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降至20%,意味著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18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從吃飽到吃好,唇齒舌尖品幸福生活》。

李海濱攝 千龍網發

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總量不斷增加,支出比重逐漸減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城鎮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由1955年的118元增加至2018年的8577元,恩格爾係數(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由57.6%下降至20.0%,農村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由1956年的58元增加至2018年的4802元,恩格爾係數由38.4%下降至23.8%,居民生活需求拾級而上,家庭生活水平連年提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糧食產量穩步提高,副食產品逐漸豐富,1992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比1978年翻兩番,吃類商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近200億元;1992年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年間,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3%,食品市場供給主體愈發多元,供給品種漸趨多樣,食品消費釋放出更大潛力。2012年全市吃類商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31億元,比1993年增長6倍有餘,居民人均食品消費6574元,年均增長9.4%;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逐漸轉向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201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2016年突破5萬元,2018年突破6萬元。居民食品消費量、消費額均明顯提高,升級進程不斷加快。2018年城鎮居民食品支出比1955年增長72倍,全市吃類商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2500億元。

隨著居民食品消費的不斷升級,北京市居民膳食結構也發生巨變,健康營養成時尚,主要表現在主食讓位副食——1956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主副食的消費比為2.2:1,1984年該比值跨越1:1的臨界值,轉變為0.9:1,2013年以後降至0.3:1以下,全體居民主副食消費比則維持在0.2:1以下。2013-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副食消費量由174公斤增至278公斤,年均提高21公斤,人均副食消費支出提高324元,副食逐漸走上百姓餐桌,打破「主食稱霸」的傳統局面;肉蛋奶鮮搭建副食消費結構,2018年肉蛋奶鮮消費支出佔食品菸酒支出比重高於糧食支出14.0個百分點。

居民的菜籃子從白菜、蘿蔔和土豆到形色各異的時令蔬果。2000年以來北京市城鎮居民蔬果類支出年均增長7.1%,佔食品支出的比重提高15.1個百分點,2018年城鎮居民食品消費中蔬菜水果的支出已接近三成。

何嶸攝 千龍網發

另據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餐飲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後,去年更是達到1102億元。2013-2018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飲食服務消費支出年均增速6.2%,佔食品菸酒消費支出比重提高4.2個百分點。

食品安全正在提振北京居民的消費信心。近年來北京市居民對食品安全的評價逐年提高。2017年北京市居民食品安全滿意度較2015年提升8.0個百分點,為居民消費信心築牢心理根基。北京市消費者信心指數由2009年的109.8提高到2018年的113.3,直接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的提振成效。

何嶸攝 千龍網發

專家解讀

恩格爾係數降低意味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買供應糖半斤0.35元,一斤醋0.14元……」今年71歲的河北省涉縣遼城鄉西遼城村村民王益清,從20多歲起就有記帳的習慣。積攢至今,5本厚厚的「家庭帳本」,記錄著全家人的收支,也濃縮了時代的變遷。

王益清說,1978年,他們兩口子一年賺了248.93元,花掉248.56元,只剩0.37元。「光花在吃上面的錢,就佔了六成。」

王益清說的六成,與經濟學上的一個名詞「恩格爾係數」密切相關,即食品佔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這一係數越低,往往意味著生活水平越高。

放進70年的刻度看,這個數字變化明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超過60%,農村的更高;到2018年,恩格爾係數下降到28.4%。70年,降幅超過一半。

與此相呼應的是,194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2018年達到28228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9.2倍。

70年來,恩格爾係數降低的同時,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折射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澎湃動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恩格爾係數的降低意味著國人把更多錢花在吃以外,消費從物質層面的滿足上升到精神層面的享受。

如今,王益清家用於食品的支出佔比下降到5%,其他的支出項目卻越來越豐富。在她的帳本上,這些年有一項支出是固定的,那就是旅遊。北京、西安、大連、桂林……帳本上的風景「坐標」越來越多。

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住更大的房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追一部最新上映的電影、把更多汗水揮灑在健身房……如今,很多家庭的帳單發生了變化,消費升級「看得見」「摸得著」。

