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發展了三十年的電子郵件都經歷了些什麼?

2020-12-13 品玩

作者: 盛以宣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 王運豐

1987年9月14日,來自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由王運豐教授從北京發送至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今年是2017年,回顧這三十年來電子郵件以及即時通訊在中國的發展,不禁讓人感嘆當年的這封郵件以及其中美好的願景:

跨越長城,我們可以到世界上任何角落。

當電子郵件出現的時候,人與人之間信息的溝通,第一次可以做到這麼快速,這麼自由,讓我們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發送信息。這封郵件的傳送速度在今天看來是延時的、緩慢的,但在當時卻有著跨時代的意義。這三十年來,我們與電子郵件都經歷了什麼?

1

當年在網絡上大家喜歡稱電子郵件為「伊妹兒」,當時新鮮時髦的詞彙,現在看來頗有一些年代感。倒是@這個符號,漸漸充斥在了在人們的網絡生活裡。

1997年5月,丁磊決定創辦網易。同年11月,與當時華南理工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陳磊華一起開發了中國第一個全中文免費電子郵件系統(後者成立了郵件伺服器系統coremail,現仍為網易郵箱服務,並擁有眾多高校政府企業客戶)。1998年2月,丁磊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將網易免費郵箱及163.net域名以約120萬元賣給飛華網,而網易自己的郵箱以@yeah.net以及@126.com域名運營。

163.net在當時因為其耳熟能詳的數字域名(撥號上網時使用的號碼)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網際網路網站之一。不久後,飛華網又以5000萬的價格將163.net出售給深圳新飛網,當時用戶超越150萬。一年後,幾次易主的163.net宣布訪問量突破一億,註冊用戶超過350萬。最終,2000年9月TOM在線以4800萬美元收購163.net電子郵箱,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的一筆收購案之一。

不過,163這個名字最後還是回到了網易手上,163.net在被收購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網易的163.com郵箱已經成為了現在最多用戶的郵箱服務之一。

千禧年前後,當時的網絡公司都開始向門戶類網站進軍,郵箱也成了各大網站爭相搶奪的一塊領地。2001年的時候,郵箱服務界開啟了一股收費浪潮,以大容量、郵箱域名後綴為賣點向用戶收取月租費。

現在看來,郵箱可以說是中國網際網路產品中最早開始推出收費服務的。新浪郵箱還曾把免費郵箱的域名從@sina.com變成@mail.sina.com,鼓勵用戶付費,可是結果不盡人意 ,當時還有一位來自天津的律師因為不滿新浪免費郵箱容量突然從50兆縮水為5兆,對新浪公司進行了起訴。2002年,263郵箱宣布收費,成為第一家全面收費的郵箱服務,其用戶數卻從2000萬驟減至59萬。

與此同時,在美國,被微軟收購的Hotmail郵箱,雅虎郵箱以及Gmail等服務正在不斷擴充郵箱容量,Gmail更是率先推出1G容量的免費郵箱,使得容量不再是郵箱用戶需要擔心的一個問題,用戶也不再需要手動刪除過多的郵件來管理自己的郵箱空間,而是將搜索的功能放大,此後各大郵箱服務也開始紛紛效仿。

2

2002年,騰訊發布QQ郵箱。05年騰訊收購張小龍創立的foxmail,當時最大的獨立郵箱客戶端。此後QQ郵箱發布多個重大更新,界面變得更簡潔,功能更新穎。到2008年的時候,QQ郵箱已經成為全國使用人數最多的郵箱服務之一。作為QQ內捆綁的一個服務,讓當時許多對網際網路、甚至郵箱都一無所知的用戶第一次接觸到了郵箱,並且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郵箱。

馬化騰自己也曾說過:

