寶寶有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摒棄。
  • 寶寶積食後,4個常見症狀和2個化解方法
    所以想要保護寶寶健康,重要的是讓寶寶遠離積食,其實積食是有信號的,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儘早發現積食徵兆,及時解決。這些寶寶積食的症狀,家長們要牢記。寶寶積食有哪些徵狀?如果寶寶食量下降沒有食慾,家長可觀察下舌苔,看不是變厚了。家長要注意,觀察舌苔要在飯後一小時以後,若是早晨,也要起床半小時後再觀察。 症狀三:臉蛋發紅常常見有的寶寶倆臉蛋紅紅的,像是兩片高原紅。很多家長覺得很多小寶寶都是這樣的,但其實寶寶臉蛋發紅可能是積食的徵兆。
  • 冬季是腹瀉高發期,如何避免寶寶「拉肚子」?父母要知道
    氣溫逐漸降低,對於成年人來說,氣溫降低對於身體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氣溫降低會讓他們患上很多疾病。冬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不少寶寶在氣溫轉低的時候都會出現腹瀉的症狀,父母該怎麼辦呢?身體健康的寶寶一般每天排洩六到十二次,不過也有的寶寶由於積食等等原因,可能要一兩天才會排洩,寶寶的排洩物比較稀是由於在母乳餵養的時候,攝入低聚糖這個可溶性纖維,這種物質會讓寶寶的排洩物顯得比較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