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怎麼稱呼茶葉?tea?
一直以來,正楊君也都這麼認為:除了在中國和華語圈,茶念「cha」,凡在國外,都是念「tea」。
直到前幾天,一位茶友和正楊君分享:
在國外,除了將茶稱之為「tea」,還有很多地方稱呼「茶」為「chai」,而且這兩種迥異發音都來自於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葉的故鄉。
從唐代開始,茶成為中國人的「國飲」,並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核心交易物遠銷世界各地。
16世紀,隨著歐洲人的「大航海」,中國茶影響更大。
當時葡萄牙人與中原地帶和廣東一帶的商人進行貿易,那裡的人對茶的發音就是「cha」。
後來茶被葡萄牙人帶到歐洲後,對其的叫法一直沿用「chai」,並且之後帶到了其他殖民地,比如南美洲的許多國家。
在土耳其,就叫「chá」
巴基斯坦和俄羅斯都叫「chay」
以及阿拉伯語中叫「shay」
它甚至深入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成為斯瓦西裡語中的「chai」。
這些發音,幾乎都跟「茶(cha)」一樣。
然而,到了16世紀末,一紙禁令改變了這一切。
當時中國和日本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對海上貿易實施監管和控制,葡萄牙人的茶葉貿易因此受到極大的遏制。
不過,當時的中國還有一個地方的茶葉外貿十分興盛。
沒錯,就是茶葉國內的產茶大省——福建。
當時的福建不僅與臺灣殖民地緊靠,而且由於農業不發達,民風十分彪悍。
當地的百姓為了生計,不少人投身危險但是賺錢的外貿。作為產茶大省,茶葉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海上貿易品,因此當時的福建成為中國茶葉對外輸出的一個窗口。
閩南話裡茶的發音是「te」,耳濡目染之下,和福建商人貿易的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們就將「teh」這個發音帶回了自己的故鄉。
而且,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荷蘭獨霸南亞、東南亞的貿易。
所以「teh」這個音就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被當時和荷蘭人進行商品貿易的西班牙、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等國家沿用下來,並且帶到了他們各自的殖民地。
於是有了法語中的「thé」,德語中的「Tee」,以及英語中的「tea」。
是不是沒想到,原來英語「茶」的兩種說法竟然都是由漢語轉化而成?更好玩的是,由於一紙禁令,地方方言到了國外竟成了「官方標準」!
想了解更多的趣味茶文化?2018年,正楊映像傾力打造的茶文化體驗真人秀——《中國有茶道》:將由明星大咖帶領您一起探訪中國十二大最著名茶葉產地,與12款名茶親密接觸,和你一起探尋這些有趣的中國茶文化。
「名茶的前生今世、茶葉背後的古今傳說、茶道高手的絕佳技藝」,更多的趣味茶文化,將在《中國有茶道》中一一呈現,讓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