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官員竟不認識李白,李白寫下一首自我介紹詩,全篇句句狂到離譜

2020-12-16 解憂文史

公元742年,尚處於草野的李白奉詔入京,開啟封神之路。天寶始年號,長安紫極宮,著名詩人賀知章與默默無名的李白在此相遇,一番推杯換盞之後,李白掏出《蜀道難》遞予賀知章,誰料此青蔥老者讀罷竟老淚橫流,口中止不住地叫到:「先生,謫仙人也!」一聲「謫仙人」喊出了大唐最美麗的名字,一聲「謫仙人」將天上詩仙真正召喚到了人間。從此,大唐詩壇再也不缺煙霞,詩歌靈魂再也不缺色彩,天下人再也不會忘卻李太白。

賀知章與李白縱飲數日,流連於夜家酒肆,何為金龜換酒,何為忘年之交,此二者最為典型也。身為太子賓客、秘書監的賀知章,向唐玄宗強烈推薦李白,這才有了後來金鑾殿上的「雲想衣裳花想容」。

原本身處草野的李白就已是狂放非凡,曾以百姓的身份瘋狂diss過高官李邕,還扔下千古名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那麼既已得到唐明皇認可的李白,其狂氣更是不可遏止: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狂飲杯中物,劍指桃花淵。

咱也不知道楊貴妃和高力士是否曾遭李白如此調侃,咱也不敢問,但是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李白的確有這麼狂!李白與李白的狂借詩仙之名傳遍大江南北,引起了大小權貴的一致厭惡,雖說他們沒有全部被李白diss過,但心裏面還是覺得不爽。

經歷過人生巔峰,李白被「賜金放還」,但他骨子裡的狂氣仍在,未曾隨之流失。唐玄宗天寶六年,名揚天下的李白行至浙江湖州,然而時任湖州司馬的官員竟不認識李白!這還了得,李白壓抑住怒氣,寫下這首自我介紹詩,簡直狂到不行。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頭一句李白拋出人生兩大名號:「青蓮居士」是他行走江湖之藝名,搭配青蓮劍歌行俠仗義;「謫仙人」是他稱霸詩壇之雅號,眾人一聽是這三個字,便知狂客駕到。第二句李白表明了自己的最大愛好,嗜酒如命,曾一度在酒肆之中醉倒三十載!這與「會須一飲三百杯」,還有「鬥酒詩百篇」是一個道理。

後兩句李白開始回答湖州司馬迦葉的提問:你不必問我是誰,我就是金粟如來的轉世化身!小解認為,這一句堪稱李白最為癲狂之詩句,為何這麼說呢,且聽小解道來。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金粟如來」其人。

金粟如來,是佛教中的維摩詰大士,他是耶離城的一位大乘居士,與釋迦牟尼同時期,是佛典中一位強於雄辯的代表人物。可是李白介紹自己,為何無端端地提起一位佛教人士呢?我們再看這首詩的題目,其中有「迦葉」二字,這就很明了了。原來迦葉姓屬於西域天竺,而天竺人廣泛信奉佛教,因此李白便搬出了這位「湖州迦葉司馬」的信仰作答。

有人問,即便是這樣,李白就很狂嗎?答案顯而易見,不過需要小解為大家撥開一層迷霧,待雲霧消散,大家一定會不由自主呼喊「太狂了」!我們可以這樣想:維摩詰大士是佛教深受愛戴的人物,李白自稱是他,就相當於在道教弟子面前自稱太上老君,相當於在滿朝文武面前自稱皇帝!你一個佛教弟子問我是誰,那我告訴你:我是你的神!

李白此舉告訴了迦葉司馬,他就是人中龍鳳,他就是馬中良駒,身為五品官階的湖州司馬,竟不認識玄宗的「好哥們兒」,就是不對!你說這李白到底狂是不狂?

