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班一族來說,每個月的工資總要花掉個幾百塊用於交社保。一位粉絲留言稱:每個月劃出去460元,這一年下來,少說也得五六千塊錢。
那麼,問題來了:這社保每月都交,到底啥時候是個頭?是不是交夠規定的15年就可以了?此外,繳完15年就停與繳滿25年相比,待遇差別又有多大?
今天,咱就聊聊這事兒。
社保怎麼交?能提供哪些保障?社保繳滿15年,還有必要繼續交嗎?交15年或25年,待遇差別有多大?想要多領點養老錢,不妨試試這樣做!一、社保怎麼交?哪些保障最實用?
社保,即我們常說的「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
其中,養老、醫療、失業是自己交一部分,公司交一部分;工傷和生育保險則是公司替你買的,自己不用掏錢。
具體繳費比例如何?我們以武漢最新政策為例:
這對比夠直觀吧?公司幫你交的錢是你的兩倍多。
就衝這一點,遠慮君都建議每個人都要參加,這話想必大家也快聽出繭子來了:
社保作為一項國家基本福利,覆蓋廣、繳費低,雖說作用有限,但卻是一份必不可少的基礎保障,具有不可替代性。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某地一小孩因白血病前後住院 3 次,花了將近30萬,最後通過醫保報銷了80%,如果沒交社保,就只能全部自費了。
而沒有單位的靈活就業者,想要參加社保就沒這麼大的福利了:只能選擇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且費用都需自己承擔。
自由職業者要不要交社保?怎麼交更划算?
個人需要繳多少?我們以在武漢工作的小遠為例:
月工資6000,當地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上限為18699元,下限為3739.8元,繳費基數則可按6000算,小遠每月需繳納:
6000×8%+6000×2%+6000×0.3%=618元
當然,各省份和地區都有一些差異,實際繳納多少,建議撥打12333諮詢當地社保局。
那,每個月都在交的社保又能提供什麼保障?簡單來講:
說實在的,這裡面就屬養老和醫療保險最有用。
醫療保險:可帶病投保、保證續保,費用交到一定年限即可終身享受醫保報銷,解決醫療費用問題;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跟隨社會發展而調整,具有抗通脹的優勢,保障我們基礎的養老生活。一般來說,社保交15年,養老保險終身有效,可以一直領到去世;社保交25年,醫療保險終身有效,看病醫保可以一直報銷,直到去世(少部分地區有差異)。
那是不是繳滿15年,就可以不用繳納了呢?如果多繳了20年、25年甚至30年,是不是就浪費了?
非也!繳費時間越長,對咱越有利!
二、社保交滿15年,是不是就不用交了?
其實,我們說的「15年」,只是規定的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
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的,不能領取,繳滿15年只是剛好可以領取養老金的資格。
這裡面的關鍵在於,你到時候退休每月拿到手的養老金能有多少?這可就與繳費時長扯上關係了。
我們以職工養老為例:
職工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存儲額÷計發月數(發放了幾個月: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繳費年限× 1%【個人指數化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取[個人歷年每月繳費工資]與[相應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比值的均值光看公式,一個頭兩個大,不要糾結,大家重點看加粗的地方:這兩塊都與繳費時間直接相關,交的越久,個人帳戶養老金就越多,基礎養老金也會更多。
此外,社保僅繳滿15年後斷繳,退休之後可能無法享受終身基本醫療保險。
這點對職工醫保影響最大,因為城鄉居民醫保是交1年保1年的形式,我整理了部分城市的繳納要求:
像小遠在武漢上班,他最低得繳納30年才能享受終身醫保,如果只繳了15年,可就沒這福利了。
還有一種說法,比如:員工自願放棄上社保,每月到手工資會增加?
甭瞎想!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保費。因此職工口頭或書面約定的不繳、少繳,都是不合規定、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另外,有個別單位為了省錢或省事,又確實急需用工,不為職工繳納社保,而是發放一定的保險補貼作為補償,這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以後職工要求報銷醫藥費、工傷賠償,用人單位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三、社保交15年和25年,差別有多大?
舉個例子,小遠25歲參加社保,每月工資3000元,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500元,員工平均工資2000元,先來看看,繳滿15年時,小遠退休能領多少錢:
那麼,小遠60歲退休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就有:310.79+431.25=742.04元,一年8904.48元。
繳滿25年呢?
即:571.98+718.25=1236.23元,一年就有14834.76元。
很明顯,相比15年繳費,多繳10年的養老保險,在頭一年,就可以多領3.2萬元的養老金。
何況,這裡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們還沒考慮通脹和工資的漲幅,若考慮進去,差距會更大。
所以,關於社保,不管政策怎麼變,老老實實交肯定不吃虧。
大家不要覺得交個15年,達到領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就行了。真到了那時,老頭老太太之間比一比,慪到連廣場舞都跳不下去了。
四、教你四招,退休後能多領養老金!
前陣子,國家財政部和人社部發布通知說:2020年職工養老金整體將上漲5%。
注意了!「整體」這個詞呀,背後門道可是很多的。
比如你上一年的養老金是每月 4000 元,那麼上漲5%之後,每月就會變成 4200;但如果你上一年的養老金,每月只領2000元,上漲5%後,也就多領100塊而已。
也就是說,在上漲相同幅度的前提下,養老金基礎數字越高的人,漲幅就越高!
那麼,怎麼才能把這個數字做大呢?有四個辦法:
1、年輕時努力奮鬥,提高工資
賺的越多,你個人帳戶裡的錢也就越多。
但這個繳費有個上限,比如上海,最高是21396元。就算你月入10萬,也按這個來計算。
2、多繳幾年,時間越長越好
在職的時候,社保儘量別斷,交的時間越長越好。
交滿15年,相當於一個敲門磚,敲開終身養老大門。再多交10年,交滿25年,醫保就有了終身福利。
正是年紀大了毛病多的時候,醫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退休後沒醫保,你的商業醫療險也會打折扣。很多百萬醫療和住院醫療,如果不以社保身份就醫,就只能報銷60%。
3、關注繳納基數
按照相關規定,養老金的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資。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會按照當地社保局規定的最低繳納基數來繳納社保,這樣可以節約非常多的人力成本。
但對於個人而言,卻非常吃虧。因為繳納基數越低,退休後你能領的退休金也就越少。
因此,大家找工作時,儘量選擇那些可按實際工資來給你交社保的公司。
4、人為選擇退休地
大城市的養老金,肯定比小城市豐厚。
這裡,我們得提到一個「從長從後」的原則:
比如,我沒有廣州的戶口,但我退休時還在廣州工作,並且在這交了15年以上的社保,那我就能在廣州辦理退休。這是「從後」。
如果在廣州沒有繳滿15年呢?那就看看之前,在哪個城市繳滿了15年。一查發現,在上海交了15年,那麼就可以去上海辦理退休。這是「從長」。
但,每個待過的城市都沒繳滿15年,怎麼辦?這時候就是「戶籍地優先」,回老家退休。
遠慮君說
養老這事兒,可太南了!
說是說,做是做。雖然社保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們的基礎養老生活,但國家能不能幫你過上理想中的養老生活呢?
之前,關於養老金缺口、替代率等問題,遠慮君給大家算過帳,比較讓人糟心。所以,年輕的時候,不斷開源,能多賺一點是一點。另外,我們還得提前準備一筆退休錢,來為老年生活作準備,比如商業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