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用古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告誡誰?

2020-12-1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密切關注的問題,深刻地烙印在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中。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他借古警今,引用古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告誡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言之諄諄,發人深思。

習近平深刻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幹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後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是清代的官場上流傳一句諺語。這「三爺」,並非一個人,而是指三種人,即「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以筆者之見,這句清代諺語的本意是,從政為官應慎用權力,不要輕易任用少爺、姑爺、妻舅等至親,到頭來,弄不好會丟官毀家,即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落馬,全家被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縱觀古今,此類例子屢見不鮮,在當下,許多落馬貪官就是這樣的典型,其人生路徑,往是「從全家腐,到全家覆」,繼而出現「全家哭」,「一人倒引來全家倒」,臺上臺下兩重天。

縱觀近年來查處的大案要案,許多貪汙腐敗行為中往往有官員家人參與其中,有的是「夫妻檔」,有的是「父子兵」,有的是「兄弟連」,有的則是「全家總動員」。比如,相懷珠 「丈夫弄權,妻子撈錢 」;劉鐵男「子承父業,前腐後繼」;劉志軍「兄弟聯手,演繹腐敗」;鄭筱萸 「妻子兒女,悉數上陣」 ;蔣尊玉「『全家腐』導致『全家覆』」 ;周永康與其貪腐親友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等等都是其中突出典型。「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縱觀貪官的「政治江湖」,很難找到「一清二白」的家庭。「家族腐敗」花樣翻新,危害極大,可用「腐敗到家」來形容,其結果必然是「家破人亡」,其中教訓極為深刻。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習近平苦口婆心寄語各級領導幹部,「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更具現實意義。希望廣大幹部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嚴格自律,約束親屬,防微杜漸,清廉從政,以清廉形象和純正家風為社會注入正能量。否則,以權謀私,任人唯親,等待自己的必然是「廢職亡家」的結局。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引用過的從政箴言
    縱觀習近平總書記歷次重要講話,我們發現,他曾數次引用古典詩句、諺語闡述思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為官之道時引用的經典,對讀懂新時代中國政治生態新氣象,有積極意義。,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 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廉政用典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黨員幹部的官德修養。2004年任浙江省委書記時,他在《求是》發表《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一文,指出領導幹部「既要依法用權,又要以德用權,歸根到底用權要講官德」。他引用呂本中《官箴》中的這句話,並加以闡釋:一要「清」,公正廉潔,兩袖清風;二要「慎」,周密考慮,謹言慎行;三要「勤」,勤奮好學,刻苦上進。
  • 學習用典| 習近平最新回信引用的古語背後有深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中引用了這句古語,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並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出自《後漢書·虞詡傳》,原典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 習近平在中紀委全會上講話都引用了哪些典故
    編者按:2016年5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全文。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講民心、講修身、講家風、講反腐、講從嚴治黨,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講話中引用的典故,更好地理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
  • 世界讀書日,細數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那些古文經典
    今天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十個古文經典,感受總書記的家國情懷。 看到《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本書,他拿起來翻閱,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 古語今用,習近平這樣描述「金磚合作」
    原標題:古語今用,習近平這樣描述「金磚合作」 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過去10年,金磚合作為何能夠得到快速發展?第二個「金色十年」的大門如何開啟?在不同場合,習近平多次引用中外古語、諺語來闡述金磚合作之道。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推出文章,與您一同學習、品味。
  • 學習用典|習近平最新回信引用的古語背後有深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中引用了這句古語,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並寄語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出自《後漢書·虞詡傳》,原典為「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
  • 習近平引用的從政箴言:諄諄告誡 語重心長
    原標題:習近平引用的從政箴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人在集體中都會受到周圍環境、風氣的影響。自古以來,吏治就是關係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中央下大力氣整頓吏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從中國到秘魯 習近平引用的中外古語和諺語集錦
    中國網11月22日訊(記者 袁宵)11月17日至11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厄瓜多、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並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習近平曾數次引用中外古語和諺語闡述思想。本期中國國情為您盤點習近平此次出訪中曾使用的古典詩句與中外諺語,領略他獨特的語言風格。【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 媒體盤點習近平講話引用古語名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  典出:《論語·為政》  原文:同引用  釋義: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不學習,思考也會陷入困境。
  • 習近平主席講話引用的古語名言50例全收錄
    編者按:習近平主席31日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對千里達及托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並赴美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第二次出訪。首訪中,他穩重的風格、生動的語言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縱觀習近平歷次重要講話發現,他曾數次引用古典詩句、諺語闡述思想。
  • 習主席今天引用的這些古語,意義非凡!
    &nbsp&nbsp&nbsp&nbsp習主席今天引用的這些古語,意義非凡! &nbsp&nbsp&nbsp&nbsp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
  • 習主席今天引用的這些古語,意義非凡
    關注學習進行時  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  在這次演講中,習主席引用的這些古語,意義非凡!「天道酬勤」出自《書·大誥》「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
  • 習得——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
    ——習近平《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乎掌。釋義:敬愛自己家的老人,也敬愛別的老人;呵護自己的孩子,也呵護別人的孩子:天下可以運轉於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
  • 習近平引的古語,英文怎麼說
    去年9月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英、法、俄等9語種版本發行,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火爆熱銷。從小就喜歡閱讀中國古典文學的習近平,在此書中延續了其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的風格。《紐約時報》注意到,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往往引用孔子的話,因為儒家思想是幾千年來的核心價值觀。他還曾引用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話,至少兩次提到了商鞅變法。
  • 習近平為什麼要用這七條典故?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講話中引用的典故,更好地理解、學習習近平的講話精神吧。  1.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還用得著閃爍其詞、諱莫如深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
  • 從古文經典引用看習近平治國理政
    縱覽習近平同志過去20年的一些著作,如擔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的《擺脫貧困》、主政浙江時的《之江新語》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以及自2012年11月份以後的重要講話,我被其中所引用的古文經典吸引,並抄錄下來認真學習。在學習的同時,我又受到了一次傳統文化的薰陶。  習近平同志不僅古文功底深厚,在學用結合、知行合一方面也做出了表率。
  • 體悟習近平「詩文引用」蘊含的巧妙情理
    感悟習近平的語言力量,對於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具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本期我們通過習主席在軍隊三次重要會議講話中的實例,來體悟習近平「詩文引用」蘊含的巧妙情理,感悟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促進我們創新傳播方式,進一步改進文風、轉變話風,更好地宣傳強軍思想、講好強軍故事、展現強軍風貌,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持。
  • 習近平烏鎮演講再引用《易經》中的八個字 近三個月引用了三次
    大會上還引用了哪些古語典故? 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引用古語、典故還有兩處,一是引「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出自《老子》,原文為「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習近平總書記引經據典談反腐:將教天下 必正其身
    中國網5月4日訊(記者 尚陽)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發表講話,人民日報今天刊發全文。「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總書記講話引經據典,可謂深入淺出,中國網記者盤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