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如何發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細說全過程

2020-12-13 浙江新聞

【摘要】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去的?當時發給了誰?在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分論壇上,被譽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的維爾納·措恩先生細說了當時的那段歷史。

  浙江在線烏鎮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首席記者/施宇翔 攝影/王堅穎 首席編輯/趙潔)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去的?當時發給了誰?在今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分論壇上,被譽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的維爾納·措恩先生細說了當時的那段歷史。

  這場由央視錄製的《對話》欄目眾星雲集,包括被譽為「網際網路之父」的羅伯特·卡恩、「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維爾納·措恩、ICANN董事喬治·賽多斯基、「域名軟體之父」保羅•維克西、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錢華林、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小米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則在錄製進入尾聲階段現身現場,嘉賓們圍繞「網際網路的哲學思考」進行了探討。

  「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裡面寫了「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大多數人對於網際網路的感受可能是從學習發送電子郵件開始的,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的,又是誰發出了這個郵件?

  發出這個郵件的,就是今天在場的一位嘉賓,被譽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的維爾納·措恩。

  根據史料記載,1987年9月,CANET(中國學術網)在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內正式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節點,並於9月14日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當時這封郵件的內容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維爾納·措恩在現場說,1983年開始,他和他的團隊開始著手研究在中國發送一封電子郵件,這一研究,就是漫長的四年時間。

  在上世紀80年代,通訊設施極不發達,打一個越洋電話需要10美元,成本非常高,所以維爾納·措恩和包括幾名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團隊開始著手研究電子郵件發送的課題。

  維爾納·措恩說,1987年9月,他帶著團隊從德國飛到了中國,花了將近10天時間做最後的攻克,「當時回去的飛機票我都已經買好了,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成功,可能功虧一簣,第一封電子郵件的發送可能還要往後推幾年。不過就在最後的30分鐘,奇蹟出現了。」

  據史料記載,最後時刻,維爾納·措恩按下確認鍵後,屏幕上出現了「發送成功」的字樣。

  這封歷史性的郵件發送成功,也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網際網路最讓人不爽的是什麼?

  大咖說「手機控」、「電腦控」讓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離

  網際網路自從1969年誕生以來,經歷了多次發展,最終走向世界,在這些網際網路界大咖心中,網際網路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比如說,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會是什麼?

  羅伯特·卡恩給出的答案是「驚奇」。在卡恩先生眼裡,網際網路從第一次誕生之時就讓人們充滿了驚奇。「我很驚訝的是有這麼多的人使用網際網路,並且網際網路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組織,我們的工作方式;我也很驚訝的是,網際網路也引發了人們更多的討論。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最讓人不爽的又是什麼?

  「當人們忙於上網的時候,可能就沒有時間去玩遊戲,去看書了,比如酒店大堂裡人人都在對著手機交流,沒有辦法看旁邊的人一眼。」維爾納•措恩這樣回答。

  維爾納·措恩說,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手機控」、「電腦控」導致了人與人之間更加疏離,使得朋友之間的聯繫沒有那麼緊密,減少了朋友之間的交流時間。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網際網路,又將是怎樣一番景象?

  保羅·維克西認為,網際網路如果沒有誕生的話,世界的經濟、世界的人口都會比現在小很多。

  「現在網際網路對於人的生活,不僅是通訊,而是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網際網路讓現在的世界變得如此繁榮。如果沒有網際網路,這種情況根本是不可想像了的。」

