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宜萱(1909~2008 ),中國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兼聲樂系主任。
中文名喻宜萱
別 名管喻宜萱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省萍鄉市上慄縣福田鎮清溪村
出生日期1909年9月6日
逝世日期2008年1月8日
職 業歌唱家
畢業院校南京藝術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
主要成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中央音樂學院原副院長 創建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 唱紅《康定情歌》 首屆中國聲樂「金鐘獎」獲得者
代表作品《我與音樂》、《中國歌曲獨唱歌曲集》(一、二集)
徒 弟黎信昌、李雙江、吳雁澤等
收起
人物生平
喻宜萱1909年9月6日出生於江西省 萍鄉市 上慄縣 福田鎮 清溪村一個書香世家。祖父喻兆藩是前清翰林,父親喻相平是清朝末屆舉人。1927年喻宜萱從南昌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肄業,1928年入上海私利美術專科學校圖(書)音(樂)系學習音樂。1929年入上海 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主修聲樂,1933年畢業後在 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音樂系任教。1934年春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音樂系助教。1935年赴 美國入康奈
喻宜萱
爾大學文學院音樂系攻讀研究生,學習聲樂,曾在 紐約、 費城等地多次舉行獨唱音樂會。1939年回國後,在 成都、恩施等地從事 聲樂教學和演唱活動,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任教至1941年。1941年至1945年冬,在湖北省教育學院(現湖北大學)任教授兼音樂系主任。20世紀40年代還擔任湖北省立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音樂指導。1946年至1948年間,在上海、 杭州、南京、武漢、 長治、成都、 重慶、 蘭州、新疆以及香港等地多次舉行獨唱音樂會。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1948年至1949年秋,先後前德法國、 英國、 義大利、瑞士等國家考察 音樂教育,並在巴黎、 倫敦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授兼聲樂系主任。1951年,隨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赴捷克斯洛伐克參加「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在布拉格及其它城市進行巡迴演出。1953年,隨中國人民代表團赴 芬蘭 赫爾辛基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和 世界母親大會。同年冬,赴 朝鮮進行 慰問演出。1957年赴 莫斯科參加 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擔任聲樂比賽評委。同年赴莫斯科出席 蘇聯建國四十年周年慶典。1960年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擔任 舒曼國際聲樂比賽評委。1960年被推選為中國文聯委員。1961年起,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1954年起,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至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9年10月,中央音樂學院為她舉辦「慶祝喻宜萱教授在新中國從事音樂教育30周年紀念音樂會」。1983年被聘為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委員,並出任聲樂分支編寫組主編。1984年,她辭去副院長及聲樂系主任等行政職務。曾擔任 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理事。1985年被推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顧問。
人物成就
她有很高的 藝術修養,擅長演唱西洋歌劇和中外 藝術歌曲,尤其重視中國聲樂作品。長期從事聲樂教學,培養了許多聲樂人才,如 黎信昌、 李雙江、 吳雁澤等。
個人著作
她撰寫了多篇聲樂研究論文,許多專業性文章在《紅旗》、《人民音樂》
添加了圖片信息
等雜誌上發表。還編選、配譯了十幾種聲樂教材,她出版的專著有自傳《我與音樂》、《中國歌曲獨唱歌曲集》(一、二集)、《聲樂教學選曲》(一、二集)、《西洋歌劇詠嘆調選曲》(五本)、《俄羅斯歌曲選》、《法國藝術歌曲》(與人合編)和《聲樂教材·中國歌曲》(六本)等,主編《聲樂表演藝術文選》。
喻宜萱2008年1月逝世於北京,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