「中國最早的一批網民不知道瀏覽器,不知道電子郵件,但都知道QQ,大家普遍認為上QQ就是上網。」

QQ郵箱不同於世界上任何郵箱服務的是,它開發了許多神奇的功能。2010年9月,QQ郵箱發布漂流瓶功能,讓用戶在郵箱裡可以發送或讀取匿名信息並且交友。這是第一次有任何一個郵箱服務加入了這樣有趣的社交元素,這一功能現在也被沿用至微信等其他產品中。

很多時候,對於QQ用戶來說,QQ郵箱是用來收發附件以及保存通知等重要文件內容的,而來來往往的溝通和對話、在QQ裡完成就可以。因此QQ郵箱的超大附件功能,群郵件功能(以mailing list郵寄列表形式向一個群組的所有成員統一發送郵件)等都是其他郵箱服務沒有辦法替代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不要註冊,不需要登錄密碼,就可以登錄QQ郵箱,這一點已經秒殺了許多其他的郵箱服務,甚至是即時通訊服務。

在中國,你可能用過或更喜愛其他品牌的郵箱服務,但你一定有一個QQ郵箱(除非你沒有QQ號)。到今天QQ郵箱的用戶達到了10億多,網易郵箱更是宣布擁有8.9億用戶,很大一部分也可能歸功於QQ以及它的QQ郵箱,讓更多人認識到郵箱這個概念。

3

現如今,人與人之間信息溝通的主要方式當然是IM即時通訊了,而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及時,也就是及時的推送, 它讓溝通的速度變得更快、更實時。

在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能做到接近及時推送這件事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發簡訊」。中國移動發布的139郵箱,當時就是通過簡訊的方式向用戶推送新郵件的信息,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就收發郵件,收穫了不少用戶。

這一推送方式也成就了當年紅極一時的「飛信」, 如果用戶不在線,就通過簡訊的方式幫助用戶收發信息,這一作用和現在的即時推送相當,但主動權還是掌握在通訊運營商手裡。

1999年黑莓手機發布,世界上有了第一臺能夠讓企業員工走在路上就能收到電子郵件的手機。當時的服務BES(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 實現了電子郵件在手機上的推送。利用用戶手裡的手機和 BES 伺服器之間做一個動態的協作處理。 BES 伺服器會即時地監控黑莓使用者的電子郵箱數據,當有郵件數據的變化,BES會利用運營商的特殊數據簡訊,推送到用戶的手機端。這一做法,一直影響著現在的郵件推送技術。但在當時,BES昂貴的企業服務費用使得用戶群只局限於中大型企業客戶,而不是個人用戶。

一直到iPhone 3GS的出現,智慧型手機的時代來臨,使得手機上的及時推送變得觸手可及。

電子郵件的推送,也漸漸發展了起來。常用的電子郵件協議IMAP,POP3以及微軟自主開發的Exchange協議中,只有Exchange是可以支持推送的協議。因此在iPhone手機自帶的郵件App中,你會發現很多郵箱都是不支持推送的,而只有Exchange郵箱或是使用了Exchange協議的郵箱才可以收到推送。而其他非Exchange卻支持推送的郵箱App就只能是郵件服務商自己的App,比如QQ郵箱App支持QQ郵箱推送,Gmail的App只支持Gmail推送等。

2013年2月,以」To-do List」為形式的創意郵箱App Mailbox發布,成為除Gmail App自己以外能夠支持Gmail 郵箱推送的App,其技術亦是效仿當年黑莓BES伺服器的做法。

一年後,另一款郵箱軟體 Acompli 支持了包括Gmail, iCloud, Yahoo等其他主流郵箱的推送,在發布8月後,被微軟收購,後更名為Outlook iOS版本,為Outlook在移動端上的發展加速。Outlook也成為了郵箱服務商中少有的也支持其他郵件服務商推送的App。

4

2011年10月,QQ郵箱在App Store發布移動App, 到現在為止,一直保持著免費榜前30-50的位置。但人們使用郵箱的習慣卻漸漸改變了,即使支持了接近及時的推送,個人郵箱作為聊天、社交的功能早已被更及時、輕便的IM軟體所替代。

