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韋配勇,是安龍縣招堤街道銅鼓井村村民。我家房子前面是大路,後面是綠海子水庫,坐在院壩就可以欣賞美景,很涼爽,很舒服。現在家裡也沒有什麼負擔,生活輕鬆了很多。
前些年,妻子生病,子女也還在上學,我獨自一人挑起家庭重擔,既要照顧常年生病的妻子,又要為子女們籌備一切費用,恨不得分身來掙錢。
泥水工、搬運工這些都做過,哪裡有活,我就到哪裡去。
現在和以前比起來,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面貌,都好得太多。以前,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到了我一個人身上,掙的錢全部花在看病住院和生活上都不夠。
包保責任人到韋配勇(右)家宣傳政策
如今,孩子們已順利畢業,且都找到了工作,不僅不需要我負擔,還常常往家裡寄錢,給我買吃的穿的。最值得高興的事是妻子恢復健康,家裡還修建了3層高的新平房,家具家電配備齊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2014年,我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了不少教育資助、退耕還林補助、醫療救助,讓我順利渡過難關。如今,我們在住房和飲水安全上都有了保障,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另外,我還在以前種的李子樹下套種了其他農作物,一塊土地實現了多份收入,平時不忙的時候,我還去當地引進的企業上班,一天能掙100元。
如今,我們家過上了小康生活。家裡種的枇杷跟李子一到季節,也能賣出好價錢,加上國家退耕還林每年補貼2000元,以及家中餵養的黃母牛每年補貼3000元,一年的收入十分可觀。
我家發生的這些巨大變化,全得益於國家的好政策。在政府和扶貧幹部的幫扶下,我才在有生之年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子,住得好,吃得好,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現在,我們一家的生活很幸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龐博 劉朝富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