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青 本報記者李黎 發自江蘇
大米是我國百姓飲食中絕不可少的食物,作為人們的主食之一,天天都得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人們對主食大米的要求已經從解決溫飽逐步轉向口感好、營養、安全、食療等特性。自去年以來,殼寡糖大米走俏南京,米粒飽滿、潔淨、有光澤,聞之有清新氣味,蒸熟後米粒油亮、甜軟、氣味乳香,深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在江蘇鎮江、無錫、南通、常州、張家港、淮安等地和安徽馬鞍山、蕪湖引起購買熱潮,供不應求,遠在湖北武漢的市民也紛紛趕來搶購,還有很多市民沒搶購到只得先繳預付款訂購下一批殼寡糖大米。
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40多種,按其化學組成和生理功能可分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等。人體主要的營養素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大米中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
中科院殼寡糖營養液乳香米,真的可以改善人體的膳食營養,補充缺少的微量營養素,減少各種營養缺乏症的發生嗎?
國家級農業示範區——最美的鄉村水源、最佳種植地的好米
民以食為天,糧以田為本。好大米的產地環境很重要,這是生產高品質大米的根本保證,香甜美味的殼寡糖大米產自「農業矽谷」南京溧水區白馬國家科技園區——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
國家級生態鎮、中國最美鄉村白馬境內山林、生態林面積6萬畝,丘陵崗地面積6萬畝,耕地面積10餘萬畝,土層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氣候溫和溼潤、空氣清新、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雨熱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1087.4毫米;水源充沛,水庫、塘壩縱橫交錯,水質達國家二類水標準。
白馬鎮是江蘇最大的有機農業、無公害標準化示範區。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作為南京市重點引進的生態農業項目,在白馬國家科技園區引進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殼寡糖植物營養液栽培水稻、瓜果蔬菜、畜禽養殖等。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是由南京悅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造的國內首家立體養生、田園養生示範基地。天然的生態環境與中科院殼寡糖植物營養液相結合,確保了農作物安全可靠,綠色無汙染,目前,已有一批批市民享用了營養豐富、口感美味、保健養生的殼寡糖大米等。
「吃」殼寡糖營養液的好米
安全食品的源頭首先是它的環境,水、土地、空氣是零汙染,它所用的肥,所用的藥都是沒有毒性的。國際學術界公認,殼寡糖植物營養液是全新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發展綠色水稻的主導產品。目前,在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已經推廣使用。殼寡糖具有藥肥兩效的特性,在不用化學農藥,少用1/3化肥的條件下,只需將它與農家肥、其他少量生物農藥協同使用,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增產13%~40%,農產品營養物質含量增加4%~19%。科技成果鑑定結論是:尤其在提高水稻農作物營養品質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殼寡糖在1991年歐美學術會議上被世界生物醫學界譽為繼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五大生命要素之後的「第六大生命要素」,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它對人體的作用引起生物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其生物學功能涉及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脂、調節血糖、改善肝臟和心肺功能及其他多種生理功能。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805課題組,通過5年的研究和開發,建立了一整套製備寡聚糖的生產工藝,解決了生物酶降解海洋寡糖聚合度調控等關鍵問題,在寡聚糖的製備技術和水稻病害防治應用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寡糖植物營養液在農業生產應用效果明顯,目前已在全國建立了16個試驗示範區,應用作物涵蓋多種瓜果蔬菜、農作物和經濟界作物,大量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施用量,實現了農藥的植物自身降解,產品完全達到綠色標準。
殼寡糖是從海蟹、海蝦殼中萃取的殼糖胺經過生物酶降解而得到的低聚物質,它具有多功能基因、多變配位數和奇異的晶體形態,能產生生命活動最複雜的生理生化反應,再加上它的親水性,可再生性和可完全降解性,表明它是性能優異、可完全參與生態體系循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病害能力,促進作物生長。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然生物與糖工程課題組組長杜昱光研究員說:「提取蝦蟹殼生物片段技術合成的殼寡糖生物疫苗,用來做種植水稻的田間基底肥,能有效改變土壤菌群和有益微生物生長,噴灑水稻農作物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抵抗稻瘟病,提升安全品質,而且口感清香,營養豐富,保健養生效果明顯」。
糖生物學與糖生物工程是20世紀末開始蓬勃發展而引起世人關注的一個科學領域。糖生物學是繼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研究之後,生命科學的最前沿領域,寡糖生物功能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項新興的生命科學對人類健康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我國的殼寡糖研究是國家「九五」、「十五」科技攻關、「十一五」、「十二五」科技發展計劃(863)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杜昱光研究員指出:「對於佔自然界物質總量75%的糖類物質的研究和應用,國家給予了戰略高度的重視和支持,推進糖生物工程產品規模化發展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內容之一」。
中科院大化所天然生物與糖工程課題組組長杜昱光研究員和董事長董邦祥在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交談
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落成典禮