相關焦點

  • 從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到下一代網際網路
    但隨著網絡的發展,IP位址資源枯竭和不斷升級的安全問題已成為網際網路難以承受之痛,在網際網路面臨鳳凰涅槃的時候,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一個點:第一封E-mail中轉發出黑色界面、綠色字符。
  • 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註冊登記域名 CN,中國網際網路之父傳奇
    ,他不僅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網際網路的序幕,還代表中國正式註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 CN,並且改變了中國的 CN 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之父」。 發出中國人的第一封Email 改革開放後,錢天白終於迎來了「長風破浪」的時刻。 錢天白因為過硬的自身素質和勤奮好學的工作態度,被調到五機部計算站(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所的前身),在這裡他可以盡情發揮所學施展拳腳。
  • 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翻躍長城 走向世界
    2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7年9月20日,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從當時的兵器工業部下屬單位—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簡稱ICA)成功發出,從此拉開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幕。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和海外的溝通,還停留在寫信、打電話的方式上。
  • 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啥?
    按照書面語的電子郵件也許你還不知道是什麼,但是說到QQ郵箱、網易郵箱等等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了。而使用這些進行發信和溝通就可以理解成為是電子郵件了。要說到這,現在還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用電子郵件進行辦公呢,而且還有不少年輕人在交筆友的時候由於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會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相對於現代性社交來說這樣也許會更有儀式感一些吧。那麼你知道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什麼時候發出的並且發的是什麼嗎?其實,早在網際網路進入中國的前幾年,國內就已經有人在使用電子郵件了。
  • 一個動畫看懂網絡原理之發送郵件和接收郵件的過程(網絡篇)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一個動畫看懂網絡原理之發送郵件和接收郵件的過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過來關注一下。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解讀的不夠細緻,歡迎各位留言提問;如果解讀的不夠專業,請各位大牛不吝留言賜教。謝謝各位小夥伴!
  • 德國出版社實習見聞:來自餘華的一封郵件
    [摘要]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讀到了餘華的電子郵件——嗯,就是作家餘華——沒錯,是用英文寫的。內容還讓我覺得作家真是可愛的實誠人。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讀到了餘華的電子郵件——嗯,就是作家餘華——沒錯,是用英文寫的。
  • 網際網路發展30年 中國E-mail值而立之年卻未老先衰
    北京車道溝十號院中一座樹木掩映的小樓,就是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所在地。30年前的9月20日,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這裡發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聽到中國的聲音。
  • 全球首封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發出 電子郵箱告別純英文時代
    全球首封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發出 電子郵箱告別純英文時代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張辛欣)全球首封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19日由中科院科學家在京發出,並成功收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全球各地回復。
  • 電子郵件誕生 35 周年,是到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嗎?
    電子郵件的發展史1982 年,「email」這個單詞第一次出現,同時電子郵件的第一個重要標準也出臺了,這就是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它是第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基礎傳輸電子郵件的標準,時至今日它還在被人使用。
  • 如何寫好一封電子郵件?(收藏)
    發郵件,絕對是其中一項。越是重要的內容,越需要通過郵件溝通。寫郵件應該是現代辦公人員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了。郵件的寫作水平,也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職業」程度。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錯誤,使用好電子郵件這個手段,特別整理了關於寫郵件的一些內容。
  • 借10萬美元不夠售價的零頭,中國第一個全中文電子郵件系統是這樣被...
    丁磊看到Hotmail那一刻,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當時中國市場還沒有與其相似的產品。 1997年,網易剛剛創立,丁磊隨即做出一個重要決策,他借了10萬美金,孤注一擲打算購買一套美國Hotmail郵件服務軟體。彼時,Hotmail的網上免費收發電子郵件功能,深受全球網絡用戶歡迎。
  • 如何寫一封得體的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不只是填寫郵箱地址、主題和草草寫幾句那麼簡單。與其它書面溝通相似,發送一封電子郵件也需謹記恰當的格式,尤其是商務電子郵件。   1.Begin by making sure that you have the correct email address of the person to whom you are emailing.
  • 學點知識 | 怎樣寫一封得體的電子郵件?
    如何在一篇電子郵件裡禮貌而又準確地展示自己,避免給 HR 留下「一看就不靠譜」的印象十分重要。標題錯誤示例:A 大學應屆生小明小明,你好。小明你這標題,我會以為是世紀佳緣給我發來的介紹人。我是 A 大學 19 應屆生,非常想加入貴司!!
  • 電子郵件發明人雷·湯姆林森病逝 享年74歲(圖)
    這位美國電腦工程師在1971年首次提出通過網絡傳輸電子信息的想法,同時還發明了將「@」符號用於電子郵件地址。  「謝謝你,發明了電子郵件」  湯姆林森所屬公司Raytheon發言人表示,「作為一名真正的技術先驅者,雷·湯姆林森在網際網路計算機的早期階段帶給了我們電子郵件。」
  • 重演網際網路發展史?首個比特郵箱誕生,在區塊鏈上免費註冊您的電子...
    (圖一)令人懷念的網上衝浪海報 1971年,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在美國誕生,是為了解決阿帕網(ARPANET,網際網路的前身)的通訊問題而產生發明。 (圖二)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大型軍用計算機 在我國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在
  • 在中國發展了三十年的電子郵件都經歷了些什麼?
    .」 —— 王運豐1987年9月14日,來自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由王運豐教授從北京發送至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今年是2017年,回顧這三十年來電子郵件以及即時通訊在中國的發展,不禁讓人感嘆當年的這封郵件以及其中美好的願景:跨越長城,我們可以到世界上任何角落。
  • 如何發送一封完美的「私密「營銷郵件?
    如何讓你的電子郵件營銷變得更個性化、更個人化?專注於智能化會員營銷的Webpower的營銷專家已經為大家介紹過多種方法,包含創建用戶角色概貌;利用內外渠道雙管齊下,搜集更多正確的用戶信息;不斷細分,再細分;為特定用戶組和用戶量身定製郵件;使用真實的可答覆發送電子郵件地址,鼓勵雙向溝通;與銷售團隊緊密合作等等。
  • 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之李開復
    有人說李開復身上有一種「中國傳統社會的聖人情結」,也有人說他「好為人師」,但無論如何,在中國網際網路最為高歌猛進的年代裡,李開復啟蒙並改變了不止一代中國網際網路人的技術素養和商業意識。2009 年,李開復徹底告別大公司,成立創新工場。
  • 德國聖誕郵局第一封信來自中國
    原標題:德國聖誕郵局第一封信來自中國   德國《焦點》周刊6日報導,德國各大聖誕郵局本周陸續開張,讓「聖誕老人」們意外的是,今年收到的第一封信來自中國。「又到了給聖誕老人寫信的日子」,在微博上,中國網友這樣「互相提醒」並分享寫信心得。
  • 西安交通大學發出陝西省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
    西安交通大學發出陝西省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陝西省今年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的主人,是西安的孩子。高考通知書的收寄和投遞工作都是由中國郵政完成。8月8日下午,西安郵政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高考錄取通知書寄遞正值汛期和疫情防控期,西安郵政推出多項升級措施,全方位保障寄遞工作的有序進行。這些措施包括,高考錄取通知書運遞過程加強對車輛、人員的防疫消殺及郵件的汙染防控工作,對高考錄取通知書郵件全程實施單獨、優先處理,保證寄遞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