郵箱在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不同於歐美國家或是日韓等地區,郵件是商務溝通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商務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在中國,郵件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在商務溝通的最後環節。

在中國做生意,首先做的是朋友,其次才是生意。

因此談生意的時候,不用先交換郵箱,而是先交換更私人的溝通方式,比如QQ或是微信。等雙方在微信或QQ上談得攏了,之後的事可以通過郵箱來確認、來具體接洽。

這一文化差異也讓許多外國人費解,甚至有外國記者報導,在中國做生意如果問中國人要郵箱,對方會很為難,之後寫下一連串的數字給你(指QQ郵箱)。但在海外,由於沒有一個能夠壟斷整個IM市場的產品,郵箱仍然是唯一一個能夠跨平臺連接不同人的溝通渠道。

因此,在中國的外包企業郵箱成了郵箱服務商新的商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雲端服務的滲透,自建或部署企業郵箱的局限性、高成本和複雜度讓一些中大型企業甚至高校機構等也紛紛選擇放棄,而選擇更完善的外包企業郵箱服務。

中國中小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也使得外包企業郵箱服務市場漸漸增長起來。更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使用如Office 365,騰訊企業郵箱,Google Apps等SaaS型服務。

5

人們總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想讓電子郵件變得更好用。

比如有一些產品想讓郵件變得更「聰明」,Gmail發布的另一款郵件App Inbox就開始通過AI分析你的常用對話,並幫你把回復先寫出來。當你收到好朋友Jack發來的邀請時,Inbox已經在回復按鈕下方提醒我可以回復「好的 Jack,我會去的。」,或是「對不起,我可能沒空。」等智能回答。只需要輕輕一點,就可以回復他了。

還有一產品利用電子郵件,讓你的工作生活變得更智能。來自矽谷的創業公司X.ai所做的就是一個以電子郵件身份活著的虛擬助理。如果你沒有錢請助理,卻覺得自己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幫你排排檔期,約見客戶和朋友,只需要在發郵件的時候cc抄送你的虛擬助理艾米(她的郵箱是amy@x.ai),艾米立刻就會幫你和你的朋友溝通,按照你的日程表來幫你安排下一次會面。整個體驗就好像真的有一個助理在幫你排檔期一樣。

如果說最近的10年是IM(即時通訊)的時代,那麼我們就好像是活在一個個IM的泡泡裡,中國人在微信的泡泡裡,日本人在LINE的泡泡裡,歐洲人在wahtsapp的泡泡裡,美國人在iMessage或是FB Messenger的泡泡裡。如果想要和自己泡泡之外的用戶溝通,就比較麻煩了。

電子郵件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它可以讓用戶和任何一個電子郵件聯絡,這一過程中用戶不需要互相添加為好友,或是下載成為同一款IM的用戶,而是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服務使用。因此,這幾年來也有一些產品想要改變這一問題。

Google就曾經發布過一款把郵件做成即時通訊體驗的產品Wave,但由於出現的時間太早,在PC的年代發布了一款更適合移動端的產品,最後夭折。

創業公司MailTime簡信,試圖把手機上的郵件體驗變得好像發簡訊一樣簡單,將所有的對話都以氣泡式聊天來展示,都是利用了電子郵件的協議在創造一個更開放、且更輕便的溝通體驗。所有的這些產品、這些變革,都指向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我們能夠「到達世界任何角落」。

不知道下一個30年,我們又會用什麼樣的技術來互相溝通呢?

P.S.我的第一個電子郵箱是雅虎中文電子郵箱,是我在上小學的時候註冊的。

註冊那個郵箱的契機是我在一本書的背後看到了作者的郵箱,很想和那位作者說說我對這本書的感受,因此註冊了這個郵箱。我的第一封郵件也是發給了那本書的作者。

你的第一個郵箱是什麼?第一封郵件又是發給誰的?你還記得嗎?

