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11月25日 海外網
「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當地時間11月2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日期間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的會談成果引發廣泛關注。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依然存在,但中日兩國達成的多項共識,不僅有助於中日關係發展,而且也將為國際社會的繁榮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自今年3月,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擴散以來,中日兩國之間的很多官方活動不得不中止或改為線上進行。王毅此訪則是3月以來中國外長首次訪問日本,也是9月菅義偉政府成立以來首次接待中國政府高官。以此次中日兩國外長線下會晤為契機,將有助於探索並推進兩國其他政府部門逐步恢復線下互動。此外,日本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近日有趨緊跡象,尤其是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一度超過2500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毅外長的出訪也是對日本政府抗擊疫情的信任與支持。
在王毅此次訪問期間,中日雙方就合作推進兩國經濟復甦,共同維護和強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達成共識,由此使得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關係更加值得期待。自中日邦交正常化至今,經貿合作一直都是中日關係的「壓艙石」和「助推器」,而對於「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關係而言,經貿合作的「助推器」作用將更加突出。
根據日本內閤府11月16日公布的數據,日本第三季度GDP環比增長5.0%。這是日本四個季度以來GDP首次實現環比增長,但還不足以抵消日本經濟第二季度遭受的損失。為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日本二季度處於緊急封鎖狀態,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終值下降28.1%,為二戰以來最大降幅。而中國在疫情防控與復產復工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強化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經貿合作,對日本經濟復甦有重要意義。
疫情期間,中日兩國守望相助。
共同社在11月16日的報導中就指出,日本對華出口額連續3個月正增長,成為日本外需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來源。此外,不久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順利籤署,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裡程碑,中日兩國之間也因此有了首份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中方也對日本作為重要成員國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表達了積極意向。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的背景下,中日關係已然超出雙邊範疇,通過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將對地區乃至世界的繁榮與穩定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中日兩國有必要不斷挖掘中日關係新的戰略價值,攜手做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近年來,在中日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並持續改善發展,兩國領導人達成了「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化競爭為協調」等一系列重要共識,這值得中日雙方繼續推進與維護。經歷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攜手抗疫後,中日兩國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識,兩國民間友好也進入了新階段。接下來,中日雙方有必要克服疫情影響,逐步重啟兩國各部門對話交流,繼續開展抗疫合作,擴大經貿投資、服務貿易、節能環保、電子商務、醫療康養、防災減災、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地方交流、氣候變化等領域互利合作。
在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的複雜形勢下,中日兩國更要保持戰略定力,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紮實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以中日關係的穩定性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本文刊載於11月25日 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