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壇上,沈從文和張兆和是有名的師生戀之一。這段看似傳為佳話的愛情,背後也經歷了鮮為人知的波折,沈從文對婚姻的不忠也曾深深傷害了張兆和,而張兆和又被認為是不懂沈從文。
瘋狂追求
張兆和出身江南名門,家世顯赫,人又長得漂亮,身後有大批追求者。張兆和曾把追求者進行編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在當時眾多追求者中,沈從文並無優勢,小學沒畢業,又沒留過洋,也不是教授,性格又很木訥,用二姐張允和的話說,他只能算是「癩蛤蟆第十三號」。
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鍾情,沈從文沒有勇氣當面表白,就開始寫情書。張兆和收到沈老師的第一封情書,上面只寫了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了你?」張兆和沒有回信。然而沈從文的來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厚,讓她不勝其煩。
1930年7月,張兆和在日記中描述了沈從文對她的室友說的一番話:「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麼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於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
很快,學校裡謠言四起,這讓聲名清白的張兆和不堪重負,她決定找校長胡適去「揭發」老師的不當行為。豈料,在此之前,沈從文因為追求不到張兆和曾跑到胡適那裡哭訴,胡適說他會出面幫他一把。張兆和主動找上門來,胡適認為是一個機會,做起了和事佬,勸張兆和接受沈從文的愛。最後,張兆和氣衝衝地走了。
終成眷屬
然而,在沈從文馬拉松式的愛情攻勢下,張兆和還是動搖了。
1933年暑假,張兆和畢業後回到蘇州,沈從文追隨而來。為了給張兆和留下好印象,他賣掉了一本書的版權,買了一套英譯精裝本的俄國小說作為見面禮。據張充和回憶,沈從文造訪那天,張兆和到圖書館看書了,沈從文以為她故意不見,站在門口進退無策。
沈從文到張家做客很受歡迎。當時張兆和的父親和繼母住在上海,沈從文沒有見到,他回青島後寫信託張允和詢問張父對婚事的態度:「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張父很開明,主張兒女婚事由他們自理。
張允和得到父親的答覆後,跑到郵局給沈從文打電報:「山東青島大學沈從文允。」一個「允」字,即表示婚事得到允許,又代表了打電報之人的姓名。張兆和怕沈從文看不懂電報,又悄悄去了趟郵局,重拍了一封:「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在北平中央公園與張兆和結婚。這位「鄉下人」終於如願以償,喝上了愛情的甜酒。
沈從文和張兆和新婚後的生活,算得上如膠似漆,幸福甜蜜。但是,兩人畢竟經歷、所受的教育迥然不同,再加上沈從文對愛情的追求多了一層美妙的幻想,所以當激情褪去,回歸平淡的時候,兩人產生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沈從文天性浪漫,不懂生活和理財,為了面子經常接濟朋友,反而弄得自己家裡經濟緊張,搞古董收藏又花費了不少財力,讓張兆和有些難堪。相反,出身名門閨秀的張兆和卻務實得多。
張兆和曾經寫信給沈從文說:「不許你逼我穿高跟鞋燙頭髮了,不許你因怕我把一雙手弄粗糙為理由而不叫我洗東西做事了,吃的東西無所謂好壞,穿的用的無所謂講究不講究,能夠活下去已是造化。」
迷途知返
婚姻與愛情畢竟是不同的,戀愛中的沈從文可以天天發瘋一樣的寫情書撩妹,婚姻卻要面對每天的柴米油鹽,戀愛時的激情退去,沈從文這種對愛情充滿幻想的作家終於耐不住寂寞。
沈從文說,《邊城》是他將自己「某種受壓抑的夢寫在紙上」,而這種「受壓制的夢」,是「情感上積壓下來的一點東西」。後來,沈從文含蓄地承認:《邊城》是他在現實中受到婚外感情引誘而又逃避的結果。他婚外情的對象是詩人高青子。
當時,高青子在熊希齡家當家庭教師。有一次沈從文去拜訪熊希齡,熊希齡不在,高青子出面接待,初次見面雙方都留下了好印象。一個月後,兩人又一次相見,高青子故意按照沈從文某小說描述的情節打扮自己,含蓄地表達了對沈從文的好感。沈從文心領神會,兩人越走越近。
沈從文與高青子的婚外戀在家庭波瀾,他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告訴了張兆和,張兆和感到意外、震驚和不解,一氣之下回了蘇州娘家。
痛苦、無助的沈從文想到了林徽因,他想到這位才女經受過諸多情感的考驗,他在寒冷的風中落淚,趕到梁家,向林徽因傾訴。林徽因提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建議,讓他去找金嶽霖談談。
抗戰爆發後,沈從文和高青子先後到了昆明,據女詩人徐芳回憶,當時對沈高兩人的往來,流言是頗多的,主要在於沈從文早已有了家室。而作家孫陵說:「沈從文在愛情上不是一個專一的人,他追求過的女人總有幾個人,而且,他有他的觀點,他一再對我說:『打獵要打獅子,摘要摘天上的星星,追求要追漂亮的女人。』」
最終,深愛妻子的沈從文及時剎車了,這件事雖沒導致家庭破裂,卻加深了夫妻間的不理解。只是,與長久的婚姻比起來,短暫的婚外戀要脆弱得多,高青子最終選擇退出,後來嫁了個工程師。
晚年的沈從文與張兆和,在經歷了人生的坎坷後,相處的反而更加融洽了,那曾經的傷痛隨著時間也慢慢的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