2014年7月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正式落成,此次活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中國科學院的高度重視,受到行業領導、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江蘇人民的高度認可!江蘇衛視、南京日報等十幾家媒體進行跟蹤報導及密集採訪。殼寡糖產業將帶動江蘇生態農業、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國家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建華、農業部農科院成果轉化局王登山副局長、全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流交易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農技協農村合作專委會執行主任辛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農化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吳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然生物與糖工程課題組組長杜昱光研究員,中國食品安全報社長、總編輯朱長學,南京悅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邦祥等參加落成典禮。
糖生物工程課題組組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杜昱光指出,採用殼寡糖栽培的水稻、疏菜瓜果等農副產品營養豐富,養生效果好。吃飯問題無論何時都是中國的頭等大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品質、有保障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國家級生態鎮白馬的農業環境非常好,再用上殼寡糖營養液栽種農產品,確保了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好!江蘇殼寡糖農業示範基地將帶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殼寡糖功能農業的大發展,全面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
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
病從口入,我們每天憂心忡忡。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至有的人產生了「吃動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喝飲料食品怕摻色素」的恐懼心理。
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幾乎找不到沒噴灑過農藥的蔬菜。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0萬人因農藥汙染而得病,其中死亡人數高達4萬左右。農藥殘留的危害不僅是造成急性中毒,更令人擔憂的是慢性中毒,以及致癌、致畸和致突變。因為這些危害進程緩慢,往往容易被忽視,對人體的危害性更大。有的菜農為了追求殺蟲效果、節省成本,使用國家禁用的劇毒或高毒農藥。這些農藥雖然殺蟲效果好,用量少,費用低廉,但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
在農業生產中,一些菜農、果農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劇毒農藥來噴灑蔬菜、水果,這直接導致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超標,這樣的蔬菜、水果被消費者食用後肯定會帶來身體健康上的很大危害。如在2009年曾經有相關的組織對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銷售的櫻桃、甜瓜、桃子、油桃、蘋果5種水果進行抽查,結果一共檢測出了17種農藥,甚至有的農藥是法律已經禁止使用的農藥。
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殘留於家禽、家畜、水產品體內。在種植業、養殖業中濫用激素和其他藥物以增加產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產品在短期內獲得豐收、成熟。例如,帶尖的西紅柿、堅硬的獼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長熟的結果。這種做法不僅使培育出來的產品營養價值明顯降低,而且也會給食用者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由於受城市某些工礦企業違規排除廢水的影響,致使一些地區人畜飲用水源和農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汙染,主要是鉛、錫、汞、鋅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過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這些重金屬汙染的飲用水和農產品食品進入到人體後,就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2013年5月,來自產稻大省湖南省攸縣3家大米廠生產的大米,在廣東省廣州市被查出鎘超標事件,在銷售終端發現了6家店裡售賣的6批次大米鎘含量超標;在生產環節,發現3家公司生產的3批次大米鎘含量超標。「湖南萬噸鎘超標大米流向廣東」事件震驚全國!土壤重金屬汙染已到了亟待「還帳治理」之時。鎘使人中毒的最通常路徑是損壞腎功能,導致人體骨骼生長代謝受阻,從而引發骨骼的各種病變。
還有一些黑心腸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受金錢的驅使,在加工食品的過程中往往違規使用、超標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摻加有毒有害的化學用品,主要表現在:
為了追逐利潤,一些食品加工者無視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的保護,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規允許適用範圍的化學物質(其中絕大部分對人體身體有害)。例如,在麵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在醃菜中多倍超標量使用苯甲酸;在飲料中成倍超標使用化學合成甜味劑;為了使饅頭、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為使大米、餅乾增亮使用礦物油;用甲醛浸泡海產品使之增韌、增亮,延長保存期;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塊」(一種化工原料,學名甲醛次硫酸氫鈉);還有孔雀石綠、蘇丹紅、三聚氰胺,還有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製品;用「地溝油」加工油炸類食品、「注水豬肉」( 給豬注水等於注毒,食用後對人體有極大危害)……導致人們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學物質到處可見,令人防不勝防,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