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今年第四季度 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左右增長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以上增長

在12月13日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發表主題演講時稱,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左右增長,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已成定局。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7%,據IMF預測,2020年中國GDP與美國之比會上升6個百分點,達到73%。不過,2019年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萬美元,中國是10261美元,從人均上看,美國仍是中國的6.5倍,差距依舊巨大。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 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朱光耀指出,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中國前三季度GDP分別增長了-6.8%、3.2%、4.9%,三個季度綜合統計實現了0.7%的正增長,他認為,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左右的增長,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已經基本成為定局。

「我們有信心中國經濟2020年最終經濟增長率要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1.9%的正增長要高。」

在此基礎上,他指出,未來5年乃至15年的增長備受關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為中國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

2019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一次超過了1萬美元的大關,達到了10261美元,而2020年7月1日世界銀行把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上調到12535美元,這意味著中國距高收入國家的標準線還有2000多美元的差距。

朱光耀指出,2019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87.75萬億美元,中國14.3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總規模,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2019年的國內生產總額是21.43萬億美元,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7%。據IMF預測,2020年中國GDP與美國之比會上升6個百分點,達到73%。不過,2019年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萬美元,中國是10261美元,從人均上看,美國仍是中國的6.5倍,差距依舊巨大。

何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指出,西方七國中,美國人均GDP達到6.5萬美金、德國和加拿大大約4.6萬美金,英國人均4.3萬美金,法國和日本基本上在4萬美金,義大利為3.3萬美金,這是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國講的中等發達國家和西方七國相比不具參照意義。

在他看來,歐盟的希臘、斯洛伐克基本處於發達國家中等水平,2019年,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上,希臘是1.95萬美金,斯洛伐克1.93萬美金,以此為參照,2萬美金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個重要參照指標。

以此為參照標準,朱光耀認為,未來1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需要從2019年的1萬翻到2035年的2萬美元,與此同時,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翻一番,而這,需要年均4.73%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在他看來,這一任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作者:夏旭田 編輯:周上祺)

相關焦點

  • 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
    2020年中國GDP與美國GDP之比有望從67%上升至73%。不過,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仍是中國的6.5倍。在12月13日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發表主題演講時稱,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6%左右增長,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已成定局。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7%,據IMF預測,2020年中國GDP與美國之比會上升6個百分點,達到73%。
  • 中國是唯一一個實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連續增長G20成員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當地時間14日發布新聞公報稱,今年第三季度,二十國集團成員經濟整體環比增長8.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出現下滑,中國是唯一一個實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連續增長的二十國集團成員。
  • 朱光耀:2021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 起好步非常重要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論壇上表示,全球疫情下,全年全球經濟萎縮4.4%左右已經基本成定局。
  • 中國經濟學人調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3.7%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5日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稱,經濟學人預判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同比增長5.4%,預判全年經濟增速為3.7%,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 漢高第三季度實現有機銷售額強勁增長
    德國杜塞道夫2020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形勢仍舊嚴峻,但漢高在2020財年第三季度實現了強勁的有機銷售額增長,增幅達3.9%。受益於市場對洗滌劑及家用護理產品的持續強勁需求以及第二季度的追趕效應,洗滌劑及家用護理業務部第三季度的有機銷售額也實現了顯著增長,繼續成功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靈活而迅速地適應變化,同時繼續積極落實今年3月提出的目標性增長(purposeful growth)的戰略。在新的全年預期中,我們對今年餘下時間的發展提出了展望。
  • 朱光耀:要克服全球治理危機,大國之間需要不衝突、不對抗
    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由鳳凰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鳳凰網財經、中華網財經承辦的「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盛邀政商學界頂級嘉賓,圍繞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 商務部: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2020年以來,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同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高峰  從開放型經濟看,今年前11個月,(中國)對外投資基本保持了穩定。從國內消費看,回暖態勢持續,實物商品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服務消費逐步恢復。
  • 花旗:料敏華控股6月份海外訂單有望實現正增長 維持對其正面評價
    原標題:花旗:料敏華控股6月份海外訂單有望實現正增長 維持對其正面評價
  • 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作主題報告時表示,展望2021年,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現在對明年的預測差別很大,有的認為在1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對2021年的預測只是一個參考。
  • 貝恩:今年內地奢侈品市場有望實現48%增長
    貝恩公司與天貓奢品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國內出境遊受限、消費回流,今年內地奢侈品市場有望實現48%的增長,預計將達346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其中,奢侈品線上渠道銷售額增長約150%,顯示出年輕消費者對品牌推進數位化進程影響巨大。
  • 今年第三季度愛爾蘭經濟環比增長11.1%
    愛爾蘭國家廣播電臺12月4日報導,根據愛爾蘭中央統計局(CSO)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爾蘭國內生產總值比第二季度增長11.1%,為有記錄以來單季最大增幅。CSO指出,該季經濟的大部分增長都來自消費支出和出口增長。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長21.3%,幾乎扭轉了第二季度的下降趨勢。
  • 趣頭條第三季度營收11.3億元 預計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溫婷)趣頭條17日早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符合市場預期,虧損金額連續四個季度收窄。趣頭條預計,公司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經營性盈利。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來源:南生今世說下圖是今年4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先將2019年全球GDP作為100,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未爆發,那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略微超過103。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
  • 2021年經濟會不會好轉 中國經濟增速明年有望7.9%
    數據看中國 | 中國經濟增速明年有望7.9%,到底是「碰運氣」還是「有底氣」?  7月29日,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今年將放緩至1.6%,為1976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 越南經濟二季度正增長,今年或是東南亞經濟表現最好國家之一
    越南國家統計局當地時間6月29日公布了越南2020年第二季度的經濟情況。儘管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導致出口大幅下降,但越南經濟出人意料地在第二季度實現了正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了0.36%。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預計我國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
    報告觀點概覽:·我們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之後逐季放緩至9%、6%和5.5%左右,趨近我國經濟長期潛在增長率。據此,我們預計2021全年GDP同比增速會達到8.2%—9%。·隨著經濟修復動能逐漸減弱,尤其今年下半年經濟回歸正常軌道之後,經濟增長可能因動力不足而再次面臨較大壓力。
  • 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分析與政策建議
    預計 2021—2035 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由於 2020 年經濟發展基數較低,預計 2021 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 8.5% 左右;「十四五」期間(2021—2025 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可能達到 6.3% 左右。
  • 印度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萎縮7.5% 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期
    來源:央視印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萎縮7.5%,印度的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萎縮,經濟增長進入技術性萎縮期。與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萎縮23.9%水平相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收縮速度有所收窄,這主要歸功於製造業的增長。儘管印度經濟第三季度萎縮的程度要低於預期,但是在發達和新興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表現仍然是最差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印度今年的經濟將萎縮10.3%,這是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下滑最嚴重的國家。
  • 「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總覽」2020年第2季度中國外部經濟環境...
    東協國家第2季度經濟觸底,下半年有望回升。2020年第2季度,疫情衝擊在東協和韓國地區漸趨明朗。印尼、新加坡和菲律賓累計確診人數較多,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總體穩定,其中泰國和越南始終未出現大規模疫情爆發,韓國第2季度疫情未現復發。雖然第2季度新增病例較多,但疫情總體可控且優於全球,經濟重啟已開始。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