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水龍吟·夜來風雨匆匆》是南宋詞人程垓所作,此詞為惜春懷鄉,嗟老傷時之作。全詞表現感時傷事而又嗟嘆年老漂泊的感受,在南宋年間有典型意義。
【注釋】
1.水龍吟:詞牌名。水龍吟出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此調句讀各家不同,《詞譜》分立二譜。
2.孤負:徒然錯過。同「辜負」。
3.池南:池陽之南,指蜀地,即作者故園。
4.星星:比喻間雜的白髮。
【文學賞析】
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傷時清淚」八個字來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後者言其「傷時(憂傷時世)」。
它以「傷春」起興,抒發了思念家鄉和自傷遲暮之感,並隱隱夾寓了他憂時傷亂(這點比較隱晦)的情緒。詞以「夜來風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聯想到辛棄疾的名句「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摸魚兒》),所以接下便言「故園定是花無幾」,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千裡之外的故園去。作者過去曾在眉山老家築有園圃池閣(其《鷓鴣天》詞云:「新畫閣,小書舟」,《望江南》自註:「家有擬舫名書舟」),現今在異鄉而值春暮,卻感傷起故園的花朵來,其思鄉之情可謂極深極濃。但故園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謝卻是事實。所以不禁對花而嘆息:「愁多怨極,等閒孤負,一年芳意。」楊萬裡《傷春》詩云:「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這裡亦同楊詩之意,謂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難清,所以無心賞花,故而白白辜負了一年的春意;若反過來說,則「柳困花慵(一作「柳困桃慵」),杏青梅小」,轉眼春天即將過去,它對人似也太覺草草(「對人容易」)矣。而其實,「好春」本「長在」,「好花」本「長見」,之所以會產生上述人、花兩相辜負的情況,歸根到底,「元只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傷春」寫起,至此就點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題。
過片又提故園往事:「回首池南舊事」。池南,或許是指他的「書舟」書屋所在地。他在「書舟」書屋的「舊事」如何,這裡沒有明說。但他在另外一些詞中,曾經隱隱約約提到。如:「葺屋為舟,身便是、煙波釣客」(《滿江紅》),「故園梅花正開時,記得清尊頻倒」(《孤雁兒》),可以推斷,它是比較舒適和值得留戀,值得回憶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記」。發已星星變白,而人又在異鄉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則直陳其現實的苦惱:「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老」與「傷時」,均於此幾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懷著的家國身世的感觸,便借著惜花、傷春的意緒,盡情表出。然而詞人並不就此結束詞情,這是因為,他還欲求「解脫」,因此他在重複敘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來風味」的「嗟老」之感後,接著又言:「待繁紅亂處,留雲借月,也須拚醉。」「留雲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鷓鴣天》成句(「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留雲借月章」)。連貫起來講,意謂:乘著繁花亂開、尚未謝盡之時,讓我「留雲借月」(儘量地珍惜、延長美好的時光)、拚命地去飲酒尋歡吧!這末幾句的意思有些類似於杜甫的「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曲江》),表達了一種且當及時行樂的消極心理。
總之,程垓這首詞,通過委婉哀怨的筆觸,曲折盡致、反反覆覆地抒寫了自己鬱積重重的「嗟老」與「傷時」之情。以前不少人作的「傷春」詞中,大多僅寫才子佳人的春恨閨怨,而他的這首詞中,卻寄寓了有關家國身世(後者為主)的思想情緒,因而顯得立意深遠。
【名家點評】
1.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評語:悽婉綿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