相關焦點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千年之前的大唐,渝州刺史的府邸中,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廳堂上一位白衣青年放聲高論,佔據了整場談話的主動,如此年少輕狂的談吐風格,引起對面一位老者的不滿,而白衣青年卻絲毫沒有注意到老者不屑的神情。一盞茶過後,老者終於下了逐客令,此時少年才恍如初醒,飄然而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
  • 讓李白認慫的一首廣告詩
    賀知章看了李白的詩說,何止是天下,天上也無敵,李白根本就是太白星下凡。三這就是李白,寫一首應酬詩,互推一下都這麼大威力,打個噴嚏都能上大唐娛樂頭條。可是,在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卻打破了李白的神話。那個人的名字叫崔顥,而那個地方叫做黃鶴樓。
  • 小官不認識自己,李白當場寫首詩自我介紹,短短幾句狂出新高度
    都曾有一顆「文能提筆鬼神驚,武能千裡不留行」的俠肝義膽。在唐朝還真有這麼一位詩人,不但做詩驚人,劍術也是超群,他就是李白。對於李白,我們知道的不僅僅是他的鬥酒百篇,還有他仗劍天涯的故事。李白從小跟劍術名家學劍法,這也是後來他四海為家的資本。否則,古代的野外那麼亂,不會點武藝,還天天到處亂走,早就在路上遭遇不測了。也許這也正是很多人喜歡李白的原因,能文能武。
  • 李白臨終寫下一首絕筆詩,成為盛唐千古絕唱,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話雖然絕對了些,但並不無道理,每個人到生命盡頭都會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經歷,壯志未酬的人會慨然嘆息,心願未了的人會諄諄叮囑,即使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臨終前曾經寫下了一首絕筆詩。絕筆詩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陸遊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李白與朋友話不投機,寫下一首詩諷刺對方,並且態度頗為不客氣
    李白也正是由於他的性格,從而也使得他與眾不同,例如他的這首《上李邕》,便是一首極為特別的作品,他寫這首詩時,正好是與李邕在一起聊天,當時兩人一開始聊得還挺投機,但是由於後來李白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使李邕非常的不滿意,兩個人也就變得話不投機,這也使得李白在臨走之時,寫下了這首詩,並且態度頗不客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 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四川,寫下一首有趣的詩,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
    李白身上的天才氣質,還有那種狂氣,可以說是令後人津津樂道,只有一個有大才,品格高尚的人,才有資格驕傲。我們從李白眾多的作品中,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的狂氣,還有過人的才華。唐朝的詩人燦若群星,李白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即使是杜甫對於李白的才華都稱讚不已,寫下過很多的詩讚美他。
  • 李白和杜牧都寫詩自吹自擂,都是28字,李白的狂終不敵杜牧的含蓄
    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爽,杜牧也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俊爽。李白身在盛唐,所以他身上始終有著一股狂;而杜牧雖然個性爽朗,但卻多了幾分低調。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是李白和杜牧的兩首自我介紹詩,一首狂出新高度一首低調精妙,都是28個字,高下立判。
  • 李白、杜甫在嶽陽樓各寫下一首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卻高下立判
    李杜通常是並列而稱的,也經常被拿來作比較,然而二者可以拿來比較的東西卻不太多,因為他們幾乎是完全相反的風格。不過,嶽陽樓卻為此提供了一次詩意的契機。唐肅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李白在安史之亂中跟錯了隊伍,導致叛亂平息後被逮捕,幸而遇到大赦,撿回一條命的他決定即刻啟程,縱遊山水。途徑江夏洞庭湖,李白登上著名風景名勝嶽陽樓,頓時詩興大發,寫下名篇。
  • 李白獨自登樓寫下一首詩,開頭第一段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憶李白》辛棄疾 唐朝是一個詩歌的盛世,曾湧現過燦若星河的詩人,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便是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會喜歡上李白,喜歡上他的詩。
  • 蘇軾重陽節賞菊寫下這首趣詩,前四句模仿李白,卻句句超越了李白
