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趣店集團(NYSE:QD)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趣店總收入8.49億元,同比下降67.2%,淨利潤5.92億元,同比下降43.2%。截至2020年9月30日,趣店累計註冊用戶數8,125萬人,服務用戶數環比下降18.2%至407萬人。
截至美股周一收盤,趣店股價報收於1.25美元,跌幅達6.02%,目前總市值約3.17億美元,距離最高點跌去了96%。
曾備受資本青睞的趣店,面臨持續下降的利潤,不斷縮水的市值,日趨收緊的監管,不斷減持和退出的股東與合作商,以及頻頻「流產」的業務線,將何去何從?
灰色往事
趣店前身為「趣分期」,依靠遊走在監管灰色地帶的「校園分期消費貸」業務,趣店迅速發家。2017年10月,趣店赴美上市,股價一度高達35.4美元,市值達到115億美元。隨著針對「校園貸」的監管政策出臺,羅敏不得不將「趣分期」暫停,宣布退出校園市場,並更名為趣店,趣店退出校園市場後,轉向消費貸和現金貸這兩塊業務。
按照現金貸的監管要求,貸款需要有場景支持。本身擁有強大用戶基礎與豐富消費場景的淘寶、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早已在每個場景的賽道上遙遙領先。趣店若想夾縫求生,與之競爭,主要需要依靠兩個途徑:第一,擴大用戶數量,但這有可能會讓部分資信狀況不好的用戶進入,影響趣店的信貸風控質量,第二,提高每個用戶的貸款額度,但提高額度這一途徑,並不難保證用戶的信用水平跟履約能力。
另外,趣店持有的是包括融資擔保在內的地方性金融牌照,只能進行借款擔保等業務。隨著監管收緊,對於趣店來說,「現金貸」這塊肥肉很難再持續吃下去了。
放貸規模難持續
財經網了解到,趣店曾獲批兩張網絡小貸牌照,分別為贛州快樂生活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撫州高新區趣分期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趣分期小貸"),這兩家小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疑似實控人均為趣店創始人、CEO羅敏。
2019年5月,趣分期小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由"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小額貸款業務和債權轉讓業務"轉變為"在撫州市高新區及其市內周邊縣域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也就是說,趣店手中的兩張網絡小貸牌照已經縮減為一張,其中一張小貸牌照已變更為區域性小貸牌照,僅能在註冊地開展小額放貸業務,且線上業務不可跨省。受到放款槓桿倍數的限制,其表內放款規模也將出現調整。
趣店也表示,業務規模的收縮是平臺基於行業環境做出的主動調整。同時,"鑑於當前疫情對宏觀經濟及行業環境的影響,趣店和其合作夥伴將會繼續保持嚴格的信審標準,收縮業務規模,加快去槓桿進程"。
這在2020年三季度報中體現更為明顯,三季度趣店融資收入4.87億元,下跌38.9%,財報解釋是由於資產負債表內貸款餘額減少;貸款撮合收入下降69.6%至1.77億元,原因是第三季度貸款交易量減少。
從放貸到電商再到教育
上市之後不久,大白汽車這一項目曾被羅敏寄予厚望。71天175家大白汽車自營門店開業,660名管培生被派赴各地,大白汽車曾經以21.75億元的收入貢獻了趣店集團2018年總收入76.9億元的近三分之一。
然而,這一計劃被螞蟻的退出徹底打亂。
2018年8月24日,螞蟻金服不再與趣店續籤相關商業協議,至2019年4月30日,螞蟻金服不再持有趣店任何股份。趣店的前6大股東,除了趣店CEO羅敏之外,前六大股東中的五大股東都已經清空、減持了趣店股票。
關於與螞蟻金服的合作終止,趣店在之前的財報中表示,「如果我們進入支付寶這一渠道受到限制或終止,我們吸引新借款人的能力將受到重大負面影響。」
螞蟻金服曾是六大股東之一,對趣店上市助力頗多。除了資金支持,趣店還從支付寶獲得了流量入口和技術支持,旗下產品全面接入螞蟻金服旗下第三方徵信機構芝麻信用,使得獲客成本大大降低,風控能力大大加強。
與螞蟻的合作終止後不久,2018年10月,趣店的大白汽車被曝出大規模關店的消息,將從179家門店關至48家,此後又傳出裁員消息。2019年5月,羅敏創造的大白汽車神話徹底終結。
在大白汽車之後,趣店還又嘗試過「趣學習」、社交項目「相同」、高端家政項目「唯譜家」等,但這些項目在後來的財報中幾乎都沒有再提到。
在探索新業務的過程中,趣店開啟了開放平臺業務。
根據趣店的解釋,即旨在服務合規金融科技平臺的流量分發,以及服務持牌金融機構的交易分發。簡單來說,就是「助貸」。
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平臺缺乏原生流量,轉型做助貸機構不具有差異化競爭力。在存量借款人資源挖掘乾淨後,最後很可能陷入買賣流量的困境,做流量的二道販子,沒有前景。」
實際上,對接機構資金、為金融機構提供助貸服務的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行業趨勢。除了趣店,樂信、360金融等公司也都在向助貸業務轉型。
2020年三季度報中,趣店交易服務和其他相關收入減少到0.06億元,這是因為開放平臺交易量大幅度下降。
也就是說,開放平臺業務對於應收的貢獻其實很有限。
2020年3月,趣店開始尋找新業務,推出了奢侈品平臺萬裡目,定位為全球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同時,趣店在第二季度還投資了寺庫,希望通過與老牌奢侈品電商平臺的合作來為趣店爭取更多的品牌資源。
三季度財報顯示,趣店的銷售收入從第二季度的1.35億元增加到了1.39億元,財報也專門指出,這主要是由於萬裡目電商平臺的推出,部分抵消了大白汽車業務收入的減少。
也就是說,趣店信貸業務在下滑,而新業務萬裡目雖然貢獻了一定的營收,但這部分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僅為15.9%,還遠未成為趣店的重要增長點。
並且,因為萬裡目的啟動,也帶來了趣店成本的上升。
財報顯示,二季度趣店銷售收入為2.93億元,同比增長了136.3%,但萬裡目的啟動使得二季度趣店的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同比增長101.7%至1.57億元,而這也進一步導致了其收入成本同比增長28%。
在本季度的財報中,趣店又宣布探索一個新業務——少兒教育。
趣店集團投資者關係副總裁祝祺表示,「鑑於今年宏觀經濟和整體信貸周期的不確定性,我們一直堅持保持嚴格的信審標準,同時,繼續努力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包括但不限於兒童素質教育行業。」
短短幾年內,趣店的業務從最初的放貸,轉成助貸,再到奢侈品電商,再到本季度提到的少兒教育,跨度之大令人咂舌,未來趣店能走多久,新業務是否能救得了趣店,只能靠時間檢驗。
資本可以在短時間內催熟一個又一個稚嫩企業,當資本撤退後,企業是否還有持續造血的能力,可能影響著企業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