相關焦點

  • 從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到下一代網際網路
    截至2009年4月,中國網民已達3.16億,中文網站數量287.8萬,網頁總數超過160億個,國際出口帶寬640286.67Mbps……從第一封電子郵件發出,到下一代網際網路搶佔網絡技術發展制高點,20年間,一個快速成長的網際網路大國正在崛起,中國在國際網際網路的地位與日俱增。
  • 電子郵箱三十周年,這是它的發展和變遷簡史
    1987年,錢天白教授發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始。郵件上說:「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跨過長城,我們可以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網際網路激蕩三十年,我們跨過長城、通達世界的方式也不再只有電子郵件。
  • 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如何發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細說全過程
    【摘要】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去的?當時發給了誰?在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分論壇上,被譽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的維爾納·措恩先生細說了當時的那段歷史。   浙江在線烏鎮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首席記者/施宇翔 攝影/王堅穎 首席編輯/趙潔)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去的?當時發給了誰?
  • 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翻躍長城 走向世界
    但是,對於中國網際網路來說,這一天卻意義非凡。今天,許多媒體和網友都不約而同,在微博上發布紀念中國網際網路誕生的文字。  2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7年9月20日,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從當時的兵器工業部下屬單位—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簡稱ICA)成功發出,從此拉開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幕。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和海外的溝通,還停留在寫信、打電話的方式上。
  • 什麼是最好的macOS電子郵件應用程式?
    如果你告訴我,我將在2018年大學期間寫關於Mac的最好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式,我以為你瘋了。就技術在過去二十年中的發展而言,電子郵件對我們的工作流程仍然至關重要。我們的手腕和智慧型手機都裝有4GB內存的掌上電腦,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仍需要電子郵件才能生活和工作。如果你在2002年問我,我會假設其他東西會取而代之。
  • Coremail多項專利加持 樹立中國電子郵件新標杆
    Coremail論客是中國最早一批專業電子郵件廠商,團隊中包含了大批中國電子郵件元老級技術專家,創始人兼CEO陳磊華當年與丁磊共同研發出中國第一套中文電子郵件,如今這套系統繼續支撐著網易郵箱的發展。而這套系統在陳磊華的帶領下,也越來越強大,成為了中國電子郵件技術的領航者。
  • 唯一安全的電子郵件是純文本的電子郵件
    想想在任何時候您可能會打開一封看起來像是來自您的僱主,親戚或您的銀行的電子郵件 ,只是為了陷入 網絡釣魚騙局。您每天收到的無盡無辜電子郵件中的任何一封都可能會試圖讓您交出您的登錄憑據,並讓罪犯控制您的機密數據或您的身份。
  • 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註冊登記域名 CN,中國網際網路之父傳奇
    錢天白是中國網絡事業的奠基者,他不僅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網際網路的序幕,還代表中國正式註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 CN,並且改變了中國的 CN 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之父」。
  • 電子郵件誕生 35 周年,是到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嗎?
    電子郵件的發展史1982 年,「email」這個單詞第一次出現,同時電子郵件的第一個重要標準也出臺了,這就是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它是第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基礎傳輸電子郵件的標準,時至今日它還在被人使用。