方立華攝 千龍發

來源:北京青年報 千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北京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至20%
    近63年北京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增72倍北京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至20%本報訊(記者 張欽)18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從吃飽到吃好,唇齒舌尖品幸福生活》。
  •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何鼎鼎  恩格爾係數低於0.3,既展現出消費升級的未來趨勢,也折射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實  這段時間,恩格爾係數又一次回歸公眾視野。原因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的《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9%,中國第一次進入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富足區間。
  • 恩格爾係數再創新低 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比較通行的國際標準認為,當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係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恩格爾係數穩步下降。
  • 從「恩格爾係數」看生活變遷
    (2001年4月30日《北京日報》9版,《明天去看票證展》)「這一天開始,買東西再也不用發愁沒票了!」包大媽笑著說。吃飽吃好的北京人,憧憬著更加美好的小康生活。「旅遊」首次納入家庭消費支出1993年,北京恩格爾係數首次降至50%以下。這在北京人的消費史上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大事。
  • 北京市民恩格爾係數10年降15.8% 溫飽邁向富裕
     [提要] 恩格爾係數指的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資料表明,從1978年到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由58.7%下降到30.8%,這意味著北京人的生活正由溫飽向富裕邁進。  信報訊 (記者吳景彥)昨天,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資料表明,從1978年到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由58.7%下降到30.8%。
  • 從恩格爾係數變遷看「富裕北京」
    桌上攤著一張報紙,偶在圈點著一篇新聞,其中的數字讓人感慨萬千——  據北京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資料表明,從1978年到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由58.7%下降到30.8%。特別是1996年至2006年,恩格爾係數降速明顯加快,下降15.8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北京人生活正由溫飽向富裕邁進。
  • 中國恩格爾係數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此前的3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首次確認,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立刻注意到,這兩組權威消息的發布,意味著中國恩格爾係數首次處在低於30%的水平。從傳統的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或者富足國家的恩格爾係數一般在20%~30%之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最新發布的我國恩格爾係數能否理解為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 北京市民恩格爾係數31.8% 接近富裕國家水平
    現在手頭寬裕了,在吃上花不了多少錢,就是琢磨著來點健康投資,旅遊什麼的。」家住朝陽的朱大媽昨天告訴記者,她退休後第一件事就是跟老伴去海南島溜達一圈。現在像朱大媽這樣感覺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有了更多消費需求的北京市民越來越多了。
  • 中國恩格爾係數首破30% 小數字折射大變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立刻注意到,這兩組權威消息的發布,意味著中國恩格爾係數首次處在低於30%的水平。  從傳統的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或者富足國家的恩格爾係數一般在20%~30%之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最新發布的我國恩格爾係數能否理解為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一時間,相關話題引發全社會熱烈討論。
  • 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恩格爾係數下降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被稱作恩格爾係數,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經濟學指標「越高越好」,恩格爾係數是「低些更好」。在國際上,這一指標常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一個國家生活越貧困,恩格爾係數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
  • 一圖解讀:中國恩格爾係數進入富足區間意味著啥?
    近日,發改委報告指出,中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進入富足區間。恩格爾係數是啥?恩格爾係數怎麼劃分?富足標準意味著什麼?來源:中新網【延伸閱讀】正確解讀恩格爾係數進富足區間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39%,進入了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富足區間。
  • 恩格爾係數降低,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更好嗎?
    如此一來,恩格爾係數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而其數值大小往往也被人們作為判斷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據。就我國而言,自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大體均呈現出極為明顯的下降態勢。
  • 恩格爾係數首次降至30%以下,這樣影響你的生活!
    恩格爾係數是個啥?19 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研究消費結構的變化時得出一個規律,即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恩格爾係數的計算公式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
  • 恩格爾係數的下降與基尼係數的上升
    ■恩格爾係數指食品支出金額在居民生活消費總支出金額中所佔的比例。一般說來,恩格爾係數的降低意味著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用於購買食品的比重減少了,由此可表明社會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了提高。  ■基尼係數則是一個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標。基尼係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係數為一,表示絕對的不平均。
  •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意思?恩格爾係數怎麼算?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經驗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動提出這一看法: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係數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 按恩格爾係數計算:中國距發達國家還差9.3%
    恩格爾係數與發達國家進一步接近  10月底,遼寧退休職工劉明和老伴參加「夕陽紅」旅行團,頭一次走出國門去看外面的世界。「換30多年前,能去北京看天安門就讓多少人羨慕了,哪想到現在出國玩!」  身邊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
  • 超越恩格爾係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早已不是食品消費
    現象的背後是恩格爾係數的局限性正日漸凸顯,而我們也有必要轉換思路,找到一個能夠超越恩格爾係數的新指標來度量居民的生活水平,於是便有了此文。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至今,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均呈現出極為明顯的下降態勢。Wind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78年的57.5%降至2017年的28.6%,而同期的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也由67.7%降至31.2%(參見圖1)。
  • 參考資料: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則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佔的比重來決定。  恩格爾係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恩格爾曲線  食物支出金額÷總支出金額x100%=恩格爾係數  除食物支出外,衣著、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樣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所佔比重上升一段時期後,呈遞減趨勢。
  • 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係數 ,這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概念內容是指,居民用於食物的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例越高,說明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則說明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