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林松:對1727億歐營業額不滿 EQA純電SUV馬上來|E企TALK

2020-12-23 騰訊汽車

[摘要]《E企TALK》是我們新的訪談嘗試,無論汽車人在哪,我們都希望一直記錄。

文/畢然

去年5月,曾給戴姆勒留下不可磨滅印記、蓄有標誌性「海象」鬍鬚的蔡澈正式退位,他的職位由康林松接任。

對不少汽車圈兒內的人來說,在2018年以前,康林松這個名字並不足夠熟悉,儘管現年50歲的他已在戴姆勒集團工作近27年。

作為戴姆勒首位非德國籍的掌門人,康林松的表現自然更加受到大家的關注。

有業內人士曾開玩笑一般說,康林松並沒有「趕上好時候」。一方面,全球經濟和汽車市場正處於相對低迷時期;另一方面,2020年開局的突發疫情,也令原本就處於寒冬的汽車行業雪上加霜。

「對於業務的進一步影響取決於疫情的整體走向,現階段做出全面評估還為時尚早。」對戴姆勒所有人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抗擊全球疫情。

但對於康松林來說,每一天都是寶貴的,他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都有可能影響戴姆勒的業務發展。

「對於2020年和不遠的未來,我認為以下戰略行動領域尤為重要:業務表現,電氣化,數位化,這些領域緊密相連。」儘管上任還未滿一年,但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康松林的內心早已有了盤算,「為了推動這三大領域的實質性進展,我們加大了對新技術的投資。我們下定決心要確保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同時大力提升盈利能力。」

對224萬輛/1727億歐元的業績不盡滿意

就在上個月,戴姆勒正式發布了2019財年業績。

數據顯示,2019財年,戴姆勒集團汽車總銷量達334萬輛;營業額增長3%,達1727億歐元。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售出2385400 輛新車,較去年有小幅增長;營業額增至939億歐元。

乍看之下,表現還算不錯。但仔細觀察數據後不難發現,其息稅前利潤從2018年的111億歐元跌落至43億歐元,淨利潤也下滑64.5%至27億歐元。或許這正是令康林松說出「我們對2019財年業績表現不盡滿意」這句話的原因所在。

利潤下滑,與其產品銷售構成脫不開干係,產品結構變化也成為了影響其利潤率下滑的重要因素。畢竟只有在高端乘用車市場保持可持續增長,增速高於整體市場,才能最大限度促進利潤的增加。而戴姆勒集團銷量增長的同時,其高價車型銷量佔比並沒有得到同步提升。

另一方面,據外媒報導,梅賽德斯-奔馳的產品陣容還將繼續縮減,大型豪華轎車S級的敞篷版和轎跑、B級轎車的未來或許都將充滿不確定性。如此一來,倚靠銷售豪華車為企業帶來高額利潤將變得更加有難度。

所幸,面對挑戰,康林松也做好了應對之策:用必要的措施增強財務實力,為實現未來戰略夯實基礎。「我們的中長期目標包括精簡集團架構、提高效率和應變能力,並進一步挖掘業務潛力。我們正在實行大幅增效舉措,這不是簡單的削減成本,而是要提高競爭力、強化創新力、增強投資力。」

目前,戴姆勒已在所有業務領域開展的大力增效舉措,包括縮減人力和材料成本、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臺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期望通過這些務實方案改善盈利水平。

至於能否藉此實現「在2021年以前,將梅賽德斯-奔馳的主要汽車業務恢復到8-10%的盈利區間,而其重型卡車和公共汽車業務的目標是實現8%的可持續回報」的目標,或許還需要時間來給予答案。

通過「2039願景」實現電氣化轉型

去年年中,戴姆勒集團發布了「使命2039」戰略,其中提到:到2030年,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將佔戴姆勒汽車總銷量的50%;到2039年實現全線產品碳中和。如果按一個產品周期6-7年計算,戴姆勒集團要在三個產品周期內建立一支碳中和的新型車隊。

在這場新能源汽車大戰中,奔馳來的並不算早,至少在中國市場上,它的起步顯得稍微晚了些。去年問世的EQC,也可視為是奔馳電動化轉型的一個標誌。

不過,坊間對EQC的評價風向也不完全相同。有認為來的「恰逢其時」的,也有認為是「過渡產品」的。畢竟這並不是一款在全新平臺上生產出的產品。在被寶馬iNEXT和奧迪e-tron前後夾擊的當下,用這樣一款產品來試水技術和市場、縮短研發周期、為搶佔市場做準備,並無不妥。

