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文禁止家長批改作業,一紙禁令能給家長「鬆綁」嗎?

2020-11-14 大河訊

如果成年人所承受的痛苦有排行,給孩子輔導作業絕對榜上有名。

  本是為孩子鞏固學習效果的作業,卻成了折磨家長的利器,這和原本為了家校溝通方便成立家長群,結果卻變成了令人崩潰的「壓力群」如出一轍。

  其實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這幾年來,為了給家長減負,各地一直給輔導作業、規範班級群等「病症」開「藥方」。但這些措施真的有效嗎?

  資料圖:2020年10月,家長帶著孩子北京舉行青少年體質促進趣味運動會 組委會供圖

  嚴禁家長代勞批改作業是否有效?

  江蘇早在3年前推出禁令

  江蘇一位家長因為不滿老師不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群的新聞一度引起網友共鳴,家長該不該承擔批改作業的責任也引起爭議。

  現在,從一些省市的情況看,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答案:不應該。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這是教師的職責。對於不及時親自批改作業的老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校長也會受此牽連。

  這一規定的出現讓不少網友拍手稱讚,但一紙禁令是否能有效遏制這類現象,還要畫個問號。

  梳理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在這位江蘇家長「崩潰」之前,江蘇省教育廳早在2017年就明令禁止不得要求家長代批改作業。

  這份2017年10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的意見》從作業、考試、課程等多方面進行管理規範,明確提出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師方面要認真對待學生作業,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講評,不得要求家長代批作業。

  3年過去了,這類現象卻依然把那位江蘇家長逼上熱搜,戳中了廣大家長的痛點。

  不止是江蘇,有媒體發現,目前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等至少十個省份的教育部門都出臺了相關文件,向「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說不。

  特別是近期發布的文件中,包括遼寧在內的不少地區都加大了對違規教師甚至學校的處罰力度。像是安徽合肥,10月27日發布的《關於公布合肥市中小學辦學行為「十不得」的通知》明確,一旦老師有違規操作,不僅其本人要受處罰,校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也會被取消評先評優。

  資料圖:湖南長沙縣松雅湖第二小學的學生正在上課。 唐小晴 攝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這些年,家長承擔了多少?

  從家長批改作業這一現象延伸出去可以發現,這幾年,家長對孩子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參與度在不斷提高,可這其中,家長也承擔了很多責任以外的事,比如打掃校園、幫孩子做作業等,而這些事一經曝光,便會引起極大的討論熱度。

  今年10月,浙江杭州一位小學生家長因為錯過班級通知,未去參加學校的大掃除,被老師面談並指其不尊重集體和老師。事情一出,不少網友質疑,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為什麼一定要家長參與?

  像這樣要求家長參與校園事務已不是新鮮事。在北方,有家長還會被要求冬天去校園掃雪。而哈爾濱市教育局也早在2018年12月就曾印發《關於規範中小學校清冰雪工作的通知》,禁止學校組織學生家長到校清冰雪,不鼓勵學生家長自願到校清冰雪。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是另一個被吐槽的點。小學和幼兒園階段,手抄報、手工是常見的作業形式之一,原本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但這種作業形式往往因為要求過高、遠超過孩子思維和動手能力,且還要評比,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困擾,最終都變成了家長的才藝比拼。

  今年10月,山西太原市教育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布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布置的作業。同時還要求,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班級文化布置、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

  在所有問題中,家長群則是最大的「雷區」。在江蘇家長退群事件之前,網絡上,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因為不回家長群信息被老師提醒之後崩潰痛哭,也讓不少網友感同身受。「蓋樓」回復、被點名、對老師花式奉承、點讚投票……都給家長帶來煩惱。

  對此,太原市教育局發布的文件中也做出了詳細規定,嚴禁要求家長點讚、投票、轉發各類信息。早在2017年,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也發布了《靜安區中小學班級微信群建設公約》,明確規定班級微信群內杜絕任何形式的廣告、拉票、紅包、集贊等與學校、學生無關的內容。

