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科學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臨澧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打牢政治底色、提升素質本領、凝聚發展共識、激活幹事動力。
全縣黨員幹部要自覺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貫徹落實黨中央以及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和紀律要求細化到各項工作中,為建設「產業強、城市美、生態好、文化興、百姓富」的「富饒臨澧、美麗臨澧、綠色臨澧、活力臨澧、幸福臨澧」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為了促進全縣黨員幹部進一步歷練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素質,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微臨澧」2月8日起接續推出三篇理論文章,各基層黨組織要引導黨員幹部利用春節假期認真學習,深入思考,撰寫心得。春節上班之後,將廣泛徵集相關稿件,並擇優刊登。
延安整風運動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和各根據地開展的一次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也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定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的偉大思想解放運動。它鍛鍊和培育了一代共產黨人,為中國革命的前進和勝利奠定了不可逆轉的基礎。它的歷史功績巨大,現實意義深遠。
一、延安整風的原因和目的
延安整風運動是一場全黨範圍的馬列主義教育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中共中央之所以要進行一次整風運動,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清算王明「左」和右的錯誤在黨內的影響。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以後,黨從軍事上、政治上糾正了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傾錯誤,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從思想上系統地清算這種錯誤,黨的幹部對這種錯誤的思想根源還缺乏深刻認識。許多黨的幹部,還未能深刻認識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右傾錯誤的思想根源。王明的影響還有市場,特別是1940年3月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代表作《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鬥爭》(原名《兩條路線》)在延安的再版,對黨產生了嚴重惡劣影響。為了徹底清算王明的錯誤及其影響,1940年9月,中央召開會議,回顧黨的歷史,分清路線是非,全面總結歷史經驗,從而為在思想上對党進行整頓作了準備。
第二:全面提高黨的理論水平。1937年7月到1940年7月,由於革命形勢的發展,黨的隊伍急劇擴大,中共黨員由4萬人增加到80萬人。黨員隊伍雖然迅速擴大,但有許多人思想上並沒有入黨,80萬黨員中不乏目不識丁的農民、地主子弟和小資產階級分子,他們大部分缺乏基本的馬克思主義素養,缺乏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並且在緊張殘酷的鬥爭環境中,使黨不可能對他們進行系統的馬列主義教育。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非無產階級思想被帶進了黨內,為黨內錯誤思想的滋長提供了新的土壤。黨中央為了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領導全党進行了整風運動。
第三:改進黨的作風,與解放區人民共渡難關。1941年前後,由於日寇的殘酷「掃蕩」和國民黨的包圍封鎖,敵後解放區出現了嚴重的困難局面。到1942年,華北解放區的面積縮小了1/6;八路軍由40萬減少到30多萬,新四軍由13.5萬減少到11萬;華北解放區人口由4000萬減少到2500萬,全國解放區人口由1億降到5000萬以下。加上當時華北地區又連續發生水、旱、蟲災,更增加了解放區的困難。為了克服困難,爭取抗日戰爭和整個中國革命的勝利,必須加強共產黨的領導,加強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改進黨的作風。
因此,整風的目的是徹底清算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思想的影響,達到全黨思想統一。從當時國內外形勢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英中蘇等26個國家籤訂《聯合國家》宣言,反法西斯聯盟建立。侵華日軍攻勢遭到有力遏制,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二、延安整風運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全黨整風預備階段。在此期間,毛澤東總結了中國革命的經驗,制定了正確的政治策略和戰略戰術,並從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揭露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實質,為全黨整風準備了有力的哲學思想武器。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7月和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和《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號召全黨加強調查研究,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加強黨性鍛鍊。9月,中共中央召開擴大會議,檢討黨的歷史上,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的錯誤政治路線,提出發動全党進行思想革命,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會上,大家列舉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種種表現和危害,認真地、尖銳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第二階段為全黨範圍內的整風逐步展開階段。1942年2月,毛澤東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報告,全面闡明整風的任務和方針,在全黨引起強烈反響。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關於在延安討論中央決定及毛澤東同志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在延安的近萬名幹部普遍參加了學習。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在全党進行整風的指示。整風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重點是反對主觀唯心主義。整風的方針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即通過學習文件,掌握精神實質,發揚黨內民主,充分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的目的。
第三階段為總結歷史經驗的階段。1943年10月—1945年4月,黨的高級幹部重新學習黨的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檢討工作,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弄清路線是非。1944年4月,毛澤東作了《學習與時局》的報告,對高級幹部關於黨的歷史問題的討論作了總結。1945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各次「左」右傾錯誤,特別是第三次「左」傾錯誤,作出了公正的結論。至此,整風運動勝利結束。
三、延安整風運動的意義
第一:延安整風運動促進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的形成。延安整風運動作為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極大地促進了全黨的思想解放。通過整風,使黨從政治上和思想上徹底清除了「左」傾教條主義的束縛,增強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自覺性。整風運動使一度嚴重危害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這三大歪風受到滌除和整肅,使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植根於廣大共產黨員的思想處。通過整風,在黨內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三大作風。在這三大作風中,理論聯繫實際是整風運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整風運動所採取的基本方式;而群眾路線在整風運動中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其中,整風中所採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後來毛澤東把它總結概括為「團結—批評—團結」這麼一個公式。這樣,批評與自我批評就不僅是解決黨內思想矛盾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中共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在延安時代,通過對自身歷史的正確總結和不斷的自我革命、自我教育中逐步形成的,是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鬥爭中逐步形成的。不徹底批判黨內普遍存在的主觀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作風就樹立不起來;不徹底批判黨內的宗派主義,就不能實現全黨的團結和統一;不結合黨的歷史,不結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深刻地自我反省,真誠坦率地互相幫助,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就形不成。總之,不徹底清算存在於黨內的各種不正之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就樹立不起來。延安整風運動從根本上轉變了黨內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學風、黨風、文風,黨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從延安整風以後,無論前方後方的人,真是生氣勃勃,生動活潑,心情舒暢,團結一致。」
第二:延安整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黨內的指導地位。整風運動的直接結果是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統一了全黨的思想。通過整風運動,毛澤東的威望達到了空前高度,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鞏固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團結和統一。延安整風運動從端正思想路線入手,破除了黨內外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以及把共產國際指導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一面,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革命,使全黨把掌握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空前一致地團結起來。整風運動中全黨通過對黨的歷史的廣泛、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對整頓「三風」的學習,分清了是非,分清了功過,分清了我們黨的歷史上正確路線同右傾和「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之間的根本對立,從而大大提高了同志們的思想水平和認識水平,統一了黨內尤其是高級領導幹部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認識,提高了路線覺悟,基本形成思想上的統一。當整風運動即將完成,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召開時,全黨已經空前一致地認識到了毛澤東同志路線的正確性,空前自覺地團結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之下。全黨已承認毛澤東是馬列主義思想在中國的代表,是全黨的思想領袖,從而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