但康林松也清楚的明白,這並非長久之計。去年下半年,奔馳宣布將在產品發展路線上進行重大調整,將對未來所有研發的車型持續進行電動化開發。

目前,除smart EQ、EQC、EQV等純電車型外,EQA純電SUV也已在瑞典完成冬季測試,今年年內將與消費者見面。同時,全新騰勢X已於2020年初開始交付,戴姆勒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成立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的新一代智能電動車型,預計將從2022年開始在全球銷售。

此外,戴姆勒還在推48V智能電機技術和插電混合動力技術,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這類輕混車型銷量翻番,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車型的銷量佔比達到此前的四倍。

「未來的車型平臺將遵循『電動優先』的原則。車輛架構將根據純電車型的需求研發,並可以適配插電混動車型和內燃機車型。」與部分企業全面電動化的布局不同,戴姆勒選擇的是EQ Boost、EQ Power與EQ「三管齊下」的新能源策略,將純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技術都列入其中。

「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的確有利於規避風險,但另一方面,如何進行資源分配也成為了另一道難題。特別是在利潤不斷縮水的如今,如何為電動化轉型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也是康松林必須解決的問題。

轉型,痛還是痛並快樂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相關焦點

  • 戴姆勒2019年財報,利潤下滑如何輕盈轉型丨億歐讀財報
    從銷量數據之外的關鍵數據來看,戴姆勒集團2019年全年收入達到1727億歐元,微增3%;但息稅前利潤卻從2018年的111億歐元跌落至43億歐元,純利潤從76億歐元下滑至27億歐元。制表人/ 億歐汽車分析員 丁唯一在銷量尚可、且營收實現微增的前提下,戴姆勒集團的利潤為何蒸發大半?康林松是這樣回應的:「總的來說,主要調整因素對我們去年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 奧迪Q2L e-tron,這輛奧迪純電SUV除了綠牌,還有啥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界慢慢彈]  眾所周知,汽車的純電化是大勢所趨,即使強如ABB也無法避免,因此奧迪、奔馳和寶馬都推出了旗下的純電車型,奔馳以EQ系列為主,寶馬則是高舉i字大旗,而奧迪則推出了e-tron系列,在2019年年底奧迪推出了兩款純電SUV車型——e-tron以及Q2L e-tron,
  • 百年豪華純電SUV的對決 奧迪e-tron:王炸開局
    比起近兩年在燃油車市場的大成功,豪華品牌們在純電動車型的市場表現可是相當謹慎。去年年底,奧迪和奔馳才帶來了各自旗下的純電SUV車型奧迪e-tron和奔馳EQC。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環保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電動技術已經是趨勢,所以ABB的對決,已經從燃油車領域轉到了新能源。
  • 如果理想ONE是一輛純電SUV,誰來買單?|C次元
    經歷種種挑戰之後,理想汽車正式成為蔚來之後,中國第二家在美股成功上市的新勢力車企,李想也擁有了屬於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而就在本月初,美國高盛剛剛將理想汽車的目標股價從20.6美元上調至60美元,維持確信買入評級,目標價格也上調了近3倍。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7日美股收盤,其股價報收於31.49美元,上漲3.14%,總市值來到了282.65億美元。
  • 油電混合suv排行榜,油電混合suv哪個好
    小型油電混合suv比亞迪 元新能源補貼後售價:18.46-22.46萬除了插電混動版之外,還有純電動版車型,價格也更便宜,只需7.99-9.99萬元。動力方面,元油電混合版搭載了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的混動系統組合,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0KW,純電續航裡程為85公裡,百公裡加速僅需4.9秒,加速性能非常驚人。緊湊型油電混合SUV本田crv銳混動售價:21.98-27.68萬
  • 豪華純電C級SUV如何定義?奧迪e-tron:從豪華駕控開始
    當奧迪首款豪華純電C級SUV奧迪e-tron亮相中國時,奧迪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最懂中國人的豪華電動汽車,只能是奧迪e-tron;能定義豪華電動汽車的,也只能是奧迪。
  • 豪華純電SUV「破壁者」,奧迪e-tron改寫電動哲學
    在新能源車逐漸火爆的今天,向兩頭(高端、低端)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一是以特斯拉、奧迪、奔馳為代表的高端純電車在一二線市場越來越吃香;二是以五菱為代表的低端電動車在三、四、五線市場開始普及。在高端純電市場,中大型SUV是個香餑餑,奧迪e-tron和特斯拉 Model X就是其中的代表。
  • 豪華純電SUV"破壁者",奧迪e-tron改寫電動哲學
    在新能源車逐漸火爆的今天,向兩頭(高端、低端)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一是以特斯拉、奧迪、奔馳為代表的高端純電車在一二線市場越來越吃香;二是以五菱為代表的低端電動車在三、四、五線市場開始普及。在高端純電市場,中大型SUV是個香餑餑,奧迪e-tron和特斯拉 Model X就是其中的代表。特斯拉Model X在中國的指導價為77.29萬元起,自然也算豪華車。