  一項項政策文件出臺,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在為家長減負,但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光有政策顯然是不夠的。

  明確家校共育邊界才能真正減負

  「家校共育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出幾個文件、幾條規定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重點還是觀念上的轉變,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了「家校共育座談會」,旨在進一步釐清家校職責,為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出謀劃策,其中一位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這麼說。

  據介紹,杭州將研究、梳理教育負面清單,比如堅決反對家長批改作業、讓家長去學校搞衛生、讓家長代勞學校活動等行為。

  「學校永遠是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責任方,家庭主要是教育孩子怎麼為人處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把握家校共育的邊界很重要。

  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在微博公開表示,家長批改作業等現象,是學校對於學生家庭生活的一種侵入現象,逐漸將學生的家庭轉變成第二所學校,這樣的勢頭必須抑制。

  儲朝暉認為,可以關注學業,但是不能藉助於家庭或者學校綁架家庭來提高學生的成績,也不能指望家長去訂正作業,輔導學生學業方面的問題,這都是錯誤的定位。「說到底,家校共育,主要是在育人方面的合作,而非其他,家長和學校一定要明確各自定位。」

相關焦點

  • 多地發文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一紙禁令能給家長「鬆綁」嗎?
    本是為孩子鞏固學習效果的作業,卻成了折磨家長的利器,這和原本為了家校溝通方便成立家長群,結果卻變成了令人崩潰的「壓力群」如出一轍。其實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這幾年來,為了給家長減負,各地一直給輔導作業、規範班級群等「病症」開「藥方」。但這些措施真的有效嗎?嚴禁家長代勞批改作業是否有效?
  • 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能減負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對於輿論場上廣為關注的「中小學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問題,已經有至少10個省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回應,發文叫停。通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一紙發文,釐清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教育中的邊界,讓這些地區的家長免受「批改作業」之苦,初衷當然是好的,但細想此舉,又顯得有些多餘——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就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 教育部: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家長們,別高興早了
    看 度 銳 評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12月10日,教育部也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禁令一出,自然是一片歡呼。可你要是以為這個問題真能就此解決,那也未免太天真了。老師為什麼要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一是競爭激烈,不少老師都信奉題海戰術,一個人改不過來,只好拉上家長;二是各種繁瑣的考評制度,很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都記得,我們小時候,家長很少輔導作業,一個學期下來,也就在家長會的時候才跟老師打個照面,可那時候的老師能跟現在比嗎?
  • 又增加一地!湖北黃岡發文明確禁止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繼11月12日湖北武漢發文「叫停」家長作業,將作業管理納入教育工作績效目標管理後,時隔5天,黃岡也發文禁止家長或學生代為批改作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11月17日,黃岡市人民政府網發布《黃岡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外作業管理「十項規範」》(以下簡稱「十項規範」),其中第二項規範明確提出,教師不得將學生的課業任務布置給家長完成,不得讓家長或學生代為批改作業。該文件同時對書面作業總量、作業內容也做出了規範。
  • 紅頭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管用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對於輿論場上廣為關注的「中小學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問題,已經有至少10個省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回應,發文叫停。通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一紙發文,釐清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教育中的邊界,讓這些地區的家長免受「批改作業」之苦,初衷當然是好的,但細想此舉,又顯得有些多餘——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就有「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 武漢:不得讓家長代改作業;多地發布「禁令」,能為家長「鬆綁」嗎?
    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態度明確、界限清晰,相信「批改作業」將不再成為一個困擾家長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被澄清,果然如輿論場上的一片叫好聲那樣值得慶賀嗎?在「批改作業」之後,會不會還有新的問題冒出來讓家長糾結不已呢?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並對教師批改作業情況進行督察,類似規定,是不是多少給人一種違和感?
