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舉辦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近日,甘肅省慶陽市「鞏固脫貧成果 迎接鄉村振興」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在慶陽市西峰區舉行,活動由團慶陽市委、市教育局主辦,市青少年宮承辦,來自縣(區)的75名留守兒童參加活動。

在西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孩子們在科技館學習科普知識、體驗高科技產品的科學性與趣味性;在禁毒館了解新型毒品的特點及危害、提高自身識毒防毒的能力。在慶陽市博物館,孩子們在歷史展館聆聽文物知識講解,了解家鄉古老的農耕文明;在紅色展館通過革命英雄事跡及重大歷史事件,了解家鄉建立陝甘邊紅色政權的發展歷程。在疫情防控知識講座中,醫護人員從醫學專業角度向他們介紹新冠病毒及有效便捷的日常防疫知識;現場進行急救演練,引導孩子們練習人工呼吸、心臟外壓等救護方法。孩子們還共同觀看3D動畫片,收到了愛心學習大禮包。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技成果參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城市生活感受、急救知識宣傳等內容,幫助和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爭做新時代的小小追夢人。

來源:團慶陽市委

相關焦點

  • 守護童年守望成長——監利市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主題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與愛護。為了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系列工作」部署,進一步關愛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 澧縣澧西街道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活動
    寒冷冬季,為切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落實受委託監護人做好撫養義務和監護責任,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維護兒童的身心健康,近日,澧縣澧西街道各村居陸續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活動。
  • 「手拉手,共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
    2020年12月17日,郴州市二十九完小的老師們,來到我校共同開展「手拉手,共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玩中學,學中玩,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收穫頗豐!此次活動,郴州市二十九完小還向我校捐贈了垃圾分類垃圾箱,給農村留守兒童們送來了關懷與溫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相信日後兩校的全體師生定能從自身做起,自覺養成給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 農壩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家訪活動
    農壩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家訪活動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王志雲  2020年12月15日 17:11 雲陽網訊(通訊員 向垚)為進一步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傳遞濃濃愛心,密切家校聯繫,近日,農壩小學組織全體教師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築夢美好未來」家訪活動。
  •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發布日期:2020-11-30 17:19 來源:連雲港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連雲港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今年,全市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 屈子祠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汨羅站記者 歐陽林)8月20日,當屈子祠鎮人民政府、屈子祠鎮社工站、愛心企業天地壹號、白雲電器超市以及大學生志願者相約來到新茶村村委,開展「快樂成長 共享陽光」愛心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與愛心人士為30名留守兒童送上祝福和禮物,並與他們遊戲互動,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成長。孩子們將幸福寫在臉上,並用畫筆描繪出內心世界,勾勒著對未來的憧憬。據統計,屈子祠鎮共有留守兒童503名。
  • 我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在東海縣洪莊鎮車站村,一到周末,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就會熱鬧起來,孩子們在這裡看書、跳繩,還有本村退休老師免費為他們輔導功課。 為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
  • ——陝西西安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紀實
    2016年6月,西安市成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8年5月,西安市、區(縣)兩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分工、聯動協作的工作機制。
  • 北川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基層活動
    結合「百鎮千村.助愛牽手」項目,縣民政局、教體局、大魚公益一行4人到在永昌、永安、擂鼓等鄉鎮的5個村(社區)對兒童主任及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父母、監護人開展了政策宣講活動。活動主要圍繞兒童工作履行職責、引導兒童主任進一步提升業務素質、提高關愛服務技能,及時協助提供針對性關愛服務,切實維護兒童基本權益做了詳細的講解。
  • 武陵源區協合鄉李家崗村舉辦關愛留守兒童 我們一路「童」行愛心...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1日訊(通訊員毛 明)為深化關愛貧困家庭及特困群體工作,切實提升貧困留守兒童的幸福感。12月10日,武陵源區協合鄉李家崗村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共同舉辦關愛留守兒童 我們一路「童」行的愛心捐贈活動。捐贈儀式上,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向留守兒童發放了書包、文具、圖書等愛心物品。
  • 麒麟區:法治宣講 護航成長 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珠江網訊(記者 王吉飛)11月12日,麒麟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在麒麟區太和街道開展。結合參會人員的工作、崗位職責,徐律師還從社會角度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護提出建議。她提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報告義務,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針對未成年人性侵害及性騷擾案件,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 中江縣積極開展節前留守兒童關愛活動
    近日,由中江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縣教育局、縣關工委、縣檢察院、中江縣留守兒童藝術團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快樂留守 讓愛回家 暖冬圓夢」活動在中江縣春香藝術團拉開序幕。全縣60餘名留守兒童參加活動。活動中,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曉明表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更需要大家關心與呵護。希望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多一些陽光和歡笑,將社會的每一份關愛都化作學習的動力、立志成才。期間,愛心志願者們與留守兒童一起包餃子、進行互動交流,並為孩子們換上新棉衣,送上暖心禮包。在留守兒童藝術團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習冬季暖身操,感受親人般的關愛與溫暖。
  • 北京科技大學甘肅研究生支教團「四線四度」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北京科技大學甘肅研究生支教團「四線四度」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2020-07-20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自2012年定點扶貧甘肅省秦安縣以來,發揮教育優勢,
  • 關愛留守兒童演講比賽
    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為進一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傳遞溫暖,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1月5日,郴州市普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志願者在我校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演講比賽活動。活動分別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展開演講。
  • 「共享藍天」關愛留守兒童圖書館日體驗活動
    2019年8月27日下午,由瑞安市婦女聯合會、瑞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共享藍天」關愛留守兒童圖書館日體驗活動在圖書館成功舉辦,邀請瑞安市福利院20多名小朋友及群眾參加此次活動。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滬府規〔2020〕29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
  • 留守人口研究|鄔志輝、李靜美: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對留守兒童生存現狀的科學判斷,有助於社會各界理性面對留守兒童問題,關注重點群體,著眼關鍵方面,明確責任主體,紮實而有效地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一)協同主體,構建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家庭、學校、社區是兒童成長的三大場所。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村家庭結構持續變動的背景下,家庭這一場所已難以全面擔任子女監護、教育與親情的角色。
  • 保護兒童安全 攜手共同成長——2020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綜述
    」2020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全國「百縣千村」聯動,開展多彩的線上線下志願關愛服務。  法治安全教育方面,北京市司法局開展「法治護航助成長」少年兒童普法宣傳活動,集中宣傳民法典、《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四川樂山市井研縣婦聯開展「保護兒童·遠離傷害」系列活動,巡迴播放法治宣傳動漫視頻;甘肅酒泉市公安局邀請交警支隊警官為玉門油田小學學生開設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 慶「六一」活動合輯(三)|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慶「六一」活動合輯(三)|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020-06-05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應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飛速推進,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比列越來越高,留守兒童的數量也逐年遞增。在今年的寶應縣「兩會」上,部分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建立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提案,加強關愛留守兒童陣地建設,做好祖國的「護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