  • 華山論劍|重塑豪華純電市場新格局,奧迪e-tron 是怎麼做到的?
    按照規劃,到2035年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變為混合動力,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銷量佔比達到50%以上,其中純電動汽車將佔95%以上。雖然這個目標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但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已成行業共識,隨著以奧迪為代表的傳統車企的發力,電動化的步伐有望加速。為什麼這麼說呢?
  • 如果理想ONE是一輛純電SUV,誰來買單?| C次元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經歷種種挑戰之後,理想汽車正式成為蔚來之後,中國第二家在美股成功上市的新勢力車企,李想也擁有了屬於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而就在本月初,美國高盛剛剛將理想汽車的目標股價從20.6美元上調至60美元,維持確信買入評級,目標價格也上調了近3倍。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7日美股收盤,其股價報收於31.49美元,上漲3.14%,總市值來到了282.65億美元。
  • 豪華新定義,首款奧迪純電SUV e-tron家族明年3月上市
    這不,奧迪首款C級豪華純電SUV e-tron出現了, 據悉,這奧迪e-tron家族車系將定於20021年3月份上市,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臺由傳統豪華品牌中的老大哥奧迪打造的高端產品車型,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 e-lavida朗逸純電比想像中更強大!
    車企也開始拓寬新能源領域,推出純電動車型來滿足市場需求。大眾朗逸作為國內轎車市場銷量最高的車型,自然緊隨潮流,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車型e-Lavida朗逸純電。很多人在好奇,作為朗逸電動版車型,他又有什麼不同之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 捷豹,推出純電驅動SUV,風頭蓋過「德國三馬車」?
    純電動車的出現其實不比內燃機車晚多少年,只因為當時的電池技術問題而遭放棄,甚至一度淪為小孩手中的小玩具。科技的高速發展,百年過後由於環保等種種因素,新能源車被熱議,而其中就包括了早已屬於爺爺輩的純電驅動車。有趣的是,在全球車企中,生產的新能源車型絕大多數是搭載混合動力系統。儘管電池技術也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但是純電驅動車依然是受制於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而被冷落。
  • 對比特斯拉Model X 豪華純電C級SUV的奧迪e-tron到底有多「穩」
    奧迪e-tron則站到了特斯拉Model X的對立面。它採用了電芯正極材質為鎳鈷錳(NCM)的軟包電池。這種電池的優勢是能量高、延展性強,熱適應度更高。對比報告: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體驗我們可以發現,特斯拉Model X和奧迪e-tron是兩臺性格完全不同的純電SUV,前者更追求性能,後者更加注重內涵,駕駛感受也更接近我們熟悉的傳統燃油車。究竟該如何選擇,全看每位消費者自身的購車需求。
  • 上汽大眾的驚喜之選——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朗逸純電e-lavida
    就這樣,汽車行業推出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也漸漸佔據了市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上汽大眾的「代表作」——朗逸純電e-lavida也成了好多人的欲購車型。那朗逸純電e-lavida好在哪裡呢?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朗逸是基於燃油版打造,不論是在外觀上還是內飾上,都和燃油版差距不怎麼樣大,只是在前臉的格柵與霧燈等小細節上做了一些細微調整。
  • 豪華純電C級SUV奧迪e-tron,與對手的差別不止於豪華與科技
    也正因為如此,奧迪e-tron擁有極致平順但兼具迅猛的動力傳遞,在更好的經濟效益和極速能力間達到了完美平衡,更接近於自吸發動機所追求的極致感受。而且,奧迪e-tron的動能回收力度不大,一般純電車型的"拖拽感"在它身上完全感受不到,能夠做到讓人乘坐體感不受影響。
  • 純電動SUV:起亞e-Niro
    純電動SUV:起亞e-Niro全新的起亞e-niro是起亞生產的第一款全電動跨界多用途車,全電動起亞e-niro在wltp聯合循環中的行駛裡程為455公裡(282英裡),集駕駛樂趣、引人注目的設計、交叉實用性和零排放動力系統於一身
  • 寶來純電和朗逸純電哪個好?E-lavida朗逸電動版奔你而來!
    當前國內汽車市場中,為了適應未來汽車電動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各大車企都積極開發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以便及早適應未來市場的變化。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不約而同推出了品牌的電動版車型,不過消費者就開始糾結寶來純電和朗逸純電哪個更好,可以滿足自己的駕車需求。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車型究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