  • 話題|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寧夏教育部門正在研究意見!您怎麼看?
    你遇到過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嗎? 聽聽他們怎麼說?但作為家長還是不能放鬆對孩子的督促,要配合好老師,互相理解配合吧。 銀川市二十一小學湖畔分校某學生家長說,作業基本都要家長檢查批改,但我經常加班趕文件,導致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比較著急,真的無法做到兼顧,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就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回家就進行一些閱讀作業即可。作為家長邊工作邊輔導作業很容易情緒崩潰,訓斥孩子。對孩子也不好。
  • 黃岡:禁止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實習生 嚴兆鑫繼11月12日湖北武漢發文「叫停」家長作業,將作業管理納入教育工作績效目標管理後,時隔5天,黃岡也發文禁止家長或學生代為批改作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11月17日,黃岡市人民政府網發布《黃岡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外作業管理「十項規範」》(以下簡稱「十項規範」),其中第二項規範明確提出,教師不得將學生的課業任務布置給家長完成,不得讓家長或學生代為批改作業。該文件同時對書面作業總量、作業內容也做出了規範。
  • 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合理嗎?內蒙古發文啦
    教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合理嗎?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些新聞:老師安排家長批改作業,一旦有家長不配合,立馬被扣上「不配合學校工作」、「不對孩子負責」的帽子,所以一段時間裡,關於學校和家長責任的認定與劃分一直沒有定論。
  • 教育部定調「家長批改作業」家長先別忙著狂歡
    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並非解除家長教育責任
    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中青報刊文:讓家長批改作業,豈止是師德有虧使然
    中國青年報12月7日消息,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該禁令一出,引來一片歡呼聲。這說明,讓家長批改作業,早已觸發眾怒,但家長無力反抗,現在教育行政部門出手,問題似乎已然解決在望。但是,冷靜下來思考,這一紙禁令,其實只是解決了一個問題。
  • 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會上,針對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泉州一地明確​,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眼看寒假也不遠了,家長可有得忙了。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多少家長因此落下「病根」……  日前,為了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及其家長負擔,石獅市教育局下發相關通知,作業安排過量、不合理,家長批改作業、替代值日,都該叫停了!!!
  • 教育部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了,明令禁止!你怎麼看?
    原來在群裡並不是布置學生作業這麼簡單,還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家長受不了老師給的壓力,白天要應付工作的事,晚上還要幫老師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事情嗎?當家長和老師探討,多問兩句,就建議你家孩子要報個培訓班,奧數班的。
  • 多地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而就在最近,杜絕「家長作業」,不少地方都有新動作。山東濰坊、湖北武漢、遼寧大連……多地相繼出臺新規或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家長批改學生作業。遼寧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發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 家長群要解散?教育部已明令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並做出最嚴規定
    家長群要解散?教育部門已明令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了……有些老師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家庭作業情況,會安排家長在孩子寫完家庭作業以後,先在家裡批改一遍,然後訂正錯題。第二天,老師再批改一遍,這樣可以確保批改的效果。
  • 教育部明確通知: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老師:我們也不想啊!
    在80、90後的記憶中,作業是老師口頭布置的,不用家長輔導完成,也用不讓家長批改作業。哪位同學要是膽敢不寫作業,就會被老師用竹條或戒尺狠狠地打手心。那時候,我們的書包很輕,只有課本和作業本。那時候,我們寫成作業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瘋玩,無憂無慮......
  • 泰州海陵區教育局對教師發布「十項禁令」 不得要求家長代為批改作業
    嚴禁消極對待課後延時服務、嚴禁組織或參與有償家教、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日前,泰州海陵區教育局修訂並發布了《海陵區師德師風建設十項禁令》,劃清中小學及幼兒教師行為的底線和紅線,以此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
  • 安徽又一地發文明確!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這其中,不僅有不得通過工作群發布商品銷售信息、砍價連結等明確要求,對於社會反映最為強烈、網上討論最為熱烈的問題也給出了定論——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消息一出, 有家長拍手叫好, 笑稱「終於輪到給家長減負了」; 也有家長認為, 批改作業是參與孩子學習成長的方式之一, 量力而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