    蘇軾和李白都是是典型的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兩者各參其半,積極享受當下生活的美好,哪怕是在人生中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刻,依然能苦中作樂,找到生活中的美好,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遐想,從而繼續享受生活,不為現實社會裡的種種磨難所擊垮。蘇軾屢次被貶,卻寫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李白年輕時被人嘲笑,於是即興寫下一首詩,更是譏笑對方不識人才
    李白是一位天才,更是唐朝唯一的「詩仙」,而且他個性也是極為張揚,寫下無數很張狂的詩作,但他青年時代剛剛從四川出來時,路過渝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於是興致勃勃地去拜訪了當時的渝州刺史李邕。這一次的拜訪,可以說是碰了一鼻子灰,更是被對方更狠狠地諷刺了一番,認為他就是一個庸才,只不過是會誇誇其談,這也使得李白內心很是氣憤,為此他匆匆寫下一首詩更是譏笑了對方不識人才。那這就是李白的性格,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性格,也使得他的作品中處處充滿了一種張狂,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了他的最為真實的一面。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黃鶴樓毗鄰長江,高聳入雲,遠遠望去,樓影壯麗崢嶸,在縹緲的煙靄裡雲仙霧繞、若隱若現;登上黃鶴樓,極目遠眺,兩江三鎮的雄姿盡收眼底,使人逸興遄飛、感慨萬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士子登樓感懷,把酒言歡,揮毫題詩,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禰衡洲上千年恨,崔顥樓頭一首詩」,這一恨一詩相得益彰,使這座千年古樓溢彩流光,聲名遠揚。
  • 李白最想燒毀的一首詩,通篇讚頌一位名將,結果此人卻投降了敵軍
    而這顆珍珠上最耀眼的光芒,必然屬於李白。縱觀歷朝歷代的所有詩人,只有李白是獨一檔。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才華四溢的詩情,後世竟沒有任何人能逾越。 不過,李白的詩作雖然每篇都是經典,但有一篇卻極為特殊。這篇號稱李白這輩子最想燒毀的一首詩,倒不是因為文筆欠佳,而是由於李白在該詩中全篇歌頌了一個名將。
  • 李白與人鬥詩,寫下一首千古佳作,渾雄之氣響徹寰宇
    李白憑藉自己超長的想像力,寫下了無數曠世奇文。他是月亮的忠實愛好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也是暢快的飲酒者,「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他也是詩詞領域最有膽識和才氣的創新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藝高人膽大,李白就是無數詩人中的翹楚。但是狂傲如李白,也有失算的時候。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
  • 李白最囂張的一首詩,用28個字做了個自我介紹,最後一句讓人誤會
    歷史上狂的人不少,但沒有一個人像李白狂得這麼讓人喜歡。一個「狂」字貫穿了李白的一生,從18歲離開隱居的大匡山,25歲仗劍出蜀,31歲到洛陽,一路上這位來自西南邊陲的青蓮居士一路收穫了不少粉絲,還沒到長安就已成為世人皆知的人物。
  • 李白情感最複雜的一首詩,感情跌宕,一波三折,豪情沖天
    現實生活是殘酷的,誰都有痛苦與鬱悶的時候,就連「詩仙」李白都一樣。一直以來,李白都是灑脫和瀟灑的代表,但是他也有煩心的時候。李白喜歡喝酒,在人生低谷的時候喝一杯酒,寫一首詩,看似瀟灑不在乎,其實這種痛苦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
  • 大街上偶遇美女,李白大膽求歡卻遭拒,他寫下一首詩,香豔了千年
    下江南遇上十五歲吳姬,李白悠然寫下「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濃濃霸道總裁的氣息;他醉酒後突發奇想,幻想學習古人「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黯然銷魂;遙念遠方舊人,李白赫然寫下「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令人猝不及防。李白是無人能及的詩仙酒狂,也是膽子肥壯的多情浪子,他曾經犯下的風流韻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疑是唐代詩人中最另類的,他的詩歌,自帶仙氣,被稱為「詩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熱衷於求仙問道,他渴望超脫世俗,過仙人一般的生活。李白青少年時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讀書,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小時候聽大人們擺龍門陣,神色飛舞地說「酒仙」李白「喝醉酒寫的草書嚇退了蠻夷」,「李白一頓酒就喝一鬥,吟詩一百篇」,「李白醉酒敢睡在皇帝娘娘楊貴妃床上,讓高力士脫靴子」等,活靈活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李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長大後,看了不少關於李白的書,會背了他的近百首詩,記住了他的許多關於飲酒的詩句。像《將進酒》、《金陵酒肆留別》、《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