  • 2019年電子郵件基準報告
    中國郵箱網訊 7月8日消息 M+R發布了「2019年電子郵件基準報告」。2018年,非營利組織平均向每個用戶發送了59封電子郵件,比2017年增長8%。在發送的電子郵件中,籌款電子郵件所佔比例最大,每月約2封,其次是「新聞通訊」電子郵件。
  • Apple ID裡的電子郵件填什麼?忘記了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怎麼辦
    中國郵箱網訊 9月18日消息 今天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Apple ID裡的電子郵件填什麼?忘記了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怎麼辦?第一個問題:Apple ID裡的電子郵件填什麼?綜上所述,我們在註冊Apple ID的時候,建議大家填寫常用且固定的個人電子郵件地址,如常見的QQ郵箱、163郵箱、126郵箱等均可。只要保證可以正常接收到驗證信息即可~第二個問題:忘記了Apple ID電子郵件地址怎麼辦?
  • 自動電子郵件營銷的藝術
    中國郵箱網訊 12月4日消息 電子郵件作為10大最有效的促銷手段、網站流量和購買來源之一,有哪些可以遵循的標準呢?自動電子郵件營銷的5個步驟:1.選擇安全的群發郵件服務如你所知,自動電子郵件(或後續郵件)是一系列邏輯連結的電子郵件。
  • 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啥?
    按照書面語的電子郵件也許你還不知道是什麼,但是說到QQ郵箱、網易郵箱等等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了。而使用這些進行發信和溝通就可以理解成為是電子郵件了。要說到這,現在還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用電子郵件進行辦公呢,而且還有不少年輕人在交筆友的時候由於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會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相對於現代性社交來說這樣也許會更有儀式感一些吧。那麼你知道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的並且發的是什麼嗎?其實,早在網際網路進入中國的前幾年,國內就已經有人在使用電子郵件了。
  • 你的電子郵件結尾到底什麼意思
    你的電子郵件結尾到底什麼意思 ○博主 本·包博傑 ○譯者 古雷 《 青年參考 》( 2013年07月24日   41 版)
  • 什麼是電子郵件營銷?電子營銷、郵件營銷知識普及課
    電子郵件營銷知識普及電子郵件營銷,六字拆分開來。第一種拆法:電子郵件和營銷顧名思義即為通過電子郵件、電子郵箱來進行的營銷活動。第二種拆分:電子、郵件營銷電子可以暫時理解為電子信息工程或者網際網路、網絡。郵件營銷即為通過郵件、郵箱,將商業性內容發送到指定用戶的郵箱,以實現郵件營銷目標的電子郵件營銷方式。郵件營銷沒有早期晚期,若真要以時間來論,最早出現的模式應是博客RSS訂閱。
  • 電子郵件營銷的十忌
    濫發郵件有專家建議,對於未經許可的電子郵件,有兩條恆定的規則:第一,不要發送;第二,如果你打算只做一次,請參閱第一條執行。使用電子郵件營銷工具,你只能發給那些事先經過許可的人(關於如何取得收件人的許可,有許多方法,如會員制、郵件列表、新聞郵件等)。2.
  • 如何在電子郵件中添加電子郵件作為附件
    中國郵箱網訊 2月19日消息 如果您想將收到的電子郵件作為附件發送給其他人,則可以在Mac和iPadOS上的「郵件」應用程式中輕鬆完成此操作。也許您不想像在iPhone上那樣轉發它,因為您希望將其保留為原始形式。
  • 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之李開復
    題記: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正如凱迪拉克所代表的精神那樣: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從校園來到蘋果,再到微軟和 Google,李開復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堅毅地朝向未來,一直到現在的創新工場。
  • Facebook的電子郵件營銷是什麼?對轉化率有什麼影響?
    中國郵箱網訊 4月3日消息 儘管關於電子郵件營銷有效性的爭論還在繼續,但營銷人員仍然認為它是提高ROI的最佳策略之一。郵件營銷真正改變的是現在的營銷方式,電子郵件更像是品牌和客戶之間一對一的交流,它是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旨在激發用戶的參與。事實上,營銷郵件是基於各種行為觸發因素預先安排好的。
  • 推動品牌發展的電子郵件營銷策略
    電子郵件營銷是最廣泛使用的營銷策略之一。僅僅是因為它與市場領域的同類產品相比更便宜,還是有很多優勢迫使營銷人員選擇這種技術?這篇文章討論了電子郵件營銷的主要策略,這些策略並不經常被討論,但對於任何成長和品牌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